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结缘网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问答选录

发布时间:2019-10-08 09:07:49作者:地藏经结缘网
○问:甚么是'本尊'?怎样可以知道自己的'本尊'是哪一位?
  
◎仁波切答:诸佛有无量之多,其化身更是无量;诸大菩萨也是无量的。所谓'本尊',译自梵文Yidam这个名词,意思是我们终生专注修证的一位佛的化身。这尊佛的法门就是我们终生不辍,永不放弃的主修法门。'本尊'并非西藏佛教独有的概念,你们汉人大多都以弥陀及观音为'本尊',只是你们通常并不以这个名词称之而已,其概念是一样的。修持某个本尊,不代表你不尊敬其他佛众。本尊就是你专修的法门,以他来代表一切三宝及佛众等。一般来说,只是有宿世因缘的真修行者才需要请求高僧大德决定本尊。大德们以各种方法观察这个人与何本尊有缘,或他的前生所修的本尊是哪一尊,在选择正确以后,由于过往世的因缘,行者修同一尊本尊会较快有成就。我们一般的凡夫,过往世有何大修持可言的?所以我们并无甚么需要去请大德们代选本尊。如果有某位佛的名字,你一听到就生起莫名的欢喜或感动,或觉得特别合意投缘,那就以这位作为本尊就对了。否则的话,一般凡夫以弥陀、观音或度母作为本尊即可,因为他们都与我们有特别的因缘。如果你准备放下一切,到山洞内终生修持,那倒值得去问一下上师代选本尊。一般的人,只不过是在世俗生活中随力修一点法,那就根本不须特别观察选择本尊了,以观音、度母及弥陀等为本尊即可。诸佛之间是并无分别的。衲的师公柏绷喀大师常说:'本尊并不最重要,菩提心才是最重要的修行。你们应以"菩提心" 为本尊,以"十善业"为护法!'。
  
○问:修密法的人,可以同时修净土吗?
  
◎仁波切答: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可成立的问题。在

\

传统上,密法之修持与净土的概念根本不能分开。修密法的人,就是要观自身为本尊,所处为坛城净土。如果撇开净土的概念,密法也就不成立了。所以,修密法的人并非与修净土的人对立,修密法的人也是在修净土。净土并不狭指汉地净土宗所提倡的极乐净土。净土有无量之多,也有性质上之分别,修密法的人不一定都在修证应化佛土,也并不全是在修弥陀西方极乐净土,但却都是在修与净土有关的法门。修持往生极乐净土,也不只限于持名念佛这方法,也有密法的极乐净土法门,这也一样是净土法门的其中一种。你想问的问题其实应说作:修密法的人是否可以同时修念佛往生极乐净土的方法?这答案仍然是肯定的,但修持贵乎专一,所以或许最好是选密法中与阿弥陀佛有关之法门及本尊而修,这样就根本不存在两个法门的问题。譬如说你可以修观音的密法,又或观音化身马头明王的密法,又或度母的密法,又或阿弥陀佛的'破瓦'法等等,这些都是与弥陀及其眷属观世音大士有直接关系的法门。在藏传佛教中,也不是所有法门都属密法。观音、度母及弥陀等法门,在西藏既有显乘的修法,也有密乘的修法。很多汉人把整个藏传佛教称为'密宗',这是一种极为不正确的分类及称呼,只反映了他们对藏传佛教的无知。
 
 ○问:修密法也可以修显宗吗?
  
◎仁波切答:要修学密法,首要修件便是要具备显乘教法及证悟之基础,否则便根本未具足修密法及接受灌顶之根器。现在的人喜欢走捷径,一开始便一窝蜂地追求密法,又有很多上师为了名利而迎合这类人的要求,造成了佛法颠倒的现象。很多人以为藏传佛教就等于密宗,这只是他们的无知而已。藏传佛教包括了小乘、大乘显宗及大乘密法所有的教法及行持,并不能说藏传佛教就是密法或密宗。格律派的学僧,先要在色拉寺、甘丹寺及哲蚌寺等佛教大学研学显乘教法约二十年。在遍学中观、般若、俱舍、释量及戒律部教法以后,才可以修学密法。在未毕业以前,学僧不得接受密法,这三间寺院中亦禁止传授及修持密法。在毕业后,僧人可选择入密院学密法或私下求法,也有很多根本不选择修学密法的。衲便是经由二十多年的显乘经教训练后才学密法的。如果没有显宗的根基,不可能修密法。所以我们并不能视'显'及'密'为对立的两派,只能视它们为次第;密法似是大厦的顶楼,必须经过下面的显乘教法而证悟方能得入。修密法的人,不但可以也修显乘教理,而且必须先修学显乘教理。
 
 ○问:有很多法门我都想修,怎么办呢?
 
