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溪法师讲大乘八宗修法
弟子王智惟敬录
[律宗] [净土宗] [唯识宗] [天台宗] [华严宗] [密宗] [禅宗] [三论宗] [月溪法师辨正语录]
释迦牟尼佛说《梵网经》的时候,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是已成之佛,汝等是未成之佛。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华严经》中说:「一切众生俱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种种执着迷昧,不能证得。」世间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间法,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但因众生根基有千差,故如来说法有万别。自从释迦佛在世到我国的唐朝,释迦牟尼佛的佛法,经历过古来的祖师下一番苦心研究过,足踏实地的用功修行证道,所证得的佛性,从自性发露出来,发大慈悲心,普度我们,随顺我们众生的根基说法,分为大乘八宗,曰:律宗、净土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三论宗。随我们众生的根基,随与那一宗有因缘,照着古人传下来的方法去修,个个都可以明心见性。
因为到了现在,佛法太衰败,善知识又很少,要想真正的修行,实在不容易,所困难者,因修行的方法,不容易明白,要亲近明眼的善知识更难。我将我从前看藏经所研究的佛法,随法师所研究的佛法,亲近善知识所研究的佛法,自己足踏实地用功证得的佛法,与班禅喇嘛、诺那喇嘛研究的佛法,通通的贡献出来讲与大众听。将释迦佛经典里面的、悟道的祖师语录中的、现在善知识的及在家居士的,综合起来,不是我创造出来的。将大乘八宗用功的法门,通通讲出来。随你们欢喜修那一宗都可以了生脱死,超脱轮回。
大乘佛法在未曾用功以前,要明白以下的条例。
(一)佛性与灵性的分别:佛性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无生无灭,无去无来,如如不动,遍满虚空,充塞宇宙,恒守本性,无有改变,不受熏染,不起妄念 (出《华严经》) ,佛性人人的都是一样。
(一)灵性:新学家谓之「脑筋」,旧学家谓之「灵魂」。内外合成,内是见、闻、觉、知,外是眼、耳、鼻、舌、身、意。分两方面的能力:染缘与净缘。染缘:有善恶、是非、爱、喜、怒、哀、乐、欲、烦恼、思想,种种俱全,是受熏染,有漏的,人人的不是一样。净缘:灵性里面只有清清净净的一念。染缘是起妄念,净缘是断妄念。
我们的眼睛看见,印象在灵性里面「见」的一部份;耳听得的,印象在灵性里面「闻」的一部份;鼻子所嗅的,舌头所尝的,身子所感触的,印象在灵性里面「觉」的一部份;意思所想的,印象在灵性里面「知」的一部份,所有印象在灵性 ── 见、闻、觉、知四部份收藏。
(一)无始无明与一念无明之分别:不同之点,一为无知无觉,无生无灭,空洞黑暗,一无所有,是可以破的。一为有知有觉,有生有灭。就是从灵性里面起一个妄念,谓之「一念无明」。无始无明,是无知无觉,无始有终,可以打破;一念无明,是有知有觉,无始无终,是不可破的,悟后变为佛性。
(一)佛性与无始无明不同之点:一为有知有觉,无生无灭,遍满虚空,光明普照;一为无知无觉,无生无灭,空洞黑暗,一无所有。
(一)《指月录》云:「未见佛性以前,佛性不受熏染。」见性以后,灵性,一念无明,眼耳鼻舌身意,皆变为佛性。
(一)修小乘、中乘、大乘及一佛乘之分别。
(一)小乘是断六根,灵性里面只有清清净净的一念。譬喻一面明镜,将灰尘打扫得干干净净,就是脑筋里面的净缘。 (即修四谛法门)
(一)中乘将一念无明清清净净的断了,知觉都没有,空空洞洞是无始无明,非佛性。 (即修十二因缘法门)
(一)大乘用功:一念无明及六根通通都不断,利用六根的一念,随便那一根,破无始无明见佛性为主要。 (即修六度静虑法门)
(一)一佛乘是明心见性后的话,专指佛性说,不是修的法门。 (即六度般若)
(一)破无始无明,出《大般涅槃经》及祖师语录中。《涅槃经》云:「『婆伽』名破,『婆』名无明。」即打破无始无明的意思。
(一)婆伽婆与婆伽梵之分别:婆伽婆,名破无明。婆伽梵是佛名,佛有十名中之一名。
(一)真妄之辩论:昔唐时复礼祖师〈真妄偈〉云:「真法性本净,妄念何由起?从真有妄生,此妄何所止?无初即无末,有终应有始;有始而无终,长怀懵兹理。」就是说佛性本自清净,那里会起妄念。起妄念是灵性 ── 见闻觉知,不是佛性。假使妄念是从佛性起,那末根本就有妄念了,止他何益?是止不胜止的。因为「无初就无末,有终才有始」的。若果「无始无终,相对是假,绝对是真。」这个道理都不明白,那就不能够解悟佛法的。学佛错用功夫,犹如以沙煮饭,饭终不成。
我们见闻觉知,一念无明的妄念一动,分为两方面,就是「正念」与「不正念」。正念亦是妄,不正念亦是妄。如妄念从外面来,与你不相干,又何必去断呢?如妄念从里边生出来的,比喻龙潭出水的水源,时时有水生出来的,断了又生,生了又断,无有了期。修行断妄念,这个道理实在不通。古人云:「王道不外乎人情,佛法亦不外乎人情。」
(一)渐修顿悟之分别:渐修是由修小乘断六根,修中乘断一念无明,但六根与一念是不能永断的。修大乘用一念,六根随一根,破无始无明。由小、中、大是为渐修;顿修指小乘、中乘皆非,直修大乘,是名顿悟。
(一)大悟、小悟、证悟之分别:佛法的道理了解明白,知见浅为小悟,知见深为大悟。大悟、小悟是解悟;了解修行的道理,用一念破无始无明,见佛性为证悟。
(一)明心见性证悟后,生法身净土与持名念佛生报身净土之分别:自古及今,悟道的人,十方诸佛,当下见自性,自性遍满十方净土,自性遍满虚空,净土亦遍满虚空。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世界,都在自性之内,都在净土之内。这个净土是指法身净土,叫「常寂光净土」。
我今设一譬喻,喻如中国,北平如西方世界净土,南京如东方世界净土。西方、东方之净土,叫作「报身净土」。报身净土是私有的,如同娑婆世界是业报之秽土,痛苦甚多。西方、东方及他方净报之净土,无痛苦。净报之净土亦非法身真净土。在净报之净土,修到见性之后,自性法身始生法身净土。法身净土喻如太阳,太阳一照,则十方世界皆见。故见性后,则生东、生西尽成两头话,两不相干了。娑婆世界、东方、西方、他方世界,中有见自性者,其所证的法身净土,乃是一般无二的。
净土分为四种:「常寂光净土」,如太阳之光,遍满虚空,十方世界皆有,是真净土,又叫「法身净土」。「凡圣同居净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这三种净土是报身净土,是净报报身得来,如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报得来的秽土一样。
(一)释迦佛古来的祖师,费多少的辛苦经验阅历,随我们众生的根性,创立大乘八宗。譬如:城有四门,随从那一门,都可以进城的。古人云:「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又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一)不论随修那一宗,证悟明心见性后,有明心见性的人就请他印证。假如没有,可将《华严经》、《圆觉经》、《无量义经》、《维摩经》、《楞伽经》、《指月录》、《传灯录》、《五灯会元》,随拿一部,都可以印证。
(一)离四句,绝百非,不是佛性。
问:「常言『离四句,绝百非。』且四句者何?」答:「但举一对或举一字,使成四句。且如『有、无』一对作四句者:『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便是四句也。」
问:「如何是百非?」答:「凡作四句,有『本末、三世、已起、未起。』积成百句,皆非得真,故云百非也。请示法之答其真实理,若云『有』,是增益谤;若云『无』,是损减谤;若云『亦有亦无』,是相违谤;若云『非有非无』,是戏论谤,此是本四句也。
复此四句,每句有四。且有中有四句者:有、有有无有、亦有亦无有、非有非无。无中四句者:无、有无无无、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中四句者: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亦有亦无亦有、亦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中四句者: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非有非无。已上四句,每一句成四句,则成四四拾六句也。三世皆有此十六句,成四十八句。皆有已起、未起,成九十六句。搭上本四句,则成百句也。余法四句皆仿此。」
(一)佛性是如如不动的,与离四句,绝百非了不相干的。
离四句绝百非,如:「有」,将六根的思想断了,心中只有清清净净的,如海水不起波,无一点浮沤,就是小乘修的净缘。思想起,故非佛性;思想不起,亦非佛性。思想起,是生灭法,佛性是不生灭的,两不相干。
如:「无」,又叫「空」。将心中的妄念无明一概都灭了,空无所有。譬如一面明镜,灰尘一来明镜变为黑板,灰尘拭去黑板变为明镜。将一切思想灭尽,当知真性非从灭思想而有,非从起思想而无。思想一起,真心变为假心;灰尘一来,明镜变为黑板。不是有轮回吗?
