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结缘网

记住并实践这四句话便是修行

发布时间:2024-01-30 17:45:16作者:地藏网

记住并实践这四句话便是修行

  禅究竟是什么,很难用一句话去诠释,甚至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种状态:有的人给你的气息十分宁静安详,这,其实就是禅的境界。他身上洋溢着仁爱、慈祥、清净、喜乐、自在等等,此种状态,即是禅境。再比如房子的布置,或清新雅致,或温馨爽洁,人置身其中非常舒适、愉悦,这也是禅。还有的画作,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人看了流连忘返沉浸其中,它也是禅。再如园林的绿化,精巧别致又浑然天成,人进去后美不胜收,既可读出自然之幽微,亦可见识山河之广大,此也是禅。

  所以禅就在生活中,不是孤零零存在寺庙里。禅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你有没有一颗禅心,去解读它。你有这样一颗心,行住坐卧,吃饭睡觉,为人处事,都是禅。禅就在生活中,挑水砍柴,锄地栽禾,甚至跟一个人聊天,都能够充满禅意,进入禅境。当我们拥有了一颗禅心,自然拥有淡定的喜悦,轻安的笑容,从容不迫的内心,就有一种碰到任何逆境皆能化解的功能。

  实际上禅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你把禅融入到生活中去,你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人家骂你不起嗔恨心,别人赞你不生得意心,事情没做成,也不会起纠结心,都能安然处之。而且每件事可以做到理想状态,尽情发挥自己,——即便扫个地,因为你心无旁骛专注扫地,所以会把地扫得非常干净,就是五星级酒店领班来挑剔你,也找不出毛病。为什么呢?因为你有心。有心,任何事都能做出最佳成绩;无心,稀里糊涂就过去了。无心的人做事是机械的、应付的、被迫的,没有注入感情。做事时注入情感,效果完全不同,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演员演戏时,他必须对这个角色注入情感,把角色当做他自己,这样才能“入戏”,把人演活。作家写小说也要注入情感,这样作品才有感染力,打动读者。无论是绘画,建筑,雕塑,设计等任何艺术品,只要能吸引你,震撼你,引起共鸣,这个作者肯定注入了极大的感情、心力和精神,这样的艺术才有永久生命力。

  我们寺院在找人塑造佛像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还过价,你要多少就是多少,但是有一点,必须做到我满意的效果。为什么这样,因为艺术是无价的,只要是真正的艺术。从古至今,能留下来震撼我们心灵的艺术,肯定是作者用生命来谱写。梵高的画,为什么那么值钱,因为这幅画把梵高整个一生浓缩在里面,他的情感,他的生活,他对世界的解读,他对美的那种沉思,通过这个画全部展现出来。上次一个亚洲学院的院长到我这里来,他是联合国非物质中文化遗产鉴定人之一,名头非常响,认识世界上许多奇行异士。他就跟我讲了一个概念,说自己听的《二泉映月》多了,这些人不管怎么练,演奏得多么熟练、高妙,可只有一次,他在一个博物馆听到阿炳原声录音后,才知道他们的演奏是多么差劲。阿炳永远无法超越,因为那是用生命在诠释他的音乐,就这么长的几段,后人再拉也没那个效果。从某种角度讲,《二泉映月》只能是阿炳的,也只有阿炳能演奏。

  这实际就是禅。因为阿炳在演奏时是用生命在泣诉,用灵魂在出窍,心无杂念,绝对我无,那个“我”已与他的琴声合而为一,所以找不到了,只剩下了琴音。

  所以禅就是感受当下,把握当下,活在当下。人,常常忽略了今天,总是想,我曾经如何如何,或者以后将怎样怎样,孰不知,那个曾经都是每个“当下”组成的,那个以后也是每个“现在”成就的。离开了今天、现在,一切未免空谈。

  感受当下,把握当下,活在当下,是为一种观照。禅修,即是观照。怎么观照呢,“独一静处,专精思维”——一个人静下来,专心致志地思虑,因此,禅修又叫静虑。

\

  遇到什么事举一反三,找自己的问题,从自己身上入手。这,就是观照。观照是像镜子一样照自己而不是照别人。我们有人老是找别人的缺陷,找别人的污点,这就失去了观照的本意。

  如果每个人都在找别人的错处,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那就变成了互相攻击,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论语》里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又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前者是叫我们从自身出发,反观诸己,反求诸己。后者是让我们弃恶从善,保持正念。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恶”,甚至很多恶是自己看不出来的,它隐藏在内心深处。我们在没修行圆满之前,人人皆有“恶”。把所有的恶去掉,就成佛了。所以佛身上全部是正能量,那是真正的光明无碍。

