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八年四月于香港佛教菩提学会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于美国麻省千佛寺
一九九九年三月于中国湛江市福寿山玉佛寺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讲解
一、正释经题
二、次释译题
三、解释经文—序分
四、解释经文—正宗分
五、解释经文—流通分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已得无量善利,当求无上佛大菩提。何以故?佛菩提者,世出世间无等等故。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发意欲求佛菩提者,当修四法。何等为四?一者当发大菩提心,宁失身命,不应退转。二者应当亲近善友,宁失身命,不应远离。三者应修忍辱柔和,宁失身命,不生嗔恚。四者当依寂静之处,宁失身命,不思愦闹。诸善男子,如是四法,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诸欲求胜果;当发菩提心。
策勤精进行;须依善知识。
忍辱佛所赞;称为有力人。
空闲圣所居;无畏犹狮子。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作是言:诸有智慧大慈悲者,能修如上四种之法,其人则能解脱生死,出离魔网,成等正觉,得大涅槃。尔时世尊,说此经巳,彼诸比丘,及诸菩萨,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去。
此经见新文丰公司出版的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七卷七零八页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讲解
释文珠
很多人问我,开始学佛,首先要修学那些法门?我都告诉他们,最初发心学佛,应该学习菩萨修行的四种方法。那就是:第一要发菩提心,其次要亲近善知识,笫三要修忍辱柔和行,第四要依止寂静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然后再进修六度、四摄等大乘法门。
因为学佛的人,如果不发菩提心,勤求佛道,志在成佛,就会失去修行的目标;等如没有目的地的航行,将会在佛法大海中飘流,无法靠近觉岸。
学佛的人,如果不亲近善友,接受善知识的指导,认识佛法,了解真理,如法修持;就好像没有舵手的船只,将会迷失方针,无法朝向佛果菩提迈进。
学佛的人,如果不修忍辱柔和行,虚心接受善友的忠告,耐劳忍苦,依教奉行;则在生死苦海中,将无法冲破烦恼的波浪,勇往向前,登陆涅槃彼岸。
学佛的人,如果不依止寂静处,调摄身心,持戒修定,开发智慧;则犹如缺乏基础的建筑物,将无法向上发展,达到最高层次,圆成佛道。
因此,佛特别在‘菩萨修行四法经\’中,劝导当时己得善利的大比丘们,应该回小向大,发菩提心,勤求佛果菩提。同时,还特别声明,末法时代,发心学佛的人,应当修学此经所说的四种法门。所以我们学佛,又想成佛,首先就要修学佛说的:‘菩萨修行四法\’,缺一不可。
这次为期三天的佛学讲座,我特别选讲这部经,目的就是要将这四种法门,介绍给各位,作为学佛的起步;因为这部经文字虽然短少,但其内容,却教导我们,学佛应有的目标,应有的态度,以及应有的忍耐与修持;若然我们能依教奉行,一定可以利己益人,远离魔障,成就佛道。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是本的总题,前八个字是别题,后之一字是通题。现在先解释别题,可分三段来说明。
‘佛说\’二字,显示此经,不是菩萨所说,亦不是声闻、缘觉二乘圣人,或诸天、或化人所说,而是‘佛说\’。佛是教化主,‘菩萨\’是接受教化的人,‘修行四法\’是佛教导我们修行成佛的基本方法。
佛是甚么?佛是已经觉悟的圣人,梵语佛陀,华言觉者。佛在世时,有一天偶然离开精舍,步向森林,最后,在一棵大树下静坐。当时有一个婆罗门教的信徒路经此地,看见佛印在泥土上的足迹,出现千辐轮相,心想,这是人的足迹吗?于是循著佛的足迹走去,看见一个相好庄严,慈威兼备的人,在树下静坐,于是上前问:‘你是天神吗?’佛很亲切的回答:‘我不是天神。\’又问:‘你是天龙八部吗?’佛答:‘都不是。\’‘那么,你是人吗?’\‘我也不是人。’\‘那你究竟是甚么呢?’佛说:‘天龙八部,人与非人,都是由烦恼业力所生,困居三界的苦恼众生,而我,是已经断尽烦恼,解脱生死,超出三界的觉者,我应该被称为‘佛陀\’。
正因为佛是已经断尽烦恼,解脱二种生死,超出三界的觉者,所以不同于凡夫的不觉,不同于外道的邪觉,不同于二乘的偏觉,也不同于菩萨未圆满的正觉,而是三觉圆,万德备的大觉圣者。因此,佛字从人从弗,表示佛是从人修学而成的,但佛并不是普通的一般人。
佛在未成佛之前,虽然也是和我们一样,同是在六道生死轮回中受苦的众生。后来因为接受因善知识的教导,觉悟自己本具佛性,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本觉),于是开始发菩提心,‘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始觉),如是不断进修,直至断尽无明烦恼,福慧具足,圆成佛道(究竟觉),因此佛字,又含有本觉、始觉、究竟觉的意义。古人将从人道开始觉悟、修行、直至成佛的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名之为六即佛;并有人用偈颂说明六即佛的境界。六即佛是:
(一)理即佛
理是理性,又名佛性,众生原本具足的佛性,与十方诸佛所证的法身理体,无二无别。如华严经说:‘善哉!善哉!大地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楞严经亦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受轮转。’可知众生之所以轮回六道,沉溺生死,主要原因,是迷真起妄,随著妄想分别执著,起惑作业,以至迷失理性。古人颂言:‘动静理尽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正是形容众生迷真逐妄,不知反妄归真的境界。
(二)名字即佛
众生本具佛性理体,虽迷而不失,若得善知识的开示教导,觉悟佛性本具,谓之名字即佛。例如:在楞严会上佛告阿难:‘汝与众生,宝觉真心,各各圆满。’阿难因此发现自己的佛性,虽迷之亦不失,即用无限感恩的心情,赞佛希有,能令他‘销除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这就是从语言文字方面,得来有关于佛性本具的消息,古人颂言:‘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意思是说:众生历劫沉沦,不知反妄归真,而今因学佛闻法,始知佛性不生不灭,‘但除妄念,即如如佛。’反而悔恨自己一向迷真逐妄,蹉跎岁月,枉受生死。
(三)观行即佛
既然已经得知佛性本具,就应该发菩提心,勤求佛道,谋求亲证本来具足的真如自性。若想契证此真如自性,非从闻思修不可。由于多闻佛法,了解佛法,依理起行,精进不懈,念念反观自性,不贪恋诸法幻有的现象,也不执著诸法的空性,自然止息妄念,可以契证中道妙理。古人颂言:‘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四)相似即佛