如:「亦有亦无」,亦有亦无的解释,就是心中思想的念头,亦不要断,亦不要执着有。「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惺惺寂寂,寂寂惺惺。」起念动念,历历孤明,不被外缘所转,通是不对的,非佛性。「照而常寂」是净缘,「寂而常照」是无明。「惺惺寂寂」是净缘,「寂寂惺惺」是无明。「历历孤明」是净缘,佛性乃绝对,亦有亦无是相对的。
如:「非有非无」,非有非无的解释,就是心里面什么都不执着,一切皆空,又不能执着空,是「真空妙有」;又不能执着有,是「妙有真空」,通是不对的,非佛性。「妙有真空」,是净缘,「真空妙有」是无明,是相对的,非佛性,佛性乃绝对。
就是说以上的四句,都是小乘、二乘、外道的境界,非佛性。四句的境界,是忽有,忽无的相对轮回的,佛性是如如不动,绝对的,没有轮回。
(一)十法界中但起一念佛界,时时觉悟,其余九界不起,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终日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非佛性。十法界中,但起一佛念,此念是见闻知觉之念。佛性乃大觉,本来不起念,亦不用觉悟。
(一)「佛性在先有或灵性在先有?」「无始无明在先有或一念无明在先有?」之疑问?答:「亦不能说佛性先有,亦不能说灵性先有,亦不能说无始无明先有,亦不能说一念无明先有。佛性、无始无明、见闻知觉、一念无明、六根、无始以来本有。众生本来是众生,众生皆有佛性。我今说一譬喻,譬喻金矿内的金子,金子不显露出来,便是为泥沙等杂质所遮藏故,此等杂质就好比无始无明一样。无始无明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要得金子就须把金矿来锻炼,要见佛性就须把无始无明打破。金矿销成金子之后,永久不会变为矿;众生成了佛之后,永远不会变凡夫。我们的佛性是无始无终的。譬如金子在矿,还未曾镕销的时候,就已然有了。镕炼了以后,永久不会变为矿了。」
(一)二乘有为法,详书后。
(一)儒释道三教之性,不是同源之分别,详书后。
(一)出家的佛弟子,依佛制要看外教各种书藉,纔明白他教的道理与佛法的分别,详书后。
(一)佛法与道教、儒教、婆罗门教、耶稣教、天主教、回回教、先天道、同善社、悟善社之分别,详书后。
(一)佛法与哲学:周濂溪、邵康节、张横渠、程明道、程伊川、王阳明、陈白沙、李二曲等之理学、太极图学说之分别,详书后。
(一)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详书后。
(一)出家人身傍应该要常带的经书,详书后。
(一)修行的人,假如今生不证悟,来生会堕落、不堕落?详书后。
律宗
净土宗
唯识宗
天台宗
华严宗
密宗
禅宗
三论宗
律宗
本是着佛的戒律所成的一宗派。戒律是佛法的大地,修道的根基,众恶由之消灭,善由之生起,以故佛以为佛法的寿命。然而经、律、论之三藏本由一具之法,以成戒、定、慧之三学,期转迷开悟之证果。戒律如捉贼,禅定如缚贼,慧学如杀贼。以故在印度,并不另以戒律组织一宗。但中国当隋、唐之初,有智首、道宣二大律师,从昙无德部的《四分律》刊定诸部。兴所谓「四分律宗」,以生起这戒律宗的一宗。在三聚净戒之中,网罗三藏,以为可成三佛菩提之因。当时又有相部之法砺律师、东塔之怀素律师。虽然同依《四分律》,但其见解各不相同,分为三部,这称为律之三宗。但是,到后代保其命脉的,只是道宣之南山律宗。
本宗立化、制二教,以判佛一代教。其化教是:经、论,所诠之法门,是化人使开慧解之教;制教是律藏所诠之法门,是制过、止恶之教。这宗属律藏教,故以戒为宗,以为戒行清净,则定慧自立,制禁非业,则破见慧惑。《四分律》虽然原是小乘之戒律,但依道宣的意思,其义是通于大乘的。藉唯识圆妙之教旨,唱圆融三学之行仪。三聚净戒互摄通融,一戒具万行,一行摄诸戒,一念顿超三祗,而期大觉之妙果。这三聚净戒,一、是别解脱戒,摄五篇七聚三戒相断,舍一切诸恶。二、是摄善法戒,修一切之诸善。三、是摄众生戒,荷负群生,遍施利益,众生圆湛之心,是心即是金刚光明宝戒之体,是体别具一切称性功能。故经云:「金刚光明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律宗修法,从早至夜,一举一动,诵偈咒及修戒观,要过午不吃饭。午后不食,得五种利益。一、少淫。二、少睡。三得一心。四、无下风。五、身安无病。
◎早觉
睡眼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鸣钟
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
◎闻钟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唵伽啰帝耶莎诃。 三遍
◎着衣
若着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
着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
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下单
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若于足下丧其,愿汝即时生净土。
唵逸帝律尼莎诃。 三遍
◎行步不伤虫蚁
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
唵地利日利莎诃。 三遍
◎出堂
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登厕
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法。
唵狠鲁陀耶莎诃。 三遍
◎洗净
事讫就水,当愿众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唵室利婆酰莎诃。 三遍
◎去秽
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
唵贺曩密栗帝莎诃。 三遍
◎洗手
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土,受持佛法。
唵主迦啰耶莎诃。 三遍
◎净面
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唵蓝莎诃。 默持二十一遍
◎饮水
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
唵缚悉波啰,摩尼莎诃。 三遍
◎五衣
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带受,世世不舍离。
唵悉陀耶莎诃。 三遍
◎七衣
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带受,世世常得披。
唵度波度波莎诃。 三遍
◎大衣
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带受,广度诸众生。
唵摩诃迦婆波咤,悉帝莎诃。 三遍
◎卧具
卧具尼师坛,长养心苗性,展开登圣地,奉持如来命。
唵檀波檀波莎诃。 三遍
◎登道场
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唵阿密栗帝吽癹咤。 三遍
◎赞佛
