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徐醒民 讲述
慧安、宜伦 整理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现在念的这段是楞严经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段经文在这部经里非常重要,为什么呢?楞严经前面用了很长的时间,教我们众生明心见性,将如来藏的理,说明白了。说明白后,便须依理修行。虽然修任何一法都能成就,但是要选择。先将诸法简化为二十五门,即二十五圆通。
在这二十五圆通中,前面已讲完二十三圆通,现在是第二十四圆通─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在这二十五圆通中,本来每一门都是能得到圆通的,但是,只有这个圆通特别。它对于我们所修的净土念佛法门,非常重要。念佛,是怎么念法?这里说得非常详细。同时在这里也要特别了解,其余那些法门,都是通途之法,佛拿来做比较,叫我们选择。只有念佛圆通这一章,最适合我们修行。因此我们研究这章的时候,要多花一点时间来了解。
上回讲到大势至菩萨起身之后,顶礼佛足,然后禀告释迦牟尼佛说:我回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在那样长远劫前,有佛出世,名为无量光。十二尊佛,在一劫里相继出世。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可见那个时候,是很长久的。
那尊超日月光佛教大势至菩萨念佛三昧。梵文三昧,翻成中文叫做正定。佛法无论那一宗,都要修定功。修成功了,得了正定,都叫做三昧。而在这里是讲念佛法门,所以叫做念佛三昧。修念佛三昧,是如何念佛呢?怎么样修才能得三昧?这里就必须多花点时间来研究了。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现在一般念佛的人都知道,念佛说很容易就很容易,只要肯照这个方法念,当然很容易。但是说不容易就非常不容易,为什么呢?要是这么容易的话,大势至菩萨经过那么长远的时间,为什么还要超日月光佛教他念佛三昧啊?可见念佛当然不容易!谈到三昧,任何一宗要把心定下来,都很不容易的!在这个圆通之前,就是唯识讲的,弥勒菩萨祂所学的唯心识定─从唯识修得圆通。修唯识观也要讲三昧的,那多么难啊!但是你能念佛,就能得到三昧!
现在讲念佛三昧。讲表上讲念佛四法,念佛有四种方法。先看念佛这两个字。
古注念佛有事念、理念。
事念。就是从事实来说,有能念的心,有所念的佛。能念的心,就是念佛的人自己的心。所念的佛,就净土宗而言,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有能有所。事实上,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经过十万亿佛土,在西边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确实有那个世界,也确实有那一尊佛。我们念的就是那尊佛。我们能念的心就要心心念念的不离开我们所念的那个佛号,那叫事念。
理念。这就要懂得佛性本来就是灵明觉知的真我,但凡夫众生对此真我皆是迷而不觉。现在你自己有佛性,也就是真如本性。能念佛就是开始觉悟了。觉悟什么?觉悟自己心中有佛,本心就是佛。你开始觉悟就叫始觉,那个在自己心中的佛本来就是大觉,就叫本觉。用开始觉悟的智慧,念本觉的理体,念成功了,就是始本合一。那叫理念。
这两种念法,事念,不论任何人,只要念得如法,都能成功。理念,只限于上等根器的人,中下等根器都不会念。而且理念必须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不发生西之愿,就不是特别法门,而是普通法门了。今日之下,有很多人说: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这就是指理念。如果纯粹讲理念,而不发愿往生极乐,就不是我们净土宗的念法。
念佛有好几种方法,后来定为四种:第一持名念佛,第二观像念佛,第三观想念佛,第四实相念佛。这四种,在表上所列的是持名在前面,但为了研究方便,先从观像说起。
什么叫观像念佛?就是建立一尊佛像,同时必须明白只能就此一尊佛像来观。例如:西方有三圣像,你只能观阿弥陀佛像,不能同时观观音、势至二位大士。若一起观,那心就乱了。而且观的时候,是有一定次序的。比如说,观阿弥陀佛,先从两眉中间的白毫观起,观成功了,再从其他一部分一部分地观,这是不能乱的。观像的目的也是要得一心不乱。观像的方法在观经上讲得很清楚,因为我们学的、修的不是这个方法,这里就不必细讲了。
接著讲观想念佛。观想就是用自己的心来想佛。古注说,以我心眼观想彼佛。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观想念佛,就是依照观经所说的方法,一心去想你所想的佛。一心想佛,就要注意了!想佛,心就不能跑到别处,也就是不能乱攀缘,必得成天地想。在不做事时,一有时间就想到佛。在我们中国文化里,讲修道行道,也与此法相似。孔子曾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周公是圣人,孔子欲行周公之道,所以想周公,也像是观想。白天观想,夜间睡眠时就梦到周公。在夜间有作过梦的人就知道,白天用心,在夜间睡眠时,那个心还在起作用,于是就作梦了。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功夫还带到梦里去。孔子早年一入梦就梦到周公,到了晚年,梦少了,很久都梦不到周公了!自己感叹吾衰也!可见他是平时常常观想周公的啊!
