地藏经结缘网

静波法师:佛教的布施观

发布时间:2023-11-09 08:52:47作者:地藏网

  一、布施的意义与种类

  布施,梵语dāna,意即布施。也就是以慈悲心给予他人福祉与利益之事。《维摩经》中说:“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中论》中说:“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谛;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可见,布施作为佛教修行的突破点,可以历炼自己的身心,增长自己的福慧,以此积累自己成佛的资粮。应当说,布施是学佛中简单、易行、契理、契机的修学法门之一。所以菩萨六度法门的第一门就是布施门。

\

  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三种,能治悭贪吝啬,除灭贫穷。就三种布施而言,所谓财施,即是以财物施予他人;所谓法施,即是以佛法施予他人;所谓无畏施,即是以不畏惧施予他人。

  二、布施的方法

  布施虽有三种,却又分明是因人而施设的方便。于是才有了三与一的不同,不可执为定法。正如《大品般若》中所说:“菩萨住二谛,为众生说法”。对此,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解释说:“为执有者说空,为执空者说有”;《维摩经》中,大迦叶于贫里行乞与须菩提从富舍贫,分明是给众生一个种福田的机会。即是“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而众生之病非空即有,凡自以为是,则又成新执,与佛相背。对症下药就成了佛法中永恒的生命力。如是,所接引众生的布施方法,正如《心地观经》中说:“能施所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又如永明延寿禅师所说:“虽教似月临千界,还如空度万缘”。如此才能恒顺任运,纵横自在。

  布施是治贫穷的福田。在给予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就有了自利的可能性。布施的因缘非常微妙,不可以用我们一般人的心量与眼界观察人生与事物。明白了这样的道,则身处逆境、顺境,都能坦然相待,不怨声载道。

  布施是治我执悭贪的妙药。众生的病根是“我”。因为了我,人们才会有贪心,并且这种由我执而引发的贪心之病,无量劫来一直缠绕着我们每个人,致使轮回不息,不解脱。佛陀时代,有一位贫穷的妇女总是跟在佛陀的后面占便宜。因为佛陀每次讲法后,都有丰厚的供养,佛陀转施于她。一次,佛陀为度化她,就对她说:“只要你说出不要,食物照样会布施给你。”可是,贪心极重的她,竟许久说不出“不要”两个字。此时,这位妇女才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悭贪。以此反观自己,应该“内自省也”。

  事实上,“我”到底是什么呢?佛经上说:我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成。用此,我是龙树菩萨的“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也如《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又如《华严经》所说:“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可见,人生仅仅是一个过程而已。也就是说,人身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布施是治疗消极厌世的良方。大乘佛教是把现实当作修行的道场锻炼自己,死后还要乘愿再来。中国汉、藏两佛教都是大乘佛教,所以在面对人生的同时,放下并不是放弃,随缘也不是随便,负责不意味着负担。虽然能施、所施、中间物三者都是幻化不实,但站在人的角度,或恒顺人的价值观念出发,却依然要面对现实历事炼心。只有这样,才可能使人们慢慢洗心革面,接受事物的真相:色即是空,空即是空,如是感受,功德无量无边,正是成佛的资粮。

  无论是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的十二大愿,还是地藏王菩萨的:“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令人无限神往。因为菩萨只有在不断地度众生的过程中,最终成就自己的佛果。所以,布施的后面应加上“波罗密”,也就是只有在智慧的导引下,才能完成最圆满的布施。正如“五度如盲,六度如导。”由此可见:如果只有布施等,没有智慧,学佛就没有了方向;如果只有智慧,没有布施等,学佛也就没有了前提。

  三、布施的现代意义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佛教的布施法门面对今天的现实,怎么样才能发挥出它的积极意义呢?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佛教所说的“同体大悲”,是从佛教人溺己溺的慈悲济世精神出发,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伸出自己的双手,或给予救济,或给予鼓励,或给予依止。整个布施的过程不应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觉,或者一种商人的交易心理。要感谢被帮助的人,正是因为他们,自己才有了一份机会。因为这样的机会,我们会得到一种布施的快乐,同时也会得到一种佛法的实践。

  佛教说,“境由心转”。如果我们能够淡化我执的贪心,多做一些利益社会人群的事情。那么,我们所做的就是佛菩萨的行为,我们因此会生活得更加幸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