法王无上尊,三界无论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暂皈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礼佛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普礼真言:唵缚曰啰斛。
◎供净瓶
手执净瓶,当愿众生,内外无垢,悉令光洁。
唵势伽噜,迦叱 [ 羊含 ] 叱莎诃。 三遍
◎荡净瓶真言
唵蓝莎诃。 二十一遍
◎灌水真言
唵缚悉钵啰摩尼莎诃。 三遍
曩谟苏噜婆耶,怛他耶多 [ 言我 ] ,怛侄他,唵苏噜苏噜钵啰苏噜,娑婆诃。 三遍
◎受食
若见空钵,当愿众生,究竟清净,空无烦恼。
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盛满,一切善法。
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
唵度利益莎诃。 三遍
◎侍者送食
汝等鬼神众,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
唵穆力陵莎诃。 三遍
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话,信施难消。大众闻磬声各正念,执持应器,当愿众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
唵枳哩枳哩,缚日啰癹吽咤。 三遍
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
一、计功多小,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结斋先念〈准提咒〉,次念此偈云: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洗钵
以此洗钵水,如天甘露味,施与诸鬼神,悉皆获饱满。
唵摩休啰悉莎诃。 三遍
◎展钵
如来应量器,我今得敷展,愿共一切众,等三轮空寂。
唵斯麻摩尼莎诃。 三遍
◎取杨枝
手执杨枝,当愿众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净。
唵萨吧缚迷答,萨哩吧答哩嘛,萨吧缚迷怛 [ 口夯 ] ,唵蓝莎诃。 〈从净法界咒〉二十一遍
◎嚼杨枝
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
唵阿暮伽弥摩隶,尔缚迦啰,僧输驮你,钵头摩俱摩啰,尔缚僧输驮耶,陀啰陀啰素,弥么唎莎缚诃。 三遍
◎嗽口
嗽口连心净,吻水百花香,三业恒清净,同佛往西方。
唵憨唵罕莎诃。 三遍
◎出锡杖
执持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
唵那 [ 口栗 ][ 口替 ] ,那 [ 口栗 ][ 口替 ] 那栗咤钵底,那栗帝,娜夜钵儜吽发咤。 三遍
◎午斋
出生大鹏金翅鸣,旷野鬼神众,罗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满。
唵穆帝莎诃。 三遍
◎受 [ 贝亲 ]
财法二施,等无差别,檀波罗密,具足圆满。
◎敷单坐禅
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
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
唵缚则啰,阿尼钵啰尼,邑多那莎诃。 三遍
◎睡眠
以时寐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
◎取水
若见流水,当愿众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南无欢喜庄严王佛。
雨无宝髻如来。
南无无量胜王佛。
唵缚悉波啰摩尼莎婆诃。 三遍
若见大河,当愿众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
若见桥道,当愿众生,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浴佛
我今灌浴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五浊众生令离垢,同登如来净法身。
◎赞佛
赞佛相好,常愿众生,成就佛身,证无相法。
唵牟尼牟尼,三牟尼萨缚贺。 三遍
◎绕塔
右绕于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
南无三满多没驮喃,唵杜波杜波娑婆诃。 三遍
◎着病
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唵室哩多,室哩多,军咤利莎缚贺。 三遍
◎剃发
剃除须发,当愿众生,远离烦恼,究竟寂灭。
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三遍
◎沐浴
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
唵跋折啰恼,迦咤莎诃。 三遍
◎洗足
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足神力,所行无碍。
唵蓝莎诃。 三遍
每日早午晚三时修戒观,端身正坐,跏趺坐亦可,不跏趺坐亦可。两眼半合,提起正念,心中就思想,《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我们因为有生死,就不能见我们本元自性,因为我们的本元自性被无始无明遮障,无始无明一破,就可以见本元自性,到此时就超脱轮回。将提起的正念,不向外面看,向心里面看,看到一无所有,空洞黑暗。此时思想不要停止,再上前看,看得多,无明一破,就可以见本源自性。
(一)金刚宝戒,就是佛性,因名词不同。体是一样的。
(一)明末清初,慧云古馨律师、三昧寂光律师、见月读体律师,中兴此宗。
月溪法师讲大乘八宗修法
[八宗] [律宗] [净土宗] [唯识宗] [天台宗] [华严宗] [密宗] [禅宗] [三论宗] [月溪法师辨正语录]
净土宗
净土宗也叫做莲宗,是以《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往生净土论》三经一论为所依本典。主张心专念「弥陀」名号,托着弥陀底弘愿,离掉现世界秽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的。释迦牟尼始说《无量寿经》以下的净土三部经,开示他力本愿的净土宗法门,是本宗底起源。佛入灭后九百年,天亲菩萨造《往生净土论》,赞述三经要义,以弘通这宗。晋朝的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专弘净土法门,道俗皈依的极众,共组识一个「莲社」,是在我国开宗之始。魏朝的昙鸾从菩提留支那里受《观无量寿经》,因就专修净业,着《往生论注》两卷,被推为中国本宗著述底巨擘。隋唐间,有道绰禅师,在石壁玄中寺读昙鸾底碑文,大有所感,抛弃素所从事的《涅槃经》之讲说,专修净业,着《安乐集》两卷。唐贞观时,善导和尚,亲遇道绰传受宗义,着《观经疏》阐明他力信心底要旨,又做《法事赞》等诸书,定一宗所用底行仪,热心化导道俗。他底门下有善感禅师,也得念佛三昧,着《释净土群疑论》开导有缘,继着有少康禅师出来,也能弘通这宗。这宗以为一切众生所有的本源性地,和十方诸佛毫没有两样。虽然造了极重的恶业,受了无量的苦报,但是他的本性依旧毫没有沾染的,只消有一念回光,如来便都能知见,用同体大悲来把他摄归净域。弥陀底光明,是遍照十方念佛众生的。但因为众生底净眼还没有开,所以不能知见。若是平素念佛的人,到了临终时候,意根、命根都已断绝,后念还没有起来,在这一剎那间,佛便现在前面,便就超脱三界火宅了。众生底品类,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弥陀底愿力是平等无二的,无论甚么人,虔心称念「弥陀」名号,一声便能消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如果能够净念久久相继,那其效益更不消说了。至于念佛,无论千句万句,其实就是一句,佛念底心并不缘着过去,也并不是缘着未来,祇是缘着现前的一句,为往生的正因,这就叫做「万修万人去」底方法。能够积久纯熟,能缘之心忽然脱去,做到了无念而念,念即无念,名理一心,那生品更高了。
