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结缘网

坛经好懂吗

发布时间:2024-02-27 09:10:57作者:地藏网

  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修行坛经,那么就肯定会有不少的初学坛经的人,在初学的时候心里一定会有坛经究竟好懂吗这个问题,其实坛经是很好理解的,它可以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帮助是非常多的。

  下面是坛经几个重点中心思想:

  《六祖坛经》禅学思想之一:“佛法不二”思想。

  《六祖坛经》中记载,“为是二法(指禅定与解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无二之性,即是佛性”、“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实性者,处凡愚而不灭,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寒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很明显,惠能佛法不二说法是佛家之心性一元论,道家之道一元论、气功之气一元论的另一个说法,慧能佛法不二的说法其实归根于道,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禅受中国传统文化道学的影响。而且方东美先生还从“格义学”角度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论证了中国佛学在形成阶段主要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六祖坛经》禅学思想之二:自修自悟“顿悟成佛”。

坛经好懂吗

  “自修自悟”是惠能修禅基本原则,《六祖坛经》指出“善知识,见性自净,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惠能的自悟自修首先是建立在依自力不依他人的基础上的。

  《六祖坛经》还指出“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识,若取外求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惠能在自悟自修的基础上并不排斥“外善知识”的“示导作用”。

  《六祖坛经》又指出“心地含情种,法雨即生花,自悟花情种,菩提果自成”。惠能的自悟自修说明了他自力更生的主张及揭示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理。

  佛在那里,佛那到底是什么,惠能通过自悟则认为,通过“顿悟”就可以成佛,人的心中自有佛的存在,人自己的佛才是真的佛,而所谓成佛实际就是“明心见性”,所以中国禅强调自性是佛。

  禅宗开创了通过禅修,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直觉思维方式,或者可以说一种直觉的辩证法。其中主要有菩提达摩的直觉真性说;道信、弘忍东山法门的“念心”、“守心”直觉方式;神秀的佛尘看净说;惠能的顿见本性说等。其中,惠能的顿见本性说则最有代表性。惠能以众生本性为般若直觉的直接对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是他“顿见本性”的直觉思维特点。惠能明确地把“本性即佛”作为“顿悟成佛”的理论出发点。他说:“本性是佛性,离性无别佛”,“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智有愚。”惠能佛性说的特点在于把佛性看作人的惟一特性,把成佛的途径通过“内求于心”,转移到对自己“本性”的觉悟上来。而《六祖坛经》也就是慧能自身修行的悟性、灵感之体现。

  《六祖坛经》禅学思想之三:“不立文字”。

  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之渊源是释迦牟尼的“拈花微笑”的典故。惠能南宗的“不立文字”之本意并非完全主张不要文字,也不仅仅是教导弟子们在学习经教时不执着、不拘泥于文字,而是要突破语言文字的遮蔽,努力去把握语言文字后面所蕴含的真理。

  《六祖坛经》指出“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常观照,故不假文字”也就是说那些具有超常、广大智慧的人,听到人讲说《金刚经》的话,就立即明白领悟到佛法的真义。知道了人的本性之中具有般若的智慧,自己还能用此智慧观察审视,所以也就不一定要借助文字。这种说法很现实。功在自然有,悟在无意生,禅悟不应当受文字束缚。

  惠能高举“不立文字”的旗帜,主要从如下三方面对隋唐以来佛教的弊端进行了变革:

  1、在修持上反对公式化的修行模式,寄禅法于日常行住坐卧的生活之中;是惠能在修持上回归于佛陀之本怀。

  2、反对形式化的受戒仪规,主张“无相戒”;即心戒,是惠能在持戒上回归于当初佛陀制戒的本怀。

  3、在教义上反对经院化的繁琐义理研究,宣扬关注现实人生的佛法;从教义上回归了佛陀当初创教之本怀。

坛经好懂吗

  《六祖坛经》禅学思想之四:“三无”思想。

  “三无”思想即“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六祖把其视为禅门修行的三大纲领。《坛经》进入《定慧品》,祖曰:“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何为无念?《六祖坛经》的解释是:“于诸境上心不染着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无念并非什么境界都不接触,或者什么都不想,而是在接触外境的时候,心不染着境界,如同明镜,境来则现,境去则无。何为无相?《六祖坛经》说:“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实相无相,但实相也并非离开万物,别有所指,这就需要有般若,以般若故不住于相,透过诸相,始能通达法性。

  何为无住?《坛经》释曰:“念念之中不思前念,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若前念不住即无缚,此是以无住为本。”心住于境,则是心为境所缚,倘不住于境,则解脱也。所以般若思想以无住生心,为修行的要领。

