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十章 欲界六天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于己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命终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间顶。如是一类名忉利天。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命终之后于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类名须焰摩天。一切时静。有应触来未能违戾。命终之后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如是一类名兜率陀天。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命终之后生越化地。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无世间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终之后遍能出超化无化境。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已还名为欲界。
讲解完了人道和仙人的情况之后,佛又紧接着讲述开了天界,首先就是欲界六天。
佛说:“在人世间,有些人一点儿都不追求上述十种仙人那样的长生不老,也不去追求真正的解脱轮回,因为他们一直都割舍不下妻妾夫君的鱼水恩爱之情,但是他们也能够在正常男女欢爱的范围内把持,并不会有不正常的淫乐之事,因为心不追求不正常的淫乐,因此就会澄明剔透,焕发光彩。当这个众生在人间的寿命中止之后,就会转生成为相邻于日月天子的天界众生,而此类人就称作四天王天了。”
按照《起世经》中所说,在须弥山的半腰,离地四万二千由旬,日月经行之处,东西南北四座山峰之上,有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所居宫殿。东西南三天王的宫殿全部都是“纵广正等六百由旬。七重垣墙七重栏楯七重铃网。复有七重多罗行树。周匝围遶杂色可观。悉以七宝而为庄饰。所谓金银瑠璃颇梨赤珠砗渠玛瑙等之所成就。于四方面。各有诸门。一一诸门。皆有楼橹却敌台观园苑诸池。有诸花林种种异树。其树各有种种叶。种种花。种种果。种种香。其香普熏。有种种鸟。各各和鸣。其音哀雅。甚可爱乐。”
只有北方天王的宫殿“三大城郭。其三者何。一名毘舍罗婆。二名伽婆钵帝。三名阿荼盘多。咸各纵广六百由旬。七重垣墙。七重栏楯。略说乃至。种种众鸟。各各和鸣。”
而且“毘舍罗婆、伽婆钵帝二宫之间。为毘沙门天王。出生一池。名那稚尼。纵广正等四十由旬。其水调和。清凉轻软。其味甘美。香洁不浊。其池四边。七重砖砌。七重宝板。间错分明。七重栏楯。七重铃网。亦有七重多罗行树。周匝围遶。杂色可观。乃至砗渠玛瑙等。七宝所成。于四方面。各有阶道。亦以七宝之所庄饰。池中多有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牟陀花。奔荼利花等。自然出生。其花火形火色火光。乃至水形水色水光。花量大小。皆如车轮。光明所照。至半由旬。香气所熏。满一由旬。有诸藕根。大如车轴。割之汁出。色白如乳。食之甘美。味如上蜜。”
而且“伽婆钵帝、阿荼盘多二宫之间。为毘沙门天王。立一园苑。其园名曰迦毘延多。纵广正等四十由旬。七重垣墙。七重栏楯。乃至七重多罗行树。周匝围遶。杂色可观。略说如前。乃至七宝之所成就。”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四大天王以北方多闻天王而为统领,北方天王需要有足够的地方来召集其余三大天王率领属下前来集会,因此北方天王的福报享用要比其他三大天王优越许多。
