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结缘网

九住心和禅定有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4-01-10 12:09:21作者:地藏网

关于九住心和禅定的关系,其实很好理解,想要达到一定的境界,师兄在禅定的时候就会经历九个阶段,这个九个阶段称为九住心,所以它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那么到底九住心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九住心和禅定有什么关系

⒈内住

修定,首先要bai依你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以什么做du为所缘境?选定以后开始修行,摄心守意,定住在所缘境上。这是修定的第一步,称为「内住」。

我们的心过去都是向外攀缘,稍不注意就看得入神、听得忘记任何事情,一心沉迷在某一件事里。心向外追求,向外奔驰,就称为「放心」。修行者是不可以「放心」的,应该要「安心」,要把心收回来,这称为「收心」。

将心定在所缘境上,让念头扣住所缘境这一点,在这个点上开始修习正念,这就是「内住」。「住」的意思就是安定、固定在一个位置的意思。过去心都是向外,现在把心向内,锁定内心的所缘境,这是修定的第一个阶段。

⒉续住

修禅定的心路历程很像搬家以后调适内心的过程。过去的生活环境习以为常,现在突然搬到新的环境去,面对不同的人事、不同的文化背景,心里自然会常常想念过去的种种。其实以前的环境不一定会比现在好,但是因为六根与第七识相应,觉得那是你的老家,总是比较适应,换到别的地方就觉得不自在了。

过去已习惯放纵自己的心去向外贪求,现在要把心向内安住时,就会发现念头纷飞。一下子想到厨柜里面好吃的东西,一下子想到朋友、政治、股票……,种种念头不断浮现出来。有些是合你意的、你所关心的,就会一直想下去。想了一阵子又想到:「我在修禅定,怎么会想这些呢?」勉强再把心拉回来。

没有多久内心的习气又开始作祟,所以念头又跟着散乱起来。这是因为第八意识里的东西那么多,顺应第七意识的我执力量又那么强,没法说静就静。接着又发现心念跑掉了,勉强自己再扣住所缘。一次又一次的把散乱的心再拉回到正念上,继续想尽办法使心停留在所缘境上。这种陆陆续续的使心安住的过程,就称为「续住」。

⒊安住

搬家了,却又时常想回到过去的地方。人生的因缘很复杂,有时即使想回去,但是受到诸多因缘的牵绊,心里纵然再怎么想念,总是无法成行。慢慢的,终于对现前的环境适应下来了,想念的次数减少了,周围的人事渐渐熟悉了,谈话的对象也多了。逐渐觉得这里也是你的家,比较少再思念过去的环境和人事了。内心逐渐适应这样的环境,即称为「安住」。

没有修禅定的人,心念一向是向外攀求的。股票稍微一起落,整个心都要跳出来。现在看破了这个世间的虚假不实,慢慢的适应在这样的修道环境里。对于外面那些五欲,以及障碍禅定的五盖(贪欲、瞋恚、昏沈睡眠、掉举恶作等能够逐渐降伏,心能安住在所缘境上,即称为「安住」。

⒋近住

慢慢的,心意常在所缘境上,顶多是在所缘境的附近打转。比起第三阶段的「安住」(常常想家、想股票、想外面所喜爱的)更加进一步,心念不会再向外驰散。顶多念头起来以后,大概很快就可以把它拉回来,甚至同步进行—心思一方面在所缘境上,另一方面还在想以前的事情,但仍然离所缘境不远,所以称为「近住」。修行禅定时,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这四个步骤就是让我们从「摄心守意」开始,一直到整个心意时时刻刻都能保任在所缘境上的四个阶段。

九住心和禅定有什么关系

⒌调顺

从第五阶段开始,就能做到原始佛教所说的四正勤。四正勤的内容包括:⑴已生善令增长—心里所起的善念或已经做的善行,持续的令它增长,加强它的功效。⑵未生善令生起—应该有这样的发心、这样的善念,但老是不发,所以要使它生起来。三已生恶令断除—已生的恶业要立即斩断,不能让它继续生长、膨胀。⑷未生恶令不起—未生的恶业不能让它发展起来。恶的念头一动就不能任它滋生下去,要立刻消灭它。