  学习观

  1、学习理念——不离世间觉

  佛教的教义有很强的哲学性。但佛教传入中国,由于是异质文化的传播,源生地和传播地的文化背景有很大差异,因而在中国传播时被玄化了。例如把“佛”与“极乐世界”束之高阁,令世人摸之不着,高不可攀,这就割裂了人与佛教教义的可亲可感性。其实“佛”者悟也。学佛学什么,如何学,这是一个理念上的问题,不解决这一问题,佛教的传播当受重大的制约。惠能大师在这一学习理念中体现出其光辉的哲学思想。

坛经好懂吗

  《六祖坛经》中的“般若品”中记载了惠能和弟子们关于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法”的故事。惠能认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是“心迷不能自悟”,因此,惠能主张“口念心行”。这里反映出他的学佛理念,前人强调“口念”,认为念经多了自然成佛,殊不知“学而不思则罔”。佛教中在惠能之前,本本主义相当流行,信徒认为极乐世界只是西方才有,所以弟子学佛多不得法,庸碌平生,此乃学习理念不正之害。

  惠能在佛教上的改革,最先是在学佛理念上的改革。

  《坛经·般若品》充分体现出这一改革理念。惠能认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里给读者的信息是,佛法是佛祖造出来的吗?不!佛法在世间成为一个现实,那么就要“不离世间觉” 。《金刚经》教导弟子也是从“世间觉”开始的,佛祖也有凡人的一面,他首先穿衣吃饭才开始讲经,因此,学佛不能“从经到经”。如果“从经到经”即是“离世觅菩提”,其结果肯定“恰如求兔角”。由此可知,六祖惠能教导弟子学佛的理念是,要尊重实际,要结合实际,要在实际中悟出规律,明白道理。这样学佛,才能使“大智慧到彼岸”。惠能虽然目不识丁,但他将自己的曲折经历与学佛结合了起来,因此他所学所悟的佛法的确在“不离世间觉”中所得。

  2、学习方式——师度与自度

  《六祖坛经·机缘品》中记载了一段故事,说的是弘忍大师三更付法,惠能得传法衣,然后“祖相送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舻自摇。惠能曰,请和尚坐,弟子合摇舻。祖云:合是召渡汝。惠能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和弘忍大师论“度”。其实是在借题发挥。

  但是,只有师度是不够的,不忘老师的教导,用“时时勤拂拭”就够了。学习必须还要自度。有了师度做基础之后,就要求自己去自度。因为学习不能够终生跟着老师,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去学。能够自己去学,方能在学习中登堂入室,因此惠能认为“今已得悟,只合良性自度”。在世界上流行终身学习的提法,其实与自度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六祖惠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假如能够认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在“世间觉”中去自度。

  师度与自度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所以惠能说“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在教学中,教师为主体,是指导的主体,因为学生要“迷时师度”;“学生为主体”,是学习知识的主体。因为学生在人生的发展中必须要“悟了自度”。

  3、学习动力——仁者心动

  惠能的“风幡动论”,被中国编入高中教材。惠能的“心”论,应当是脑力思考或心理活动的范畴。惠能并没有否定世界的存在,也没有强调意识是第一性的,相反他认为“佛法在世间”,肯定了万事万物的规律存在于世界之间,他坚决反对“离世求佛法”。惠能强调用心,可以说是他在感悟世界,理解世界,认识世界中强调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他认为“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

  因此可见,惠能教导弟子,求佛学法的动力在心,“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考察世界,学习知识,肯定需要智慧,智慧由心生,所以六祖惠能强调心。

  《坛经·机缘品》中记述僧法达诵《法华经》三千部(次),不知其义,求教于惠能。惠能与言:“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法达“诵经久不明”的原因即为“心述法华转”。法达只会读死书,不加思考,所以经义不明。六祖直接指出其症结所在“汝心不达”只有“口诵心行”才能“转法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一个真理,但自见要靠自思作基础,而法达却是“读经百遍,不思何见”。可知,在学习中,仁者心动,能达到良好之效果。

  仁者心动是学习的动力。《坛经·机缘品》中记载卧轮禅师与惠能的一段对话。卧轮禅师说“对境心不起”,而且“能断百思想”,自认为是达到了“菩提日日长”的境界。既然心已不起,思想已断,内动力全失,何来菩提(知识)日日长呢?因此,惠能开悟他,说“对境心数起”,并且“不断百思想”,不计较“菩提作么长”。“对境”即如风幡动,“心数起”即是仁者心动。仁者心动了,才能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认识到为何风幡动。

  所以,仁者心动才能认识世界,求得真知。六祖惠能门下弟子众多,至后来卓有成就的有42人。弟子中能有如此成就,皆赖惠能的教导。而惠能教导弟子,重在学习方法,学习理念,学习动力等诸方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