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讲】
第一章 应机妙法 唯在念佛
我们来学第一章 ──“应机妙法,唯在念佛”。 先解释标题。在佛法当中,机和法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谓“契理契机”,一切佛法不过是机和法的关系,如果机和法脱离了,就成为戏论,就不能成为真实的佛法。 “机”就是指众生,指我们众生千差万别的根机;“法”就是指佛法。佛法不是独立存在的,佛法是为众生而存在的,有什么样的众生,就有什么样的法来相应于他,解脱他、救度他,所以,这个法呢,一定要应机, “应”就是适应、顺应。法如果不应机,我们就没法修学。比如说,禅宗也很好,密宗也很好,天台、华严都很好,可是这些不应我们的机,这些法只能尘封在图书馆里边,只能存在有学问、有智慧的人那里。 “应机妙法,唯在念佛”,这是就我们这样的根机了。或许有的人读到这里,他有点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修别的法门哪! ”那就和净土法门不相应了,就不是净土法门的根机了。净土宗特别强调从我们机的角度来择法,这一点提供给大家来考虑。 佛法法门很多,我们能接触到很多书籍、录音带、VCD。凡夫的心理特点往往是这样子的:如果讲“这个法门好,殊胜! ”我就学这个,“那个殊胜!”就学那个,往往不是从众生的机这一边出发的,所以说就不太现实。佛法要有现实性,你要把自己的机做一个了解,看清自己的机,然后选择相应的法。 比如说做生意,各行各业都赚钱,但是你呢,要选择一个自己能赚到钱的行业。 我们学佛,也要站在这个角度来考虑,我们是什么样的众生?什么样的法跟我们适应?不要好高鹜远,讲的话很大,做起来通通做不到,这样就没有意义了,佛法就失去价值了。 《序言》开头说: 法无高下,应机则妙;药无贵贱,对症则良。 这两句话是大家熟悉的,佛法法门本身并不比较其高下,而是从现实效果和利益出发,能顺应我们的根机,这个就是妙法。一个法门再好,但不能顺应我们的根机,那就不是妙法。我们如果生病了,到药店买药,我们会不会这样, “哇,这药是进口的,四百块钱一粒,很名贵!”结果它是治偏瘫的;你是得了感冒,你把它买回去吃了管用吗?如果你得了感冒,你就买感冒的药,你不是从药品价格的高低来判断,能够对你的病症,这就是一副好药。 这是说明我们不要以凡夫的知见判断这个高、那个低,而是从我们众生的根机的角度出发,以我们能不能解脱生死这个角度来判断。底下说了: 然,处是娑婆,时是末法,机是愚恶, 我们现在所处的地点在哪里呢?在娑婆世界;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时代呢?叫做末法时代;我们是什么样的根机呢?是愚痴造恶之辈。择法修行的人,要慎重考虑这几方面的因素。环境、地点对我们有很大的障碍性, “娑婆世界”是“堪忍世界”,是苦恼世界,娑婆世界的众生,佛在经中讲,是造罪造业深重的众生,是被诸佛所舍弃的众生,《悲华经》里边说“一千四佛所放舍者 ”,过去佛通通放舍了,为什么放舍了呢?我们罪业太深重了。这样的众生,既然是别的佛所放舍的,依别的教法,就不能得救了。
末法时代的教法
现在是末法时代,已经不是大圣释迦牟尼佛的正法时代了,正法时代的行持标准,末法众生不能适应。印光大师在《文钞》里边说“夏葛冬裘”,夏天就要穿凉爽的单衣,冬天就要穿暖和的棉皮大衣。你说 “这件T恤衫很好,是名牌的,我很喜欢它!”到冬天你还穿著它,那就不合时宜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嘛!同样,你说“这个法很好”,是很好,但是是正法时代所行的法,你到末法时代再来修,你修不来了嘛!比如讲 “戒定慧三学”,这是佛法的基础,以戒得定,以定发慧,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然后得解脱。但是这个教法到目前就不行了,近代弘扬戒律的弘一大师,他的修持和名望都是很高的,弘一大师讲,我们中国的戒,从宋朝就断掉了,他说自己也不是一个完整的比丘,他认为自己是一个 “受三皈的沙弥”,没得到清净的戒体,为什么?传承断了。 在我们末法时代,要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呢?《大集月藏经》告诉我们说:“末法时代,亿亿人起行修道,无一得者,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所以,站在时代的角度来判断,只有念佛这一法;站在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来看 ── 娑婆世界烦恼强盛,罪业深重,没有佛力把我们救拔出去,怎么可能得救?有句俗话说“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的水是浊浪滔滔,跳进去能洗得干净吗?洗来洗去还是有黄泥,对不对?怎样才能洗干净呢?一定要有一个人把你从黄河里边拽出来,在净水里给你洗才能洗得干净。我们所处的世界不光是一条黄河了,是 “五浊恶世”,我们堕落在五浊恶世当中,六根对六尘,起心动念,无不是染污之法,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把自己洗刷干净,怎么做得到呢?从时间、处所的角度讲,我们必定要仰靠一个外力,能把我们从娑婆世界拯拔出去,转生净土,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清净。