  古代有个人叫王吉。他邻居有一颗很大枣树,枝繁叶茂,有一半伸展在王吉家的院子里。有次王吉的老婆就把枣摘下来,递给王吉吃。王吉见状大怒,认为老婆的行为算偷盗,便把她休掉了。邻居知道后过意不去,觉得自己的枣树害了人家,一气之下要把枣树砍掉。四周人知道后纷纷来劝,又强烈要求王吉把休掉的老婆请回来。后来王吉复了婚,当时的街坊就流传一句话:东家有树,王吉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

  由此可见古人是多么严于律己。今天的人也许觉得没有必要,不就几个枣吗?简直小题大做。但是真正的修行,正是如此,这正是进德修身必不可少的途径,观照自己的行为,就要从一毫一末做起。

  人这种动物,生来被自己的感官和心理奴役,老子说,吾之大患,为吾有身。人有了身体,就有了五欲,便会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染著六尘,从而活在自己的幻觉判断里,走不出来。前段时间拍《舌尖上的中国》,里面有好多名菜,有的价钱大得吓死人,就是被人炒起来的。是我们人的舌根发挥了作用,满足了许多人味觉,其实它的营养说不定还不如一个馒头,但那么大的价钱已经超过了它本来的价值,这就是已经被舌头迷惑颠倒。

  孔子讲,人和动物的区别其实仅那么一点点。那一点点是什么呢?是人超越物质、感官后的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人类如果都顺着自己的感情、生理,那就不是人,和一般动物没区别了。所以当别人骂你是畜生时没必要生气,我们人本来就是动物嘛,是在进化中提升起来的,提升后就叫文明。猪狗是不讲文明的,它们只是吃,只是喝,只是生,只是死,没有自己的文化。因此,当你在马路上被一只狗咬了时,再怎么愤怒难道还去咬狗一口吗?你咬它一口就和它成一个等级,也成了狗,狗咬狗,一嘴毛。同样,当一个疯子骂你一句的时候,你也回骂一句吗?你和一个疯子对骂到底你是疯子还是他是疯子?故而,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可理喻之人,有必要生气吗?完全可以把他们和猪狗等同视之,对于这等比较低级的动物你还计较什么,他们还需要进化。这么想你就能保持平和快乐的内心,不受外界不良因素干扰。

  人生无论快乐还是痛苦其实都是一种修行,但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趋乐避苦。有时候,一个人让你非常痛苦,甚至不能忍受,此时你要想,他就是上天派下来修炼我的,是我的逆增上缘。这不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事实上每个在我们身边出现的人,都是累劫与我们有缘之人,他不会无缘无故来到你身边,他之所以如此对你,也一定有前世的因缘。所以抱着此种心态,你就不会产生抗拒心理,敢于接受各种逆境,就能迅速成长起来。碰到任何问题要学会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放下它。这样的结果是,你会越来越强大。最后你就是一棵参天大树,风吹不动,雨打不倒,屹然独立,成为独特的风景。

  顺境,不要执着,逆境,不要畏惧。痛苦,学会转化,快乐,也要放下。负面的东西能放下,正面的也要能放下。快乐,爱,亲情这些是人最难放下的。其实真正的修行是什么都放下,如此生命才能解脱。你执着于爱,爱就成为你的枷锁,你执着于亲情,亲情就成为你的桎梏。什么都要放下——嗔恨放下,爱恋放下,痛苦放下,快乐放下,功名利禄,人我是非,全部放下,这样方能进入自由无羁、纯然展现生命“真我”的大自在状态。

  现在的父母怎么教育孩子呢?——你以后长大了要当大官,要发大财,或者当大明星……这些,都是把别人的模板拿去让他拷贝。有的父母以前有钢琴梦没有实现,就让孩子拼命去弹钢琴,有的父母自己对科学感兴趣,便让孩子去考科学院,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都是把自己的梦想强制加在孩子头上,让他代替自己实现没有实现的梦想。但是,你让他以后走仕途,他真适合吗,他高兴当官吗?你让他去踢足球,他喜欢踢吗?——可我们都在抱着为了孩子的名义去抹杀孩子的天性,真正好的教育就是让他活出他自己,找到他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快乐地度过一生。有句话说:我们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活着活着就成了盗版。盗版是什么,不断地模仿别人。我们没有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只随着自己的主观意志或社会潮流安排孩子的未来。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开放的时间不同。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你不要着急,也许你的花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开,也不要着急,说不定这是棵腊梅,到时候开得更动人。再说,各样花有各样花的美丽,牡丹富贵,兰花清雅,水仙灵动,何必去和别人比较呢,就是一株小草,也自有它的动人处。家长认识的高度,决定了孩子人生的高度,想给孩子什么样的人生,就看父母的心胸和智慧。