佛法上讲的,用观想的念佛法,就是要用观经所说:想彼佛者,先当想像。去想佛。必须心无二用,心不能攀缘到别处去。
实相念佛。实相就是真如,实相念佛纯粹是理念,不是事念。即纯粹是由理念入三昧的。什么是理念呢?现在先回来看看持名念佛,它有事念有理念,表面看起来持名念佛好像是事念,实际上它含有理念,所以表上持名这个方法有包含事念、理念。
谈到持名念佛,这能持的一方是我们念佛的人。持名的持,就是执持不放的意思。名就是所执持的名号,名号代表佛,念佛的人念佛名号,执持名号而不放弃,这就叫持名念佛。持名就能得到念佛三昧,其中含有秘密之义,很难解释,但在四种念佛方法中,是易行之法。所以持名就是事念,也是兼有理念。事念的方法,看讲表(如前期所附)上解释─有能念的心,我们念佛的人都有此心。有所念的佛,我们现在所念的佛就是阿弥陀佛。而在大势至菩萨那时所念的佛不是阿弥陀佛。要知道,在阿弥陀经里;释迦牟尼佛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才十劫,而大势至菩萨,远在恒河沙劫之前,所指的当然不是阿弥陀佛。我们现在所念的佛,就是阿弥陀佛。而念的方法是,用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从心里起来,用口念出声音来,再用耳朵(耳根)听进心里去。心起、口念、耳听;听回心又再起,又口里念、耳里听,这样三处循环转动,这就是心口耳相续循转啊!
我们凡夫在世间所以生死不断,而且又迷惑颠倒,不小心就堕入三涂里面去,是为什么呢?皆是由于造生死业,造恶业。凭什么造业?就是凭身、口、意三处。身用肢体动作造业;口用言语造业,而身体、言语所造的业,都是从心里出来的,也就是从意里出来的。我们凡夫众生的身口意随时在那里造业。念佛时,则从心里发起万德庄严的佛号;口里念的也是万德庄严的佛号;耳朵听回心里的也是万德庄严的佛号。
凡夫众生的心,无始劫以来,即一念不觉,妄起无明,蒙蔽真心,熏染恶习气;一生一生的熏染,使无明更加黑暗。现在用万德庄严的佛号,在身口意三处来回的运转,蒙蔽真心的无明,就一层一层地被转、被净化。转著转著,转成功了,自然三业就清净了。而正在转时,心无二用,只由佛号引起净念。净念起时,妄念则伏。转的时候,三业就是清净的。所以古德讲一念相应一念佛。三业皆净,与佛号相应,此一念就是佛念。就普通法门来讲,这个佛,是指自性佛,他就出现了。
我们持名念佛讲感应,你自性的佛跟西方极乐世界的佛感应道交,就能感应了。为什么呢?名以召德,你以清净心称念佛名,佛就应念而来。比如平常你叫某人的名字,他马上就答应了。名,即代表那个人啊!要不然叫那个名字做什么呢?当我们持名念佛时,持到三业都清净了,就能感应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到我们心中来啊!自性佛与极乐世界的佛交相感应。
身口意三处用佛号在转,必须专心一志,不要间断。在此说个比喻:如猫捕鼠。猫捕鼠,在城市里难得看到,在乡下有较多的人家养猫,为的就是要捕捉家里的老鼠。猫要捉老鼠时,便在鼠洞外面屏息以待。老鼠一出来,马上就抓到了。这个叫如猫捕鼠。
再举一喻:如鸡抱卵。乡下养的母鸡,生了一窝蛋,以后就伏抱在蛋上,饮食浑忘,用身体的暖气不断地来暖蛋,那些蛋得到暖气,就逐渐孵化,孵成功了,小鸡就破壳而出。这便是如鸡抱卵。我们念佛的人,就持一句佛号,就要如猫捕鼠、如鸡抱卵那样全力以赴,必能成就往生之愿。如此念佛虽是事念,亦能悟理。一旦悟理,就是理念。所谓理念,就是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能念的心与所念的佛融为一体。能所双亡,心佛一致。持名念佛,一旦由事念而达理念,即通实相念佛。
实相就是真如本性,就楞严经来讲,就是如来藏,也就是妙真如性。实相念佛,就是念自性法身佛。自性法身就是自己的真心,此心就是佛,所以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佛就是心,所以,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无能无所,所以,能所双亡,心佛一致。
实相念佛纯綷是理念,是无相之念,不像持名念佛还有一个名,有名就是有相,而观像、观想也都有相。实相念佛既没有相,怎么念呢?没有相,就是没有念,一念不起,怎么念?还是会起念头的!只是起念时,不要起分别的念头,因为分别就是妄念,所起的,若不是分别心,就不是妄念,而是清净的念头,也就是净念。