 ◎仁波切答:若果你能修持所有法门,那是最好的事,但这对你来说并不可能。如果你只是指持一下咒或念名号的话,多持几位佛的咒或名是没问题的,可以尽管多修几个无妨。如果是说到真正的深入修持,则宜选定一个,把有关这个法门的所有细节都学懂,也要求得有关之清净不断传承,然后好好地专心修这个法门,其他的法门可以当作为旁支辅助的修持。譬如你以弥陀为本尊,就专修他的持名、持咒及迁识等法门,但可配合金刚萨缍法门以作忏罪、文殊法门以作增长智慧……等等,但弥陀法门才是你最主要的依归。对你而言,弥陀法门是终生不弃的专修法门,其他的法门只是旁支的辅助,心中仍以弥陀作最终的依止对像。曾经有祖师说: '愚者修一百本尊而不能证得与一尊相应,智者只修一位本尊,却能成就百尊的相应!',只要你好好去专修一位本尊,在成就时自然会得到等同修持所有本尊的相应,这一点你毋需担心。
  
○问:学习持咒及修本尊法是否一定要先受灌顶呢?
  
◎仁波切答:如果是普遍流行的咒,例如观音六字大明咒、度母咒、弥陀咒等,即使没有传承也可以修,这并无盗法或不如法之嫌,大家毋需担心。但如果能得该本尊之灌顶或口传,则更加好了。为甚么呢?因为你的修持更具足了由本师释迦牟尼至自己之清净及从未中断过的传承加持,所以会变得更有力量及更易成就。如果是其他的咒及法门,则必须先得具有传承及有作灌顶上师资格的明师授灌,最好又再求受传承导修开示,这样是最圆满的。否则只得口传及导修开示也可,其至只得口传也可以去修。较深妙的法门,必须从师受灌顶,再得口传,再得传承导修开示及上师之个人心要传授,这样才最圆满。而且并非只受一次,每逢有机缘时都要多受同一法门及本尊之灌顶及重复听受讲解。有关经典的修学,虽然并不需要任何灌顶,仍以得到口传及传承法师之讲解释义为最佳,因为历代不断之口耳传承是有其殊胜加持力量的。修法的人,不是在求得传承后就可以不依止师长,独个儿躲起来修,不再理会恩师。在求得传承后,这师徒关系是一生一世乃至直至成佛的。师徒关系与传承二者一样重要,绝不可以在求得传承后便自以为日后与传法师长不再有关系。如果以这样的态度去修持,不论传承如何殊胜,是肯定不会生出成就的。  
○问:修持一定要依从师长吗?不可以自学吗?释迦牟尼不就是无师而自证吗?
  
◎仁波切答:从师而修学是唯一成就之道。单单自己看看书、打坐一下,当然也有一定的利益,但绝对不足以得到真正的成就。修持佛法的人,不但需要佛学上的智慧,还需要传承历代祖师不断之加持,才能生出如法的证悟。由入门皈依三宝起,乃至受戒等都需要有师长之传授才能得到清净之传承。即使佛学上的智慧,也要有足够福德资粮才能得证,而师长正是一个有力量的福田,我们藉着供养师长、承事师长及奉行师长的教法,可以积累无量功德。佛陀曾说:'对诸佛供养可生功德,但不一定令诸佛生喜。在一位众生对其师长恭敬承事时,则又能生供养之功德,亦同时能生令三世十方诸佛欢喜之功德。在一位众生对师长承事供养时,十方三世诸佛皆欢喜垂视!'。再者,佛学上的智慧,亦非可单靠自己揣摩就能正确地理解,还需师长依历代祖师之传承开示去释义,方能得见佛语之密义真髓。师长的口诀及心要就似是开启佛法成就宝库的钥匙,不用钥匙而盲目地自己乱摸的话,是不可能开启宝库的。释迦牟尼本师并非没有师长。如果你读〈佛陀本生经〉,就会知道佛陀在过去生曾遍访明师修学,甚至牺牲身命为求一偈佛法。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单靠买一本书自己读一读就成佛的先例!以上所说的并不限于藏传佛教,在原始佛教中,从师而学是一向的学修方法。在今天,各派佛教中不乏明师,你不要只因为不愿谦虚拜师而断送慧命。即使世间的学问,也必须从善师而学,何况出世间的妙法真义?
  