心净国土净
佛法里有两句话,一个叫“心净国土净”,一个叫“国土净心净”。圣道门修行的人以前面那一句为他的宗旨,心清净了,国土就清净了,道理讲起来虽然不错,事实上呢,凡夫没有一个人做得到,大话好讲,大事难做。佛菩萨就不一样,阿弥陀佛就 “心净国土净”,他的清净愿心庄严,就形成了清净的极乐国土,这话是菩萨的身份才能讲得出来、才能做得到,对凡夫来讲,就不切实际。 依我们净土宗来讲,“佛土净心净”!极乐净土是很清净的,我们的心虽然染污,但是,到了极乐净土,自然心就清净了,开悟了,证无生法忍了。 以我们娑婆世界来说,我们来到大连的海洋公园,这里环境清净优美,一个星期的工作压力当下就放松了很多,就感到心地清净了很多,对不对呀?凡夫就是这样,内心总是随著环境而改变,我们没有以心转境的力量,只是心被境转。心既然被境转,就要选择好的境,就是要到净土去。你如果能做到境被心转,那就无所谓,你可以在娑婆世界度众生了,下地狱也不要紧了,因为你心能转境,地狱之火对你毫无妨碍了。可是,我们不是这样的根机。
愚痴造恶之辈
既然心被境转,对境界就要有所选择,那就从娑婆向往极乐,所以“处是娑婆,时是末法,机是愚恶”,看清我们是什么样的根机呢?是愚痴造恶之辈! 哎,你们同意不同意这一点哪? “讲我愚痴,讲我造恶,听著太难听了。”有没有人说“我不是愚恶,我是贤善”? “贤善”,也有一点啦,比较起来,大家在座各位能念佛、能修行、想解脱、吃素、持戒,比大街上的人当然是贤善了!但是,这里讲的 “愚恶”,不是依世间的善恶为标准来判断的,是从我们人的本性上来反思的,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哪一个断了贪嗔痴的烦恼呢?没有断贪嗔痴的烦恼,就具足三毒,三毒不恶吗?我们起心动念不是 “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吗?《地藏经》明确告诉我们说“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我们起心动念,都是我执、我见,“我”字当头,都有贪嗔痴的烦恼,所以叫做恶。这个 “恶”是本心上的,所谓“恶众生”、“造恶众生”。 “愚”又怎么解释呢?有人说“我并不愚啊,我读书很聪明啊,我很有智慧”,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从佛法的角度,你开悟了,懂得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了,那就不愚了,不然的话,就是两眼一片黑,是愚人。 净土宗对机的认识,和其它法门相比,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修学圣道门,一定要有那种大丈夫的气概,自己敢于承担,说 “彼亦丈夫我亦然”、“脚踏毗卢佛顶而过”,很有豪情壮志,因为圣道门,要自我修证成佛,如果没有这么大的勇气,那圣道门你是修不来的。净土门就不一样了,来到净土门,就很谦卑地把自己放下,认识到自己是个愚恶的众生,而仰靠佛力往生净土。 所以,印光大师讲:“愚夫愚妇之辈,老实念佛,往生净土。” 古德还有这样的说法:“圣道门者,极智慧离生死;净土门者,还愚痴生极乐。”修行圣道的人,他的智慧开发到极点,才能断烦恼、离生死。但是,学净土宗就不是这样子的, “还愚痴”,还愚痴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大家都觉得自己跟聪明,来到这个法门,也不是怀著那种谦恭的心,而是依自己那种思辩的心,这样就不叫“还愚痴生极乐 ”了,“还愚痴”就是“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我就是依念佛而往生。”这不是口上讲的,而是心中踏踏实实这样认为。 来到净土门之内,不要把自己的智慧夸得很高,《无量寿经》讲:“无量寿佛威神功德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光明”就是智慧的意思,诸佛的智慧尚且不及,那你凡夫来到念佛门里边,还谈什么智慧呢?老老实实放下来好了! 所以,认识到自己是这样一个众生,而老实念佛。
弥陀本愿
能够相应于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处所、这样的根机,是什么法门呢? 八万四千法门中,堪应此处、此时、此机之妙法, 唯有“弥陀本愿,称名念佛”。 佛法虽然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是能够适应我们娑婆世界、末法、造罪众生的,只有一个法门,就是弥陀本愿称名念佛。 我们自己想一想,除了这个法门之外,还有什么法门可以得救呢?让我们设想,现在把六字名号拿掉,任你怎么修行,能解脱吗?是不可能解脱的。 “弥陀本愿,称名念佛”,阿弥陀佛的本愿是什么呢?就是称念弥陀名号。 一般来讲,有四种念佛: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称名念佛。在这四种念佛中,有人认为称名念佛是最低的,观像念佛就比较高极了,观想念佛更高级,实相念佛是最高级的,通过持名念佛达到实相念佛,这是一般的观点。 但净土门不是这样子的,称名念佛,靠佛力,最容易,是佛的本愿,观想、观像、实相念佛,靠自力,不是佛的本愿。佛的本愿最殊胜,不是佛的本愿就不够殊胜。你再怎样殊胜,但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没有选择,没有符合佛的本愿。