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结缘网

除了孟浩然,他也是深受佛教影响的一位诗人

发布时间:2024-09-24 12:02:07作者:地藏网
除了孟浩然,他也是深受佛教影响的一位诗人

王孟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二人都不同程度受佛教影响,诗歌中常含禅韵,两人现存的诗集中有不少的山水佛教诗。王维现存的诗文集中存诗370余首、文70篇,在这些作品里山水佛教诗约140首,可谓占据三分之一有余,足见其山水佛教作品之多。这140余首山水佛教诗,诗作内容上大体与孟浩然相同,但具体来看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样为山水佛教诗,与王维相比,孟的山水佛教诗有着自我的感受融入其中,有着山水佛教情境下的自我感悟,而王维的山水佛教诗却总是空灵静寂,表达无常无我的空寂之境,试看《木兰柴》云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革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金秋的山头收敛落日的余晖,在夕阳的映照下天边晚霞似锦,满山秋色斑斓,形成翠丽多彩的山景,疲倦的鸟儿也跟着夕阳的残照逐渐遁入林中,只剩那薄薄云雾飘无所依。诗歌通过飞鸟、彩翠、山岚的明灭、顷刻变化的奇幻情景的展现,表现出转瞬即逝、无我无常的禅境。王士祺曰:“余两使秦蜀,其间名山大川多矣,经其地始知古人措语之妙,如王右亟秋山敛余照’二十字真为终南写照也。”简短四旬,共二十字,写景之余却将无常无我,寂静空灭的禅宗之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沈德潜在《说诗碎语》卷下六十九云:“王右亟诗不用禅语,时得禅理。”禅语未出,而禅理自在其中,那空幻之感迎面扑来,自然将读者带入其中。

许学夷亦云:“摩语胸中津秽净尽,而境与趣合,故其诗,妙至此耳”在王维的诗作中,景物是美丽而空寂的,是沐浴过禅的雨露的心所呈现之景,是如明净般的心灵缩影,自然之境与禅趣自然融合,但这样的诗作完全看不到作者自己内心的感受,看不到作者自我的存在。王的这类诗歌还有很多,再如《辛夷坞》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等。涧户寂元人,纷纷开且落。在静寂的山涧中,辛夷花绽放于技头,山中空寂无人,只留辛夷花独自开落。

诗歌前半部分描述了辛夷花开放之状态,屹立于树枝,却让整座山呈现红色,显示出春光烂漫,生机勃勃。诗歌后半部分诗人笔锋一转,直写辛夷花落之境,辛夷花开在深山人寂之处,无人欣赏。纯客观的描述,没有惋惜,没有遗憾,只是静静的描述那空载的山涧的辛夷花,胡应麟《诗蕴内编》卷六云,“太白五言绝句,白是天仙口语,右却入禅宗。术末芙蓉花,山中发红尊。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灭。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

寂静山涧中的辛夷花白开自落,这微妙的开放衬托静的永恒,花开花落只是一种幻想相,其本来性空,从中可以看出内心深处的报寞与世间万物一切虚幻相融为一体。作者将空与寂、虚与静结合起来观照万物,正是作者用禅心观世界的体现,在禅心的观照下,人事万物因缘都是虚幻,这样的禅境体验便会让人获得一种彻底的解脱,不再被尘世所累。从尘世到自然本是一层解脱,从自然到了然于心的空寂观,是进一层的解脱。花短暂的开与落都是作者以微妙的动来衬托永恒的静寂,王维在写作这些山水佛教之作时,喜以自然界的静来表现动,而那做妙的世界万物的动又笼罩着永恒的静。张海沙先生云:“实相非相,写出实际事物空幻的特质,是王维诗歌的一种基调。将佛教的空观渗透在艺术家的审美思维中,王维的诗作具有一种空灵、飘动、含蓄的美。”

除上述两首诗歌外,诗集中还有《鹿柴》《山中》《乌鸣涧》等,都是对自然本身空寂情境的再现,为读者创造一个空灵寂静之境。空寂之境的描绘在王维的山水佛教诗中随处可见,可谓是其典型特色。而王维这类作品大都是表现禅宗的“空寂”,没有对世间的留恋与尘世的杂念的顾及,只是客观写景而含禅,是佛心观照下的透彻大千世界。然与孟浩然比之,却能发现孟的山水佛教诗虽没有王那般空寂,但却更有情韵,在山水佛教诗中除了山水和禅韵的美,还有诗人对尘世的眷念,对世事万物的期待,以及内心受佛法影响变化的过程。孟的山水佛教诗大多只是表达对于佛国的向往,而未真正版依佛教,受山水悟入佛教的过程也多有展现。

如《题融公兰若》(卷三〉云:精舍买金开,流泉绕砌回。支荷萦讲席,松柏映香台。法雨晴飞去,天花昼下来。谈玄殊未己,归骑夕阳催。

融公景空寺僧人,为孟浩然好友,孟浩然集中多次提到。诗约作于诗人早年时期,诗歌前四句总写寺院的环境,按空间次序,从外到内,寺院总体清幽闲雅。后四句写融公佛法精妙及自己对于佛学佛理的浓厚兴趣。首句用孤独长者用金布八十顷布满抵陀太子园林并购得园林,赠予释迦佛作精舍之典衬托融公兰若的雅洁,融公兰若外国清泉绕着石台蜿蜒流潺。进入兰若内,斐荷的清香弥漫整个讲经席,阳光照耀下松柏的树影倒映在香炉台。

在这清幽的环境下,与融公谈禅论道,深感融公佛法如妙雨洒向空中,向四周散飞去。诗中“法雨”“天花”都属于佛家语,法雨是妙法的比喻,佛家认为妙法能滋润众生故将其喻为法雨。天花又称天华,《大智度论》卷九释初品:“各持天华,来诣佛所以此为供养具。云何为天华,天华芬熏,香气逆风 天莲华青赤红白,诸天供养,应持天华。以其妙好,故其为天华。”

坐在兰若里,深感佛国天界的天华散落下来,可见融公兰若佛家氛围浓郁。尾句在谈论佛法玄妙之义还未透彻时,夕阳已在催促归去,足见作者对于佛法的向往。诗中较多运用佛家语,赞兰若之幽,融公佛法之灵通。全诗结构有序,从室外写到室内,从听佛法到谈论佛法到夕阳催归去,可谓层次分明,语言清新质朴,环境的描写和气氛的渲染融为一体,使人奋身临其境之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