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结缘网

这般琉璃月

发布时间:2023-10-19 09:09:50作者:地藏网

  这般琉璃月

  接前引后

  一辆爬坡的火车,必须靠前面的车头引导,后面的引擎推动,才得以顺利往前开。学佛修法,见地如同火车头,它给予我们正确的导向。而准提法的观想,实际上即是见地,即是我们用功的标竿。持诵咒语则相当于后面的推动力量,亦即加行法。

  加行是接前引后的着力点,要是后助力不够,车子就停摆了。准提法的观想告诉我们修法的来龙去脉,洞察生命的真实义谛,教我们如何使当下契入自性本空,这是火车头导引作用的可贵处。

  心气合一

  从观想到持诵咒语,由形而上的般若琉璃体到形而下的唱诵,直接转化了我们多障的色身。只要你不断地去念它,咒语这个推进器就会使我们的自性不断的开发,心地不断的迈向光明,身心慢慢的融通。

  推进器是功夫,火车头是智慧的运作(见地),念咒是修止,见地是般若正观,二者融通,心气自然合一;见地、功夫融而为一,则定慧等持,指日可待。

  准提法的仪轨,导向分明,次第井然,有心想要弘扬佛法,只要把准提法修好,修一法即等于修了八万四千法门。学通了,禅净律密尽在其中,更有进者,为了庄严自己生命,解脱烦恼的桎梏,大家要多发愿,多参究,念兹在兹,经常安住在法上,不怕困难,不畏魔考,有朝一日,必能苦尽甘来,展现成果。

  三大菩萨

  有三大菩萨可以做为我们修持准提法门的标竿。

  首先,要懂得文殊菩萨的般若智慧,也就是「先悟毗卢法界」,彻见本来;另一位是观音菩萨的耳根修证次第,必须要有很扎实的修证功夫,才能寻声救苦,解脱烦恼,利益众生;第三位是普贤菩萨的行愿,以十大愿王作为入世历练、出世胸襟的长养。

\

  故说到修准提法,就一定要掌握到这三位大菩萨的精神所在,把他们的殊胜功德融合在一起,你才能真正了解到这个法门的精纯奥妙。准提法门同时包罗了深度与广度,步步皆功夫,可说无尽宝藏尽含摄在内。

  在修法的过程中,也许高潮迭起,也许低潮潜沉,但这时候也是考验你是否能行难忍难的关键时刻。能以平常心去贯彻它,不因顺逆而起动摇,看准大目标,踏实践履,恒久持续,自是功不唐捐。

  清净在音闻

  持诵咒语是要借着音声来开发我们的心地光明,借着神咒的力量来让我们的心更加凝聚,金刚念诵与法界相应,能很快的让你找到自己,这是持诵咒语的不可思议之处。

  音声代表我们的身体状况,也表征我们修证功夫的层次。唯有经过千锤百炼的精进,持诵起来才能达到连绵不绝,轻松自在,内心无喘的地步。故想要转化五蕴,就要借着金刚念诵的力量,尤其再配合心月轮观,整个音声从身心最关键的心脉轮中,开发出生命的能量来,其中道理非常深邃,有待各位不断去体会。

  所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诚良有以也。故《楞严经》说的二十五位圆通是有其特殊意义的,那是含摄十八界加上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的实际修证功夫,因为众生都是靠音声来传达思想讯息,乃至听经闻法的。

  五阴十八界

  我们生命的层面中,在心理的称为六识,生理的称为六根,人事物境的称为六尘,合起来就叫「十八界」。这十八界错综复杂,归纳起来即所谓「五阴」。

  就五阴而言,我们的色身是正报,外在的环境、山河大地是依报,而生命即依存在正报与依报之中。善根的人,正报、依报较庄严,也较殊胜;反之,则逆缘重重,人生的旅途充满坎坷。这都是善恶果报所形成的。在正报、依报的交错中,观念、思想即是五阴的想阴与识阴。

  凡夫众生,往往认贼作父,总是把身体的感受,以及世法上林林总总幻化的境界看得很实在。虽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然而又有几人能摆脱得了它的诱惑与缠缚呢?但见只漂浮在茫茫苦海中,无所依止,找不到归路呀!