如果不符合佛的愿心,用再怎样 “殊胜”的心想去往生,就是自力,就不是佛力了。自力与佛力,怎么可以相比呢? 若是一般的圣道修行,共通的以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断烦恼、证菩提作为解脱之道;特别法门,就是指净土法门,净土法门为什么称为特别法门?就特别在弥陀的本愿,印光大师说: “不可以通途法门的教理来衡量特别法门。”有的人虽然自认为弘扬净土,但是都是以通途法门的教理来衡量,反而自误误人。 我们学净土的人,一定不要把自己原来修行圣道的观念和心态带入净土特别法门当中,那样就混淆了,就不纯净了,就不专一了。 为什么说唯有称名念佛是佛本愿呢?《无量寿经》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善导大师解释 “乃至十念”为“下至十声”,是根据《观经》说的“称南无阿弥陀佛,具足十念”,以称佛的名号,作为佛的本愿,因为称名简单容易,如果以实相、观想、观像念佛作为佛的本愿,那我们就做不来,就不能得救,这样,佛的大悲就不圆满。所以,称名是佛的本愿。因为称名念佛是佛的本愿,所以它最殊胜。 有的莲友说道:“观想念佛不也是正行吗?不是《观经疏》里边讲的观察正行吗?”这里有细微的区别。《观经》一开始讲定善十三观,定善十三观是要在定境相应的心中,很清晰地浮现极乐净土的庄严景象,那么,定善十三观毕竟是比较困难的,做不到怎么办呢?佛接著又讲散善三观,也就是三福九品,有 “孝养父母”等世福,有“具足众戒”等戒福,还有“发菩提心,读诵大乘”等行福,这是能修散善之人所修的,那还有的众生连散善也修不了,怎么办呢?《观经 》到第十六观就开持名一法,造罪造恶的众生,专依念佛,往生净土。所以,《观经》最后只付嘱持名一法: “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阿难,我讲的这部《观经》你要好好地受持,《观经》的重点在哪里呢?重点在于持无量寿佛名。”不是定善十三观等。 在《般舟三昧经》有一位菩萨,观想成就了,观到阿弥陀佛了,他就问佛:“欲生西方,以何行法为胜?”阿弥陀佛告诉他说: “欲生西方,当专称我名。”想到极乐净土,就专称我的名号。这就从观想念佛进入持名念佛。 《观经》的次第也是这样子的,定散二善最后进入持名念佛,转定散二善的修行,归入弥陀本愿,这就是我们净土宗的教理。观想念佛也好,观像念佛也好,最后统统进入持名念佛。 圣道门修行的人,他的解释和我们净土宗相反,他是以持名念佛为手段,作为基础、阶梯,慢慢进步,达到实相念佛,以此证悟。 我们净土法门,是种种定善、散善,归入他力本愿,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解释《观经》“汝好持是语”之付嘱文时,非常干脆 ── 可以说这句话是整个净土宗的核心和眼目 ── 大师解释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观经》从一开始虽然说定善和散善两门的利益,定善十三定观,也能往生净土,散善三福九品,也能回向往生净土,也有利益,但是,这两门不是佛的本愿,如果以佛的本愿为基准, “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念佛是阿弥陀佛本愿。 这样,我们就有得救之道了。如果以实相念佛作为弥陀本愿,我们在座的各位一个也做不到,如果做得到证悟实相,那就是大菩萨了;如果以观想念佛、观像念佛,都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唯以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作为佛的本愿,“弥陀本愿,称名念佛”。
念佛最胜最易
祖师云:“念佛最胜最易,极善最上。” 念佛法门最殊胜、最容易,是善中极善、上中最上。 我们一般的人,对念佛法门的认识有所偏差,要么认为很殊胜、但不容易,要么认为虽然容易、但不殊胜。大多数人觉得“念佛当然很容易了,三岁小孩都会念,但是就这样子念念佛,也能往生吗?如果不再加上其它的修行也可以吗? ”他认为念佛虽然容易,但不殊胜,认为诵经很殊胜,超过念佛的功德,观想也超胜念佛,修别的法超过念佛,“我没有办法修别的,如果有办法,我就修别的了,没办法,只好修念佛 ”;也有的人认为念佛虽然殊胜,但是不容易,“念佛当然殊胜了,可是要达到清净心才殊胜,要达到禅定一心不乱、工夫成片才殊胜,不然的话,散心称名不殊胜 ”。要么许殊胜、不许容易,要么许容易、不许殊胜,这都是有偏差的。 念佛法门不仅最殊胜,而且最容易,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光殊胜,不容易,就不叫殊胜了,因为容易,才叫殊胜。虽然殊胜,但是我们做不来,没有利益,就没有推广的价值,就不殊胜了。 比如说农民选种优良品种,有两个品种:一个品种呢,只要撒到地里,不需要悉心照料,自然就会收获很大;另一个品种,收获也很大,但是必须要专门护理,白天晚上都要照料它,专家才能做得到,一般的人做不到。那么,这两个品种,哪一个更是优良品种呢?大家没做过农民也知道,第一种才是真正的优良品种,种子好,撒下去就可以丰收。 念佛就是这个道理,不但殊胜,而且容易,殊胜和容易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殊胜。单是殊胜,不容易,就不能称为殊胜 ── 好是很好,但是与我们无关;如果单是容易,而不能了脱我们的生死,这个容易有什么意义呢? 又容易、又殊胜的法门,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人人可念,人人可证,人人可离生死,善中之善无过此善。 弥陀名号,摄尽一切功德,故最胜; 称名念佛,不论任何根机,故最易。 这整个一部书可以说就从“胜”和“易”两方面开展念佛。如果我们懂得了念佛有“胜”和“易”这两个功能,自然就一向专念了。 为什么有的人除了念佛之外,还要修别的杂行杂修呢?就是认为念佛不殊胜,不如诵经,不如坐禅,不如拜忏,甚至把念佛作为辅助,把别的作为主要的,或者说 “念佛是主要的,但是还不够,要别的来补助”,不能体会到念佛的殊胜。如果真正知道念佛是“极善最上”,没有超过念佛的善,没有比念佛更上的功德,那你所有的时间,都会拿来念佛了。你正要拜忏,一想 “念佛极善最上,来念佛吧!”这个不是观念,是在我们心中形成一种意志。