净土宗祖师常讲: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两句话,就是解释实相念佛。实相理体,如如不动,一念不起,可谓无念。不起妄念,只起净念,可谓有念。无念是寂,有念是照,寂照圆融。寂而常照,是无念而念。照而常寂,是念而无念。这是纯粹的理念,最难领悟。
既然实相纯粹是理念,而持名念佛为什么包含事念与理念呢?各位注意!看看在讲表上事念那第一行:心口耳相循转。你只要按照祖师这个方法去做,光是佛号从心里起来,口里念出来,再听回心里面去,又再从心起来,就是一心在这作用上,没有其他作用,这就是心无二用。你在念佛时,不能想到别的事情。例如你现在在念佛,同时又在想:我什么时候可以见到佛?或是想:我往生有没有希望?你这些念头都不容许出现的。你只管把这句佛号从心里起,由口出,听入耳,再回到心里!只有一心这么转。你在转时,有没有其他杂念?这时你还会分辨能念的心与所念的佛吗?能念所念的念头打成一片,这样就与理念的能所双亡,心佛一致一样了。所以,持名念佛也把理念包含在其中。
可是,像这样念,对我们念佛的人来说就感到为难了!讲表上,事念下面说:如猫捕鼠、如鸡抱卵,那我们岂不是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都得佛号从心里起来,再口念、耳听、再回心里这么做?如果不这么做,就不行,那我在世间还能做什么事情啊?那该怎么办呢?这一点业师雪庐老人过去讲这章经的时候,就特别要我们注意。
念佛这念字,不是专门用口念。当然我们在做朝暮二课或在打佛七时,都是用口念出声音来,但在二课或佛七以外的时候,口念佛号断了,那你就不念佛了吗?那净念相继要怎么相继啊?所以我们不要误会口念才是念佛,口不念,就是不念佛。昔日雪庐老人说过四种念佛,除了持名是用口念佛以外,观像、观想、实相,都不用口,但也都算是念佛。这么说来,我们持名念佛,就只有用口念佛吗?当然不是。怎么说呢?做任何事情有根本有枝末啊!持名念佛的根本在那?在心。
为什么要心起来、口念出声音来、耳朵听回去,还再听到心里去?心是根本啊!口念只是枝末。只知道用口念,而不知道用心念的话,那是只知枝末,不知道根本啊!那要求一心不乱就难了!必须注意,其他三种念佛,都不用口念,也叫做念佛,当然都以心为根本。我们持名念佛也是以心为根本,持名当然不能不用口念,但是,用口念佛有间断的时候,因为除了早晚做功课念佛与在道场共修念佛以外,平常是没办法一天到晚佛号都口念个不停。但是只要心不离开佛号,这还是念佛。后面经文讲的忆佛、念佛,这忆佛,就是把佛号放在心里,清清楚楚,不要忘记。口念,你要教它不断是办不到的,而心念就是要继续不断,是可以办得到的。
或许有人会起疑惑:我们吃饭的时候,心就是在饭上面,做事的时候,心就在事情上面,这佛号如何提起?怎么能想到佛呢?雪庐老人过去就曾针对这个问题说了个比喻。比如一个小孩子,离开了母亲,这孩子没有一时一刻不想念他的母亲。吃饭的时候也想,做事的时候也想,什么时候都在想,他这想念的心可以不间断。但是想的时候,并不妨碍他吃饭、不妨碍他睡觉、不妨碍他办一切事情。他想母亲的那个念头与他日常做的事情不相妨碍!这就好比尽管心里有佛号的念头在,仍照常做事情,并没有妨碍的。
学持名念佛,懂得用心,就把握到持名念佛的根本了。懂得用心来念佛,平常每日早晚功课,或在道场共修念佛时,心起口念,耳朵听。其余时间,不用口念,则用心念心听。
心念佛号,好像没有声音,但心里只要起个念头,你用功的人,当心思用得很细密的时候,就会听出声音来。雪公曾经解释:心念者,不出声而默转佛号。虽默,而字字清楚,便是心听。所以心念心听就能净念相继了。再进一步就是神念神听。雪公也曾说过:神念者,心不默转佛号,而起念皆不离佛,神与之化。(见雪公佛学问答类编下)这更难了。这不是普通人一开始念佛,就能神念神听,甚至念佛多年,也办不到。但在开始念的时候,只要老老实实的心起口念耳听,念到熟了,就能心念心听,一切皆不离心,最后自然能神念神听。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现在继续研究《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究用功夫的话,这一章是最重要的。前几回已把大势至菩萨原来的因缘都说过了。今天所要讲的是比喻。
前面的诸位大菩萨,他们过去从十八界等诸法各入一圆通。而大势至菩萨是由念佛而入圆通的。在大势至菩萨那个时候修念佛三昧也不容易,要是容易的话,何必从那个时候一直念到后来才能成就呢?我们现在学念佛三昧,就比大势至菩萨那时容易多了,因为大势至菩萨那个时代是在阿弥陀佛之前啊!我们现在念佛,念的是阿弥陀佛,和大势至菩萨是不相同的,这一点必得了解。