修学佛法的人,由于持戒修定,观行力强,就会引生无漏智慧,破除见思烦恼的障碍,依稀见到若隐若现的真如自性。古人以:‘四住虽脱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的偈颂,形容已断见思烦恼的圣人,虽证我空真如之理,但法执依然存在,未得法空。犹如眼中有毛病的人,看见虚空之中,有狂花乱舞。在菩提觉道上,位在十信。
(五)分证即佛
在修行的路途上,十信位满,进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直至等觉,位位深入,破法执、断尘沙,进侵无明。若能断一分无明,即证一分法身。所谓:‘无明分分断,法身分分证。’修行至此,己经转凡成圣,亲见常住真心,事理圆融,贯通无碍;但仍未断尽最后一品无明,犹如隔纱观月,朦陇不清,故古人偈颂说:‘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眬。’
(六)究竟即佛
等觉菩萨,由于无功用道,断尽最后一品生相无明,即修学圆满,二利究竟,福慧具足,三惑尽,三智圆,三德显,深入妙觉果海,究竟成就佛果菩提。故颂曰:‘从来真是妄,今日妄是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此颂说明觉悟成佛,不过是反妄归真,恢复本来具足的真如自性而已,在真如自性之外,更无另一法可得,所以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正如佛在金刚经所说:‘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
学佛的人,由凡夫开始修学,直至究竟成佛,于其中间,经历以上六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是背尘合觉,朝著菩提觉道迈进,因此,名之为六即佛。现在经题中的‘佛\’字,是指六即佛中的究竟即佛。
究竟即佛必证法身、报身、应身。佛的法身,名毗卢遮那,译名遍一切处。在有情界言,即众生本具的佛性;在无情界言,即诸法实相。古人言:‘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就是依据佛的法身而言。佛的报身名卢舍那,译名光明遍照。是由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烦恼尽,智光显的自受用身;因历劫修行的果报而得,名为报身。佛的应身,名释迦牟尼,译名能仁寂默。意思是佛综合慈悲与智慧于一身,佛以慈悲故,悯怜众生,不住涅槃,而应身无量,广度众生;佛以智慧故,不住生死,虽应迹三界,而能超越三界,如是悲智双运,永劫往返于生死与涅槃之间,说法利生。现在此经,是应身的释迦牟尼佛,对弟子们说的,因名‘佛说\’。
佛说此经之目的,是欲令当时修行已得善利,证小乘极果的大比丘们,回小向大,弘法利生,续佛慧命;同时也希望末法时代,佛弟子们,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自利兼他,亲证佛道,令佛种不断,以遂自己入世教化众生的本怀。
‘菩萨\’,又名菩提萨埵,华语是:大道心众生,又名觉有情。是一类发菩提心,追求佛果菩提的修行人。所以菩萨,并不是指佛教寺院中,所供奉泥塑、木刻、或纸画的形像,而是指自己觉悟,又能教化众生,令众生觉悟的人。可以说:菩萨就是实践佛教精神的救世者,也是续佛慧命的接班人,有凡位,贤位,圣位,因位与果位,各种不同的等级。
凡是归依三宝,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学习大乘经典,广修大乘法门,愿意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人,都可以被称为‘大道心\’众生——菩萨。但这只是在开始学习阶段的凡夫菩萨而已。一定要修学至十信位满,才算是外凡位菩萨。再由十信位最后阶段,开始实习,经历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心,始名内凡位菩萨,亦即是贤位菩萨。再从十回向最后心,加功策进,断无明,证法身,登初地,始可以转凡入圣,正式开始菩萨利生的事业,实践十度,由布施的利生行业,究竟到达彼岸,然后登二地;再由二地持戒功德,究竟圆满,到达彼岸,然后进升三地;…如是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等十度次第修,十地次第证,地地断无明,证法身,继续晋升,直至十地位满,进等觉,断最后一品无明,入妙觉,圆成佛道极果,皆名圣位菩萨。等觉是因位,妙觉属于果位。果位菩萨,亦即是从佛道中再来的菩萨;如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等,皆是果位菩萨。地前菩萨,是浅位菩萨,地上菩萨,才是深位菩萨。
今经题中所说的菩萨,是指最初发心的凡夫菩萨,以及实习中的浅位菩萨;因为深位菩萨,早已证得无生法忍,无需再劝其修学本经所说的四法。
‘修行\’,修是修学,修改,行是实行,是进取。我们学佛,不但要了解佛法,还要如法修行;在解行并进中,运用佛法来修正、改善自己不良的行为。例如:改恶行为善行,改邪行为正行,改自私自利的行为,变为大公无私的行为;一方面努力修改自己的坏习惯,一方面积极修学大乘法门,本著慈悲济世的精神,去利己利人,谓之修行。
‘四法\’,是指佛劝导弟子们,要学习的四种修行方法。因为我们学佛,欲想成佛,非发菩提心,勤求佛道不可。然若想保持菩提心不失,当亲近善友,接受善知识的教导与劝勉。若想精进修行,成就道业,当修忍辱柔和行,不应轻易远离善友。特别是初发菩提心的凡夫菩萨,信心未坚,善根末深,更要一方面亲近善知识,以助长道心;一方面修忍辱柔和行,不致因逆境当前,退失道心,或因善知识的忠言逆耳,或因日久生厌而远离。同时还要严持佛戒,止心禅定,令自己身心寂静,身心清净;然后运用清净寂静的身心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菩萨修行的四法,该是由凡夫通往佛果菩提的管道。
‘佛说\’,是果上施化的圣者;‘菩萨\’,是因中修行的人;‘修行四法\’,是学佛、成佛的基本方法。佛是人,四法是法,故本经的别题,是从人与法立名。
‘经\’之一字是通题,梵语修多罗,译名契经。凡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教,无不上契诸佛所证的真理,下契众生的根机。以其契理故能导人心于正轨,传诵万世而不变;以其契机故可垂范天下,不因时代的转变而被淘汰;所以佛的言教或身教,皆名之为经。
又经字含有常轨与法则的意义,因为佛所说的经,不止是趣向菩提觉道的常轨,亦是开示人天正道的法则。此常轨,此法则,是经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的。不因人类思想的转变而被遗弃,不因科学的进步而被淘汰;反之,人类思想愈进步,科学愈发达,物质愈文明,愈须要佛教的真理与慈悲,来弥补人类精神的空虚。所以面对新世纪将要来临的我们,担心的不是因科学的进步,会给佛教带来被淘汰的危机,而是担心佛弟子们,今后是否能运用佛法来领导科学,走向至善,以取消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厄运。