名号摄尽一切功德
“弥陀名号,摄尽一切功德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已经把所有的功德都摄在里边。单单六字,怎么能摄尽一切功德呢?这个我想通过比喻来说明,比如说,银行现在都办理信用卡,我们办一张卡,储存一百万,甚至一千万,那么,这小小的一张卡,就把你的财富摄在里边了,收起来是一张小卡,但放出来可以有楼房、有汽车。阿弥陀佛的功德法财,三明六通、无量智慧、无量慈悲等等,通通摄在六字名号这张 “卡”里边。又好比国家机关的大印,它是代表权力,它能把所有的权力摄在印章当中。同样道理,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神力,都摄在六字名号里边,说“阿弥陀佛有不可思议威神力 ”,从哪里表现呢?就表现在六字名号当中。所以,不可以在六字名号之外,再去寻找佛的救度。就口称“南无阿弥陀佛”。 单纯易行 “称名念佛,不论任何根机,故最易。 ”从众生的角度讲,任何人都可以念佛,没有说哪一种人不能念佛,当然,先天聋哑的人是特例,他虽然不能口称,仍然可以在心中忆念佛恩,仍然可以知道弥陀的慈悲救度,这也是念佛。一般来讲,口称 “南无阿弥陀佛”是最容易的方法,如果念佛要达到某种功夫,就不太容易了。继续来看: 净土法门名为“易行道”, “易”有二义:即简易、容易,亦即单纯化、易行化。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圣道法门是难行道,易行道的“易”有两层含义:第一,简易,简易就是单纯化,专一不杂;第二,容易,即易行化,容易做得到,这才是佛的慈悲。 如果很复杂,就不易了,净土法门要单纯化,不要搞复杂了。一切法门,理到极处,都是最简单的,真理本来如此。净土果教法门更加是单纯化、易行化,只是我们众生的心很复杂,自己把它搞复杂了,佛法哪里复杂?佛法一点也不复杂,念佛也没有复杂的,张口就是,张口就往生,你不敢相信,心里绕了很多弯, “这样就行吗?” ── 复杂化了。 因为单纯、易行,人人都能。 若必须了解高深微妙的理论,则不单纯; 单纯、易行,人人都能修学,这才是净土门的宗旨。如果说必须要懂得这样那样的教理,八万四千法门都要通、都要会,那样就不单纯了,在座的各位很多都达不到了,我也达不到。 若必须作复杂艰难的修行,则不容易。 学净土宗,如果还要作复杂艰难的修行,就不能叫易行道。 不单纯、不容易,就非人人都能,亦非净土法门,更非弥陀本愿。 不是人人能做得到,那就不能称为净土易行道,更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单纯化、易行化。怎么叫单纯化呢?“称我名号,乃至十声”一切不谈,只说 “称我名号”,是不是单纯化?那么,怎么“称我名号”呢?“乃至十念”,容易化! 在第十八“念佛往生愿”之前,是第十七“诸佛称赞愿”,十方诸佛唯赞弥陀名号,也是单纯化,没有赞叹阿弥陀佛相好等等,大家回去把《无量寿经》再翻一翻,四十八愿里边,提到 “闻我名号”、“称我名号”的,占了十四条愿,没有一条愿说“观我相好”、“观我法身”等等,为什么呢?因为那些不是易行道啊,所以,观想、观像、实相念佛不是弥陀本愿,名号是弥陀本愿。第十七愿阿弥陀佛选定十方诸佛称赞他的名号,而不是称赞别的,因为名号我们能念得来,念得来就能往生,十方诸佛当然懂得弥陀的大悲心,所以,异口同音称赞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就是单纯化,这就是易行化,这是我们净土门的特点。 善导大师所言“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即是单纯化、易行化; 善导大师说:“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本愿”到底是什么内涵呢?善导大师用八个字给我们解释:“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就是本愿。离开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不是本愿,这就是单纯化,为什么?“一向”、“专”,没有第二个,光讲“一向”还不够,加上一个“专”字,大师在此反覆叮咛,让我们心中非常明朗,知道往生的行体是什么,往生的方法是什么,知道怎样去修学往生的正业,很简单。 往往我们自己把它搞复杂,念佛之外,还要修别的,复杂得不得了,那就不是弥陀本愿了,就不是第十八愿了,那是哪一条愿呢?第十九愿,“发菩提心,修诸功德 ”,这一愿不是根本之愿,是引导圣道门修行的人,他本来就修诸功德了,修诸功德是求此土的证悟,他看到自己的力量不够,那怎么办?弥陀接引这样的众生说: “那你的功德回向求往生吧。”