上回讲到超日月光佛教大势至菩萨念佛三昧。三昧是梵文,译为正定。念佛得了三昧,即是入了正定。念佛入正定,才能够得一心不乱。而要怎么念法才能入正定呢?表上有扼要的简说︰第一段是一心二说。在这章之前我们已了解到念佛有四种方法:观像、观想、实相、持名。平常我们讲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但如果就用功夫的方法来讲,观像、观想、实相这三种念佛法,都不是普通人能修的,都是中等以上根器才能学!尤其是实相念佛,那谈何容易啊!那是上上等根器才能修的啊!
所以真正谈到上、中、下三根普被的话,只有我们现在学的这个持名念佛。为什么呢?因为持名念佛在讲到容易处,简单几句话,一学就会,虽是下等根器,只要肯这么念,就能成功。可是,若要把道理说明白,别说是下等根器了,就是中等根器的人,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明白的。若要再讲到究竟处,那些大菩萨也未必了然。因为祖师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啊!佛佛道同,讲到最高境界,唯有佛才能了解!所以只有持名念佛是三根普被的。既然这个法门下等根器都能修得成功,那么中上等根器的人,岂不是成功得更快?基于这个理由,所以不论那一种根机,都要修这持名念佛。
所谓一心,指的就是一心不乱。根据祖师的注解,以及过去雪公恩师在世讲经的时候,也特别强调要大家注意心字。他老人家曾说过,观像、观想、实相这三种念佛,都不是用口念的,而是要用心观的。因此我们修持名念佛,如果只是专门用口念而忽略用心念的话,那用功就用错了!必得口念时,也不离开心,名号要从心里起来,念出声音来,然后听入耳朵,再回到心里去。但持名念佛有时间、地点种种的限制,因为任何一个念佛的人,不能整天在那里念佛,你还得做别的事情。或是在公共场所,要出声念佛很不方便。那就要忆佛。忆佛就不是用口念,而是用心念,那就没有声音了,完全是由心思在用功。
《大势至念佛圆通章》,教我们念佛要用净念相继的方法。所谓净念相继,即清净的念头不能间断,要相续保持这个净念。而要维持净念相续的话,那就要知道,用心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们不是在做功课,也不是在道场集会念佛,但在不是用口念的时候,我们就要用心来忆佛,这样就能净念相继了。
讲表上的一心二说,是讲一心念佛有两种解说。一种是事一心念佛,一种是理一心念佛。
事一心要怎么念呢?表上讲得很清楚。事一心,就是把一句佛号,不论六字也好、四字也好,按照各人的习惯,都要念得句句分明、念念相续。念念是一句一句相续地念下去,中间不能间断;相续是指在念头里面,除了念阿弥陀佛外,没有别的念头,这就是更无二念。
不过,如果不明了用心念的话,就很难明白这句句分明、念念相续、更无二念的道理了!我们除了早晚功课可以这么做以外,其余的时间,比如要到学校上学的、教书的、办公的、做生意的,各人有各人的事业,就是在寺庙里的,也都各有工作,不能够全天候的念念相续啊!那么,念念相续又是如何做到呢?就是佛号若受时间、地点种种限制,不能用口念的话,就得忆佛。什么叫忆佛?一有念头起来,就与佛号结合在一起,不会跑到别处去,所以叫做更无二念。
一般不念佛的人,或者不是学佛的人,他所起的念头,大多是在跟人家争名夺利,即使不跟人家争名夺利,也是在为自己设想,他是不会把念头放在佛号上面的。所以念头都不清净,都是妄念,才造成一个人的生死不断。若依普通法门一定要把见思惑断尽,才能了脱分段生死。把尘沙惑、根本无明等种种烦恼断干净,才能了脱变易生死。而我们念佛法门呢?就是换换环境。在这个娑婆世界,念佛当然能断烦恼,但是无法在这一生中完全断尽而证果的。也就因为这个关系,我们要发愿到极乐世界去。一到极乐世界,很快就能把种种烦恼断得干干净净。所以只要我们平时能够把烦恼压伏得住,不起现行,这叫做伏惑。平时有伏惑的工夫,临命终时,也就能伏得住,就能够带业往生。念佛法门的特别就在这里。
要怎么伏惑呢?请看讲表︰事一心念佛、更无二念。众生的念头有清净的、有虚妄的。虚妄的念头乱跑,就造恶业;清净的念头起来,就是功德。要怎么样让清净的念头起来呢?一般人要做到并不容易,但我们是知道念佛法门的啊!心中一提起佛号来,口里念出声音来,就算是没有念出声音来,只要那念头、跟著佛号结合在一起,那个念头就不是妄念,而是净念了。当净念跟佛号同时起来时,妄念自自然然的就消失而伏得住了。所以,要了解念念相续、更无二念,最重要的就是当念头一起来,就是要跟佛号结合在一起,那就是净念。当净念一起,妄念自然就伏下去了,这就是净念相继。而能够这样念念相续,更无二念,接下来的功效就出现了── 不为内惑外境所乱了!