我认为本经所说的四种修行方法,不仅是学佛人进趣佛道的指南针,亦是一般人建立理想,启发正智,走向和平,创造幸福的指路碑。如果一般人都能发菩提心,追求佛道的真理,终必建立理想的人生,不致迷失自己。一般人若肯远离恶友,亲近善知识,就可以抛弃邪恶,止于至善。一般人若能忍辱柔和,不嗔不暴,不思报复,自然可以止息战争,导致和平,又何必要发明征服对方的武器?一般人都能够持戒修定,开拓智慧,则明天的科学,必然朝向造福社会,利益群众方面发展,不致人类发明科学,科学反而毁灭人类。因此,佛说此:‘菩萨修行四法\’,不但是修行成佛的法宝,亦是适应任何时代的金石良言,因名之为: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是本经的译题。大唐是译经的时代,中国唐朝文化鼎盛,因被称为‘大唐\’。天竺,指印度天竺国,是译经者的出生地。三藏,是译者的德号,即是说:本经的译者,非普通的僧人,而是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地婆诃罗,是译者的姓名,华言日照,原是印度天竺国人,在中国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来中国,在弘福寺参加翻译华严经后,再翻译其他经典。本经,是他翻译多种佛经中,文字最短少的一部。
(一)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是经首通序,亦名证信序。是叙述佛说此经时,具足信、闻、时、主、处、众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此经确实是佛说的。
‘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意思是说:此菩萨修行的四法,是佛金口亲宣,是我阿难亲从佛处得闻。阿难称我,若论本门,该是法身真我;若约迹门,该是无我;今随顺世间,故假言我。阿难常随佛左右,且多闻第一,凡佛所说法,入耳达心,忆持不忘。今言此菩萨修行的四法,是我阿亲从佛闻,并非辗转传闻,以显此四法的真实可信,佛弟子们诚应依教奉行。凡佛经开始,皆有‘如是我闻\’四字,其原因有四:
一断众疑:佛灭度后,阿难被推选负责结集经藏。初升法座,相好如佛,众起三疑:一疑阿难己经成佛,二疑释尊再来,三疑他方佛至。及阿难唱言:‘如是我闻\’,三疑顿息。
二秉佛嘱:佛将入灭时,阿难提出四问:一佛在世时,众人皆以佛为师;佛离人间,弟子们当以谁为师?二佛在世时,弟子皆依佛住;佛灭度后,当依何而住?三佛在世时,恶性比丘,佛威德调服;佛灭度后,如何处之?四佛灭度后,结集佛经,经首当置何词?佛答:一以戒为师,二依四念处住,三恶性比丘,默然摈之,四一切经首,当安‘如是我闻\’。阿难因秉佛嘱,于一切经首,皆安‘如是我闻\’四字。
三息争端:阿难本门虽深远莫测,但迹门示同凡夫,从佛出家修行,只证初果,虽于结集经前,被迦叶尊者激励,专心禅定,得证圣果,但德业不及诸大阿罗汉,何况上位菩萨?若不言:‘如是我闻\’,必招异议,而起争端;今言如是之法,是我阿难亲从佛闻,众人皆知,阿难多闻第一,历耳不忘,故息争端。
‘一时\’是指机教相投,师资会合,佛说此‘修行四法\’之时。因为佛说法,时在天上,时在人间;即使同在人间,时间也不一致,例如:中国的时间,不同于美国的时间;而美国西部的时间,又不同于美国东部或南部。由于世间历法不统一,所以佛经不能指明某年某月某日,只言‘一时\’,以显时成就。
‘佛在\’,佛是说法主成就。十方三世,无不有佛;今此佛字,独指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在\’是住的意思。一切众生,无不有住:五戒是人住,十善是天人住,十恶是三恶道众生住,三三昧是出世圣人住,首楞严王大定,以及金刚三昧等,是诸佛菩萨住。亦可以说:诸佛菩萨,原无所住,但为广度众生,示现人间,应机说法,故言‘佛在\’。
‘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说法之处成就。舍卫国,译名丰德国,是当年印度十六大国之一,是波斯匿王的国土。祇树,指只陀太子供给的花果树木,给孤独园,是指给孤独长者须达多,不惜黄金布地而购买的花园。二人同心,共建精舍,供佛安僧,故又名祇园精舍。佛说此菩萨修行四法时,正是住在祇园精舍,故说:‘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众成就。‘大比丘\’是明其类,千二百五十人,是标其数。梵语比丘,因含三义不翻。一乞士:佛制出家人实行乞食,有五种利益。一能除骄慢心,二可作世间福田,三无经营之累,四不贪积蓄,五可以一心办道。因为出家人,外乞衣食以养色身,内乞佛法以活慧命,不同于一般为生活所迫而沦落为乞丐的人,所以名‘乞士\’。二破恶,贪嗔痴等烦恼,是生死因,当招致恶果。出家人能勤修戒定慧,破除贪嗔痴等恶因;恶因既灭,则恶果不生,当得解脱,名为破恶。三怖魔:魔王贪恋尘劳,喜欢子孙众多。凡从佛出家的人,受具足戒时,地神赞善,魔王闻之,恐其成道,魔众减少,心生怖畏,因名怖魔。
‘众\’,梵语僧伽,译名和合众。出家的佛弟子,无论男女老少,皆共修佛法,共证寂灭理,是理和。出家人若能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谓之事和。凡能在事理和乐的团体生活中,精进办道的出家人,无论男女,皆可称之为僧。今言大比丘僧,是指佛的常随众。在比丘之前,加一大字,是显此等比丘,非一般凡僧,亦非小乘圣僧,而是德高望重,人天景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的菩萨僧,都能游戏神通,助佛教化,故名:‘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是佛的常随众。佛初成道,先到鹿野苑度父族兄弟马胜,小贤,摩诃男,及毋族兄弟十力迦叶与憍陈如等五人,是佛教最初的僧宝。其次度耶舍长者的儿子及其眷属共五十人,再去木瓜林度优楼频螺迦叶师徒共五百人,以及度在象头山的伽耶迦叶,在希运河的那提迦叶兄弟及其徒众共五百人。接著度舍利弗,目建连等师徒共二百人,总计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略零言整,故言:‘千二百五十人\’。
‘俱\’字,意思是在一起。以上众人,皆先修外道苦行,勤劳无功,后遇佛出家,如法修行,即证圣果,感佛恩德,誓不离佛,常随佛左右,助佛教化;凡佛所到之处,无不随从,凡佛说法,例必列席恭听,故佛经每举此千二百五十人代表听众,显示众成就。以上六种成就,足可证明此经是佛亲说,是阿难亲从佛闻,我等应当信受奉行。
(二)正宗分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已得无量善利,当求无上佛果菩提。何以故?佛大菩提者,世出世间,无等等故。
此正是佛说本经的宗旨。‘尔时\’,是当佛在舍卫国祇园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共聚一堂之时,亦是诸大比丘众,应该回小向大勤求佛道机缘成熟之时。‘汝等\’,指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众,以及当时在座,已证小乘极果的阿罗汉们。此等圣众,从佛出家,如法修行,断见思烦恼,解脱分段生死,已得出世圣果的利益;且常随佛学,常闻佛法,开发智慧,积聚功德,故说:‘已得无量善利\’。但善利之最,莫过于佛果菩提,所以佛劝导诸比丘:‘当求无上佛大菩提\’。
