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37岁任礼部侍郎,后任总督,任大学士,直到封侯拜相,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曾国藩的家教家风更为后人所传诵。
一、曾国藩跳出;富不过三代的历史周期率
曾国藩在家中是长子,他的教育思想对其兄弟及子女等都有很深的影响。
长子曾纪泽精通诗文书画,他刻苦学习英语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清代末年,在处理西北边境危机中,曾纪泽凭其斗志和谈判艺术舌战强敌,从沙俄口中夺回了伊犁城,从而取得清末外交史上惟一的胜利。
次子曾纪鸿喜爱自然科学,精通天文、地理,最精代数,著有《对数详解》《圆率考真图解》,还计算出100位的圆周率。
难得的是不仅其子成才,其孙辈曾宝荪、曾约农等也都成为教育家和学者。
俗话说;富贵不过三代,但据调查,曾国藩及其四兄弟家族,绵延至今190余年间,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没有出一个纨绔子弟。
如此长盛兴旺之家,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原因当归于曾国藩的教子有方。
二、曾国藩教子的六项内容
曾国藩认为持家教子主要应注意以下十事:
(一)勤理家事,严明家规。
(二)尽孝悌,除骄逸。
(三);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
(四)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
(五)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
(六)家事忌奢华,尚俭。
(七)治家八字:考、宝、早、扫、书、疏、鱼、猪。
(八)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
(九)不可厌倦家常琐事。
(十)择良师以求教。
归纳起来,曾国藩教子的内容主要有六项,即;勤、孝、俭、仁、恒、谦六字。
1.勤
曾国藩认为子女教育中;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他提倡;勤理家事、勤奋学习、勤劳工作,反对奢侈懒惰,;不可厌倦家常琐事。针对子弟生长于富贵家庭、惯于养尊处优的特点,曾国藩特别强调戒骄奢、倡勤俭、主敬恕、不忘本。他认为;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从不准许子女睡懒觉。在家里男要扫地、种菜,女要做饭、织布。妻子、女儿跟他同住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府时,他规定她们白天下厨做饭菜,夜晚纺纱织麻到深夜,而且天天如此。
2.孝
;百善孝为先,曾国藩提倡;尽孝悌,除骄逸。他教育子女在家敬老爱幼,出嫁后尊敬公婆。
3.俭
曾国藩认为;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家事忌奢华,尚俭。他自己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其穿戴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他不准子女积钱买田,衣勿华美。对子女的婚姻,他认为品德为上,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
曾国藩深刻认识到:;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也矣。人的本质有好逸恶劳的一面,如果父母蓄积足够的钱物让子女花销,他为什么还去吃苦呢?结果坐吃山空。如果;一无可恃,则逼得他们去奋斗、去谋生、去立业,结果能成大器。
4.仁
曾国藩教育子女仁义待人,认为;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深刻地指出骄奢的害处,;盖达官之子弟,听惯高议论,见惯大场面,往往轻慢师长,讥弹人短,所谓骄也。由骄而奢,而淫,而佚,以至于无恶不作,皆从骄字生出之弊。
为此他告诫子弟:;家门太盛,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人人须记此二语也。;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从为首,戒惰以不晏起为首。吾则不忘蒋字街卖菜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坳拖碑车风景。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自知谨慎矣。 他要求曾纪泽、曾纪鸿等日修;四课:;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他要求子女;守先人耕读家风,不要有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添茶。不许子女斥骂仆佣,不许轻慢邻居,不许仗势欺人。
5.恒
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穷,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牛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于此三者,曾国藩特别看重;有恒。他教导曾纪泽:;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常者,恒也。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做到有恒,既是易事,又是难事。说易,因为人人可以做到。说难,就在于难坚持,坚持几天可以,坚持几个月就难了,坚持几年、十几年,一辈子更难了。然而,只有;守常,才能获得成效。曾国藩结合自己的体验,对儿子说:;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因此,他反复要求儿子;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6.谦
曾国藩一生谦虚诚敬,谨慎持重,整肃端庄,他教育子弟也要借此修身,;以勤劳为体,以谦逊为用,以药佚骄。在对子弟的为人教育中,他多次强调主敬恕。他说:;圣门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又说:;作人之道,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曾国藩写的;忮求诗中有;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二语,他教育子弟待人宽厚、宽容,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叮嘱:;子侄辈须以敬恕二字常常教之。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恕则不肯损人利己,存心渐趋于厚。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