四正勤的修行方法要能真正派上用场,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断除烦恼习气,就是在第五调顺的这个阶段。过去看到外界色、声、香、味、触这些无法抗拒的诱惑力,例如异性……等等可爱的境界,立刻就强烈地生起想要占有的念头,这是内心贪、瞋、痴的展现。这些诱惑境界的现前很容易让人心动,让我们的第六意识一直起分别,妄念纷飞,进一步采取手段去追取。

禅定修到了第四住、第五住的阶段,发觉心理已经有一些变化。比起以前来,脾气比较不冲动、不激动,感觉很安详、很宁静。生理方面也有一些改善,觉得安住在所缘境时身心比较能放松。这时已经尝到修禅定时那一份微妙的快乐,能够体会外面种种的五欲、六尘虽然偶尔也能给人快乐,但毕竟是一种相对的快乐。境界过去以后快乐就消失了,而且还会乐极生悲。快乐、兴奋到最后,就是累得要死。不像禅定那样从内心生起安详、寂静的快乐,再怎么样也不会有副作用。

深深体会到禅定的功德是那么的好,那么的微妙,所以宁可放弃外面的诱惑—色、声、香、味、触、男女相、贪、瞋、痴等,愿意回归到自己内心所扣住的所缘境。所以外境的强烈诱惑力一旦现起,就可以用对禅定快乐的向往来克服五欲,不再妄求。能够「调」御自己的身心,使它随「顺」所缘境,所以称为调顺。

大家在学佛的过程之中,慢慢会有这种进步的体验,知道修禅定能使自己更加清楚自己的心念所在。所以这个阶段的心念比起以前来,还要敏锐、清晰、明显,这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当中的「明心」阶段。「明心」就是心意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明显显的。念头究竟是清净抑或杂染,马上能作分别!

⒍寂静

前面第五调顺是指内心能够调伏外境的诱惑力,顺入所缘境。到了第六住即是心念寂静的阶段,已经开始有定力,完全可以扣住所缘境。所以不相应的杂念、妄念一现起,当然能够明白的分别,并且清晰地斩断它。因此,这个阶段专门在分别内心的起心动念究竟是好是坏、是清净是杂染、是正是邪?

三法印当中的「涅盘寂静」是形容圣者进入禅定以后,断除烦恼所体证的涅盘境界。这里的「寂静」则是指还没进入禅定之前,只要我们内心第八意识的这些过去种子一冒出来,就能够立刻发现。所以已生的善才能令增长,未生的恶令不起,已生的恶能当下斩断它。

⒎最极寂静

第六「寂静」是念头一起时,内心还在模棱两可的阶段。还在分别它究竟是不是杂染的、是否合心意的?还在戏论「要或不要」?无法用智慧来当下斩断这些妄念。到了第七「最极寂静」的阶段,警觉性更高,念头一动时,马上能够停止、降伏妄念,不让它继续的酝酿下去。修到这个阶段时,心念几乎都在所缘境上。

⒏专注一趣

「趣」是指「定点」,意即心念完全专注在一个定点(所缘境)上。

⒐等持

一般没有修禅定的人,心里会有一些上下起伏。碰到喜爱的就一直想,心思不断地「上扬」;累了就迷迷糊糊,没有智慧,一直要打瞌睡,「昏沈」下去,所以说内心「不平等」。

九住心和禅定有什么关系

而修习禅定到第九住这个阶段,能使心念保持平静、平等的状态,既没有微细的上扬、掉举、乱纷纷,也没有微细的昏沈、闇昧,所以是一个平等的状态。能够照这样持续下去,即称为「等持」。

通过以上的介绍,师兄不但对九住心和禅定的关系有了了解,同时对九住心也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这样对师兄的修行是有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让师兄在修行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收获更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