菩提,旧译名道,新译名觉,合言觉道。此觉道拣非凡夫之不觉,非外道之邪觉,而是诸佛所证三觉圆明,万德具足的无上正等正觉,故言:‘无上\’。大菩提有三:一法身菩提,二报身菩提,三应身菩提。法身菩提,即众生本具的如来藏性,此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如水之在地,如电之在空,万物共品,诸佛共证。报身菩提,是菩萨修因,十地位满,由等觉进入妙觉果位所证得的灵明觉照,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应身菩提,是佛随顺众生应现的色身,有机则应,机尽还灭。如释迦牟尼佛,降生净饭王宫,出家、修行、降魔、成道,坐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等正觉,名应身菩提。只是法身菩提不名大,必须具足三身菩提方名大。诸佛因中修行,由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进入伏心菩提,得明心菩提,成就出到菩提,而证无上菩提,智圆理极,是名‘无上佛大菩提\’。
因何缘故,佛劝比丘们当发心勤求‘无上佛大菩提\’呢?佛说:因为‘佛菩提者,世出世间无等等故。’世出世间,众善利益,皆不可能与佛所得的大菩提相等,因言‘无等\’;但佛所证的大菩提,量等虚空,体遍法界,四圣六凡,有情无情,无不以此‘无等\’之法为性,所谓:‘生佛体同,圣凡无二’,虽无等而同等,故言:‘无等等\’。
佛大菩提,若非善利之最,无上无等,希有殊胜,何需‘当求\’?若非无等而等,生佛体同,又何必妄想追求?现在正因为无上大菩提,虽然希有无等,却是众生本具的平等理性,如金刚经所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若不发心勤求,何止辜负佛恩,亦辜负自己。因此,佛劝巳得无量善利的大比丘众,‘当求无上佛大菩提\’。
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发意愿求佛菩提者,当修四法。
佛无上大菩提,既是生佛平等,圣凡无二,然则何独己得无量善利的大比丘们,应当回小向大,发心勤求?即使是末法时代,迷途众生,亦应该发心勤求。不过末法时代,去佛遥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加以末法众生业障深重,贪嗔炽盛,非亲近善友,修忍辱行,以及依止寂静处,持戒修定,以清净的身心,勤求佛道不可。所以佛说:若果未来末法时代,芸芸众生中,假如有发心愿意追求佛果菩提的人,应当先修学四种最基本的方法。
何等为四?一者当发大菩提心,宁失身命,不应退转。
初句是征问,一者以下,是佛说明菩萨发心愿求佛道,必须修学的四法,还要有宁死不退的决心。
‘大菩提\’是佛所证极果,我们欲想证同于佛,首先应当发起追求佛大菩提的心愿。于其中间,无论遭遇任何困难,都不可退失初心。我们为甚么要发愿追求佛果大菩提呢?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中,曾举出十种因缘,作为我们应该发菩提心的理由,现分列如下:
一念佛重恩故:父母有养育之恩,朋友有提携之恩,众生有互助之恩,但都不及佛平等拔苦与乐之恩。因为众恩惠我于一时,佛恩却惠我于永劫;众恩只助我生活所需,解除目前困境,佛恩却能令我断除烦恼,解脱生死。是以佛恩深如巨海,高如须弥,若然不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将无以报答佛恩。古人言:‘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佛恩。’我们为报佛深恩,应当发菩提心。
二念父母恩故:我们修行办道,欲想成就道业,必须凭借四大色身,所谓:‘借假修真\’。然此色身,父母所生,欲报亲恩,非发菩提心,广度众生,令多生多世父母,同出三界,共了生死,离苦得乐不可。莲池大师言:‘人而无孝,不足以为人;孝而不了生死,不足以为孝。’又言:‘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我们欲想完成孝道,报答父母深恩,应当发菩提心。
三念师长恩故:父母生我色身,师长生我慧命。世间师长教我知识,令我充实谋生技能,固然有恩于我;然佛门师长,教我佛法,令我心生慧解,知邪正,明因果,止恶修善,终得断惑证真,离苦得乐,此恩此德,非发菩提心,弘法利生,无以图报。所以为报师长恩,应该发菩提心。
四念施主恩故:出家人既不耕种,也不营商,生活所需,全靠施主供给,始可安心办道;若不发菩提心,上求下化,利益众生,则信施难销。所谓:‘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食而不修行,披毛戴角还。’是以念报施主恩,当发菩提心。
五念众生恩故:众生恩有两重关系:一是无量劫来,我们在六道轮回中受生,皆有父母,因此,一切众生可能是我们宿生父母,皆有恩于我。其次是人不可能离群独居,必须彼此互相依赖,互相供给,始可生存。虽然士农工商,各司其职,似不相关,其实,是彼此互惠互助,互相有恩。若不发菩提心,利益群众,将无以报答众生恩。
六念生死苦故:古人言;‘人生最苦是甚么?无非生别与死离。’生别死离,固然是人生的苦恼,但众生自从无量劫来,由业力所牵,轮回六道,上升下沉,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生死死,永劫升沉不已,求出无由,更是苦不堪言。今生既然幸得人身,又得闻佛法,得知佛性本具,无上菩提,人人有份,自当发菩提心,勤求佛道,愿与众生,共证菩提,离苦得乐。
七尊重己灵故:己灵,即众生本具的灵性,亦即佛性。此性与诸佛所证的法身理体,无二无别。昔因无知,迷此真性,用诸妄想,颠倒行事,作种种恶业,由业感果,流转六道,生死相续,致使灵性隐,烦恼现。今生既然侥幸,得闻佛法,知佛性平等,虽迷而不失,自当尊重自己本来具足的灵性,发菩提心,勤求佛道,积聚功德,使灵性出缠,佛性抬头,恢复佛性的尊严;切莫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是以非发菩提心不可。
八为忏悔业障故:忏是忏其前愆,悔是悔思己过,业是身口意三业,障是障碍。众生的身口意三业,往往被内心的烦恼操纵,是烦恼障;作种种恶业,是业障;随业受报,是报障。此三障能障碍人得生善处,障碍人止恶行善,障碍人出离生死,障碍人进修佛道;我们欲想断烦恼,了生死,成佛道,非忏悔此三障不可,但其中以业障最强,故言忏悔业障。发菩提心,愿求佛大菩提的人,自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心心念念,志在利己利人,自然不再造诸恶业,当然可以消除业障。是为忏悔业障的因缘,当发菩提心。
九为求生净土故: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污染恶浊,虽然忏悔,可消除内障,但外在环境逼迫,恶友牵连,难免被境所转,退失道心。所以最好是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见佛闻法,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进修佛道,实习利己利人的法门,直至证得无生法忍,得不退转,然后再来娑婆,广度众生,满菩提愿。是为求生净土因缘,当发菩提心。
