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精选之:任贤篇(带翻译和出处)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下)
【翻译】 (孟子说:)“国家君主选拔贤能的人,如果迫不得已要用新人,就可能要让地位卑下的超过尊贵的,原来疏远的超过亲近的,这种事难道可以不慎重吗?您左右的人都说他贤德,这还不能肯定;朝中各位大夫都说他贤德,这也不能肯定;全国人民都说他贤德,这样可以进一步考察他;发现他确实是贤德,就可以重用他。您左右的人都说他不贤德,不要轻信;朝中各位大夫都说他不贤德,也不要轻信;全国人民都说他不贤德,这样应该认真审察他;发现确实是不贤德,就应该及时撤换他。您左右的人都说他该杀,不要轻信;朝中各位大夫都说他该杀,也不要轻信;全国人民都说他该杀,这样就应该认真审察他,发现他确实该杀,这样就应该杀掉他。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全国人民杀掉他的。如果做到这样,您就可以作好人民的父母了。”
(孟子曰:)“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万章下)
【翻译】 (孟子说:)“君主有错误他就劝谏;如果反复劝阻还是不肯听,就离去。”
(孟子曰:)“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离娄下)
【翻译】 (孟子说:)“说话不实在会带来危害。最大的危害,莫过于阻碍进用贤德的人。”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唯大国,必畏之矣。”(公孙丑上)
【翻译】 (孟子说:)只要实行仁政就可以获得荣耀,不实行仁政就会遭受耻辱;现在大家都痛恨耻辱却又安于不仁德的现状,这好比是痛恨潮湿却又甘愿住在低洼的地方啊。如果真要痛恨它,就应该重视仁德并且尊重有修养的读书人,让贤德的人处在高位上,让能干的人担任工作职务。趁着国家还没有危难,抓住这个时机,修明国家政令法典,那么即使是强大的国家,也一定会因此而敬畏它的。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公孙丑上)
【翻译】 (孟子说:)“尊重贤德的人任用有能力的人,有才华的杰出人物都有官位,那么天下的读书人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到你的朝廷供职了。” 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古典文学网的相关文章。
(孟子曰:)“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不用贤则亡。”(告子下)
【翻译】 (孟子说:)“从前虞国不重用百里奚因而亡了国,秦穆公重用了他因此成就霸业。不举用贤德的人就会亡国。”
(孟子曰:)“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告子下)
【翻译】 (孟子说:)“天子进入某国疆界,如果土地开辟得好,田野管理整齐,老人得到供养,贤人受到尊重,能干杰出的人各居其位,那就有奖赏;赏给土地。天子进入某国疆界,如果土地荒芜,老人被遗弃贤人不重用,聚剑财富的人处在上位,那就是处罚
。”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
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告子下)
【翻译】 陈子问:“古时的君子怎样才出来做官呢?”
孟子说:“有三种情况当官,有三种情况不当官。如果恭敬有礼地迎接他;他提出建议也准备付诸实行,那他就会就职。虽然礼貌并没有减少,但建议不能实行,那就辞职。其次,虽然没有实行他的建议,但迎接他还是恭敬有礼、尽心尽意,那他也会就职。如果礼貌减少了那就辞职。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尽心下)
【翻译】 孟子说:“不信任仁德贤能的人,国家就会空虚;没有礼义,上下的关系就会错乱;没有好的政事,国家的钱财就会不够用。”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