他执著自己修行的功德,就把原来所修的功德发愿回向求往生。我们专修念佛的人,大可不必如此,就专修念佛好了。第十九愿“修诸功德 ”,“诸”就是多,就不是简单化;“发菩提心”那就不是易行化了,圣道根机,发菩提心,那可不简单,“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条嘴上讲得容易,我看我们都打过蚊子了;一上公共汽车挤得要命,我看首先要找个位子……“众生无边誓愿度 ”,“你有位子我先坐”,“哎呀,我让过位子了”,让也是有限度的啦。我有一次坐火车,一开始也发了菩提心了,车上这么多人,还有的人站著,我就让位子给人家,自己站著,一站站两个小时,脚就开始发酸了,又坚持两个小时,就开始发抖了,这时候,把菩提心就放下了, “最好哪一个让我坐一坐”,凡夫的菩提心确实发不起来,比如说我们很多学佛的,“我跟人家发菩提心,就我家老伴发不了菩提心,他老跟我闹矛盾,我老是跟他吵嘴。 ”连家里的人都不能发菩提心度他,那就扯远了。这不是口上的话,这个就难行了。
净土门菩提心
净土门的菩提心,就是愿往生心,我现在什么都做不了,但是就要到净土去成佛,能成佛,就能度众生,这就是菩提心了,这叫他力菩提心,仰仗佛的力量,我们可以发起来,要靠自己,发不起来。 未必需要体验和工夫 未必要三心的体悟,也不需一心的工夫。 “三心”就是信心的意思,在 《无量寿经》里边,叫做“至心、信乐、欲生”,在《观无量寿经》里边,叫做“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有的人就讲了:“《观经》说,具三心者,必得往生,什么叫至诚心?什么叫深心?什么叫回向发愿心?我没有体验哪! ”善导大师的教典告诉我们:未必需要。有这个体验,念佛能往生;没有这个体验,念佛也往生!这就是宽广无边的本愿。 有的人就把它讲得很狭小,“你念佛,没有信心的体验,没有听到阿弥陀佛九雷灌顶的呼唤,没有那个体验,那你念佛不能往生。”没有这个道理。善导大师说“一向专称 ”,这就是本愿,一向专称就能往生,不需要某种特定的体验。 又有人说了:“体验没有可以,最起码需要一点工夫吧。”“工夫”就是“禅定一心不乱”、“工夫成片”、“事一心 ”、“理一心”等等,善导大师的教导里边,没有这样的话,而是“一向专称”,未必需要“一心不乱”的工夫,当然,你有工夫,很值得赞叹,念佛的人,能够常行念佛,心比较清净,烦恼比较少,他如果能够懂得弥陀的誓愿,那就更好了!不断念佛,确实能够消除我们的烦恼。 有的人讲了:“念佛往生固然是没有问题,但是也希望今生的日子过得好一些。”那也只有专念弥陀名号。 慧净法师在这里讲的话,我把它读出来,往往有时候把句子读破了。从整体来讲,每句话都是非常关键的,都是根据经教和祖释,破斥我们的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引导进入正确的念佛。 比如说上面的例子,我们疑惑“我虽然念佛,如果没有信心的体验,能往生吗?”法师在此明确地告诉我们:一向专称就能往生,并不需要信心的体验。同理,又有人疑惑说: “虽然念佛,没有工夫,能够往生吗?”只要不违背“一向专称”的宗旨,决定往生!也并不一定需要这样的工夫。 我们的眼光不要停留在体验、工夫、心情、感应、感受……不是停留在这些方面,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必然往生。”
名号的自然功能
因为愿生极乐而专念弥陀,自有弥陀本愿力的运作, 使称念者,现世常得安稳利乐,临终往生极乐报土。 人人都能,而且功德平等。 我们愿生极乐净土,专念弥陀名号,自然有弥陀的力量在里边,刚才说了,弥陀的力量从哪里体现出来呢?它不是一个空洞的、没法接触的东西,如果我们没法接触弥陀的愿力的话,那永远也沾不上边了。 像父母都很慈爱子女,他们的爱固然在心里边,还要通过有形的东西表达出来:孩子饿了,母亲就做碗饭给他吃,如果没有这碗饭,母亲的慈悲怎么传达给他呢?挨饿的孩子又怎么能饱呢?所以,母亲的爱心,通过这碗饭,让挨饿的孩子吃饱。 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心,怎么体现出来呢?通过兆载永劫的修行,成就“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让我们凡夫众生称念,就可以往生。这六个字,本身就有这个力量。你不念,那没办法;只要称念它,自然有名号的作用牵随我们去往生,这是名号的自然功能。 我们也说到这样的比喻:喝水,自然就能解渴;吃饭,自然就能饱肚子;念佛,自然就能往生,这个是自然的。《无量寿经 》多处提到“自然”,“自然之所牵”,“自然中自然相”,一点不造作。这是弥陀愿力的自然。 那我们凡夫呢?凡夫是业力的自然,如果不念佛,自然堕落!也是很自然的,不勉强的,你想不堕落也不行。 那么,念佛呢,是愿力的自然,有阿弥陀佛本愿力的运作,现世常得安稳利乐,临终往生极乐净土。 刚才有一位居士问:他这几年,每天晚上都做噩梦,怎么办?你只要念佛,没有任何问题,现世常得安稳利乐,所谓“夜梦吉祥 ”、“消灾免难”、“增福延寿”等,这个是自然的,不需要你去求的,不祈、不求之间,自然得到,没有比这更好的;临终呢,临终自然往生报土,都是自然的。道理就在于弥陀名号本身具有这样的功德,在薰染我们的心,使得我们趋向佛的光明。
本极平易直截