  神照本如禅师悟道后有偈曰:「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对一个透彻觉省自己生命的人来说,六根门头都是自己的本地风光, 一切现成,也是毕竟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是我们凡夫却是颠倒众生,不仅自己系缚,同时互相套牢,形成了生生世世剪不断、理还乱的八十八结使。

  学佛就是要将这一条条绳索结结打开,希望获得解脱,乃至明心见性,还我本来面目,再进一步去帮助众生。我们经常回向:「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就以父母恩而言,真正的孝顺,是要接引他们来学佛,使他们成为你的法门眷属,大家彼此互相参学,更能自度度他,回向三恶道的众生,希望他们也能离苦得乐。

  无内无外

  拾得大士在「无去诗」曰:「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属内外及中间,一颗水晶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天」。我们持咒修法每一句咒语,皆是陀罗尼,亦即我们朗然剔透,纯净绝瑕的自性。咒语遍满虚空,随着绵密不辍的音声海融入大光明定中,这便是佛法,便是解脱境界,便是般若智慧,它无内无外,更无中间。

  真正的解脱境界,是要有正知正见和圆满的事修。正确的见地是首尾衔接、圆融通达、无有窒碍的;而事修则唯有一分精进,才有一分成果。而二者又是互辅互成,辗转相资的。

  乐尽施惠

  学佛有个很重要的课题,那就是「慈悲」二字。《法华经》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要「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那么,如何来长养这一颗慈悲心呢?《菩萨修行经》云:「存心大慈,勤志大悲,守习学行,专精如斯,其身不着,衣被饮食,于诸利养,意亦不贪,以诸所珍,乐尽施惠,念彼众生,慎行戒具,忍进定智,如是长者,菩萨大士,欲发无上正真者」。这一段话可说已经把长养慈悲心的导向诠释得淋漓尽致了。

  诚然,想要给别人安乐,须先自己没有热恼,没有情绪。如果自己经常在情绪起伏中,那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呀!哪还有能力去帮助他人呢?故说慈悲心须建立在无我和智慧上。

  慈悲心是温和的,待人只有爱语、鼓励,给予众生无尽的希望。换言之,唯有自己安乐,才能予人安乐。就以世法上的观念来说,自己都三餐不继了,如何给人一口饭吃呢?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经常牵肠挂肚的,内心不得安宁,总是在颠倒妄想中,当然不可能再给众生无畏布施了。

  慈者予乐,也可以说是「菩萨低眉」,但仁慈、包容,若是没有智慧,即容易助长对方的贪心或造业的机会了。悲者拔苦,用别一个角度来看,即「金刚怒目」,亦即以严厉的言语、方法来纠正他的错误。且看准提佛母十八只手,右边拿着武器,左边执持甘露、伞盖……不就是拔苦予乐,表征悲智双运的最佳写照吗?

  烦恼即菩提

  「现象不离本体,在尘就是出尘,凡尘无殊,色空不异,烦恼的反面即菩提,痛苦的升华即解脱」。整个佛法的修行,可说是建立在「烦恼即菩提」这五个字上。想要清净,就要从烦恼中透脱出来。这也是佛法何以用莲花来做为精神表征的主要原因了。

  莲花象征纯洁、清香,故大家要想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就要了解莲花的结构,再把它运用到我们修学佛法上。莲花的根部所接触的都是污浊烂泥,而我们修行最大限度的烦恼也无非在于世法上的魔考呢!

