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俗家名叫悉达多。这么一个锦衣玉食的太子,为何后来创立了佛教,并成为了“佛祖”?相信很多人都有点纳闷,也感到奇怪。
要知道,自从释迦牟尼成佛之后,至今已经有了2600年漫长的历史。这期间,并非没有大智大勇、大慈大悲的人出现,但为何几千年来,唯有释迦牟尼成了佛,后来再无一人成佛呢?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查看释迦牟尼的生平,就会为他所取得的成就而随喜赞叹:辛苦是有好报的。或许,这也是释迦牟尼所说的一种“因缘”?
最初的释迦牟尼,其实是信仰“婆罗门教”的。并曾为此苦修多年,只是后来因为修为触及天花板,意识到自己再也无法进步。释迦牟尼苦修婆罗门教的收获是:所谓的苦修,虽然能获得一定的精进,却更易使人形神俱疲。而世间的“五欲”让人贪图安逸,这对修为是非常有害的。因此,释迦牟尼毅然转身,开始做更深层次的探讨。
释迦牟尼这次转身,离开苦行林之后,发生了著名的“恒河洗浴”事件。并在沐浴中悟透“想要证得菩提,必须要有清净心,想要清净心,那么色身就得先清净”。因此,后世佛教一般都把释迦牟尼从苦行林出来、在恒河洗浴的过程,称为“沐浴金流”。
从这里开始,直到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先后历经三个大的“劫数”:
1、从苦行林出来,因为此时的释迦牟尼,在苦行林已经苦修了六年之久,身体是非常的衰弱。
在河流里洗浴的时候,甚至连爬上岸都非常困难。这时候,岸边的垂柳,忽然伸出树枝,让释迦牟尼得以顺利攀援而上。如果没有这根树枝,释迦牟尼说不准就历劫了。因此,这一回,算得上是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的第一劫。2、释迦牟尼虽然平安上得岸来,但此时的身体虚弱依然未得到改善,也就是亟需补充营养。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能避免的现实问题。这种事情,对我们现在的人几乎毫无压力,吃东西,随时随地可以完成。但在古代,物质生活是非常匮乏的,饿殍遍地是经常可见的现象。
但此时极度虚弱的释迦牟尼,随时都会有“圆寂”的可能。这时候,一个牧羊女适时出现,并赠予释迦牟尼一钵乳酪。这不但是营养丰富的食物,还非常适合身体虚弱的人食用。因此,释迦牟尼得救了,进食乳酪之后,体力及时恢复。这算得上释迦牟尼成佛前的第二劫数。
3、洗浴完毕、恢复体力之后的释迦牟尼,真的算得上是神清气爽、精神饱满。而面前的一颗菩提树——那棵广为佛弟子传颂的菩提树出现了。释迦牟尼在树下入定金刚座,并发誓“不得大道,誓不起身”。
好事多磨,这时候,“魔道”中人竟然提前得知释迦牟尼即将证道,前来骚扰,试图阻止他的证悟之路。首选,“魔王”亲自出来责骂释迦牟尼,甚至不允许他坐在菩提树下,并以伤害为恐吓,但释迦牟尼不为所动。
最后,技穷的魔王,竟然指挥魔军向释迦牟尼射出乱箭。但魔军的乱箭,在释迦牟尼的“慈心三昧”面前,寸功未得,纷纷掉落,而释迦牟尼周身显出慈悲的光芒,甚至将乱箭化做了莲花。
这一劫,是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最危险的一劫。当然,这一劫在我们现代人眼里,似乎多了点“神话”色彩。其实,所谓的“魔王、魔君、魔箭”,我们或许可以认为乃是“相由心生”,或者说“魔由心生”而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大道在即时的杂念而已。
因此,释迦牟尼之所以能由一个“太子”创立佛教,并最终成为佛教的佛祖,并非侥幸。首先,是因为他天资聪颖,根基优异;其次,内心坚毅,对自己的信仰始终如一,不离不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世界上最大的敌人是谁?是我们自己,释迦牟尼能在最后关头,战胜自己的“心魔”,这才是他不至功亏一篑、最终证得大道的关键所在。
南无阿弥陀佛!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