十为正法久住故:正法,指释尊所说的教、理、行、果。佛所说的教理行果,若能久住世间,令善根众生因闻而信,因信得解,因解起行,因行而证,如是转展传受,不仅可以改善个人身心,还可以改善社会,建立人间净土,促进世界和平。因此,我们应该发菩提心,弘扬佛的正法,令正法常住世间,利益众生。
省庵大师认为有以上十种因缘,我们应该发菩提心。此外,发菩提心的因缘,每因人而异,有人因逆境的冲击而省悟,有人因顺境的启示而发心,亦有人由善知识的诱导,或由宿世善根成熟而发心……,无论是善缘或恶缘,是顺境或逆境,皆有可能激励我们发菩提心,故法华经言:‘佛种从缘起\’。
以种种因缘,令人发心学佛,勤求佛果无上大菩提,即可发现‘正因佛性\’;进而上求佛道,广修般若,断烦恼,了生死,即发明‘了因佛性\’;下化众生,广积福德,自可发起‘缘因佛性\’。由正因理心性,得真性菩提,显佛法身;由了因慧心性,得实智菩提,成佛报身;由缘因善心性,得方便菩提,现佛应身。如是由发现三因佛性,得佛果三菩提,成就佛的三身,即是佛果无上大菩提。所以发菩提心,是学佛成佛的第一个条件。
我们若能在个人方面,觉知五蕴色身,无常苦空,烦恼逼迫,业力牵连,生死炽盛,因生厌离之心,愿意追求佛果菩提,即是‘烦恼无尽誓愿断\’;在众生方面,若能因观众生苦,发慈悲心,令一切众生,皆可离苦得乐,共成佛道,即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在修行方面,若能勤修六度四摄等大乘法门,作为成佛的真因,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在证果方面,若能深信因果,如影随形,作如是因,必招如是果,所以欲想离苦,当断恶因,欲证佛果,当发菩提心,以自觉觉他,自度度人的积极行为,追求佛道,即是‘佛道无上誓愿成\’。
‘众生无边誓愿度\’是下化众生利他度他的功德;‘烦恼无尽誓愿断\’,是自利自度的行为;‘法门无量誓愿学\’,是上求佛道,自利兼他;‘佛道无上誓愿成\’是上求下化,二利究竟。如是由发四弘誓愿的菩提心,作为成佛的真因,结果,得证佛果无上菩提。可知‘发菩提心\’,不止是理性的追求,智慧的行动;亦是成佛的根本,是自度度人的主要力量。如果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够发菩提心,追求佛所证的真理,一定可以促进人性的觉悟,自他兼利,甚至可以改善社会,使五浊恶界,变成安乐祥和的世界,令苦恼的人生,变成幸福快乐的人生。
佛说:我们一旦发了菩提心,就应该矢志不移,无论环境如何恶劣,人事怎样变迁,都要坚定立场,紧守岗位,甚至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也宁可牺牲性命,亦不退失菩提心。因为‘忘失菩提心,修诸善业,是名魔业’,(见华严经)。魔,是贪恋三界物质享受的迷途众生。退失菩提心的人,纵然历劫修行,积聚功德,若不发愿我与众生,共成佛道,缺乏‘舟子渡人,同登彼岸’的共利精神,则其果报只在人天,福乐有限,福尽还堕,不能出离六道生死,佛视之为魔业。因此劝导弟子们:‘假使热铁顶上旋,终不退失菩提心。’但我们欲想保持菩提心不失,非亲近善知识不可。所以佛说:
二者,应当亲近善友,宁失身命,不应远离。
善友,就是善知识。何谓善知识?善知识,是指诸佛、菩萨、阿罗汉、辟支佛、以及一切正知正见,解行并进,悲智双运的学佛修行人。我们亲近这些善知识,接受他们的教化,可以增长善根,可以启发智慧,可以长养慈悲,可以利己利人,甚至可以转凡成圣,成就佛道。是以华严经说:善知识能令人住于菩提心,能令人生诸善根,能令人行诸波罗密,能令人解说一切善法,能令人成熟一切众生,能令人得决定辩才,…能令人安住于普贤十大愿王,能令人入一切佛智所入,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议。大般涅槃经亦说:‘如是亲近善友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
佛在世时,文殊师利菩萨,教导善财童子,广亲近善知识,以增广菩萨行,以成就菩萨道。并劝导善财童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其过,……’善财童子依教南行,辗转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闻善知识教,皆能随顺,专心忆念,思惟修习,皆得法益。特别是在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处,得闻种种赞叹善知识功德,及种种随顺菩萨行门,正念思惟时,竟然出生无量智慧,身心清凉,法喜充满。所以我们学佛修行,欲想增益道业,得不退转,一定要亲近善友而远离恶知识。因为恶知识令人增长邪见,毁诸善根,破戒堕落。佛在增一阿含经中,常常劝诫弟子们:‘当亲近善知识,莫近恶知识。’现在此经,释尊劝导诸大比丘,当发心勤求佛果大菩提之后,又劝诸比丘,当亲近善友,可知善知识,对发菩提心的重要性。
善知识可分为三类:一是外护善知识,即是照顾或供给自己衣食住行,令自己衣食无缺,得以安心办道的依止师。二是同行善知识,与自己同道同行,互相砌磋,互相策进的同参道友。三是教授善知识,即弘经演教,能令我们理解佛法,止恶修善的教经阿阇梨(亲教师)。
不管是那种善知识,都有其独特的德行与个性,也有其度生的方便与原则;有人从慈门摄受众生,有人从威门教导弟子,当然亦有人慈威兼施接引大众。例如:昔日西藏的密勒日巴尊者,依止马尔巴上师学法,上师竟然用种种方法来折磨他。首先要他建造一所圆形的房子,供给大众共修。房子将要落成,上师忽然改变主意,要他改建半圆形的。半圆形的房子造好了,上师又要改建四方形的,四方型的房子快要完成了,上师又说长方型的比较好;如是三番四次,功败垂成,上师还要疾言厉色,呵斥密曰勒巴尊者,办事不力,甚而赶出师门,不肯传法。连他的师毋都同情他,反怪上师冷酷寡恩。但又有谁能体会上师的苦心,要透过种种折磨以消除他宿生杀人的恶业,使他业障净尽,成为佛门龙象呢?假如没有马尔巴上师的权巧方便,或没有密勒日巴尊者的尊师重道,任劳任怨,不生嗔恨,不思远离的坚忍精神,又怎能雕琢磨炼成密勒日巴尊者伟大的人格,以及不平凡的成就?
大般涅槃经说:‘第一善知识,所谓菩萨诸佛,以三种善调御故。何等为三?一者毕竟软语;二者毕竟呵责;三者软语呵责。’在善知识而言,无论是用软语指导与安慰;或是厉言呵责与教诫,其动机都是出于慈悲,都是金石良言,有利于行的忠告,绝不会是妄言绮语,讨人欢喜。可惜忠言逆耳,除非对方是善根深厚,忍耐力强,而又勇于改过的大智慧人,否则,势必因善知识的忠告而反感,或因善知识的调教而心生怨恨,愤然离去;结果,远君子,亲小人,求升反堕,招至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佛劝弟子们亲近善友,要坚定立场,不管发生任何障故,即使事态严重至危害自己,亦应该宁愿舍弃身命,而不轻易远离善知识。免被恶友牵连,误入歧途,退失道心。
三者,应修忍辱柔和,宁失身命,不生嗔恚。
忍辱柔和,亦是菩萨修行基本方法之一。我们无论是发菩提心,或亲近善知识,都要忍辱柔和,不可心浮气燥,更可不嗔恨心重。不然,既无修养,又缺乏忍耐,一遇逆境,便退初心,稍不称意,即生怨恨,试问如何亲近善知识,依教奉行?又如何实行菩萨道,弘法利生?是以发菩提心、亲近善友,是求佛无上大菩提的根本,而修忍辱柔和行,却是发菩提心亲近善友的根本,非修习不可。