  修行大乘佛法不能逃避,愈是苦难的地方,愈是菩萨示现之处。这种地方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情操和忍持,以及对逆境的承受力量。唯有历尽千山万水、层层关卡,才有彻见曙光之分。因为真正的智慧是在转化烦恼、勘破当下。当下一念看不清楚,念念相续,就形成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了。

  把握当下一念

  一念善,往生天上;一念恶,随入三途;有正见正念时,就进入到小乘道、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了。故修行人,心的层面比平常人更广。一般人,心的层面皆在六道之中,而学佛人则念念遍十法界。无法直趋无上菩提,即因当下这一念没把握好,所以才会像孙悟空一般有时上天堂,有时下地狱,总是在生死中流转。

  世间上所有一切都是幻化的,眼前的现象也都是无常的。最亲近的人,诸如父母儿女、兄弟姐妹,缘份也都是短暂的,奈何一般人都靠这些亲情,以及社会上的种种人际关系在维持现实生活,而找不到生命的真谛。

  佛陀告诉我们,要「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为了找回自己生命的皈依处,就要依佛法来安心立命,做为自己生命的目标来开发、精进,这个财富才是无尽宝藏。除此而外,就再也没什么可靠得住的了。

  看清楚了当下一念,则空间无限,时间无限,找到自己生命的根本之后,「心与法界共同一体,无挂无碍,智境双亡,脱体无依,无依亦不存」。这时候,对世间就不会再贪恋了,也不会再彷徨迷失了,那才堪称是大解脱呢!

  找回自己

  倘若只靠着七情六欲在过日子,就是大无明、大颠倒了。我们不妨自忖:「愿力何在呀?」当你找不到自己时,愿力就发不出来了。有了忘我、无我的精神之后,对世间的价值感必然大不相同,他已懂得庄严自己了,也懂得发大心、利益众生了,这才是真正找到自己了。

  我们平常见闻觉知正是生命现量境界,只是都认不得呀!仅晓得攀缘过去,想象未来,当下一念却停止不了、融化不掉,有如那烧不尽的野火,每趁着春风的余威,恣意纷飞,横生遍处,无法自已。

  找到自己的人,眼睛所见,一片光明,耳朵所听,天籁梵音。对他来说,心境不二、迷悟不二、生佛不二,寂照同时,了了常知,二六时中,皆能安住在空、无相、无我的境界之中。

  目前,我们所要学习的,即是赶快藉着「法」的力量——观想LA字,将杂乱无章的妄念踩煞车,观想它放光,把一切妄想执着放下,将攀缘三世的心汇集在当下这一念光明,如此经常薰习,生命就有中心了。

  剎那入净土

  准提法的仪轨,实际上包含了显密教的精华所在,可说把佛法的心要都浓缩在其中了。如果不能把握到,乃至深入到整个仪轨的精神里面,就太可惜了。因为你入了宝山却空手而归呀!

  整个仪轨就是一个生动朗然的画面,前后还可以互相穿插。只要你对仪轨内涵了解纯熟、心念专一,则一弹指间,即可以全部展现出来,进一步契入真如法界了,还不须刻意把它割裂成片断去观想呢!

  我们观想LA字在头顶二寸的地方,若以净土法门而言,即是一个很明确的往生极乐世界的方向。倘若你能很清楚的把握到,而且经常作如是观想,则俟临命终时,剎那之间,即可往生净土。因为这种薰陶已经在当下就把我们带入活生生的净土境界中去了。那是入佛法大门的一把钥匙。如果你能在生活的每一个时空,长期保任在这个境界中,与它打成一片,就是已悟毗卢法界了。

  空的原理把握到之后,「后修普贤行愿」就要庄严一切境界。《华严经十定品》说到「普贤菩萨获无边智慧门,入师子奋迅定,得无上自在用,入清净无碍际,生如来十种力,以法界藏为身,一切如来共所护念,于一念顷,悉能证入三世诸佛无差别智。」想要成就普贤菩萨如此无边功德,必须尽未来际,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降伏一切诸魔力,能甚深入智慧海,才堪圆满一切诸行愿呀!