净土法门本极平易直截, 若人人都需了解繁琐的宗学,或需体验信心的一念, 便抹煞了净土门易行疾至的胜易功能, 也埋没了弥陀佛大悲为凡的基本原则, 直将普机普缘之教,反成一机一缘之法。 净土法门本来极其平常、极其容易、极其直截,平常就不玄妙,如果净土法门讲得很玄妙,那这个人讲的就不是净土法;如果把净土法门讲的很难,那也是不懂得净土法, “直截”就是不拐弯。或者说“如果没有信心开发的一念……”《无量寿经》说到“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有的人就在这里产生一种执著,“我怎么样才能有信心欢喜的一念呢? ”他就在怀疑了。在这里,慧净法师说得很清楚:如果一定要这样,便抹杀了净土法门易行、快速的胜易功能,也埋没了阿弥陀佛本为凡夫的基本原则。
本为凡夫
阿弥陀佛的大悲心是为了凡夫的,所以,祖师讲:“本为凡夫,兼为圣人。”本来为了凡夫众生,附带地为了圣人,阿罗汉、菩萨也到净土去,他们是附带照顾的对象,凡夫是根本、主要的对象。为什么呢?因为菩萨、阿罗汉已经离开生死了,他们不到净土去,也没有多大的妨碍,他们去净土,就更加快速成就,这个意思。我们凡夫就不一样,我们在这里轮回流转,当然主要是为我们了。 像我的老家就经常发生水灾,有的人家里就被冲得一贫如洗,有的人家里还完好无损,那么,如果有一位大富长者来布施的话,你说先布施谁呢?他当然布施那些一贫如洗的人,对不对?因为他们已经一无所有了嘛。所以,大富长者本来就是为了穷人而来的,附带地,其它人也需要,也布施一点。 弥陀的大悲也是这样子的,“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净土法门就是这个特点。 任何人都可以救度 那么,凡夫里边,有善凡夫,有恶凡夫,弥陀的心则偏重于无善造罪之人;恶凡夫里边,有平生之人,有临终之人,那弥陀的悲心,更倾向于临终之人。这个临终之人,在此千钧一发的时刻,如果此时不能获救,一气不来,当下直落地狱之底,阿弥陀佛在这个时候,就要展现他大悲的救度。 《观经》下辈三品就从这个角度说明阿弥陀佛慈悲的对象,是选择一生造恶的临终之机,来显示任何人都不会遗漏的救度,用此特例来说明任何人都可以救度。如果是选择一个平常的人,那有人还怀疑了: “他平时很用功的,我不如他,临终来不及,怎么办呢?他一辈子念佛,当然能往生,临终念一声、十声的人,能不能往生?”《观经》以这个特例,说明任何人念佛都可以往生。 如果我们埋没了阿弥陀佛普机普缘的大悲原则 ── 什么叫普机普缘?任何根机、任何因缘!任何根机、任何因缘,念佛通通可以往生,这个叫“十方众生”,第十八愿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本愿是普机普缘之教;善导大师的解释也是普机普缘之教,“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任何人都可以念,又解释说“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那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了,多到一辈子念佛,也在之内,少到临死才闻到这个法门,一声十声念佛,也在这之内,所以是普机普缘之教,任何人都可以得救。 如果说一定要达到工夫成片,一定要达到一念的信心体验,一定要如何如何修行才能往生,那只有少数人可以得救,更有甚者,以某一个人为标准, “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得救”,哪样的人呢?临终没有病苦,意不颠倒,正念分明,在这个因缘下,才可以得救,那就变成一机一缘了,就是单独的机了,不是“普机 ”了,那不是佛的本愿。 阿弥陀佛的誓愿说“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包括平生之机,也包括临终之机;临终之人包括正念分明、如入禅定之机,也包括苦逼惶恐之机。 《法鼓经》说:众生临终的时候,惶恐得不得了,不能念佛,口中称不出来了,他心里知道有佛,有求往生的想法,就往生了。就这么简单,没有比这更简单的了。 所以,我们跟别人谈净土法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以自己为标准,也不能以某一种人为标准。比如说我们每天念三万,如果以你三万为标准的话,不足三万的人就绝了希望了。我们自己固然可以念三万五万,但是,我们宣说净土法门,总要顺佛本愿,突显弥陀的慈悲,弥陀的慈悲是不论称念多少,仰仗佛的誓愿,决定往生。有人一天三万,有人一万,有人几千。总之,依各人的根机,没有一定。弥陀的誓愿是普机普缘之教,任何众生,出家的、在家的、工作忙的、工作闲的、年老的、年轻的、有智慧、无智慧、会读经、不会读经,通通可以得救,但以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
自我设限
如此误解曲解,自我设限, 则得救者寡,往生者稀,致使释尊叹言“易往而无人”。 把阿弥陀佛的大悲本愿误解了,认为一定要达到念佛的工夫、信心的体验才能往生,这就误解了。误解、曲解以后,就自我设限,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标准,弥陀的本愿没有给你设定标准, “十方众生”,“十方众生”怎么设定标准呢?你设定说“一天一万”,那一万以下太多了;你设定说“要出家”,那在家的太多了。十方众生,一个不漏,就没有标准了,没有界限了,如果讲界限、讲标准,有一条,专修念佛!专修念佛虽然讲是标准,其实也没有标准,因为并没有讲多少遍数。 