所以,知道这个方法,对于念念相续、更无二念就不会有疑问了。再说,起这个净念,对于我们做生意也好、上学也好、办任何事情也好,是没有冲突的,不但不冲突,而且以净念为主导来办事,一定办得好!因为用净念作主,一切都是从理性出发的话,智慧就出现了,处理一切事就会非常恰当啊!
内惑就是我们每个凡夫众生心内的种种迷惑颠倒,那太多太多了!最主要的就是贪求的心理,贪不到,嗔恨心就出现了。不明了种种道理就贪就嗔,这就是愚痴啊!有贪嗔痴三毒,再加上傲慢、疑惑、恶见,这是六个根本烦恼。而由这根本烦恼再细分出来的随烦恼就太多太多了。
内惑重的人,即使自己一个人在家里,没有外面的事情来勾引,也是连坐都坐不住,而且心里乱糟糟的,都静不下来,惑都往外发了,更何况还有那些外境的勾引!外面有什么境界呢?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对的色、声、香、味、触这五尘。这些外境不管是好是坏,一旦跟我们的五根相对的话,就被五根吸收进去了。也就是说,五种外境一出现,它就引诱我们内在的那些烦恼出现。比如我们内心的贪念本来就很重,再加上外面那些人、事、物一再出现,两者一结合,很快地就把我们的贪心引出来了。
我们凡夫啊!平常成天就在为那些事情烦恼,为它所乱,从生到死,都是内惑外境一直在扰乱,不能安静。不过,境界来,没关系,只要我们能够把佛号念念相续,更无二念,令那些内惑起不来的话,那就是儒家的经典所讲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外面那些勾引人做坏事的外境,看是看了,我却视而不见── 虽然视,但是我心不在焉!所谓心不在焉是什么呢?就是妄心不起来。那么一切外境就引诱不了我们了!像这样不为内惑外境所乱,心就不散乱了,心不乱就可以得到一心,这就叫一心不乱。以上是事一心。
其次,讲理一心念佛,这理一心就比较难解了。经文里有祖师注解的,就用比喻的话,如寂照双融。讲到这个理,理就是本性。本性又是怎么样的呢?要怎么样了解自己的本性呢?本性在那里呢?祖师就用寂照这两个字。寂,指的是如如不动的真如本性,它是一种静态的。照是观照,就是由静态的本体发出的作用。
虽然,寂是体,照是用,但这寂、照是双融的,是一体的。这就是本性。虽然它是最安静的,但是要知道,这最安静的体,却是无所不在的。也就是这部经里讲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没有一处不是在自己寂静的本体中,不单是台湾,就是这个地球,也都涵盖在我们的本体里。别说整个地球,就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以至十方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世界,都包含在我们最寂静的本体之中。既然本体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一念佛,照的作用就发出来了。如此一照,便知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以外的极乐世界,就在我们心中。理一心念佛,必须了解这个理。
我们本有的性体就是寂;从心性起清静的念头时就是照。所起的净念,与这寂静的本体是双融而不可分。讲表上这寂照双融,心佛见泯怎么讲呢?寂的时候同时就有照;照的时候同时就有寂;寂照同时,没有分开。
既然是同时,就融会一体,而能念的心、所念的佛这种能所分别的知见就泯除了。若懂得这个理的时候,则我念佛就跟念自己的心是一样的,念心也就跟念佛是一样的,心念、佛念的分别知见就不存在了。若有了分别知见,就没有办法明心见性,因为心性是没有分别知见的,所以要将心与佛的分别知见消除掉,这就是泯。
消除分别知见后就能无念而念。讲表上的无念而念,详说,还要加一句念而无念。怎么叫无念而念?就是寂而常照。寂是无念,虽然是无念,却又长时间有照的作用,所以寂而常照就是无念而念。反过来讲,照而常寂。照是有念,寂就是无念,所以照而常寂就是念而无念。
无念而念的无念是就寂然不动的本体而讲的。念而无念的念是就本体所起照的作用而讲的。此念不同于凡夫的妄念。凡夫不觉而有无明,使其本体不起照的作用,因此起念皆是虚妄,皆是乱动。此念既是由体而起照的作用,则和寂静的体是融会的。所以,照的时候,是安静的,没有乱动,就是照而常寂。也就是不管你怎么用,都在大定之中,这就是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这个无念而念就是不动常住啊!那就入了体,就证了真如本性了!