(一)教判
本宗判释尊一代的教为圣道、净土两门。净土是仰仗他力,以得往生净土,在那里证佛果的教,就是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所说示的法义;圣道是依着自力修策之功,在此证悟佛果圣道之教,就是在净土三经以外所说示的八万四千的教法,为大小、顿渐、半满之法。圣道之法是在此土起愿修行,以期待证果的,虽然不能说一点没有佛力如被,但大概是靠着自力的;净土之法是要依托着此土的愿行和佛的愿力往生彼土,在净妙之土行业圆满,才能到达于佛果的,虽然有一些儿自力心行,但大概是靠着佛愿他力的。圣道之法因为多须自力,所以难行,仿佛是陆路上的步行;净土之法因为多仰仗着他力,所以易行,仿佛是水路上的乘船。因此圣道可叫做「难行道」,净土法可叫做「易行道」。
(二)内因
本宗是托 〔 托 〕着《无量寿经》所说的弥陀本愿,尤其是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约的愿力。又《观经》说的:「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和《阿弥陀经》说的「一日七日,一心不乱,执持名号」的正说,以三心之安心、称名之起行、四修之作业,成就往生底内因,由本愿光明底外缘除灭业障,而感来迎之圣应,以期待报土往生之妙果,这样是欲在于不退的国土,修悠悠的妙行,进趋于阿耨菩提之究竟位的。
(1)现在先讲安心
(一)安心有总和别的两种,总安心又分为两种:厌离秽土、欣求净土之心,和大菩提心即是。三界、天道、二十五有底境界虽然苦乐万般,但那为有漏业感所成的,毕竟不能免于苦恶之秽土;至于西方净土,是弥陀清净业之所感,但受诸乐的妙土,所以不能不厌秽欣净。又大菩提心是在往生净土,以求佛果菩提,求佛果的人须发大菩提心,是佛门底通规,本宗自然亦应该这样。善导在《亲经.玄义分》说:「各发无上的心。」就是为此。在这经,散善义,举往相、还相底回向心,也大概和一分菩提心相同。这菩提心不必定和能不能往生相关联,如《观经.下下品》,没有这菩提心也得往生,但却不能据此,便说菩提心可以不发的。
其次,别安心有三心,这是本宗底要点。于《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于《观经》说 : 「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其发三心者,必生彼国。」至诚心是真实心,是身、口、意三业皆离却名利虚假之心的。
(二)相信阿弥陀佛,常以四十八大愿力摄取众生,若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的。
(三)回向发愿心:这是是把过去到今生,自己所作身、口、意三业之善根,和为着他人所作善根而随喜的,完全回向于净土,而愿欲往生的心。具有这三心的人,其行必成,所以必定往生,但是其中如果缺掉一心,就不能得往生。
这三心的意义虽然是这样的深广,但在事实上,如果有真实无疑的念佛而欲往生的一心,三心自能具有的,具这一心的,叫做「横具的三心」。但是人性是不一样的。像那有名利虚假底不至心的人,有狐疑不决底不深心的人,有愚痴多情底不回向心的人,就不能不用这三心来逐渐加以对治,经这样对治而成的,叫做「竖具底三心」。虽然有横竖底分别,但是已经具了,只是一个,虽然只是一个,却并非没有深浅,所以往生起来就生出三品九生底分别。往生那件事是没有两样的,但是凡夫有名利虚假之心,难于如实。又虽然一度发起三心,他底心还是不住地退转无常,所以真有至于出离生死的行者,不能不为精细的注意。
(2)起行
如三个安心已经具有了,那所修的一切善根,即完全是这往生净土底善根。在《无量寿经》说:「乃至十念。」又说:「修诸功德,植诸德本。」在《观经》说「定善十三观和散善三福」,在《弥陀经》示「一日七日之一心不乱」的称名,在天亲底《净土论》说「五念门」,善导示「正杂二行,助正二业,专杂二修」,在《文殊般若经》明「一行三昧」。这里面,善导底「正杂」和「助正」之判,网罗最为精审。正行,是愿生西方净土,皈依弥陀一佛,专行净土正依的三经所说的行,就是本来为净土往生之行的;杂行,与此不同,乃是人、天、菩萨十方净土之行,虽然并非正行,却是欲把他来回向于西方净土而求往生的,就是正行以外的一切善根。
又正行有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五种。赞诵是专心念诵净土所正依的三经;观察是专观西方净土底依正二报,如《观经》定善十三观就是;礼拜是一心礼拜弥陀如来;称名是一心称念弥陀名号;赞叹供养是一心赞叹弥陀底功德,并用香花供养。除了这五种正行之外,其余一切善根都叫做杂行。又五种正行如果区别起来,就有正、助二业,前三后一是助业;第四的称名,实是正定之业,因为称名是正对弥陀第十八愿的,愿中有「乃至十念」之语,即无论一念、十念都可往生的,所以是正定之业。前三后一,因为是劝励策进这称名方便,所以叫做「助业」,这就是「同类底助业」;如果修杂行能为称名底方便,也得称为助业,这叫做「异类底助业」。
以上正、杂二行虽然皆得往生,但其间却大有得失,修这正行的叫做「专修」,修杂行的叫做「杂修」。从事于专修的,至心易成,百即百生;从事于杂修的,至心杂成,仅仅得百中一、二,千中三、五的往生。就是无论修怎样的行业,不至心的是一千之中没有一个能成功的。又五念是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和五正行,仅有开合之别罢了。一行三昧,是以定心为主的,称名专修之一法。以上所说,正行便是称名,因为一切行业虽然都能回向而得往生,但大有难易之别,所以当专修易行的称名。
(3)作业
三心底安心虽已起了,十念底起行虽已定了,但因凡夫底意志怯弱,容易退失,还须有策进的方法。这策进的方法是有四修的作业:一、恭敬修:是对于弥陀如来及净土底依正二报尊重恭敬,行、住、坐、卧不背着西方;涕、唾、便、利不向着西方,这或叫做「殷重修」。二、无余修:是一心全然向着西方,不杂修他事。三、无间修:是一心常系念西方,不以余行间断,不以贪、嗔等的烦恼间杂行业。四、长时修:是以毕命为期待,立誓不中止所修底行业。
(4)行仪
要使起行、作业 〔 能 〕完全的缘故,有应该守的三种行仪,这三种行仪就是寻常、别时、临终。寻常行仪,无论在何时何处,常系心于西方,励行称名的一行,这是遵奉善导所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的。别时行仪,是定一日、七日、十日、九十日等的时日,庄严了道场,清净了衣服、饮食、洁斋三业,严肃威仪,修正助之业。这是依着《弥陀经》一日七日之说、《鼓音声经》之十日之说、《般舟三昧经》之九十日之说,以鞭鞑 〔 挞 〕凡夫懈怠之妄情的。临终行仪,是在命终的时候,庄严了别室,安置了来迎的佛像,沐浴、净衣、散华、烧香,目不注在佛像以外,耳不倾于法音以外,手执从佛像垂下的五色的丝,正念以求往生。因为临终的时候,为病苦所煎逼,每易失掉正念,而临终的一念又胜于平生百年的缘故,看护的人应该切心注意,助成正念。