  自我挑战

  事实上,三皈依正是整个佛法的中心,皈依法是理无碍,皈依僧是事无碍,俟事事无碍时就成佛了。皈依法,是文殊菩萨的大智慧;皈依僧是普贤菩萨的大行愿;皈依佛,要「体解大道」,当然是属于修证功夫了。修证到福德、智慧都圆满,也就成佛了。修证次第方面,我们请观音菩萨做代表,「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才能与三十二应化身、十四种无畏相应。故三皈依也就是我们准提法的三纲要——般若、行愿、修证。

  皈依佛,两足尊,代表福足、慧足,修证圆满,即相当于「圆满次第」。皈依法,离欲尊,法是修行的最高主导原理,要处处懂得以般若为导,亦即「先悟毗卢法界」。皈依僧,众中尊。自重而后人重,故表诸于生活中最基本的待人处世、言行举止,必须恩威并济,具足庄严,那便是一种定慧境界的显现,也就是「后修普贤行愿」的道理。

  申言之,三宝代表了我们生活中的体相用。体,是般若琉璃体之佛;相,是无量现象之法;用,则是反照「相」入「体」的僧,很清晰映现了生命的根本所在。故真正有智慧的人,随时都会鞭策自己,像永明寿禅师就规定自己每天要做一百零八件佛事,期许自己在繁忙中接受更多的磨练。的确,想要度众无碍,就要有向自己挑战的气魄呀!

  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事实上,从现象三宝到自性三宝都在我们平常日用中。故说,真正修行皆在自己起心动念中流露出来了。

  这般琉璃月

  各位若是觉得观想LA字有困难,可观想LA字上面的圆圈,就如同观想明点一般。佛前油灯上的光明,即像LA字面的圆圈,那已经不是明点了,那是我们身心的化身,是从我们清净内心展现出来的。

  LA字的光明遍照全身,乃至遍法界,到最后能观的心与所观的字融合在一起,你自性的光明也就展现出来了,这也是心月轮的修法,此月轮有如虚空琉璃体。

  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但诸法无自性,显现出来即是空相了。《法华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然而,一般人对空的体会都只是剎那而已,很快的,又被妄想所取代了。所以借用LA字的光明是必要的,那是系心一缘的至佳方便,只要你观想得出来,它自会产生止定的效果。

  止,是停止一切妄想,由止起观,次第圆通,再由定生慧,无相观慧现前,定中显现般若慧,此即所谓「止观双运,定慧等持」,而随着日久功深,自能融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渐渐的,自性本空的境界现前,这就是「戒体」。

  能断金刚

  一般受戒时观想「香云盖」,并没有彻底谈到「心地」。真正顿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诸法空相现前,毕竟空,那才是「戒体」。那是一把金刚宝剑——能断金刚——亦即「般若」。能够扫除一切颠倒梦想——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不就是戒体吗?不思善、不思恶,那是无住的境界,慧观(智慧的观察)能到达这个境界,乃至契入诸法实性,就是甘露,就是香云盖。

  香云盖尽虚空、遍法界,重重无尽,不就是LA字的功德所在吗?故LA字的究竟本意是教你以最简洁、最快速的方法彻见本来,照见五蕴皆空,回归到无量光——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宗教的信仰,可以用感情去投入,但重要的是真正进入到佛法的大门,能与《金刚经》相应,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道理。 唯有如此,才有见到阿弥陀佛、见到十方诸佛的份。即诚如初祖说的「佛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空)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见佛,原来不得」。故说唯有身心空相现前,才是真正的见佛。

  四加行

  禅坐的层次有所谓「暖、顶、忍、世第一」四加行。「暖」是暖相现前;「顶」是整个身心脉相都消融了,心气合一,四肢百骸都通畅无比。我们的头顶是顶端,指尖也是顶,乃至全身四肢百骸都是顶。末端即是顶端,全身毛细孔无一不通畅就是「顶」的境界。

  「忍」,切断的,把一切妄想执着都放下了,安住在定中。「世第一」,般若慧现前,到达人世间至高之境界。空、无相、无我即世第一。「LA」字真正观想到了,它就会产生这些效果的。

  一般人作起观想,总是感觉黑洞洞的,无明当然是黑暗无光啦!但只要你把握到重点,就知道菩提自性并不在明暗之中作分别了。因为无相光明之中,并无所谓明暗呀!

  芙蓉楷禅师说得好:「不用求真,唯须息见,诸见若息,昏雾不生,自然智鉴洞明,更无他物。」明暗只是你所见的境界,能见的自性并没有明暗。试问!我们的色身有生老病死,能见的自性,有生老病死吗?它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佛法就要这样去体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