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结缘网

黄国达居士:当下的十二缘起

发布时间:2024-02-07 11:16:35作者:地藏网
黄国达居士:当下的十二缘起

黄国达

十二缘起本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所悟见的生命真相,这是苦集二谛相生的说明,也是当下观照身心、止息烦恼的法宝。十二缘起的内容是什么?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此十二支,为何名为缘起呢?因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广略适中的观察

十二因缘可分顺逆两种观察:一由无明因顺观到生之苦果,一由苦果逆观到无明因。十二缘起的内容涵盖身、受、心、法,因此所观的范围广略适中。以后期佛法来说,广观一切法空,非一般人所能作到;或如强调一套法门,一门深入观察念头的生起,除了有观察的困难之外,若不能分辨有没有爱取,而一味平息念头,即使修到「一念不生」,而不能生起智慧,仍是不能解脱的。同样的,若是单纯的观察身念处的出入息,虽然容易达到专注,但若不能分辨有没有爱取,而一味专注出入息,即使修到「正念正知」,而不能生起智慧,也仍是不能解脱的。

有、生、苦

生之苦果是由于生、有,什么是当下的生、有?

生命的现起不是由于上帝创造,不是非因缘的命中注定,或无因无缘的自然本有;生命的形态,即出生而存在,也即生命而苦,无论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没有到达解脱境界的生命都是苦。这是现象的描述,不是推论。

爱、取

生命由于个体的爱——爱好、贪乐和取——执取、造作所型塑:由爱、取直接产生了苦;由爱、取蓄积的力量也引生了苦。

如何观察爱、取?苦从集生:老病死苦是依于身体的无常相和内心、情境的无常相而生起;集又依苦而起:无常是必然的,但是如果没有身心作为苦的所依的因,就不会有苦。苦的缘,由爱、取所引发;爱又是取的缘。

比方说:我现在身体很疲倦,却有事忙碌无法休息,这是苦。这苦是如何缘起的?苦由身而有,因疲倦而有。但是更深一层地观察,对于休息的舒适感的追求执取,或者说,对于疲倦的不适感的排斥,是更重要的因缘。

六入、触、受

爱、取由何而生?由苦受、乐受而生。若没有舒适、不舒适的感受,爱、取无由生起。受又由六入和触而生。没有六根,或虽然六根功能具足,若没有接触外境,苦乐的感受也是无由生起的。

所以,触、受、爱、取、有、生、忧苦的观察不是靠想象、推测,而是在六根(感官)接触六境(情境)时,观察疲倦却无法休息的苦(受),了了分明对于疲倦的抗拒,想休息的欲望(爱),执意休息在身心所起的紧张、冲突(取),进而身心陷入困境(有),产生更多的忧苦(求不得苦)的果报。这样对于整体因缘的亲身照见,能深刻确认苦的流程,不致昏昧迷蒙、模糊不清。

名色

这当中,名色缘六入,指的是六根依身心而有。这是三世的观察,除非深入禅定,或藉催眠回溯到婴儿、胎儿时期,去经验心色的初成,否则是无法当下观照的。

无明、行、识

当然,观察触、受、爱、取还是不够彻底的;即使能发现潜藏心中的细微的苦乐受和爱取的烦动,真正的苦因还是没有找到。六根触对六境的时候,因为认知(识)的偏执,才会引生苦的缘起,也就是由无明(盲目)缘行(造作)而有。如果没有无明,如圣者以明触照应境界,即使六根触对六境,也不会有认知(识)的偏执,以及引生苦的缘起。

无明、行、识、名色的观察是非常深细的,就算在不苦不乐受(舍受)之中,仍然存在着迷情。为什么说迷呢?因为常见、我见、边见等不如实的执见潜伏心中,以分别见看待自己和每一件事物,认定它是实体的、固定的、单一的、孤立的、自有的,因此仍然有爱取。

以前面的例子来说,身体的疲倦不是固定的,如果有病痛,不必勉力强撑;如果只是单纯的劳累,延后休息,忍耐一下何妨?若是兴趣所在,身累而心不苦,何来烦恼?

无明与爱为十二缘起的重心

无明与爱可说是十二缘起的观察重点:无明,是认知的局限、僵固、黏着,六根触对六境时不见根、境、识一一皆是缘起相依、无常无我的;爱,则是在态度上的黏着、沾染和好恶。

更清楚地说:无明是将鲜活流动、相依互动、没有局限的存在,僵化、孤立、局限为意识中的影像,并紧紧地抓住。认定有实体的我,有实体的物质色相、情绪感受、思想观念、意志愿望、意识知觉等,进而紧紧地黏着、爱取它。然而诸法是相依缘起、无常无我的,当它改变而不如人意时,苦就会生起。

例如:夫妻教养小孩,因为意见不同而争吵。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观点,都是缘于个性、成长背景、知识和经验而来,没有绝对的正确或错误。老式的打骂教育固然会伤到小孩的自主性、自尊心;一味的袒护,却可能骄纵其性。新式的爱的教育,亲子沟通的方式固然很好,却也要作父母的彼此先沟通好,取得一致性。如果能就事论事,理性、务实地面对问题,争执将可以缓和。至少,自己一方能观照到「任何的方法都没有绝对性」,多用智慧,少些无明,不执意自己的观点,不排斥对方的意见,那么即使对方还有烦恼,至少不会愈弄愈糟。

能够如实观照,那么,智慧生起,无明灭则行灭、识灭……爱灭、取灭……老病死忧悲恼苦灭。说灭,其实灭的是无明、爱、取、老病死,行、识、名色、六入、触、受、有等支,是净化,不是断灭或是灰身灭智。寂灭涅槃不是死后才能证得,而是世俗相虽有,真实性无。大乘佛法描述为「如幻如化」,正是此意,是超越生命而非否定生命,离苦、断苦而非抹煞一切现象,心不触境的光明清净,这是须要审谛思惟、明确抉择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