以上三种行仪虽然不是往生底必须条件,但如果能够办到总是需要的。如在平时勤修至诚,于临终的时候靠着佛力底加护,必定能够住于正念的,所以平时底勤行精进是不可懈怠的。
(5)日课
欲使正定业的称名相续不已,有定日课的必要。一念、十念虽然都能成业,但是凡夫每有因懈怠之故而造罪退失的,所以不得不规定日课来防护。日课在于预定称名底遍数,誓必践行,与其少不如多。凡夫的心,历缘对境,必定要起妄情的,所以必须愈多愈妙,使得没有暇空。念佛的声音,以能自己听见为度。至于记数底方法,虽然不必一定,不过普通都以数着念珠来记数的。
(三)外缘
佛教底通规,以因缘和合而感胜果。安心起 行底内因有了,但若没有外缘,用甚么来证往生底大果呢?所以必定有俟于外缘,就是弥陀愿力。愿力有两种:总愿和别愿。总愿有四宏誓愿和三念愿力,即大誓愿力、三昧定力、本愿功德 力。别愿即四十八愿,就是善导所谓:「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为增上缘。』」凡夫往生底增上缘,实全在于这别愿。尤其第十八愿为念佛主因,而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为誓,行者如果安心起行,定可加以佛力而得往生;于十九愿,不仅来迎念佛行者,凡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净土的,临终无不来迎。尤 〔 其 〕是念佛行者,能使诸邪业系,无能碍者。二十愿,凡闻弥陀名号,系念净土,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者,必定成遂的。这样,以愿力为增上缘,使行者必定往生。
此外又有亲、近、增上三缘。这在第十二愿「愿光明体」,在第十八愿「愿名号」,而名体不二不离,所以称其名号而愿往生的行者,必定在名体不二之上,有光明而有摄取不舍之益。善导分这益为三缘:亲缘、近缘、增上缘就是。亲缘是念佛之行者和佛陀彼此间三业亲昵而不舍离,如亲子之间一般的;近缘是弥陀常接近,护念念佛行者,如形影之不能相离;增上缘是佛之威神功德力,能加念于行者,使消灭多劫的罪僭,除掉临终的难障,使住于正念。这三缘就是弥陀本愿之增上缘的相状,是念佛行者特别的利益。
(四)果报
本宗究竟的目的,在于期望往生净土,但是凡夫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今时,念念起恶做罪,很有碍于往生的,便是一罪一恶之微,尚且要障碍往生,何况是多劫的罪僭呢?但是本宗底意思,以为念佛诸行底功德,很能够消灭罪恶,得到佛底迎接以往生净土。念佛是本宗底本意,乘着这佛之本愿的念佛,其得灭罪而成就净业,虽然看当机如何而有迟速,但却没有一念不灭一分的罪的。就是下下品的恶机,尚且能以十念灭罪成就净业,如在利根,一念就可以成就的;至于钝根,那或者要经多念了。下下品的恶机,由十念得以成就净业,是有三个缘故,就是:在心、在缘、在决定。在心,是就能修之心而论的。造罪的人依止于虚妄颠倒之心而造作的,念佛是闻佛之真实功德发起净信而造作的,那个是背驰于法性的虚妄心,这个是随顺于实相的真实心,虚实底力那个强呢?譬如是千岁的暗室,一点灯来暗忽地破去;在缘,是就造作底对境而论的。造罪底对境,在于虚妄之众生;念佛底对境,在于佛底真实功德,真妄亦非可同日而论的;在决定,为十念念佛,在临终而住于决定猛利之心,而造罪是在平生犹豫不定之时,定和不定底力是那个强呢?这样,因为有上面三种的理由,临终底十念尚能灭八十亿劫之重罪,何况平生之念佛!念念灭罪,那净业必能成就的。
念佛分为四种:(一)持名念佛、(二)观相念佛、(三)观想念佛、(四)实相念佛。
净土分为四种:(一)凡圣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净土。
净土分为两种:(一)报身净土,即唯物净土;(二)法身净土,即唯心净土。
阿弥陀佛分为两种:(一)极乐世界的报身阿弥陀佛、(二)法身自性弥陀佛。
自性法身净土是遍满十方,东、西、南、北无所不在,即常寂光净土。西方净土是报身净土,是指定西方,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净报所感;又如东方满月世界净土,是药师佛十二大愿净报所感;如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秽土,是我们共业所感。不论在那个世界见自性法身净土,乃是一样的,报身净土不是一样的。
持名念佛往生西方分为九品。如左:
上品上生:发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三种众生: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经典;修行六念(念佛、法、僧、戒、天、施),回向发愿,一日至七日,即得往生。
上品中生: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
上品下生: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回向往生,七日见佛。
中品上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回向往生。
中品中生:一日一夜持八戒斋,一日一夜持沙弥戒,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回向往生。
中品下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终时,遇善知识说极乐,发愿回向往生。
下品上生:作众恶业,不谤方等经典,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经典名字,回向往生,七七日乃见观音菩萨。
下品中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盗戒,不净说法,应堕地狱;命欲终时,遇善知识赞说净土,回向往生,六劫乃见观音菩萨。
下品下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应堕恶道。临命终时,遇善知识说法安慰,教令念佛,具足十念,回向往生,满十二大劫乃见观音菩萨。
人间一百年为西方一昼夜,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为一小劫,持名念佛最要紧要记着,有行无愿决不往生,有愿无行则愿是虚设;生不生西方就在你的愿力,生在西方品位的高下,就在你的行力。每天念佛,不论念多愈少一定要发愿,念佛念完后即行发愿。发愿时,即照我所编的白话,口中说一遍,不可默说须出声,就同与人说话一样,发愿时并要至诚恳切:
「 弟子 某某,现在发愿求生净土,持念我佛的圣号,将来临终的时候,无论甚么地方全不愿意去,但求我佛、菩萨接引 弟子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并且愿意这个念佛的功德,普度众生,同生净土。」
观相念佛
