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的一生与佛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门思想对他的人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人物山水图》册之一 故宫博物院藏青年时期,金农家境殷实,衣食无忧,常与诗僧有所来往,『西湖后岭水乐洞,闻有诗僧亦谙,己公之亚,青鞋布袜,常造精庐,得句呈佛,旬日忘返。』
中年时期,他又发出皈依佛门的誓愿:『念玉溪生有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誓愿,因亦誓愿五十之年便将衣祴入林,得句呈佛,以送馀生。』晚年时期,孤苦伶仃、衰病缠身的金农,客死于扬州佛舍。有记载曰:『癸未秋,先生没于扬州佛舍,书琴瑟,几杖器服,百年之聚浩然云散。』
如此看来,金农的生命轨迹与佛家、佛舍、僧人、佛经产生过密切交集,但他是在积极入世未果后才生有一颗向佛之心的,悬室妙相,以为皈依,欲放下心中挂碍,遁入空门得大涅槃之境。
例如他曾说过:『余年逾七十,世间一切妄念种种不生』『写经之暇,画佛为事。七十衰翁,非求福禔,但愿享此太平,饱看江南诸寺门前山色耳』。然此『七十衰翁』丈夫志四海的宏并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散,金农仍在七十六岁高龄时,因得知乾隆巡幸江浙,作《拟进诗表》敬献于乾隆,期待得到圣上恩光;亦或画寿道士小像于尺幅中,交于弟子罗聘告知:『遇佳山水,见非常人,闻予名欲识予者,当出以示之,知予尚在人间也。』
金农自称『七十衰翁』,却仍向往立身扬名,怎能是妄念不生,非求福褆呢?由此可见,金农晚年选择信佛、画佛,皆是由于对苦难生平无力改变,才选择以写经、画佛的形式来消除前业,摆脱轮回,以赢得来生好的果报。
《人物山水图》册之二 故宫博物院藏《人物山水图》册之三 故宫博物院藏《人物山水图》册之四 故宫博物院藏《人物山水图》册中共有三开涉及到『佛像』。第一开墨笔白描罗汉一尊,罗汉慈目长眉,双手交叉放于举起的左膝之上,坐下布以忍草,身后是三株枝叶茂密的菩提树。画作左侧自题:『于无忧林中,己卯八月。苏伐罗吉苏伐罗画佛一躯。』钤盖方形白文『金吉金印』。此开作品线条柔净均匀,给人祥和静谧的感受,风格迥异于他人。金农在《冬心先生画佛记》中已为自己画佛风格做出了清晰的注脚:『余画诸佛及四大菩萨、十六罗汉、十散圣,别一手迹,自出己意,非顾、陆、谢、张之流,观者不可以笔墨求之。谛视再四,古气浑噩足千百年,恍如龙门山中石刻图像也。』
《人物山水图》册之六 故宫博物院藏《人物山水图》册之八 故宫博物院藏《人物山水图》册之九 故宫博物院藏第二开画礼佛场面,一居士双膝跪于佛前蒲团之上,昂首举目观于佛像,合十礼佛,设色淡冶,清新自然,自成意趣。右方自题:『双树幂庭,布以忍草。居士且善者,相合十礼佛,种种皆由心生,绝非摹仿所为也。画毕又题一诗:「三熏三沐开经囊,精进林中妙意长,礼毕小身辟支佛,写时指放玉豪光。」心出家盦僧画记。
』钤盖方形白文『金吉金印』。《人物山水图》册之十 故宫博物院藏《人物山水图》册之十一 故宫博物院藏第十二开画山僧叩门,画面墨韵盎然,淡墨写出两株树干,纵笔湿墨画浓密枝叶压于屋檐,屋下画一骨瘦嶙峋的老僧举手叩门,尤显荒凉孤寂之意。左侧自题:『树荫叩门门不应,岂是寻常粥饭僧。今日重来空手立,看山昨失一枝藤。山僧叩门图,昔耶居士并题。』钤盖长方形『林泉』朱文印。结合诗文,画面青冷阴郁,苦涩荒寂之感扑面而来。
《人物山水图》册之十二 故宫博物院藏《人物山水图》册中此三开以『画佛』为主题的册页,表现出金农晚年所受到的佛家思想的影响。日治清斋,写经、画佛是耄耋之年的金农为消除前业、摆脱轮回、寻找精神寄托的方式之一,也可能是金农将自己置入了图画之中,以图喻己。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