不过,讲的时候,虽然是事、理分开来讲,有事念,有理念,但用功夫的时候,不管是否懂得这个理,通通要从事方面来念。这个理,说实在的,我们真是不懂,虽然祖师有注解,我们只懂一点名相,真理实在是不懂。懂此理者,必定是大觉之人。
例如孔夫子,他是大菩萨再来的圣人,他就懂得这个理。当知这寂照二字就是孔夫子讲的。孔夫子在周易系辞传里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翻译经典、注解经典的人,就借用这几个字来表示真如本性。孔子是东周时代的人,佛法尚未到中国来,他就能讲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两句话,令人觉悟太极,也就是令人觉悟真如本性。足见孔子明了此理。
净土学人了解寂照双融之义,虽未真正明理,但从事念,即通理念。蕅益祖师在阿弥陀经要解里,解释持名念佛,就有事持与理持二种念法。所以只要我们老实执持名号,从事持下手,一但功夫到了,理就通了。
下面的经文就讲念佛的比喻︰譬如有人,一人专忆,一人专忘。譬如有两个人,这两个人中有一人专门在忆,忆就是想念。专心想念,无时或忘,这就叫专忆。一人专忘,但是另外一个人并不想念,有时偶然想起,转眼就忘记了。要知道,这两个人是有关系的,如果没有关系,就谈不上忆,也谈不上忘了。现在就以代号作比喻:比如甲、乙这两个人吧!甲这个人专门想念乙,而乙呢?就专门忘记,他就是不想念甲。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如是二人,这甲乙二人,甲专忆,乙专忘,因此,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这二句经文,昔日雪庐老人曾经列表解释
甲他终日在那里想念乙。想就是因,有因则有果。因是什么状况,经曰:若逢不逢。甲专心想著想著,就有现象了。比如说我们想念某一个人,日夜都在想,或许夜里就梦见了,或者是在白天,眼看花了,也遇见了,这就是想出来的现象。
现在把若逢这两个字分开讲,若是相似,逢是不期而遇。若逢── 好像遇见了,如同在做梦,又如在日间出现了幻影,并不是真的遇见。若逢不逢讲的是因,是讲甲造的因。下面这一句或见非见是果。或是或然,讲的是事实。甲想念乙,随时想见,或者是真见到了。非见又是指什么呢?甲在远处望见乙,远远地向乙打招呼,但乙专忘,不想念甲,未见到甲。甲有心,乙无心,以致当面错过。所以结果还是或见非见。
若逢或见两句中的逢、见二字意义不同,逢是假想所现幻象,见是事实所见其人。所以前句是因,后句是果。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方才念这一段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的一段经文。这圆通章在二十五圆通里非常重要,为什么呢?我们这里是净土宗的念佛道场,这二十五圆通本来是每一个圆通都能成就的,那些大菩萨各人讲他们自己是从那一方面得到成就,但是,在这些之中,最好的、最适合修持的方法,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圆通章的好处在那里呢?它讲念佛的方法,讲得非常详细,这对于我们修念佛法门特别重要!因此,净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特别把这章经书列为净土宗的一部经。本来净土宗有三经: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这是净土三经。印光祖师加入这一章(念佛圆通章),及普贤菩萨行愿品,就成为净土五经。由此可以想见这章经是多么重要,所以我们就要多花一些时间来研究。
经文分成以下几段。从大势至法王子开始到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是第一段。这是用作礼这一段作为这一章经文的开始。第二段是从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到超日月光佛,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这是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说他过去修行的历史。从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一直到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是第三段。从若众生心,忆佛念佛开始,到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是第四段。最后从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一直到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是第五段。