身对佛相,口念佛名,意观想着阿弥陀佛的法相,不论纸画、木雕、泥塑、铜铸,供着那样相就观那样相,身、口、意三业相应,阿弥陀佛身、口、意三密加持。
观想念佛
就是修十六妙观:初日观、二水观、三地观、四树观、五池观、六总观、七华座、八像观、九佛身、十观音、十一势至、十二普观、十三杂观、十四上品三、十五中品三、十六下品三。
实相念佛
念南无阿弥陀佛,心中散乱,证凡圣同居士;念到一心不乱,证方便有余土;念到身心两忘,佛念皆空,一无所有,证实报庄严土;是为分证。到此境界是无记忆空,不是自性弥陀,再提起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向无记忆空那里,将第二句弥陀佛名号追第一句,将第三句追第二句,将第四句追第三句,如是次第二十、三十、四十、一百、两百句追下去念,无记忆空的无明一破,便见自性法身阿弥陀佛,证常寂光净土,是为满证,即经中所说:「净念相继,得三摩地,证无生忍。」
自性弥陀即佛性,无记忆空即无始无明。
此宗自永嘉四年,佛图澄传道安法师,由师之弟子庐山慧远法师,宏扬净土,续光明善导和尚、般舟承远大师、云封法照国师、乌龙少康大师、照庆省常法师、云栖莲池大师、梵天省庵法师宏扬,至今尤盛。
月溪法师讲大乘八宗修法
[八宗] [律宗] [净土宗] [唯识宗] [天台宗] [华严宗] [密宗] [禅宗] [三论宗] [月溪法师辨正语录]
三、唯识宗
起于印度的大乘佛教一派,后来流行于中国、日本,在印度叫做「瑜伽宗」,由无着兴起,其弟世亲树立基础,传到中国益加发达。中国在北魏时,已由菩提留支传人无着、世亲的佛教(所谓「地论宗」就是)经梁陈的真谛更加一层光彩(所谓「摄论宗」就是)。
唐初,玄奘三藏东归,对于中国佛教的影响极大,于传入瑜伽宗尤为有功。玄奘把解释世亲《唯识三十颂》的护法等十大论师诸释合糅为一部,汉译为《成唯识论》十卷,其后我国学瑜伽宗的,都以这《成唯识论》为中心,所以有「唯识宗」的一个名称。玄奘的高足慈恩大师窥基,为这论著《述记》二十卷,又别着《枢要》四卷,其他有《大乘义林章》七卷、《瑜伽师地论略纂》十六卷等多数著述,以光阐这宗。其弟子淄州大师慧昭著《唯识论了义灯》七卷,以斥圆测底异说。慧沼弟子扑扬大师智周,着《唯识论演秘》七卷。所谓慈恩、淄州、扑扬三师,称为中国唯识宗三祖。《枢要》、《了义灯》、《演秘》称为唯识论三疏,学者仰为指南。其正依的圣典有六经十一论:《华严》、《深密》、《楞伽》、《庄严》、《阿毗达摩》、《厚严》叫做六经,《瑜伽》、《显扬》、《庄严》、《集量》、《摄大乘》、《十地》、《分别瑜伽辨中边》、《二十唯识》、《观所缘》、《杂集》叫做十一论。
这学派底教判论,即佛教的分类为「三时教」,三时教又分为关于时间形色和关于教义内容约两类,前者叫做年月次第的三时教,后者叫做义类的三时教。前者把一代之所说分为初、昔、今,后者分为有、空、中的三教。但唯识宗的特色,在其「性相别观论」,以为所谓本体论和现象论须区别而论的。如宗名之所示,明是一个唯心论哲学,但和《起信论》等所示的唯心论大有不同。盖这宗固然说「真如」为万有本体,且说「真如」遍在于万有,但是「真如」是无为、无作用、没有生灭变化,就是有不变之性而无随缘之义的。
这宗说万有开展的主体为「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并非如《起信论》所说普遍的一心,乃是人人个体各别的一心,且系相对的个人的心识,非不生灭、无为法,而为生灭、有为之法,故为个人的唯心论,而有各自唯识之称。就是说,人人各自缘起一个的世界,各自经营以自己为中心的人世,其状恰如多灯燃于一室。这各自缘起的主体叫做「识」,这「识」有八种: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其中第八识阿赖耶识具有可开发万有的潜在势力之无量种子,物、心、自然、人(色)心、依正等诸法,全是由这第八识体内的种子显现,所以万有毕竟为阿赖耶识的内容,阿赖耶识之外并没有别的万法。又这种子有「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两种,有漏种子无论甚么人都共通存在的,由是,吾人之迷的世界为无限缘起,即所谓生死流转;无漏的种子有声闻性、缘觉性和菩萨性三种,而人得各各应于其所而有解脱,其中有菩萨种性的可以成佛,余者永不得成佛的。这人性论和前之唯心论相待,而为唯识宗教学着明的特色。
本宗中心教义的「万法唯识」之法门,始于法相而建立五位、百法,进而明以八识心王为中心,及其和为缘起结果的万法之交涉,而说四分 (注一) 、三类境 (注二) 等的教义,包括为八识之性的真如和八识及其活动之相用,而分「偏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之三性。积极的究论真如的实在,而断为真空妙有,名之为「圆成实性 」;万有之现相名为「依他起性」;其上所起之妄想名为「偏计所执性」。更由这三性,立「相无性」、「性无性」、「胜义无性」之三无性,而明三性消极的、半面的、空的意义,乃至把颇复杂深玄的教义,在论理的精妙形式之下安排施设。
于实践的一面,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等四十一位,以为外面的实践行径路,更约之为「资粮」、「加行」、「修习」、「通达」、「究竟」之五位。至于内面的实践行法,说「遣虚为赏识」、「舍滥留钝识」、「摄末归本识」、「隐劣显胜识」、「遣相证性识」的五种唯识观,而巧使证入于唯识中道之理境,这境名为菩提涅槃,二转依的妙果。涅槃分「有余」、「无余」、「无住处」、「本来清净」四种,菩提分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四智,到达于这妙果的叫做佛陀,于此分「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
(注一)四分是「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相分」底相是相状,而以所缘为义,这是心心所的自体生时,和那起能缘之用同时现表现的影像,即是能缘的所缘对境。「见分」底见是见然,而以能缘为义,这是共着心心所之自体生时,和那表现所缘的影像,同时而起的见照之用,而即是对于其所缘的能缘之作用。但「照」是心性明了而能照前境之谓,《四分义记》卷上有道:「为照之故名「见」,并不是为见之故名「见」。」如果为见之故名「见」,那耳识之「见分」也当名为「闻分」。「自证分」底「自」是自用,就是见 分,「证」是证知之义,盖是从证知自体上之见分作用立名的,这是自证之依主释。又所以称之为「自体分」,是因在四分之中,实以这第三分为其总体。「证自证分」底「证」是证知之义,自证即前之「自证分」,盖是从证知第三「自证分」之作用立名的,这是自证之证之依主释。
(注二)三类境是「性境」、「独影境」、「带质境」。「性境」是有实体实用之境,并非为空想上产物的因缘变之诸法;「独影境」是没有本质,唯由能缘心之妄事分别,所生出的分别变之诸法;「带质境」是一面有本质,一面能缘的心不能得其自相,由心和境两者之力成立的,那通于因缘、分别二变之诸法。
修唯识观,端身正坐,跏趺坐亦可,不跏趺亦可,两眼半合,心中想着法界体性智,生来就是智,皆与识是两样不是一样,不是忽而智忽而识,识作主就有生死,智作主将识转为智,就没有生死。
用前五识向内转第六识,六识转七识,七识转八识,八识转九识,九识的境界是白净一无所有,到此时思想不可停止,再向一无所有那里继续下去,九识一破,当下就可以看见法界体性智。法界体性智是普遍体,光明遍照,将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从前阿赖耶识作主,我们就有生死,譬如乱世。现在法界体性智作主,我们就没有生死,譬如世界太平。