  把那些外在评判的标准,左右我们的观念,和压制我们内心的东西,统统打破,去审视自己的心灵,走自己独特的路。我们寺院的万手观音也是如此,以前我见过各种各样的观音,千手观音,滴水观音,送子观音,但我们没有简单复制,而是建造了一个宏大无比的殿。为了能更好筹集资款,我们设置了万手观音,每只手可以一人供奉,上面写上他的名字。一万只手,形成一个波澜壮阔的海洋,那种场面,人一进来真的有很大视觉冲击。我们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既筹集到了钱款,又在设计和塑造方面出了新。

  有人对我诉苦,说老公整夜不回来,他赌博,喝酒,干嘛干嘛。我说你为什么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别人身上呢?你不能活出自己吗?你怎么能被别人左右。生命是自主的。当你能活出自己,你的内心是圆满的。当你的内心足够圆满时,生命是最完整的,没有缺憾。

  你内心丰足时,别人理不理你,无所谓。别人跟你离婚,你还和以前一样过,并没有因此迷失自己。前几天我们的读书会分享了一本书,《好婚姻,靠修行》,里面有一句话:当你独处的时候不感到孤独,跟别人在一起又不感到麻烦,这样的人才适合结婚。你看自己是否适合结婚。所以婚姻不仅仅是过日子,也是一种修行。你们修行不好,就在一起天天吵架,对方不理你了,就觉得天昏地暗。当你把自己依附在对方身上,绑缚在婚姻上时,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没有自立,你靠在一棵树上,没有这棵树你就倒了。

  禅修的本质乃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接受了禅修、佛法之后,人生就没有困惑,你便可以活出自己,走自己的路。所以修行就要求我们不断往这方面努力和提升,这种努力和提升决定了我们未来的高度、广度和深度。

  释迦牟尼佛出生时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个“唯我独尊”,就是自我主宰。唯有这个自我主宰才是最珍贵、最伟大的。

  我们企业界现在提出一个口号,“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呢?制造,可能仅仅是复制,而创造一定是自己的,是独出机杼。这句话体现了一种民族自尊自立的精神,一种民族文化。

  一个民族没有自立起来,不可能创造灿烂的文化,一个人没有自立起来,不可能有所成就。自立是什么,就是自我主宰,就是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自己的鞋适合自己的脚,自己的脚又适合自己的路。

  佛教讲,众生从发心修行到成就圆满佛果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时间。这中间有很多次第,一直到见道之前,都是起起伏伏,上下不定,日有所增,夜有所减,佛教有个专门的术语叫“退转”。那么什么时候可以不退转呢,“见道”之后。而见道的过程,关键是破除我执。

  佛教修行最关键一个门槛就是要破掉我执。

  你碰到的所有事情,让你烦恼、嗔恨、纠结、伤心、沮丧等等,都与我执有关。一个企业做不大,遇到瓶颈,是我执;你思维局限,突破不了,不能有更好地创造,也是我执;你不善于交往,不能更好地面对自己,表现自己,还是我执。总之,碰到一切问题都能找到一把钥匙,它常常是我执。

  因为执着所以放不下。“放不下”是万恶之源。我们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了,名利放不下,身体放不下,子女放不下,父母放不下,情爱放不下,知识放不下,学问放不下,成功放不下,失败放不下……总之,整个世界都放不下,所以人死时十有八九都是念念不忘,充满遗憾,抱恨而终。所以人是生得痛苦,死得可怜,在这中间又被五欲六尘操纵,活得十分煎熬。

  然后我们又开始了下一生, 又欣欣然开始了一个新的循环:生得痛苦,死得可怜,这中间又活得煎熬。一直如此。

  所以为什么要修行呢,修行就是要解脱自己,改变这种恶性循环。

  你放不下什么,什么就会造成你巨大的障碍。你好面子,面子就制约你更大发展,最后你就活在一个面具之下。企业突破不了瓶颈,也是放不下,放不下就是我执,因为老板太注重自己的利益,太放不下小我,太缺少大的胸襟和格局,太陷入僵化的思维,等等。

  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有一个翡翠白菜,才一点点大,怎么看都像一个石头,我看不出它有多大价值,好像在市场上5元就能买到。那个翡翠白菜给我都不要,有人会说,你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我不这么认为,我对葡萄不感兴趣。想一想,如果我拿回来太麻烦了,天天晚上睡不着觉,为什么?既然是稀珍之物,自然有人千方百计去偷、去抢、去盗,他们想尽办法要得到这个东西。我从此坐立不安,不能坦然过日子,一天到晚老提防着。这时候你说,我得到它是幸呢还是不幸?好还是不好?