忍辱,是六度之一,又名忍耐,又名安忍。可分为三类:对他人的侮辱逼害,讥诮怒骂,忍而不嗔;对他人的称赞或恭敬供养,忍而不喜;不为外界顺逆二境所动,名生忍。对外界种种灾害,以及寒暑逼迫,或对内在生老病死种种忧悲苦恼,能安然忍受,一心办道,不为境转,是法忍。十地菩萨,知一切法,原无生灭,安住于真如实性理,是无生法忍。
修忍辱柔和行,身口意三业都要忍。能忍受他人的打骂与伤害,或见众生危险恐惧,以身代之,是身忍;受人侮辱,不出怨言,或被人非理呵责,皆能默然忍受,是口忍。面对怨敌,心不怀恨,被人横加毁谤,心不恼乱,是意忍。我们欲想成就三业的忍耐力,必须修习以下的六种忍:
一力忍、逆境当前,能极力忍受,对他人横加毁辱,不思报复。二反忍、面对逆境,反躬自责,若无过错,定是宿世恶业所追,招感恶果,理应忍受。三忘忍、当知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何必计较,记恨在心?四观忍、运用智慧观察,世事幻有不真,原无能忍所忍,何必著相,心生执著?五喜忍、被人侮辱,心生欢喜,因为逆境,可以孕育自己的忍耐力,正是吃亏是福,既有利于我,为甚么不喜欢接受呢?六慈忍、运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慈爱怜悯侮辱自己的人,不仅原谅他,还誓愿一定要度他。
初发心菩萨,虽然未忘人我,仍然执我执法,但能够在逆境当前,产生以上六种心理反应,一定可以止息内心愤怒之火,化热恼为清凉,成就忍辱柔和行。至于深位菩萨,进修忍辱波罗密,可分五个阶段,亦即仁王般若经所说的五种忍。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菩萨,能调伏内心,令烦恼不起,名伏忍。初二三地菩萨,得见法性,深信不移,名信忍。四五六地菩萨,分断无明,分证法身,能随顺菩提道,趣向无生果,名顺忍。七八九地菩萨,悟证诸法无生理,安住于无生法中,名无生忍,又名无生法忍。十地等觉菩萨,尽无明,证法身,入妙觉,得涅槃寂灭理,名寂灭忍。
此外,菩萨本业经说:忍有六种,菩萨善戒经说:忍有九种,十地经及华严经说菩萨有十种忍。忍的种类虽多,概括而言,不外是在进修佛道的过程中,对内、外、顺、逆、苦、乐等境界,安住不动谓之忍。浅位菩萨,不但要忍受内心烦恼的冲动,外在人事的恼害,以及自然界的种种灾害;还要忍受在修行过程中,所发生种种苦境,逆境,与顺境。至于深位菩萨,已证我法二空之理,对内外顺逆苦乐等境,能不执著;对上求佛道,经历的五十五位所证得的法喜,以及下化众生时,所遭遇的种种障碍与成就,皆应该安忍不动,不为物喜,不为己悲,直至二利究竟,即可成佛。由是可知,忍辱不止是初发心学佛的主要条件,亦是成佛必备的因素。因此佛劝诸大比丘,发心勤求佛无上大菩提,不但要亲近善友,还要修忍辱行。因为若能忍受他人横加毁辱,就不会因善知识的严加督促而轻易远离;若能安然忍受自然界的灾害,就不会因环境的恶劣,而退失菩提心。
我们修忍辱行,目的是要对治嗔恚,因为嗔恚,能毒害人的法身慧命,能烧毁人的善根。佛在遗教经中告诸比丘:‘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世间盗贼,只劫人身外财物,嗔心之贼,却能劫夺修行人的功德法财。所以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免轮回苦,善自护嗔心。’有一次,天帝释提桓因问佛:‘何物杀安稳?何物杀不悔?何物毒之根,吞灭一切善?何物杀而赞?何物杀无忧?’佛答:‘杀嗔心安稳,杀嗔心不悔,嗔是毒之根,嗔灭一切善,杀嗔诸佛赞,杀嗔则无忧。’慈悲的佛陀,虽然教人戒杀,但却特别赞许人杀除嗔心;而忍辱柔和,正是杀除嗔心唯一的武器,也是消灭嗔毒唯一威猛的消毒剂。
据说:禅宗神秀大师的高足华严和尚,住持洛阳天官寺时,座下弟子三百余人中,有一高龄弟子,个性暴躁又固执,一次,因生病末能随众过堂食饭。有一沙弥来顶礼向他借钵,初不肯,后来经不起小沙弥苦苦恳求,勉强取钵借与,但叮咛嘱咐小沙弥要小心,如钵破损,等如要他的老命云云。因此小沙弥捧钵而行,特别小心。食毕送钵还时,因过于集中精神维护其钵,反被路边石头拌倒,瓦钵堕地破碎,沙弥急往请罪,老僧因此嗔骂不己,病情加剧,突然一命呜呼。由于死时嗔怒心末息,竟然因嗔恨心力的牵引,堕落畜道,受蟒蛇身。
一日,华严和尚集众讲经时,忽闻寺外山谷传来异声,急召小沙弥站在身后。不久,大蟒蛇至,怒目四顾,似在找寻目的物。和尚戒众勿动,待蛇至身边,即以锡扙止之,喝令‘住\’。蛇即低首闭目伏地,似在恭听教导。和尚用锡扙叩其头言;‘既明三业可怖,何不放下?’接著为蛇说皈依、忏悔,并命众僧为蛇念佛回向。蛇离开后,和尚对亡僧的弟子说:你师数十年修行,应证圣果,可惜嗔恨心重,今因一钵殒命,而堕蛇身,特来向沙弥讨债,幸我在此,为他说法忏悔,令离畜道,你是弟子,出去一看究竟。其弟子沿著山路行数里,见蛇撞巨石而死。和尚对众人说:蛇已投胎裴侍郎家为女,聪明异常,十八岁即死,再转男身,出家修行。可见嗔恨心,实在是障道因缘,若非华严和尚拯救,老僧如何脱离畜身?是以佛教导诸比丘,要修忍辱柔和行,以对治嗔心。即使逆境逼害,危及性命,亦宁可放弃身命,不起嗔心,免招堕落。
四者,当依寂静之处,宁失身命,不思愦闹。
梵言阿兰若,译名寂静处,寂静有二种:一是身寂静,二是心寂静。舍俗弃欲,摒息众缘,闲居静处,远离闹市,身口恶行,止息不作,是身寂静。修习禅定,心不散乱,远离贪嗔痴,意的恶行,停止不作,是心寂静。(见释氏要览)据此可知,持戒修定,三业清净,就是依寂静处。
初发心菩萨,除亲近善友,修忍辱行外,还要严持佛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言绮语,不两舌恶口,远离身口诸恶,令身口清净;又要修习禅定,止息心中妄念,不贪,不嗔,不痴,不恶见,令心清净。如是身心俱清净,身心都寂静,然后用清净寂静的身心,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入世救世,利己利人;不为逆境所转,不为顺境所动。假使在修行菩萨道的过程中,环境恶劣至威胁生存,也宁可舍弃身命,亦不放弃道业,而为世间五欲尘劳所动。就是‘依寂静之处,宁失身命,不思愦闹’。
所以依寂静处,并非教人一定要远离闹市,潜居深山,不问世事,作个自了汉。因为发菩提心行菩萨,必须要入俗利生;如果身居深山,远离群众,将如何教化众生呢?是以此中‘不思\’二字的意思,只是说一个行菩萨道的人,即使身居闹市,心亦恒在定中,而能超然物外,不为境转而己。
在当时诸大比丘而言:寂静处,就是其所证的偏空涅槃理。以其断见思烦恼名寂,离诸苦患名静。今回小向大,求佛菩提,但依止安住于其己得我空的寂灭理中,上求下化,深入社会,广度众生。虽终日度众生,不见有众生可度;虽然不见有众生可度,又不妨终日度众生。如是无住生心,广修六度万行;住寂灭理,而能大作佛事。就可以进而断尘沙烦恼,破无明惑,登十地,证等觉,入妙觉,成就佛果无上大菩提。
诸善男子,如是四法,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此是总结。如是四法指前文所说:一发菩提心,二亲近善友,三修忍辱柔和,四依寂静处等四种方法。前二种偏重于解,后两种著重于行。解是求慧,行是修福,如是福慧双修,解行并进的法门,该是一位觉悟而又发大心,修大行的人,所应该修学的。