法界体性智 譬如国家, 大圆镜智 譬如总揽机关及组织, 平等性智 及 妙观察智 ,譬如被总揽表现人, 妙观察智 及 成所作智 譬如独立人。
法界体性智 是遍满虚空、无所不在,名「法性土」,譬如太阳一 样。 大圆镜智 是我们的思想,无所不有,周围无际,名「自受用土」。 平等性智 是我们起一个思想,名「他受用土 」。 妙观察智 、 成所作智 是随思想的变化,名「变化土」。
法界体性智 ,名「法身」,即「自性身」。 大圆镜智 名「自报身」,即「自受用身」,是不起思 想。 平等性智 名「他报身」,即「他受用身」,是起思 想。 「自报身」、「他报身」总名「报身」。 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名「应身」,即「变化身」。「法身」是如如不动、绝对的,叫做「真 如; 「自报身」,指思想不起;「应身」,随思想变化,叫做本身人格。
真如无念,是有知有觉,即法界体性智;无始无明无念,是无知无觉,即庵末罗识。法界体性智是普遍十方。真如无为法分三种:选择生灭灭已,寂灭是无为;非选择生灭,寂灭是无为;遍满虚空,寂灭是无为。
第八识、七识、六识、五识四种:指外面的环境由见闻觉知印相在第八识里面,内七识、六识、前五识,是由印相在八识里面的见闻觉知发挥出来。八识、七识、六识、前五识是过去、现在、未来循环往来的。证真如以后,见闻觉知、第七识、六识、五识主观的我;由见闻觉知、前五识、六识、七识、眼见得来的、思想得来的、客观的宇宙万物;过去、现在、未来、生灭法,通通变为真如。
阿赖耶识里面含藏有真如不动。知觉起念或不起念。知觉不起念,无知无觉。无明无念。阿赖耶识。知觉不觉起念,断念不觉,空一切念。证真如后,八识、七识、六识、五识,通变为真如,遍满虚空,不生不灭,凝然不动。
未证真如以前,过去、现在、未来一念无明,与真如两不相 干;证真如以后,是一体三宝,「不动」是真如之体,「动」是真如之用;「主」是真如之体,「客」是真如之用。法界体性智即佛性,庵末罗识即无始无明,阿赖耶识即见闻觉知,末那识即一念无明,第六识、前五识即眼、耳、鼻、舌、身、意。
月溪法师讲大乘八宗修法
[八宗] [律宗] [净土宗] [唯识宗] [天台宗] [华严宗] [密宗] [禅宗] [三论宗] [月溪法师辨正语录]
四、天台宗
天台宗是袭用开祖天台大师智顗 (天台大师之名是本着所居的山名) 之名的。本宗以《妙法莲华经》为正依,以《般若》、《涅槃》、《维摩》、《金光明》诸经、《大论》、《中论》等诸论为傍依。其传承是称印度的龙树、北齐的慧文、陈朝的慧思、隋朝的智顗、唐朝的灌顶、智威、玄朗、湛然为九 祖;或者以智顗为始祖,到湛然为六祖;或者更算到湛然以后,至于四明、智礼的八祖,立十七祖;或者金口相承,另立大迦叶以后到师子比丘的付法二十四祖。
慧文禅师由龙树《大智度论》底「三智一心中得」之文,和《中论》之,会得「一心三观」之深旨,授之于南岳慧思禅师。慧思讲说于光洲大苏山,天台大师智顗列于其门下,证悟法华三昧,一度到金陵讲论,从者极多,但因有所思,隐于天台山。后徇陈主之请求,再到金陵,在江南、江西口演《文句》、《玄义》、《止观》之三大部和五小部,由「五时八教」、「三千三谛」的大组织,以完成诸法实相论。亲侍在他左右,笔录他演讲的,是章安尊者灌顶。其后,在法华尊者智威、天宫尊者慧威、左溪尊者玄朗时代,本宗没有甚么光彩,但到那出于玄朗的荆溪尊者湛然便又中兴起来。湛然注释三大部的《记释签》、《辅行》和对于华严宗而着的《金刚锦论》、《止观义例》都是后世之证权。其后有安禄山之乱、有会昌之破佛、有五代之动摇,虽然由道邃、广修、外物、元琇、清竦诸师维持一缕的命脉,但因典籍散逸,本宗差不多归于湮灭了。
宋初,螺溪之义寂,求典籍于高丽,本宗之教学再着于世,同时有山家、山外之争论,以为发挥宗义特色之缘。山外之系统起源于义寂,同门之志固,经晤恩、源清、洪敏至于梵天庆昭、孤山智图,其势极盛。山家系统是在义通及四明、智礼、慈云遵式,其中四明以一人当数人的法敌,而且连战连胜,揭正统之大旆于中外。山外派之主张,以「三千三谛」之主体为真心,这叫做「心具之三千 」;出家派反之,以主体为阴心,说「色心共具三千」。本宗的教学经两派之诤论,益得细密明暸。四明之后,有如仁岳、从义的山外系,对之而有希最、处元、了然、善月的山家系,但皆渐衰,到明代仅见藕益大师而已。
本宗法门以「九识真如心」为观境,「一心三观」为教义。本宗的教义可概括为「教」、「观」两 门: 「教」是教相,就是理论门;「观」是观心,就是实际门。判教和教理属于理论门,观心和行证属于实际门。
(1)判教
是统一一代佛教,同时定《法华》底位置和意义的。那五时八教就是。「五时」是《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佛之说法依这顺序就是欲由、拟宜、诱引、弹呵、淘汰,然后入实。「八教」是说法形式的「顿」、「渐」、「秘密」、「不定」之化仪四教,和说法内容的「藏」、「通」、「别」、「圆」之化法四教。「渐」是慢慢地引人;「顿」则反之,直说最极之法;「秘密」、「不定」虽然同时同听异闻,但凡不知他的同听的是「秘密」,知道的是「不定」。
藏、通、别、圆是其法界观之析空、体空、但中(以真理为超绝的)、不但中(以真理为内在的 ) 之区别。 藏教 于「空」之外见「有」,以故就是「空」,也为「有」; 通教 看做「有」即「空」、「空」即「有」,以故摄「有」为「空」; 别教于 「有」、「空」之外见得「中道」,以为「有」、「空」是出于「中道」的; 圆教 于「有」、「空」之外不见「中道」,以为中道是「有」、「空」。
《华严》是顿教,而于圆兼别;《阿含》、《方等》、《般若》都是渐教,《阿含》是但藏,《方等》把藏和通、别、圆对说,令耻小乘而慕大乘,《般若》别圆带通,由一切皆空淘汰大小对立之执,以开二乘人大之门;《法华》是顿渐以上之纯圆,开会二乘而使归于一佛乘;《涅槃》是因新来的缘故,迫说一代教,泯四教而使入于圆教,这样佛说法之目的纔完成。
(2)教理
法界底万法全都具有「三千三谛」之理,宛然是中道实相之妙体,这便是天台宗教理底骨髓。盖是现象即实在论。
「三千」是该〔概〕括法界万法的,这教目是把《华严经》之「十界」、《法华经》之「十如是」、《大论》之「三世间」相乘而得的。「十界」是地狱、饿鬼、畜牲、修罗、人、天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陀之四圣。顺看,是向上解脱之径路;逆看,是向下堕落之径路。「十界」并非是孤立的,由「十如是」之妙理,以一函九,或向上,或向下,这样,「十界」互具而成百界。
「十如是」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前面九种是万物之事相,后面一种是万法之理性,因为这些事理在百界各各具有的,便成百界千如。三世间是众生(有情)、国土(非情)、五阴,前面两种是假法、是别相;五阴是实法、是通体。这三世间各具千如,以成三千之数。那么,三千是表现万法之事(十如中之前九)、理(十如中之后一)、总(三世间)、别。十界本来通融无碍,彼此互具,一事物中包罗法界的名字。
三谛是「空」、「假」、「中」,对于境说叫做「三谛」,对于心说叫做「三观」。「空」是相对世界之消极观,「假」是立于消极观上的积极观,「中」是超绝二极的绝对观,但是单在理上所得的中谛是「但中」,能够见得心到理事之相即,纔可得「不但中」的三谛。「不但中」的三谛并非是「但中」,同时也并非是「但空」、「但假」,因为三谛相即一非一非三、也为一为三,这叫做圆融三谛,以区别区别次第隔历的三谛。
(3)观心