○问:甚么是'根本上师'?一个人可以有多于一位'根本上师'吗?
  ◎仁波切答:
根本上师'的藏文是Tsawai Lama,他是我们成就无上佛境的因。
所有佛法的成就,无不源自依止根本上师。依止上师就似是一棵大树的树干,一切佛法成就与证悟好比支干及树叶、果子等,它们都依靠树干而生出,全部源自大树的主干。如果缺少了主干,就不可能有支干、树叶及果实了。'根本上师'并不是西藏独有的新概念。不论南传佛教、汉传佛教或藏传佛教,都源出于传统印度佛教,而'根本上师'及依止师长的概念正是佛教的基础概念。初修持的人,不需刻意寻找根本上师,应先行好好学习皈依及因果法门等,并尊敬依止所有你曾向其学习的师长。'根本上师'就是最能令我们的心得益与进步的一位师长。谁是你的 '根本上师',不需要你刻意决定,而往往是到时你自然知道的。你可以有多位师长,有些师长可能很有名气,但有些或许只是默默无名的僧人。在师长之中,哪一位的教法对你最有益处,他就是你的根本上师。你的根本上师未必有名气,也不一定说法善巧,甚至可能是从未正式登座说法的一位普通僧人。一旦你心中生起觉受,感到这个人就是你的根本上师,他就成为了你心中的根本上师,这过程并没有任何仪式,你也毋需向这位师长请求或表白,即使他不知道你视他为根本上师也不要紧。自己的根本上师是哪一位,你要视为秘密,并无需要向人宣传。事实上,'根本上师'似像是一个概念多于一个人物。如果你视某人为根本上师,你就要视他为你所有师长的总体,你所有的师长你都视为是他的化现;你应想着所有师长的体性是一体,也就是你的根本上师。透过供养承侍根本上师,你想着是正在承侍所有你的师长。你只需一位根本上师,而你要视自己的其他师长是他的化现,所以毋需多于一位根本上师,反正其他师长你一样要去尊敬侍奉。一旦认定了根本上师,我们最好不要改变心意,否则利益不太。
  
○问:一个人可以有两个师父吗?
 
 ◎仁波切答:有一个具资格的师长就可以是足够了,但遍礼依止一百位师长也一样没有不对之处。师徒关系不一定是有特别仪式才建立的。如果你向一个人求法,他亦应求教了你,即使他所教的少至只是经上的一个字,你与他的师徒关系也就建立了,你必须终生视他为师长和视他与佛无异。如果在建立了师徒关系后对师长不尊重,就成为了修行成就上的障碍。如果你有一百位师长,而你对其中一位不尊重,在其他九十九位师长处所学的都难以成就。一般来说,虽然你也可以依止多位师长而修学,但师长太多时反而有可能令你对修持之道的理解混淆,倒不如好好依止一至数位具德师长,老老实实地去承侍及修学。如果只是去听佛法开示,而自己并非求法的人,心中亦未生出:'他是我的师长!'之念,则不一定要视讲者为自己师长,但当然仍要对说法者生起如佛想之正确听法心态。如果参与灌顶或自己求法,则师徒关系肯定是建立了,必须视授者为自己的其中一位师长。在一些较多人参与的灌顶或授戒法会中,授者不一定记得所有得法或得戒者,但这不代表师徒关系就不成立。
  ○问:如果发现自己之师长所作所为与佛法背道而驰,怎么办好呢?
  
◎仁波切答:我们必须在依止一位师长前详加观察,不是看到报纸宣传便一窝蜂地前去依止。世间上的学问,我们尚须择明师而依止而学,何况生死成就大事?如果已经依止了一位师长,我们就应该看他的功德,而不是去挑他的过失。如果他有甚么过失,你应该早在观察期中决定不去依止。一旦已经在心中生起了依止心,再反悔就已太迟了。没有人逼你去依止一位师长,这纯粹是你个人的决择。如果并未好好去观察便盲目依止,只可怪自己了。如果我们以批评及狭窄的心胸去看,世上全都是有过失的人。即使佛陀再世,在你眼中也一样会是充满过失的。佛陀在世时的俗家亲戚提婆达多便是一个好例子:他眼中的佛陀不但并非圆满的圣人,反而是他的敌人,所以他还处处陷害佛陀。若透过智慧的眼光去看,你会发现原来每一个凡夫都有值得你去学习及尊重的特质,何况自己的师长呢?你眼中的师长之过失,极可能是你内心的反映而已,并不一定是师长真的

\

有过失。如果你真的肯定师长在客观上有过失或根本没有真正之不断传承等情况,最好是悄悄地疏远而另寻师长,但绝不可批评已依止之原来师长,
心中仍要视他为自己的师长中之一位。在传统中,一个修行人可以有多位师长,所以再依止其他大德是没有过失的,但谤批自己之任何一位师长则是不如法的。如果你已与某人建立了师徒关系(即使只是在心中依止而并无告知师长),就不要再批评他。你尽管可再依止其他师长,但不要评谤原来的师父。其他人如果与他并无师徒关系,这个人又的确真的有很大的根本过失,或许还可出言以维护正信佛教的形像,但作为徒弟的你就不要插嘴了。总而言之,依止一个师长前要观察入微,依止后就要视师如佛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全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