如果我们设定一个界限,那好了,就把普机普缘之教,反成一机一缘之法了,所以,能得到弥陀救度的人就很稀少了,致使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里感叹说:“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 ”极乐世界毫无障碍,没有违背,一旦称念弥陀名号,就像万水归海一样,自然牵随,超越至无上涅槃之道,没有边限,净土涅槃界很容易往生(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讲的,阿弥陀佛的誓愿亲口保证的 ),但是后面“而无人”三个字,让我们觉得释迦牟尼佛的心很悲叹。 各位,我们是愿意做“易往”,还是做“而无人”呢?你要是落到后面三个字,那就惨了。那么,为什么说这么容易往生,反而“无人”呢?不是说没有一个往生,意思是说反而很难了,容易往生,结果没有几个人往生,当然,绝对数很多了,相对数却很少,为什么呢?对弥陀本愿误解曲解、自我设限。阿弥陀佛本愿广大无边际、究竟如虚空,任何人都可以得救,任何人都可以往生。我们自己设一个标准: “如果不这样,就不能往生。”那好了,自己往后退,“易往而无人”,变成“无人”了;如果勇往直前、贾勇先登、当仁不让,弥陀说“我要救你,决定往生 ”,“好,我让你救,决定往生!”信心念佛,永不退转,那自然就“易往”啊!杂行杂修的人,就成为“而无人”那一方面,他为什么杂行杂修?自我设限,“我专念名号肯定还不够,一定还要如何如何,才能往生……”自己设了一个标准。
舍难信取易行
净土门名之为“易行道”,解释为“易行难信”, 而舍难取易,此即是易行道之所以为易。 这段话很精彩。净土法门的根本特色就是易行道,解释为“易行难信”,有的人讲“难信之法,很难嘛,哪那么容易啊!”被这个“难”字挡住了,一难到底,难到后来往生无份。这里的 “难信”是解释、修饰“易行”的,“易行”就是容易往生,容易到什么程度呢?容易到难以相信的程度,就这么容易! 我们众生从哪个角度进入呢?如果老是抱著「难信”的话,就很难进入净土门了。所以,慧净法师在这里说“舍难取易”,“难信”这一方面,我们不多去考虑它,我们取 “易行”这一方面,这才是易行道。易行道就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不管怎样,念佛很容易吧! 其实,“难信”也并不难信,是就我们众生这边的邪见、执著而讲“难信”。比如说,我说:“这是茶杯。”相信吗?大家都相信,对不对?在家人、出家人都相信,这有什么难的?那你自己不相信, “师父,这怎么是茶杯?”我就没法给你解这个弯了,实在没办法了。 阿弥陀佛说“念佛就往生”,相信就相信,这有什么难的呢?阿弥陀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他发的誓愿怎么会虚假呢?“称念我名号,必然往生 ”,你当下相信,就相信了,你自己在那里拐一个弯,“怎么这样就能往生?”那就没办法了。所以,就众生的执著而讲“难信”。 比如说有两个人,一个经常骗人,另一个从不说假话,你说这两个人,哪一个人讲话我们更容易相信呢?肯定那个诚实的人讲话我们更容易相信,对不对?因为他总是讲诚实的话。 绝对真语实语的就是佛了,佛讲的话,你干嘛不能相信?很容易相信啊!这是佛讲的,没有什么好怀疑的。佛讲“称我名号,下至十声,你不往生,我不成佛 ”,抱定这一句,就很容易相信了。 净土法门有舍和取,舍难而取易,舍掉难信,而取易行。 信在称名之行中 因此,但能“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信在其中矣。 只要能够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所谓的信就在当中了。不需要在六字名号之外(也不可能在六字名号之外)、在称名念佛之外再寻找信心。所以,信心的内涵就是六字名号,信心的对象也是 “南无阿弥陀佛”。信是信什么呢?就是信弥陀的本愿“众生称念,必定往生”。 慈悲委婉表露本怀 是故,《观经》虽说定善散善、三福九品、信机信法等, 然而,最后流通之付嘱,则唯取“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流通于遐代。 善导大师把善分成两种,一个叫定善,一个叫散善。什么叫定善呢?“息虑凝心”;什么叫散善呢?“废恶修善”。定善就是在禅定当中,祛除妄念。有很多人念佛,只是为了想克服妄想,那就是修定善,其实不在念佛,在修定善;散善是什么意思?没有修禅定,散心行布施、朝山等等。定善跟散善比呢,定善殊胜。 《观经》前面先讲定善十三观,定善讲完之后,讲散善,散善讲完之后,讲称名,这个好像是逐渐降级了,实际上,我们通过这个过程,慢慢体会到自己:定善,修不了;散善,也修不了;直到最后念佛,才悟入了佛的本愿,这个法门,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才是释迦牟尼佛的本心。 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可以说非常慈悲,非常委婉,他知道我们的心不能直接接受大法,就绕了很多弯,先给我们讲定善,然后讲散善,到最后把本怀表露出来: “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如果没有这样的过程,凡夫的心就很难接受阿弥陀佛本愿。 “三福九品”,三福包括世福、戒福、行福,九品就是三福的展开。 “信机信法”出现在《观经疏》的“三心释”之“深心释”当中。
信机信法