以上介绍的就是距离人世间最近的四天王天,也就是天界最低一个层级,四天王天的人情欲念,几乎和人世间没有什么两样,差别的就是福报寿命享用而已。
佛接着说:“如果有众生,不但没有任何不正常的淫欲,就连正常的夫妻之事也都比较寡淡,并不十分贪恋闺房之乐,但是因为终究还是有淫欲的存在,因此也就不会在清净宴坐的时候得到全部的净味。这种众生在人世间的寿命中止之后,就会转生在比日月经行之处更高的天界,也就是处于须弥山顶的位置了。此天的名字叫做仞利天。”
仞利天,又称作三十三天,由帝释天率领三十二天王掌管,故称三十三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帝、天主、玉皇大帝了。在《起世经》中说:“须弥山王顶上。有三十三天宫殿住处。其处纵广八万由旬。七重城壁。七重栏楯。七重铃网。外有七重多罗行树。周匝围遶。杂色可观。七宝所成。所谓金银琉璃颇梨赤珠砗渠玛瑙等。其城举高四百由旬。厚五十由旬。城壁四面相去。各各五百由旬。于其中间。乃开一门。一一城门。悉皆举高三十由旬。阔十由旬。其门两边。并有楼橹却敌台阁轩槛辇舆。又有诸池花林果树。其树各各有种种叶。种种花。种种果。种种香。其香普熏。有种种鸟。各各和鸣。其音调雅。甚可爱乐。又彼诸门。一一门处。各有五百夜叉。为三十三天昼夜守护。诸比丘。于彼城内。为三十三天王更立一城。名曰善见。其城纵广六万由旬。七重城壁。七重栏楯。七重铃网。外有七重多罗行树。周匝围绕。杂色可观。亦以七宝之所成就。所谓金银乃至玛瑙。其城亦高四百由旬。厚五十由旬。城之四面。亦各相去五百由旬。于其中间。便开一门。诸门亦高三十由旬。阔十由旬。一一诸门亦有楼橹却敌台阁水池花林种种奇树。其树各有种种叶。种种花。种种果。种种香。其香普熏。种种众鸟。各各和鸣。如是诸门。门门皆有五百夜叉。为三十三天昼夜守护。”
而且“三十三天善见城侧。为伊罗钵那大龙象王。立一宫殿。其宫纵广六百由旬。七重墙壁。七重栏楯。略说乃至。种种众鸟。各各和鸣。”
而且“善见城内。有三十三天聚会之处。名善法堂。其处纵广五百由旬。七重栏楯。七重铃网。外有七重多罗行树。周匝围遶。杂色可观。乃至玛瑙等七宝所成。于四方面。各有诸门。一一诸门。皆有楼橹却敌台观。种种杂色。七宝所成。其地纯是青琉璃宝。柔软细滑。触之犹若迦旃邻提衣。当其中央有一宝柱。高二十由旬。于宝柱下。为天帝释。别置一座。高一由旬。方半由旬。杂色可观。乃至砗磲等。七宝成就。柔软细滑。触之如前。其座两边。各有十六小天王座。夹侍左右。七宝所成。杂色可观。柔软细滑。触之如前。诸比丘。此善法堂。诸天集处。有帝释宫。其宫纵广一千由旬。七重垣墙。乃至众鸟。各各和鸣。诸比丘。此善法堂诸天集处。东西南北。四面皆有诸小天王宫殿住处。其宫或广九百由旬。或复纵广八百由旬。或复七百六百五百四百三百二百由旬。其最小者。犹尚纵广一百由旬。七重垣墙。乃至众鸟。各各和鸣。又善法堂诸天会处。东西南北。各有三十三天诸小天众宫殿住处。其宫或广九十由旬。或复纵广八十由旬。或复七十六十五十四十三十二十由旬。其最小者。犹尚纵广十二由旬。七重垣墙。乃至众鸟。各各和鸣。”
而且“此善法堂诸天会处。东面有三十三天王苑。名波娄沙。纵广正等一千由旬。略说乃至。七重垣墙。皆玛瑙等七宝所成。于四方面各有诸门。一一诸门各有楼橹。杂色可观。乃至玛瑙七宝所成。诸比丘。波娄沙苑中。有二大石。一名贤。二名善贤。皆天玛瑙之所成就。并各纵广五十由旬。柔软细滑。触之犹如迦旃邻提衣。”
而且“此善法堂诸天集处。南面亦有三十三天王苑。名杂色车。其苑纵广亦千由旬。七重垣墙。乃至玛瑙之所成就。于四方面各有诸门。一一诸门皆有楼橹。杂色可观。乃至玛瑙等七宝所成。于彼苑中。亦有二石。一名杂色。二名善杂色。天青琉璃之所成就。并各纵广五十由旬。柔软细滑。触之犹如迦旃邻提衣。诸比丘。此善法堂诸天集处。西面复有三十三天王苑。名曰杂乱。其苑纵广亦千由旬。七重垣墙。乃至七宝之所成就。四方诸门。皆有楼橹却敌台阁。并七宝成。此杂乱苑中。亦有二石。一名善现。二名小善现。皆天颇梨之所成就。亦各纵广五十由旬。柔软细滑。触之犹如迦旃邻提衣。”