今天开始就接著上回讲的第三段,这是讲比喻。要记住,这章经讲的是超日月光佛教大势至菩萨念佛三昧,是讲正定。不论那一宗,都要修正定。就这部经来讲,叫楞严大定,也就是要修楞严三昧。
念佛三昧是指得了定,得到果了。换句话说,要得到这个正定,前此提到的二十三个圆通都各有方法,而大势至菩萨从超日月光佛得修正定的方法,是由念佛入手的。也就是说,他是从念佛得到了三昧。
譬如上回讲的一段:比如有两个人,以甲、乙为代表,当两个人分开没有在一起的时候,甲专门想乙,而乙却专门忘记。提到忘记,就要注意了,这说明乙和甲是有密切关系的人,如果没有关系的话,乙怎么会忘记呢?乙之所以会忘记,可见他们原来就认识,因为若不认识就谈不上忘记。要知道这个忘跟记是相对的,普通人对于一椿事情,有时候会忘记,有时候会想起来,经上讲一人专忘,专忘就是一直没有想起来。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若,作好像讲。逢,是遇见。不逢,其实未遇见。这两个人中,甲一直在想念著乙,想著想著,就出现相了,好像就看到乙了,而实际上并没有遇见乙。如果我们研究一个人的心理,当他对某一个人时常在想念时,想著想著,好像想的那个人就出现了,这叫若逢。实际上是不逢。也就是根本没有遇到。这说明了甲是专忆,专门在想,而且想得那么恳切。至于或见非见的见跟下面那句的逢是不一样的,逢是想出来的,是想像的,而见则是有时候真的见到了,但是却又非见!为什么真见到却又非见?甲看到了乙,但是乙却没有见到甲,这两者当面错过了,叫做非见。上回讲到这里为止。
今天开始讲二人相忆,二忆念深。这跟上回那一段情况就不同了,怎么说呢?前面讲一个人专门在想念,另一个被想念的,就专门忘记,这是一个忆、一个不忆。现在这个二人相忆就不同了。甲乙两个人,甲想念乙,乙也想念甲,互相想念。二忆念深 两个人不但互相想念,而且念得非常深沉,不只是肤浅地在想而已,而是一有了念头,就相互想到对方,这样彼此就能够见得到。而前面经文说到一个忆,一个不忆,这样是碰不到面的;或逢不逢那是甲一个人想出来的;或见非见,那是甲真想到也见到乙了,但乙还不认得,所以那样的状况,还是没能见到。而这二忆念深,是说就能见到面了。这个念字,是指只要甲乙两者互相忆念的话,一念之中就能见面的。
这里还只是讲比喻而已,到后面讲到就会知道了。经文讲的如是指的是二忆念深。这两个人只要彼此都想念得很深刻的话,不但现在能够见到面,而且从生至生 从这一生到来生,以至于再来生,生生世世都同于形影。形,指我们的身体、形状。影,指的是什么呢?譬如我们站在这里,日光或灯光把身体一照,就有一个影子变出来了,而这影子与身体是不能分的,所以说如同形影。
不相乖异是说这两个人只要互相都能够想念的话,从这一生到来生,生生世世就像一个人的身体跟他的影子一样,不相乖离,是分不开的。乖异是分离的意思。为什么这样呢?世俗人不也常常讲三生有幸吗?三生是指过去、现在、未来,若三生都能够在一起就是很幸运了。但讲归讲,普通人并不明了是什么道理。就佛法来说,三生有幸就是三世都有缘分。
一个人和他的家人、朋友以及一切人相处,都是缘分啊!尤其是家族、家庭关系,就中国文化来讲是天伦,就佛法来讲是最亲密的一种缘分啊!不管是好的缘分,是不好的缘分,总而言之,缘分就是在这里!从这一点看的话,世间很多冤家总是碰到一起,好的缘分也碰在一起,总之都是一个缘字。
这一段经文所说的情境跟前面那一段不同。前面一段是不见的,这一段是能够见了。而所以能见就是因为能够相互的忆念。要知道忆就是想念。想,是思想。我们修持名念佛的,对这个要注意了!这非常重要。怎么说呢?一般而言,我们念佛,是用口念出声音来,然而除了口念之外,心里也要念啊!心要用在上头啊!若只是口念,没有心在那里思想的话,念的就不实在。以念字来说,中国人造这个字,根据说文解字:念,常思也。常是经常的常,不间断地。思就是思念、思想。要知道,思就不是用口,而是用这个思想,即一般人所说的用脑力,以佛法来讲,就是用第六识。思想在起作用,在思维,这才是念啊!对这一层,我们念佛人要特别注意!假如我们只注重口出声念佛才叫念,口不念佛的时候就是不念的话,那我们一天能念多少佛啊?必得要懂得这个念字,心里要时常挂著、想著。所以祖师就开示︰佛号必得要从心里起来,口里念出声音来,然后再听回心里去。这个意思就是教我们要用心,不用心的话,念佛的功德不知要减多少!所以,念佛要得一心不乱,要得一心三昧的话,必得要用心。
