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结缘网

孙伦内观禅修法 目录 译者序 原序

发布时间:2023-07-21 12:32:24作者:地藏网

孙伦内观禅修法 目录 译者序 原序

一. 禅修者与内观禅修法

二. 选择正当禅修方法的准则

三. 孙伦禅修法

四. 给孙伦禅修者的一些提示

附录

附录(1):孙伦大师法语

\

附录(2):中文愿文之一 (于禅修前念诵)

附录(3):中文愿文之二 (于禅修前念诵)

附录(4):英文愿文 (于禅修前念诵)

译者序

释迦牟尼在世时,教导众多弟子,达致悟道解脱者无数。直至佛陀入灭前,弟子们忧虑佛法将灭,于是世尊对弟子说:「若比丘能行正道,则世间不会缺少阿罗汉。」 * 佛陀入灭至今已经二千五百多年,佛教一直在世间流布并传播至世界各地,这是由于正法不断,而成就阿罗汉的大师亦相继出现的缘故。

缅甸孙伦古创寺迦韦大师 (Sunlun Gu-Kyaung Sayadaw U Kawi) 便是近世公认的一位阿罗汉,他在1920年证入阿罗汉果,直至1952年入灭。在这三十二年间,他不断以所证得解脱的禅法教导学生,而这套禅法因此亦被称为「孙伦内观禅修法」。孙伦大师去世后,他的禅法由其弟子们传播至缅甸其它地区,并由其再传弟子维那耶大师 (Sunlun Shin U Vinaya)在缅甸仰光设立孙伦禅修中心,将这套禅法介绍给现代的都市学佛人士。

1985年,香港的李苏芳居士因缘际遇,得闻这套孙伦内观禅修法,于是只身前往缅甸仰光,跟随维那耶大师学习这套禅法,这是香港人士接触孙伦内观禅修法之始。随后于1987年,李君更邀请维那耶大师来港传法,并提供其舍宅作为往后之禅修聚会道场。随着愈来愈多的香港佛教弟子希望学习这套禅法,李君家中亦不敷应用,因此在维那耶大师同意下,一些资深弟子,便在本港的佛学会开设孙伦禅修法会,教授这套禅法。部份弟子则自行组织孙伦禅共修会,作每周的共修练习。于是孙伦内观禅修法逐渐在香港流传,目前本港的孙伦禅修道场,约有七、八处之多。

此外,维那耶大师亦曾于1998年4月及1999年4月两度来港,向香港的孙伦禅修学员开示,并进行禅修指导。在港期间,每天出席禅修法会的弟子达一百多人。

目前有关孙伦禅修法的文献不多,只有一本英文书籍"Vipassana Buddhist Meditation - The Sunlun Way",其中载有维那耶大师及其弟子所着的四篇讨论孙伦禅修法的文章。香港孙伦禅修组亦于1996年将其中一篇有关基本练习方法的文章译为中文,出版了一部小册子。由于不断有同修们要求将整本英文册子译成中文,以方便研习,于是在维那耶大师授权下,由大师的居港弟子Dr. Myo Thaw及Dr. Thynn Thynn夫妇作为指导,禅修组将全书翻译并整理出版。本书的翻译以梁国雄同修为主力,陈敏仪及刘锦华两位同修从旁协助。书末附录之愿文,乃每次静坐前所诵念,我们列出了两个中文译本,以方便修习者的不同诵念习惯。

希望这本小书的出版,不仅给予修习孙伦禅法的同修们,对禅法作进一步的理解,更能利益在理论上兜圈子而尚未踏上实践之路的读者。佛陀曾经说过,他的教法只是教导「苦」和「苦的止息」,而欲达致苦的止息,必然是要亲身练习,并需精勤实践、努力不懈、不怕艰苦,才能步上解脱之路。孙伦大师亦说过:「苦受确是致道的法则,乐受会令我们飘浮于生死之流。」学习这套孙伦禅修法者,更需要的是不怕苦的勇气与毅力。

谨此祝愿这套禅修法能协助那些追求正法的人们,使达致彻底解脱,得到身心自在!

香港孙伦禅修组

2000年1月

注:* 《南传大般涅槃经》

原序

乔达摩佛陀指出了解脱生死轮回苦之道,清除了其中的障碍,并且,他亦传授了心智培育和发展的技巧(禅修方法),以助世人达致解脱:

(1) 止禅(Samatha,奢摩他)可消除散乱,建立起心的一境性(定力或集中力)及可导致心境宁静;

(2) 内观禅(Vipassana,毗砵舍那)则能洞察诸法(现象)实相和达致解脱知见。

在缅甸,很多禅修中心正提供着不同的禅修方法与大众,它们大多采用《大念处经》(Maha Satipatthana Sutta) 所陈述的修习技巧(指四念处或内观禅修法)。孙伦大师在孙伦村的洞窟寺内所习所传的禅法,由于已被验证对现代人有效和合适,现在,对它感兴趣的人亦与日俱增。此法是已故孙伦大师为达致内观禅的最高果位而在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它是后来才被发现与佛教内观禅修法的重要原则相符合的。

孙伦禅修法有两个特点:

(1) 采用感觉(Sensation)作为禅修对象(所缘);

(2) 修习时要求勇猛精进和密集(Intensity of practice)。

采用感觉作为禅修对象并非是刻意的理性抉择,它祇是在实修中自然生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可是,现在就可明白它之所以令此禅修法有效的重要性了。原来感觉是位于心与身(物质)相交的地方,所以,它便成为最佳的对象去帮助禅修者(Yogi)建立起对身体、感觉和心意等的专注(Mindfulness)——即身念处(Kaya-nupassana)、受念处(Vedana-nupassana)和心念处(Citta-nupassana)等,因为感觉正是上述念处的根基。它是知觉(Perception)过程中与记忆无关的部份,而且,它亦完全与习惯、记忆和过去的经验无关,所以,它是最接近内观禅修习的要求——就是避免概念的影响,而概念正是习惯、记忆和知觉(与记忆有关的部份)的基础。

孙伦禅修法在修习时要勇猛精进和密集,它要禅修者鼓起必要的热忱、热情、精力和努力去断除对「我」的妄执系缚。有一点必须要清楚明白:四念处的建立,决非用懒散、宽松和闲逸的方式可以达到的。这个时代,可能比过去更需要禅修者坚定不移的努力,以取得内观禅修持的重要成果。

这本书总共收集了四篇有关孙伦禅修法重要方面的文章。第一篇是孙伦大师的再传弟子维那耶大师(Sunlun Shin U Vinaya)在仰光的一次弘法讲词,第二和第三篇是乌荣悲(U Win Pe)的作品,而最后一篇则是巴利医生(Dr. Ba Le)的文章。乌荣悲和巴利医生两人都是维那耶大师的弟子,他们的文章都是在维那耶大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