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结缘网

觉光长老开示:自淨其意

发布时间:2023-07-19 10:18:56作者:地藏网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四句話,將三藏十二部經典,無不包括殆盡。諸惡莫作就是「止」,眾善奉行就是「觀」,自淨其意即是止觀不二。天台止觀,即解此三句。自淨其意一句,徹性徹相義該一切,理通大小。如人欲識佛境,當淨其意如虛空,我們凡夫眾生的心地,自無始以來,被煩惱的塵垢所染污,必須清除淨盡,始顯清淨本然心。意乃是心的造作,所謂起心動念是。心之與意,如水之與波,而性體不變。我們學佛就是要在這起心動念處,觀照心的動向。一念心起,具足十法界,歸納分析不外善惡兩途。二者又互為消長,善念興惡念消,惡念興善念消。學佛修行,就是在這裡下功夫;已生善念,令其增長;未生善念,令其生起。已生惡念令其消滅,未生惡念令其不生。久而久之,善念充滿惡念絕跡。此時的善念也就失卻作用,應一并摒除,恢復本來面目的真如佛性,即是禪宗所謂坐斷兩頭,淨宗所謂心佛不二的境界。禪宗六祖大師曾說:「不思善、不思惡、此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本來面目,正是佛教徒所追求的。話雖如是簡單,但修行頗為不易。因為我輩凡夫,由無始以來,受無明所惑,被惑業遷流,生死輪轉不息,深受貪、瞋、癡、慢、疑煩惱塵垢染污,顛倒夢想,親塵背覺。

釋迦牟尼佛悲憫眾生疾苦,設種種法門以對治,如同醫藥,專為除病對症就好。法門雖多,不外降服其心,無分高下,契機為尚。修行佛法應悲智雙運福慧兼修,以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為例,前五度包涵悲、戒、定、合之為福,後一度為智慧。龍樹大師說:「以般若(智慧)為導,以前五度為首。」前五度如渡船,智慧如舵盤。船身固然要健全,有舵盤才不會錯失方向,六度具備始為波羅密多(到彼岸)。故學佛不能沒有智慧,此之所謂智慧,是背塵合覺的般若智慧,它由福慧二嚴所生,並非偏重智慧,專為聰明智解的狂慧,它是由自淨其意而後顯現的。如何自淨其意,要以個人根器隨機適應,如禪宗五祖門下神秀大師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從有諦(假諦)為出發點。惠能大師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從空諦為出發點。惠能聽五祖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句,才徹悟到自性本來不生不滅的真空妙有的妙諦。六祖以後的禪宗,確是灑脫利落,往往一棒一呵,舉手投足之下,頓悟妙諦。一者本是上根利器,二者是機緣成熟,如箭在弦,一觸即發。一旦開悟,無罣無礙。趙州說:「念佛一聲,漱口三日。」丹霞說:「佛之一字,吾不喜聞。」這乃是開悟以後全盤妙境的體證,用特別加強語氣,以圖教人離相。早在南嶽慧思大師也有如是說法,大師與誌公同時。誌公曾傳話說:「何不下山教化眾生?」他說:「三生諸佛被我一口吞盡,更有甚麼眾生可以教化?」梁武帝請傅大士講金剛經,大士登座僅將撫尺一揮下座,而誌公告訴武帝說:「大士講經竟。」這都是淨意的究竟境界,連至善的佛念也清除淨盡,我輩凡夫萬萬不可從這裏追求!當知頓悟之說,並非絕無漸次,祗是根利快速而已。

菩薩尚有隔陰之迷,凡夫鮮有宿之慧。況且貪瞋內擾,濁境外眩,依教奉行尚不易行,何況頓悟?更可怕者壽命無常,一旦學道未成身先死,失卻人身聞法不得。不如選擇可靠途徑——念佛求生淨土,那裡環境好,壽命長,終有開佛智慧的機會。念佛法門,也是修禪定的一種,古時有所謂念佛禪,提倡持名念佛的慧遠大師,也還是以念修定,他在定中曾三見淨土與聖眾。

娑婆世界,物質愈文明,人心雜念愈多,自力修定頗不容易。念佛一法,就是以淨念消滅雜念,雜念盡除時,淨念也就不存在,此時當下就是淨土。時時湛寂靈明,剎那不昏不散。究竟境界並無二致,一切法門殊途同歸。學佛人應重腳踏實地,切忌好高鶩遠。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