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识支
关于“十二缘起”在佛学原始经典中,对上述之缘起未作详细的说明,也校检不到很明确、很经典的批注。这不是佛学体系的缺憾,恰恰是由佛学教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这一点大家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寥寥数语,即知缘起之理,而入般若之门,这才是佛学。
缘起说真正的意义,如所谓“缘起甚深”,是极其深涩难解的。因此,对於缺乏理解力的初学者,往往以卑近的例子,作浅显易懂的譬喻解说;对於较有几分理解力者,即由较高立场说明缘起,对於理解力(佛性)深厚者,以简单数语说明缘起,就已足够了。
我们经常能看到对“十二缘起”有这样的经文,恭录如下:
“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处,缘六处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愁恼种种苦生”。
我们还是从“十二因缘图”里找到我们今天的“识”支图画。
请看,“行”支所含的“业”,会成为留在心识中的种子,可以这么讲,所有的“业”都会像种子一样留在心识中。时刻准备着,等待着遇到适当的外援,诱发结果。好似永不停歇的猴子,走过来,走过去,上蹿下跳。如同众生的心识,永不停止的带着各种各样的“业”,在六道中转过来转过去,所以,图中的“识”支,是用猴子来表述。
在这十二支中——识、名色、六入、触、受、生及老死全属苦。
如果以四圣谛来解释,识、名色、六入、触、受、生及老死全属苦谛。当然,也有另一种解释说:在“十二缘起”中,无明、行、识、爱、取及有属性为因,名色、六入、触、受、生及老死属果。
总之,假设在某一次前生或今生中,由“无明”操纵,衍生出了杀生业“行”,在“识”中留下了这杀生之业因。这三者,在今生临终时遇上了临终一念的烦恼“爱”和“取”,便构成了下一生堕于地狱中受生的因素“有”。死后,我们便在地狱中投生“生”,而渐次有“名色”、“六入”、“触”、“受”及“老死”,这便完成了一套完整的十二因缘流转过程。
这“十二支”的各分支间关系搞清楚了,再说“识”就容易理解了。
识,“缘行有识”之识。
分两个意思:一,认识判断的意识作用之识;二,认识判断的识之主体之识。
认识判断的意识作用,有由五官而来者,与由意识而来者,前者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藏等前五识,后者为意识,两者合为六识。
前者是感觉作用,后者乃包含觉作用及推理、想像、记忆、判断等一切意识作用。
有些学术了,不大好懂,要慢慢揣摩,不这样讲又不行,学术就是学术,深入浅出,要先深入才好浅出。
人们认识和判断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就是说,“识”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看到了一朵百合花。眼识,是花。是因为我们见过花的模样,有了这方面的经验。从而见到了它就唤起了经验的记忆,今所见的花,与其经验一致时,即判断其所见者为花了。
但要知晓是白花,还是其他颜色的花,就要对白、黑、红、青等色彩已有了了解,而在不是红,也不是黑,是白的判断之下,产生是白花的认识。又要判断这白花是百合花时,系在以前有见过或听过百合花的经验,而眼前的花与其经验一致,所以就果断的把它定性为百合花了。这便是“识”的全部思维过程。很复杂不是吗?
以已经过去了的全经验为根据,产生现在的认识判断之意。过去聚集了恶经验的人,其经验成为一种先人见,变成了他的人格,因透过其错误的先入见看东西或思考,所以其所作的判断亦是错误的,这是理所当然之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总之,无论是人的意识作用,或是其认识判断的识体,必定都负有过去之善恶的全经验,所以此识为无色,或为白纸状态,事实上几乎是不可能的。故此称其为:“缘行有识”。
有了前面的因,就会产生后面的果,这就叫作缘起的流转。若无明停止,则行自然停止,行停止则识停止,识停止则名色停止,乃至生停止则老死停止,这就叫作缘起的还灭。缘起流转是轮回,缘起还灭是解脱。
现在我们认识到:识,即依赖业的作用力生出意识。无明及善恶业力影响著现世的意识作用。意识的特性是刹那间存在,前一个意识消失,后一个意识出生,意识不是永恒不变的“东西”,它没有实体性,也不能单独孤立存在,必须依附肉体,如在胚胎阶段需有识之注入,生命才得以成长。
识在色中,有色观之,无色观之,色观于执,即生贪嗔,贪嗔为欲,满与不满,烦恼犹存,烦恼存之,或愚心生,生即老,老即病,病即死,死即生,反复轮回,即无解脱,若心明了“色既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