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结缘网

霞浦杨家溪观音寺

发布时间:2024-07-23 13:31:56作者:地藏网
霞浦杨家溪观音寺

观音寺,位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杨家溪风景区内,杨家溪中游,通津桥东面的桥头旁,背依峻峭雄伟的马头山,群峰相环绕,中间温文尔雅的马头漈(俗称雾头漈)落差约达六十多米瀑布,犹如飞龙直泻而下,溅起阵阵水花,犹如观音净水洒落人间,整个寺院笼罩于深山茂林之中;前临杨家溪及始建于秦汉时期的福温古驿道(通京路)和通津桥,不仅自然环境秀丽,景色迷人,而且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据民国版《霞浦县志.祠志》记载:“观音寺,在七都,宋元丰三年建……”。从中可知观音寺始建于宋元丰三年(公元1081年),初名岩井寺。明清以后,观音寺曾三度毁圮、重建。清同治年间重修时,改名观音寺。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再次重修建。1958年毁于台风,1985年渡头和杨家溪村民再度在旧寺前观音亭后,择址重建一所一殿,两庑砖结构的寺院僧寮。

为了推动观音寺重建工作,增添景区人文景观,杨家溪风景区管理处,邀请蒲田能工巧匠打制了18根仿宋风格的石柱和一批磉石、条石。

2002年8月,太姥山平兴寺戒坚法师受观音寺众僧和当地居士及杨家溪旅游区管理处的邀请,前来担任观音寺监院。为此,并着手规划筹资重建。在重建的过程中,先后得到厦门市佛教协会秘书长、鸿山寺住持法云法师、宁德佛教协会副会长、福鼎市昭明市方丈界让法师、宁德市佛教协会会长资国寺住持贤志法师等大德高僧的指导。

如今,寺院依山而建,占地面积5亩左右,已经建成大雄宝殿、僧寮、斋堂、客厅等,建筑面积达2400多平方米,先期已投入1000多万元,逐步改善了弘法道场的基础设施。在寺院建设过程中承蒙台湾陈铭堂夫妇和福鼎、霞浦众多热心人士的鼎力相助,促进了弘法设施日趋完善。

纵观寺史,观音寺几经沧桑,几度荒废,但整个寺院的人文历史底蕴深厚,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鲜为人知的相关传说:

一、镇寺观音佛像出土的传说。

相传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一夜晚,观音菩萨托梦给观音寺对岸的杨家溪村一村民,第二天早上该村民依梦中所述,在杨家溪的溪滩乱石中挖出宋代观音石雕佛像。于是,该村民就在杨家溪大桥东边旁建小庙供奉着观音。时至 2009年11月21日(农历十月初五)举行大雄宝殿封顶典礼时。从杨家溪里挖出的宋代观音像移至佛堂供奉,便成为观音寺镇寺之宝。

二、丰富的文物。

现存镇寺观音石雕像一尊、清代同治九年(公元1890年)闰十月福宁府知府周懋琦所撰写的《重建杨家溪桥记》和《护桥禁款》石碑各一块、同治辛末十年(公元1871年)《霞邑建扬家溪大桥总理事》碑刻一块、光绪壬午年(公元1882年)菊月所建的焚纸炉上的楹联,出自福宁府城书法家张国纶所题写的篆体书法,曰:“口炉墨迹灰烬;口书香绍子孙”。福鼎秦屿莲川文士王彦钧题写的楷书楹联:“纸上零星钦点画;炉中活火焕文明”、杨家溪下坪洋贡生杨登桂题写的楷书楹联:“陈庚罗典籍;付丙拾珠玑”、佚名人士题写的草书楹联上联:“念头皆觉路”等石刻。在寺前还立一块由霞浦县人民政府于1956年12月立的《杨家溪大桥》碑记。

这些石刻作品不但书法秀美,而且刻工精细,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四、文人墨客的墨宝。

观音寺,由于地处杨家溪景区内,文人墨客常在此揽胜,因此,留下许多墨宝。有李德霖先生撰写楹联:“杨家观音承千年、溪流佛光普万家”、南海普陀山住持戒忍方丈书的横匾“观音寺”、中国文化部文化艺术鉴定中心张博先生赠送的“清代乾隆皇帝印章宝谱”、书法家娄德平墨宝“佛”字、中央党校潘一先生书法“佛”字等,近百幅字和画等作品。为观音寺增添了浓浓的人文气息。

如今,随着牙赤公路的灌通,给游客带来交通便捷。观音寺门前特设一公交停靠站,这样香客或游人,一下车登上十多级的台阶,便进入寺内。前来佛门圣地朝拜的善男信女和观光揽胜者络绎不绝。小编今天就分享这些,你看后有什么建议,欢迎关注后,在文章留言区留言互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