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时八教所讲内容很深,而且所讲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五时就讲了五个内容,而方等时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对五时不了解的师兄,那么对方等时也是不清楚的。为了对方等时有个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五时八教之方等时的详解吧!
业障消除完以后,佛陀就开始启发他的善根了。我们看佛陀是怎么做的。看第三时,方等时。
方等,简言之叫广说四教。前面的阿含时,佛陀只讲一个教,叫做藏教,只讲小乘。到了方等时,佛陀把大乘的功德现给声闻人看。
也就是说,他对着小乘的三藏教这种半字的生灭门,因为三藏教这个字没有写圆满,佛陀说法没有讲圆满,佛陀只讲自利的法门,没讲利他的法门,佛陀只讲我空,没有讲法空,所以这个法门只讲了一半。
那么,什么叫生灭门呢?就是对立的。
一般来说藏教、别教是比较对立的,通教跟圆教是圆融的,是不生灭门。尤其藏教,佛陀把三界的痛苦跟涅槃的安乐,非常明显地区隔出来。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第一句话形容三界的果报是无常败坏的,不安稳的;第二句话讲,你只有生灭灭已,放弃了三界的果报,才有涅槃可得。所以这两个不能共存,有它就没有你,有你就没有它,这种是对立的藏教法门。
佛陀讲通别圆的满字不生灭门,就把大乘的功德讲出来,约化仪名渐中,这是次第的第二个。方等时这种对立的法门、对待的法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维摩诘经》。
举一个例子:有一天舍利弗尊者在树下打坐,修小乘的三三昧,这时维摩诘居士过来了。维摩诘居士就跟尊者问讯说,尊者,你在干什么呢?他说,我在安坐。维摩诘居士说,你是怎么安坐呢?
尊者舍利弗说,我是先身安坐,然后心安坐,这就是我的安坐。维摩诘居士说,你这个安坐非实安坐,不是真正的安坐。那么舍利弗尊者说,我这个不是安坐,那你是怎么安坐呢?维摩诘居士说,不起灭定而现威仪,是为安坐。
就是说,你能够不起灭定,不消除灭尽定,而同时现出身口意的活动,这才是真实安坐。那么这个地方就有真空妙有的概念,阿罗汉怎么可能懂呢?阿罗汉入灭尽定,他的身心就不能活动,要活动就得从定里出来。
所以这个地方,佛陀故意让维摩诘居士的功德,这种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这种大乘的不二法门——空有无碍的法门开显出来,就是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明显地把大乘的功德赞叹出来,与小乘的不圆满表达做一种对比。
佛陀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要让小乘人耻小慕大,自悲败种。诸位!我们在《阿含经》里面可以看出,小乘圣者对自己是充满自信的,尤其是阿罗汉,他自称无学,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我全部学会了,已经不受后有,没有三界果报了。
所以声闻人在《阿含经》里,是非常有自信的。但是,到了方等会上跟维摩诘居士接触时,他们心里受到很大的打击。
小乘人看到大乘的功德,在《法华经》上说,他不会诽谤大乘的,他隐隐约约知道这个人的功德比我高,但是他不知道他是怎么修来的。因为这都是佛陀施设,它是同一条线的,小乘的三昧跟大乘的三昧一接触,小乘人会觉得这个人不可思议。
但是这时声闻人心中会打一个大问号:我对佛陀的教法已经圆满了,怎么你还比我更高?你是怎么来的?因为声闻人除了《阿含经》他啥都没看。所以这时让他耻小慕大,羞耻自己小乘的不圆满,羡慕大乘的功德。
但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发菩提心,他认为你跟我没有关系,但是我承认你比我殊胜。但这时对小乘的打击是什么呢?他已经知道自己有所不足了,他的生命只处理了一部分。
因为在以前声闻人认为他跟佛陀是一样,佛陀也是跟我一样修四念处,不净、苦、无常、无我,然后远离三界趋向涅槃,人生就做这件事情就够了,他还不知道有这么高深的三昧力,不起灭定而现威仪。
所以在方等会上,对小乘声闻人的刺激是非常重大的。就是先刺激他一下,让他知道还有所不足。
上述就是五时八教之方等时的详解内容,希望对师兄有帮助!师兄在了解五时中的任意一时时,都要对它有个详细了解,这样才能知道它的意思和意义。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