“信机”就是相信自己的根机,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根机呢?不是相信自己是个能修行的人,不是相信自己是个善人,不是相信自己是个有办法解脱的人,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如果有这样机的深信,跟净土法门就很相应了。“决定深信”是什么意思呢?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如果不是事实,怎么能决定呢?又怎么能深信呢? “深信”的“深”不是深浅的深,是对事实的认定。我们哪一个自己不是罪恶生死凡夫啊?这一点是很自然的事情啊。过去无量生以来,直到今天,没有出离过;向未来看,没有办法解脱。 “信机”是相信自己没有力量,不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学习净土法门,如果相信自己“哎,我修行得好,一定可以往生!”那你跟善导大师讲得不一样,你没有信机。信自己没有力量,就把自己的心空掉了,彻底把自力观念抛弃掉了。就像杯子一样,里面装满污水,那就不能把甘露装进来了,因为那里还有毒素,只有把杯子里的毒素全部倒掉了,甘露才能倒得进来呀。我们只有把自力、我执的心彻底抛弃掉,阿弥陀佛的他力光明才可以进来呀!所以,信机就是 “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让自己不起一丝一毫认为自己能修行、很贤善、可以解脱的妄念,知道自己是死定的凡夫;如果认为“我念佛念得好,修行有感应,我会读经,我会拜忏,会这样,会那样,所以我能往生 ”,那就非常危险了,你不是靠佛的愿力,你靠你自己。你没有信机,没有信机,就不可能信法。 “信法”就是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如来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你不要怀疑,不要顾虑,怀疑什么呢?“像我这样的众生,念佛果然能往生吗?”顾虑什么呢?“哎呀,我没达到清净心,功德做得也不多,恐怕不能往生吧!”善导大师对你说: “无疑无虑,定得往生!”
选择一向专念
好了,《观经》虽然讲得这么多,定善散善、信机信法,讲这么多,太广泛了,我们怎么把握重点呢?到了《观经》的结尾,“最后流通之付嘱”,“付嘱”是什么意思呢?释迦牟尼佛把这部经讲到最后,做一个总结,把他的心要交待给听法的众生。 《观经》前面讲了很多,到最后付嘱给阿难、给我们罪恶众生,讲什么?唯取“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定善也不付嘱了,散善也不付嘱了,什么意思呢?就像《金刚经 》所讲的,过河的时候乘船,已经过了河,则应舍掉船。如果过了河还舍不得船筏,把它背在肩膀上,那就很愚痴了。《观经》通过定善、散善,让我们进入一向专念弥陀名号,所以,进入到一向专念之后,观想、观像、三福、九品就舍掉了,不再谈了,专谈 “一向专念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遐”是遥远的意思,一直流通到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一直到未来法灭的时代。 正因称名易故,人人都能;功德胜故,直至佛果。 定善散善之功德,圆摄无余;信机信法之功能,巧在其中。 为什么付嘱称名、不付嘱定善、散善呢?因为称名是佛的本愿,称名容易,如果最后总结《观经》,要修定观,那我们《观经》不用看了,这也和《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的本愿不一致。 念佛一法,不光人人都能做到,而且功德殊胜,可以直达佛果,所以释迦牟尼佛才付嘱。 修定善有很多功德,修散善也有很多功德。但是,如果我们专念佛的名号,定善、散善的功德都在里边;信机信法,也都在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里边,也不要另外去谈了。
变瓦成金
慈愍大师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这八句话是很尊贵的,很能说明阿弥陀佛的誓愿。慈愍大师是弘扬净土的一位大德,他这八句,就是解释阿弥陀佛的本愿。“彼佛因中立弘誓”,彼阿弥陀佛在没有成佛的时候,叫做法藏菩萨,他建立了宏伟广大的誓愿; “闻名念我总迎来”,闻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我会一个不漏地把他们迎接到我的净土来;(这样的“总迎来”是否有所选择?我们凡夫的心就会区别,所以,底下四句来解释 “十方众生”的意思。)“不简贫穷将富贵”,阿弥陀佛的誓愿,并不是扶持富贵的人、舍弃贫穷的人;“不简下智与高才”,也不分别对待智慧下劣的愚人和智慧很高的贤善;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也平等对待广学多闻、清净持戒的人和罪业深厚、破毁戒律的人;“但使回心多念佛”,不管是行善、造罪、多闻、寡闻、持戒、破戒,都要多念佛,要回到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个宗旨上来;“能令瓦砾变成金”,能使石头瓦块变成金子,“瓦砾”就是我们凡夫,“金子”就是佛,善人也好,恶人也好,下智也好,高才也好,都是凡夫,都是瓦砾,都不是金子,虽然是瓦砾,如果念佛,都可以变瓦成金,可以转凡为圣,可以使得凡夫成佛。 “能令瓦砾变成金”,“令”是“使”的意思,名号使得我们变成佛,不是我们自己有这个力量。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