本宗的教旨是在于实修一心三观之观法,一心三观是立于三千三谛之教理上,就是因一切万法全具三千三谛之理,诸法无非是实相,故可即现实之一心认识涅槃之门户。那么,一心三观是要把一切诸法三谛圆融、法法三千之理,证悟实现于止观的一心上。止,是说禅定之消极方面:观,是说积极方面。有止就有观,有观就显止之用,以故欲成就止观,先当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五调事、行五法,以为预备,这叫做二十五方便。
止观之对象是阴、烦恼、病患、业相、魔事、禅定、诸见、慢、二乘、菩萨,这叫做十境。止观底方法分为观不可思议境、发真正菩提心、善巧安心、破法偏、识通塞、道品调塞、对治助开、知位次、能安忍、离法爱,这叫做十乘观法。十境之中以第一的五阴为对象,在五阴中以识阴为对象最为适当,其他九种不过附属于识阴罢了。十乘观法因为是可度生死苦海的乘,所以有这个名字。其中,第一的观不思议境就是心,这不外吾人之日用现前而起的一念妄心,这心是全真底发动,外之便没有真,以故于这妄心中具足三千诸法而无有缺灭。心和一切法,横说起来是非一非异,竖说起来是不前不后,玄妙寂绝,不可识、不可说,以故说是不可思议境。于这一心,念念用即空、即假、即中之三观观之。
因为三观既是即一而三,所以破三惑并非前后,证三德并非次第,祇是说的时候分出次第罢了,理并没有次第。这观不可思议境是十乘观之根本上根的,便由此进于真的域;为着不得此的中根的缘故,加次之六乘观;又为着尚不得达的下根的缘故,加最后的三乘观。
(4)行证
本宗之行位是八位、六即,证果是三身、四土。八位是说五品(伏三惑)、十信(断三惑)、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觉、妙觉(以上四十二位,各断一品之无明);六即是「理即」(不知具足三千三谛的位)、「名字即」(善能嘹解而知一切皆佛法的位)、「观行即」(念念明照三千三谛的位)、「相似即」(观念相续之功显而三惑尽,得六根清净的位)、「分真即」(观念彻底,无明渐断,法体显的位)、「究竟即」(无明无余法体悉显的位)。「六」是从修行的位次说的,行者因此不堕于增上慢;「即」是由所显之理体说,行者因此不堕于自屈。初一是理性,后五是修德。对配八位和六即的,如下面:
三身是应、报、法之三身。应身有胜、劣二身,报身有他受用、自受用二身。劣应身出现于秽土,为凡夫所见;胜应身出现于净土,为三贤、三乘等之所见。他受用报身音声无边、色相无边,为断无明、证中道的菩萨之所见;自受用报身是如来内证、自受法乐之身,是唯佛与佛之境界。法身虽是无色、无形、言亡虑绝之身,但因报应之当体即法身,或可得说有色相。有说法四土,是凡圣同居土(有秽土、净土)、方便有余土(不断无明的所感)、实报无障碍土(断无明的菩萨所居)、常寂光土(诸佛如来之安位处)。前三土是由事上、修上立名,最后之一是由理上、性上立名。三身、四土底关系如下面:
修三止三观,是由渐修经过,然后修顿悟。
〔 修天台观时, 〕 端身正坐,跏趺坐方可,不跏趺坐方可,两眼半合,观到中的时候,是清净空洞一无所有,思想千万不要停止,再向前观下去,元品无明一破,就可以见圆妙觉性。
圆妙觉性即佛,元始无明即无始无明。
月溪法师讲大乘八宗修法
[八宗] [律宗] [净土宗] [唯识宗] [天台宗] [华严宗] [密宗] [禅宗] [三论宗] [月溪法师辨正语录]
五、华严宗
是把《华严经》当做本典的一宗,本宗把五教十宗之目判释释迦一代底教相,把四法界之目区分其教义,把「事事无碍法界」当作本宗的教义,把「十玄缘起」、「六相圆融」论述事事无碍底法门,隋朝的杜顺和尚就是这宗底祖师。到唐初,他的门人至相寺智俨大显扬宗旨,但是那时刚值玄奘初从印度归来,鼓吹新译经论,所以智俨不能十分开显《华严》底妙义。到则天武后时,法藏出,着《五教章》,把五教十宗分判一代底佛教,制《华严探玄记》,以「十玄六相」发挥法界底妙理,说「重重无尽、主伴具足」不可思议底法门,滔滔不绝。因此,以法藏为本宗高祖,就是世所称为贤首大师或香象大师。但是门人静法寺的慧苑和法藏见解稍有不同,作《华严刊定记》,刊师说创新意,祖承差不多断绝了。这时,有居士李通玄研究《华严经》,作论百卷,世人称之为《李长者底华严论》,但是这论并不遵奉贤首。德宗时,清凉澄观出,博通八宗而专弘华严宗,遥继贤首底绝脉,阐扬「性起」底宗风;同时又有圭峰宗密,起初学荷泽底禅,后就澄观弘华严,于是本宗顿复兴。武宗会昌五年,废佛毁释,后唐末五代,又复骚乱相继,诸宗都有中绝的样子,本宗也仅仅于五台山中维系一缕的命脉。到赵宋一统四海绍隆三宝,纔复向隆兴的气运,这时长水子璇出,继宗密底遗绪,晋水净源又踵出,唱华严之学,道亭、观复、师会、希迪等就是所称为宋朝四大家的,制疏、造章、研究贤首底教义,后通元明时代,本宗教义底研究不绝。
教义
(一)本经宗趣
华严宗是从《华严经》立的,关于这经底宗趣,古来所说不同。贤首国师依据光统之说以「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为宗趣,而这「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之说,远超过他经所说之义,以故清凉特加以「不思议」之称,以「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不思议」为宗旨。所谓因果是甚么呢?一经三十四品凡有五周的因果,其一,最初的二品是所信的因果;其次,以下的三十品是修证的因果,其中,在前的二十八品明住行向地之法门,是为第二差别的因果;其次,普贤「性起」的二品,明「非因非果」之法门,这是第三平等的因果;其四,是成行的因果;其五,是证入的因果。这样一经通明因果之法门,总括说来是舍那和普贤的法界,普贤之法界为因,舍那之法界为果。一经之始终,不外平明舍那、普贤因果之法门,这就是所谓因果。
其次「缘起」如上所说因果之法门,是「缘起融通、无碍自在」,因一法即一切法,一行即一切行,一德即一切德,一位即一切位的缘故,所以虽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次,但是一位一位各摄一切位,初发心和究竟的佛果丝毫没有两样,不同他家说初住分见法身。本宗谈信满成佛,于初发心时使成究竟正觉,这盖因「六相圆融、十玄缘起」无碍之法门的缘故,这就是说因果缘起。
其次「理实法界」,上面的「因果缘起」为事,「理实」为理,因这理、事都是法界缘起的实德,以故理也是法界、事也是法界。总括之,则为唯一法界;开之便是事法界、理法界;更开之,便是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这称为四种法界。这样,《华严经》一部的宗趣,在于明了「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之法门。就这一部总标题说来,那「大方广」是理实法界,《华严经》是「因果缘起」,以明「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之法门的缘故,叫做《大方广佛华严经》。
(二)教判
华严宗立「五教、十宗」以判释一代佛教。「五教」是小乘教、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小乘教是说生定之理而不知法空之理的《阿含经》、《娑沙论》、《成实论》等所说;大乘始教是大乘初门的浅近教义,「空始教」是指《般若经》、《中论》等所说的空教;「相始教」示诸法之性相,说事相隔历的《深密经》、《瑜伽论》等的有教;终教是说大乘终极之法的《楞伽经》、《起信论》等之说。这始、终二教,是大乘渐教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