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这样,体温会让酥油融化的。”华旦精心于眼前的“作品”言笑晏晏,裱贴酥油花时再将手指用豆面搓热,“一冷一热,手又疼又痒的滋味可不是那么好受的,但比起自己的信仰来说也算不上什么。”
地处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莲花山坳中的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系“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师诞生地,现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其中壁画、堆绣与酥油花并称该寺“艺术三绝”,2006年酥油花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塔尔寺上花院掌尺(艺术总监)印巴坚措介绍,酥油花制作起于西藏,兴于整个藏区,辉煌于塔尔寺,迄今已逾600年历史。相传为宗喀巴大师在一次祈愿法会期间曾梦荆棘变明灯,杂草化鲜花,万象集于一案,为再现梦境,便召集僧众用酥油塑成所梦事物供于佛前。
据了解,制作酥油花原料取用9月份以后牧区枯草季的白酥油,其筋度及粘度高于荣草季黄酥油,每岁立冬起,艺僧们就将纯净的酥油切成薄片,加之冰水揉匀如面团状,而后根据需要添加色彩纷呈的天然染料,使酥油花色泽鲜艳,久不褪色。
“虽然老艺僧们会因长期制作酥油花患上风湿关节病,甚至残疾,但让酥油花‘绽放’下去可是我们年轻一代艺僧的责任。”华旦眼里,这90多天的酥油花制作更是一段特殊的修行旅程,“捏酥油花的过程中,想象主题里的故事,会明白很多浅显但又容易被忽略的道理。”
白酥油在华旦等一众佛弟子指尖“3D打印”而出,被置于高达数米的版面之上时,人物走兽百计,亭台楼阁十数,自花鸟虫鱼至山川建筑,从人物轮廓到面部神情,逼真传神,惟妙惟肖。
“虽然土生土长在青海,但(酥油花)以前只见过‘迷你’版的,今天看了‘啊咋咋’(表示赞叹)真的很震撼。”艺僧布置期间,来自青海海西州的德都蒙古族信徒布仁巴义尔说,“今年来塔尔寺朝佛,不仅看了‘跳欠’(指羌姆),还欣赏到了酥油花,‘啊咋咋’太棒了!”
2016年1月,酥油花、堆绣和壁画在内的塔尔寺“藏艺三绝”借助中国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文化项目走出国门,在法国巴黎和德国柏林进行展示周活动。
据悉,每载塔尔寺酥油花展之时,该寺还将展出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堆绣作品。
“一切众生都是佛,我们酥油花艺僧每年准备这么久,就是在等待正月十五晚短短几小时的盛开,今晚也是把做酥油花的功德回向给所有有缘人的最好机会。”华旦说。
(完)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