梵言菩提萨埵,译名觉有情。指自己觉悟,又能觉悟他人的人。凡能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人,皆可称为‘菩萨\’。菩萨是学佛的起点,也是成佛的基地。由基地出发,趣向佛果菩提,中间距离,非常遥远难行。所以说:学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成佛更非一生一世可能成办;必须要有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还要加上坚决果敢的恒心,始可完成这段遥远难行的旅程。经文在菩萨之下,加‘摩诃萨\’三字,正显示本经所说的四种方法,非发大心,修大行的人,不可能胜任。反之,若然是发大心、立大愿,又具足智慧与慈悲的大菩萨,都应该修学此四种法门,而且在修学过程中,无论发生任何阻力与困扰,甚至危及生存,亦应该坚持到底,宁可丧失宝贵的身命,亦不放弃修学此四法。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尔时,是指佛说完菩萨修行四法,又劝弟子们应当坚决修学之时。梵言:‘祇夜’,译重颂。是用类似诗歌的句子,将前文的意义,重说一次。梵言:‘伽陀\’,译名孤起颂,是用偈颂补充前文未曾提及的义理。现在,释迦牟尼佛刚说完菩萨修行四法后,随即运用五字八句的偈语,重说前文所说的道理,目的是要加深听众的印象,或为后来者重说一遍。
诸欲求胜果,当发菩提心。
是重颂前文四法中的第一种:‘当发大菩提心\’。‘诸\’字包括当时在座诸大比丘僧,以及未来一切发心欲求佛果大菩提的人。‘胜果\’指佛所证的无上菩提。因为二乘圣人所证的偏空涅槃理,是果非胜;十地菩萨分证法身,虽胜而非果(未圆满故),唯独佛所证的菩提觉道,既圆满又殊胜,因名‘胜果\’。佛言:凡是佛弟子,欲想求得诸佛所证既殊胜又微妙的菩提果,就应‘当发大菩提心\’。菩提心而言大,是显其发心大,所以修因证果无不大。
策勤精进行,当依善知识。
是重颂四法中:‘应当亲近善友\’。‘精进\’是行,‘发心\’是愿,我们学佛,应该以愿导行,以行满愿。今既发起求佛大菩提的心愿,当然要策动精进的行为。纯善无恶是名精,升求不已是名进。但是众生的劣根性,就是懈怠放逸;何况菩提道遥远,菩萨道难行?我们欲想精勤修学,不致因逆境当前而退失菩提心,则非亲近善知识,接受善知识的策励、指导、与劝勉不可。
忍辱佛所赞,称为有力人。
是重颂四法中:‘应修忍辱柔和\’。忍辱,可以对治嗔恨心,可以克服环境的困扰,可以扫除菩提道上种种障碍,还可以安忍于法喜不致得少为足。所以佛遗教经说:‘能行忍辱者,名为有力大人。’又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阿含经说:‘若人有大力,能忍无力者,此力为第一,于忍中最胜。’诸法集要经说:‘善安住于忍,为第一庄严。’法华经说:‘忍辱是如来衣\’。维摩经说:‘忍辱是菩萨净土\’。总之,千经万典,无不赞叹忍辱功德。所以说:‘忍辱佛所赞,称为有力人。’
我们欲想战胜环境,成就佛道,固然要修忍辱柔和,我们欲想对治嗔心,取消人间仇恨,止息战争,创造和平,更要修忍辱柔和。可惜娑婆世界众生,个性刚强,嗔恨心重,先天就缺乏忍让的美德,凡事不肯忍让,反而以为忍辱是恐惧心理,是弱者行为;往往为了表示自己是英雄好汉,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每因小事,拔刀放枪,致使我们的社会,充满暴力,杀气腾腾。其实,真正的英雄好汉,或胸怀大志的人,必能以柔制刚,忍辱负重。因为他们知道金钱、地位、势力,都不是坚忍的对手,最后胜利,是属于坚忍的人;若然小不忍则乱大谋。试看,中外古今,多少英雄豪杰成功伟业,无不是拜忍辱所赐。是以古人劝导我们‘忍一时之气,可免百日之忧。’又说:‘世事每从让处好,人伦常在忍中全。’特别是学佛修行的人,更要修忍辱柔和;以忍辱柔和的态度去亲近善知识,学习佛法,精进不懈;以忍辱柔和的美德来行菩萨道,教化众生,永不疲倦;亦以忍辱柔和的功德,来完成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菩萨道。
空闲圣所居,无畏犹狮子。
是重颂四法中最后的一种:‘当依寂静之处\’。修行人若果知道外界一切事物,皆无常苦空,幻妄不真,心不扳缘执著,则内心自然安闲寂静。可惜众生往往被外界事物幻象所迷,每因角逐名利,人我对立,顺我者贪,逆我者嗔,得之则喜,失之则悲;终日分别取舍,为境所转,内心如何闲静?所以佛劝导初发心菩萨,除了亲近善友,与修忍辱柔和行外,还要持戒修定,放弃名利财富的追逐,取消人我是非的争执,保持身心寂静,三业清净,甚至断烦恼,了生死,转凡成圣,亲证我空真如之寂灭理,所以说:‘空闲圣所居\’。然后回小向大,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畏生死,不住涅槃,勇猛精进,‘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心无挂碍,无有恐怖,直趣菩提,故说;‘无畏犹狮子\’。
尔时世尊,说此偈己,复作是言:诸有智慧大慈悲者,能修如上四种之法,其人则能解脱生死,出离魔网,成等正觉,得大涅槃。
此总结菩萨修行四法的功德。亦是说明释迦牟尼佛说此经之目的。‘尔时\’,是指释尊用偈颂重说四法之后,还要说明修行此四法的功德之时。‘诸有智慧,大慈悲者,’是说能修行四法之人的殊胜。\‘能修如上四种之法’,是修因殊胜,‘其人则能解脱生死,出离魔网,’是功德殊胜,‘成等正觉,得大涅槃。’是证果殊胜。
梵言:‘般若\’,译名智慧。智是十度中第十智度;慧是十度中第六慧度。智与慧究竟有甚么不同呢?大乘义章言:‘照知世谛者,名为智度;照知第一义谛者,名为慧度。’知第一义是明理,知世谛是鉴事,能明鉴事理,达到事理无碍,事理圆融的境界,就是智慧。
法华经言:‘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所以佛的智慧,非一般凡情圣智可能测知。因为凡夫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但凭妄想识心的分别,只知事物的现象,不知事物的本体,因名世间智,以其不能出离三界故。二乘圣人知诸法空相,证真谛理,能断见思烦恼,解脱生死,出离三界,因名出世间智,以其只知一切法的总相,故又名一切智。诸佛菩萨的智慧,既能观察世间事物的真相,又能深达事物的本体,亲证诸法实相理。菩萨是因位,诸佛是果位,佛在菩萨之上,是以佛的智慧,名出世间上上智。
一般人不了解智慧的层次,每将智慧与聪明连在一起,其实一个聪明的人,并不等如有智慧。因为很多时聪明的人,往往反为聪明误;世间上很多作奸犯科,扰乱社会,自害害人的事,可能都是聪明人的杰作!还有,聪明人所知障重,不肯信因果,不肯接受佛教的道理。唯有慧根深厚的人,始可接受一乘佛法,深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因此肯发菩提心,勤求佛道以自利。虽然,但若缺乏慈悲心,不肯教导众生以利他,则二利缺一,觉行未圆,亦不可能成佛。所以一个发菩提心的人,既有智慧,还要有慈悲;智慧是理性追求真理,慈悲是感性怜悯众生,如是理性与感性平衡发展,智慧与慈悲融合为一,悲智双运,福慧双修,直至觉行圆满,二利究竟,即得佛果无上菩提。所以佛说:必需要有智慧又有大慈悲心的人,才可以修学以上四种成佛的基本方法。
佛说:如果有人真的依教奉行,切实修学以上所说的四法,则不止可以‘解脱生死,出离魔网’,还可以‘成等正觉,得大涅槃。’