  所以有人突然得到天外飞财,突然中了彩票,高兴得不得了,结果呢,一段时间之后你去看,家败人亡了。有了钱,要么家庭为分钱你争我斗,最后亲人反目,要么自己追求享受,买车买房,出了车祸,或者吃喝嫖赌,穷奢极欲,从此走上败亡之路。这时候你再反过头来看看,得这笔意外之财就一定是好事吗?

  因此,没有极大福报、没有深厚德土去承载的人,享受不了这个福报。

  世间的一切财色名利都是剑,都是火,拿剑者必死于剑下,玩火者必被火灼伤,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东西,而我们只看到了它的好处,忽略了它的坏处。自古“伴君如伴虎”,在古代,那些智者凡被皇帝选进宫时都是哭着走的,只有那些傻瓜才喜气洋洋,以为自己接近了权力的巅峰,富贵锦绣的人生从此开始,岂不知,真正险恶之旅也开始了。

  这里面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的思维是通透的,可以辐射八面,无所不达,无所不畅。

  我们禅修,也是要养成这种观照能力,时刻观照自己,找到自己,不迷失自己。

  最后送给大家四句话:打开心量,放下自我,活在当下,奉献真爱。

  第一句话,打开心量。人活在世上,某种程度上,活得幸福与否决定于自己的心量。你内心不开阔,不强大,不圆满,就经常受到干扰,冲击,便失去平衡。一个经常快乐的人,实际内心有强大的平衡力,别看他可能没心没肺的样子,这其实正是需要我们学习的。

  第二句,放下自我。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很多问题就会接踵而来,被深深缠绕。我们的第八识叫阿赖耶识,它有四个功能:我见,我爱,我慢,我痴。它错误地把第八识的见分当做相分——就是把一个不正确的东西当做正确的东西对待,从而产生了一系列错误结果。我们认为身体是永恒的,认为财产是永恒的,认为抓在手里的东西都可以一直拥有,把一个无常的东西当做常,拼命追求,从而颠倒迷惑,生死疲劳。

  生活中,时刻要用这种“无常”的思想来观照自己,这样,所有使你纠结的东西都会豁然放下,你会有种质的蜕变。此时,人家恭维你,不以为喜,人家骂你,也不以为悲。宠辱不惊,从容自在。

  然后,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现在上课好好听,中午休息躺下就能睡着。你永远能把握现在,把每一个现在做到最好,即是人生最佳的存在方式。但我们常常不在这种状态,吃饭时想着工作,工作时想着家庭,在家里想着外出,出去了又想回来。在这里想着那里,在那里想着这里,身心永远是分离的,不能专注当下。有本书叫《当下的力量》,我们可以去看看。你把握了当下,就把握了未来。

  禅修也是要我们活在当下,去感受我们的身体,感受我们的情绪,把握每一个状态,都不迷惑。

  最后,奉献真爱。

  佛教的修行要我们“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正而不邪就是保持正念,永守正道。所谓正道,是指所做的事情不是为了自己,因为为了自己就有私心,就陷入我执之中不能自拔。当你做事不是为自己的时候,这里面就没有私心,没有我执,没有私心、没有我执,你就可以把事情做到无限大。

  没有自利,一定利他。每个人都能利他,这个世界就是美好和平的世界,就是爱的世界,也是古代圣贤所期许的大同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世界,一个小宇宙,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道场,当这个场充满正能量时,就可以不断辐射开来。当你利益的人越来越多,你的人格魅力就越来越强。同气相求,同频共振,你拥有正念之时,就会把正念的人不断吸引到身边。我们现在所讲的公司文化、公司品牌、公司定位,以及公司软实力文化建设,这些一定来源于“正念”的统筹。只有不断把优秀的人才吸引到身边,企业才会越来越兴盛强大,并长而久保,否则,即便再风光,也终是过眼云烟。

  刚才李老师和我谈过一件事,令我十分认同。他说自己每到一个企业讲完课,都会建议他们成立一个基金会,老板和员工各投入一些钱,这些钱做什么呢,如果哪个员工有困难了,就把钱拿来帮助他。此是非常好的建议。我们在做慈善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身边的人,实际上我们身边很多人也是需要帮助的,包括你的家人,员工,亲朋好友,他们也应该是我们利益的对象。

  把正念,把爱,传导下去,不仅改变自己,还可以改变世界。

  最后,请记住这四句话,实践这四句话,这便是修行。坚持下去,你一定会有巨大收获的。谢谢各位。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