而且“此善法堂诸天集处。北面复有三十三天王苑。名曰欢喜。其苑纵广亦千由旬。七重垣墙。乃至玛瑙等七宝所成。四方诸门各有楼橹却敌台阁。亦为七宝之所庄严。”
三十三天的人情欲念,较之四天王天,显得微薄明净一些,而福报寿命享用则更加殊胜。
“还有一类众生,心中的欲念更加微薄,并不会主动地生起欲念之心,仅仅会在妻妾亲就的情况下,逢场相做而已,事后并不会再三回味,又生欲情。因此这类众生在人世间绝对是属于静多动少之人,也是属于情少想多之人。因此,这类众生,在人世间的寿命中止之后,就会转生到更加高超的虚空之中,朗然安住,虽然日月光明并不能照耀到此,但是这里的天人却能够自带殊胜光明。此天的名字就叫做须焰摩天。”
焰摩天的天人,已经不再需要男女身体的交合了,只要两人相互执手,就可以得到情欲上的满足,但是仍然会和三十三天、四天王天一样地有类似于人间的人情世故,只是此处的光明和福报寿命享用等更加优越了。
“还有一类众生,在人世间的任何时候,都会安静宴坐,已经没有了情欲之念,但是当欲触来临的时候,还是会有乐触产生,事后当然也不会念念不忘。像这一类的众生,就会在人世间的寿命中止之后,转生到必虚空更加精微的上层天界,和前面的三层天界根本就不相交通,一直可以安住到劫末世界的毁灭,那恐怖的三种劫灾都不会波及到这一层的天界。这个天界的名字叫做兜率陀天。”
兜率天,又称知足天,有内外二院,外院为普通天人所居,内院为补处菩萨的住处,补处菩萨常由此天下生而成佛,今为弥勒菩萨的净土。此天的天人,只要相互对视一笑,就能够满足心中的欲念了。
“还有一类众生,在人世间的时候,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欲念之心,但是为了应机做事,还是会有淫欲的行为,只不过并不会感觉到淫欲之乐,而是会味同嚼蜡。这种众生在人世间的寿命中止之后,就会转生到更加高级的天界,成为乐变化天的天人。”
乐变化天,属于自己依靠天生神通力,随意变化五欲享受的天界。此界天人,只要相互熟视,就可以满足欲乐了。
“还有一类众生,在人间的时候,虽然身处人间,但是心中却没有任何人间的事务作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完全都是心超物外的样子。这类众生,在人世间的寿命中止之后,会转生到超越了变化和不变化境界的更高级的天界,而这层天的名字就叫做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天,简称他化天,此天不用自己变现乐具,假下天化作,自在游戏,故名他化自在,居欲界六天之顶,为欲界之主。此天男女,只要相互一看,既可以满足欲乐。
“阿难,以上者六层天界,虽然在行动上一层比一层更少地有淫欲,但是在心中,还是免不了淫欲的念头,因此从他化自在天以下,都属于欲界。”
至此,第八卷的内容就宣告结束。
在第八卷的内容中,主要讲述了正式进入修行之后的修行三阶段,然后就非常详细地讲述了干慧地、十心、十行、十住、十回向、菩萨十地、等觉、妙觉等修行阶段次第,然后就开始详细的讲解了之所以会感召地狱苦难的十种根本因,以及地狱六种果报的发生机制。
紧接着又结合十种根本因,讲解了十种鬼道众生的出现过程;十种畜生道众生出现的过程;十种人道众生出现的过程,十种人道中错误修行妄想长久住世的仙人的出现过程;以及欲界六天的出现过程。
并且释迦牟尼佛在每一次的内容中,都会反复强调:所有这一切,全部都是来源于最根本的虚幻的妄想,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并不是自然的出现,而是如梦如幻的假象,只要能够明白其根本虚假性,就有可能回归到本来清净圆满的无上菩提真性原始界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