生死有二种:一是分段生死,二是变阳生死。六道众生,由善恶业力因缘,所招致的果报体,寿命长短不一,身段大小高矮肥瘦亦不一致,有分限段别;始起名生,终谢名死,因此名为‘分段生死\’。本来,有生必有死,我们不必怕死,不过最可怕的是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死生生,永无终止,如楞严经说:‘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实在太苦了。我们欲想离苦得乐,除非精进修学佛法,断烦恼,破我执,始可解脱分段生死之苦,获得圣人不可思议的胜妙身。此胜妙身,既无形躯胜劣之分,亦无寿命长短所限,神变自在,以其能变能易,因名变阳,由于迷想渐减,悟心渐增,一增一减,因名生死。
大乘义章中,将变阳生死,分为三种。一是约众生心识微细生灭而言:众生的识心,念念生灭,前念灭时,后念又生,前后变易无常,因名变阳生死;九法界圣凡,皆有此变阳生死。二是由修无漏业所得的法身,神化自在,能变能易,变阳化死,名变阳生死;此通于三界以外,大小乘圣人所受的正报身。三是指十地菩萨,地地断无明,证法身,隐显自在,能变能易,故名变易;此变易非死,但此法身,未出生死,犹为无常死法所随,变易身上有其生死,因名变阳生死;此限于地上菩萨的意生身。
摄大乘论说生死有四种:地前菩萨,与初二三地的圣人,为利益众生,特别留惑润生,来投入生死,教化群迷,名方便生死;灭此生死,可登四地。四五六地菩萨,应众生机,示现八相成道,名因缘生死;灭此生死,可进升七地。七八九地菩萨,有后有的生死,名有有生死;灭此生死,可入十地。十地菩萨萨,入如来地,即揖别生死,名无有生死。
修行人若能断见思烦恼,即可解脱分段生死,证阿罗汉果;菩萨若能断尘沙,尽无明,即可解脱变易生死,证佛果无上菩提。
梵言魔罗,译名杀者。因为魔能劫夺人的功德法财,能杀害人的法身慧命,是危害众生慧命的第一号杀手。大智度论将魔分为四类:一、众生心中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根本烦恼,能扰乱人的身心,令人不能安心办道,名烦恼魔。二、组织众生身体的色、受、想、行、识等五阴,能引生苦恼,障碍人修行,名五阴魔。三、死能断人命根,令人停止道业,不能继续进修佛道,因名死魔。四、欲界第六层他化自在天的天王,因贪恋五欲尘劳,喜欢破坏善事,阻碍他人修行,因名天魔。
华严经说魔有十种。一蕴魔:即前所说的五阴魔,因为人的五蕴色身,众苦交煎,能障碍人修道故。二烦恼魔:亦即前所说的六种根本烦恼,能令人迷惑事理,障碍正智故。三业魔:杀盗淫妄等十恶之业,能障蔽人天善道,令人堕落三恶途故。四心魔:我慢贡高的心理,能障碍人精进办道故。五死魔:人的寿命有限,往往令人道业未成身先丧,停止修行故。六天魔:欲界天王,恐人出家修行,出离三界生死,导致魔子魔孙减少,每设法破坏人间善事故。七善根魔:修行人执著所种善根,得少为足,障碍进修故。八三昧魔:修习禅定,贪恋禅味轻安自在,不求上进,障碍深入三昧故。九善知识魔:悭法之人,不肯弘扬佛法,开导后学,作为众生的善知识;或因我慢贡高,不肯接受善友劝导故。十菩提法智魔:对菩提法,起智分别执著,不能断惑证真,障碍趣入佛果菩提故。由是可知,无论善恶因缘,凡是扰乱人心,障碍人精进办道,不能断烦恼,出三界的人与事,皆可以名之为魔。
学佛人自从最初发菩提心,直至圆成佛道,于其中间,魔障重重,犹如网孔众多;或天魔运用种种魔术邪法,网罗善人,变为魔子魔孙,因此名之为‘魔网\’。佛言:凡发心学佛的人,若能修行前文所说的四法,发菩提心,亲近善友,既忍辱柔和,不嗔不暴;又能持戒修定,增长智慧,离情去执,自利兼他,则其功德,必能‘解脱生死,出离魔网。’此正显示修行四法的功德殊胜。
‘成等正觉\’,即证得佛果无上菩提。佛所证的无上菩提,与众生本具的觉性相等,而此与众生本具佛性相等的菩提,非凡夫之不觉,非外道的邪觉,非二乘圣人的偏觉,亦非菩萨觉行未圆满的正觉,而是三觉圆明的正等正觉。
‘大涅槃\’,简非凡夫自性本具的涅槃,非二乘圣人所证的偏空涅槃,亦非菩萨所证未究竟的涅槃,而是佛所证究竟圆满清净的大涅槃。梵言‘摩诃般涅槃那\’,译名大灭度,或大圆寂。意思是:大福德大智慧的正觉圣者,能尽烦恼障,能度生死海,故名灭度。又大福德大智慧的正觉圣者,证得法身理体,法无不备是圆,障无不尽名寂。修学至此,惑尽智圆,二死永亡,二利究竟,福慧具足,能为天人的导师,四生的慈父,终于到达佛果菩提。正是显示得果的殊胜。
(三)流通分
尔时世尊,说此经己,彼诸比丘,及诸菩萨,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此文属于本经的流通分,亦是结集佛经的圣者,叙述佛说完此经后的情形。当时在座的千二百五十大比丘僧,以及其他回小向大的比丘们,还有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大乘菩萨等,无不皆大欢喜,且能深心信受佛语,表示愿意接受佛教,奉行佛命,然后礼谢佛教导深恩,退而去修行。
各位:现在你们也听完这部经了,是否也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呢?我衷心的希望各位,也能够信受奉行!因为本经所说的四法,不止是学佛成佛的基础,亦是做人处世的原则。学佛人当然要修学,即使是社会上一般群众,也应该学习。特别是现代人,更要学习此四法,用以平衡身心,利己利人。因为现代人,大都不明真理,不知因果,不识善恶,不分邪正,只凭个人情绪的冲动,意识的错觉,做出很多不合情理的事,危害社会,破坏幸福。犹其是在邪知邪见的宗教日益流行的今天,人们更急于需要佛的正知正见,来澄清人类思想的混乱,使人自觉自励,止恶向善,以取消人世间种种不合理的纷争与不幸,而建立人间净土,展现正觉的人生。
现代人大都贡高我慢,自以为是,不肯尊重父母师长的管教,不肯接受善知识的劝导;喜欢结交恶友,损友,不知不觉,走向罪恶,误入歧途,致使目前社会罪恶案件,层出不穷。我们欲想改善社会,拯救下一代,就要亲近善知识,研究佛的真理,以及推展佛教忍辱柔和的道德教育,令一般无知的青年,远离恶友,亲近善知识,接受良师益友的辅导,服从真理,认识人生,建立品德,忍辱柔和,不嗔不暴,不致因无知的错觉危害社会,不因憍傲与偏见,而轻慢父母师长的教导;而能谦虚忍让,身心柔和,进德修业,利己益人。自可改善人际关系,化敌为友,进而改善国际关系,化干戈为玉白,止息战争,建立和平。
还有,现代人大多数醉心物质享受,忽视精神文明,每为满足个人私欲的占有,不惜互相争夺,互相攻击,互相陷害;身则杀盗淫,口则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心则贪嗔痴,如是在十恶业操纵下的人生,既然不断制造苦因,势必招致无量苦果。我们欲想离苦得乐,非凭籍佛教的戒定慧三无漏学来规范行为,调伏身心不可。
我们若能发菩提心,亲近善友,修忍辱行,持戒修定,因定发慧,由戒定慧三无漏学的力量,断烦恼,破我执,转凡成圣,‘解脱生死,出离魔网。’就可取消人生苦恼的一面,展现人生快乐永恒的另一面。再进而回小向大,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化众生以利他,直至二利究竟,福慧具足,即‘成等正觉,得大涅槃。’究竟离苦得乐。所以本经所说菩萨修行的四法,的确是修行路上的明灯,亦是茫茫苦海的慈航;除非我们不想离苦得乐,觉悟成佛,否则,希望各位从今天起,就开始修学这四种成佛的基本方法。最后祝福各位,福慧增长,菩提上进!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