下面经文接著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前面经文把比喻讲过了,现在就要讲事实了!十方如来指十方世界的佛。怜念众生,怜就是怜悯。念,是我们念佛,佛也念我们众生。这叫做二力法门。
为什么念这个方法好呢?要知道其他的那些圆通,必得是用工夫的人,自己非常的精进,而且学习的能力非常好,才能够证得那些圆通啊!为什么呢?因为那些都是自力,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才得到圆通。而这个念是二力,除了自力外,另一个力指的是十方如来,十方如来怜悯我们,忆念我们这些众生啊!这就是前面经文所讲的一人专忆。而十方如来怜念众生,怜念到什么程度呢?如母忆子,就如母亲想念他的孩子那么样地深刻!这个比喻就重要了!
讲到十方如来,必得要先了解一个事实。我们现在念佛,所念的佛是阿弥陀佛,是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经文这里却讲十方如来,这是什么道理呢?
前面经文一开头就讲,大势至菩萨在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劫数以前,有一尊佛名无量光,他与阿弥陀佛同名。共计有十二位如来相继在一劫里出世。其中最后一尊,名超日月光佛来教他念佛三昧。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西方极乐世界还没有造就成功,换句话说,他修念佛法门,是跟超日月光佛学来的,所以他念的是十方佛,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我们现在念的是阿弥陀佛。这两种念佛方法,那一个最容易呢?那一个最难呢?难的是念十方佛,最容易的是念一尊阿弥陀佛。为什么?这一层我们要了解。因为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中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从阿弥陀佛成佛到释迦牟尼佛讲阿弥陀经那个时候,有十大劫。但十大劫还有个数目字可数,而恒河沙数那么多劫,那是无数劫的。由此可知大势至菩萨学念佛法门是在阿弥陀佛之前。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为什么十方如来都怜念所有的众生呢?先讲什么叫成佛。成佛就是把我执、法执,这些凡夫的虚妄执著通通破除了。就唯识学来讲,所谓万法唯识,有识在的话,就不能开智慧,不能明心见性的。这部经讲如来藏,如来藏是真妄和合的。真是真如本性;妄是由无明形成的。唯识学讲转识成智,把识一转,就成智慧。众生有八个识,转八个识成四种智慧。而根本智慧在那里?就是第八识所转成的大圆镜智。所谓大圆镜智的圆,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像圆球那样的圆。大圆镜智是比喻的话,这种智慧是无所不在的,十方世界任何一尊佛的大圆镜智都可遍至任何一个世界。
了解这个理,我们就知道,阿弥陀是无量光,阿弥陀佛的光是可以照遍十方世界任何一个世界的。就佛的法身来讲,这法身是遍一切处,是无所不在的。这部经前面曾讲到,佛问阿难尊者︰你的心在那里啊?心不在内,也不在外,也不是在中间,然而,那里都是,无处不是这个心,也就是无处不是法身。华严经菩萨问明品说: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已经成的佛、现在的佛、未来的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身没有两样,唯是一法身。了解这个道理,就了解十方如来为什么怜念众生了。
如来这两个字,在金刚经,同一部经里,有时候讲佛,有时候讲世尊,有时候讲如来,它是有分别的。讲如来就是指法身。十方如来的法身跟十方世界的凡夫众生是同一个法身,既是同一个法身,他自己是已经证到佛果,成佛的人,已得了大自在、大成就,而看到那些众生还在六道三途生死不断,他就特别的关怀他们,来怜悯他们。为什么呢?因为同一个体啊!就如同父母子女的关系,为什么父母对子女那么关心呢?一体的啊!
现在人不懂的。子女生了下来,虽然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能力养活他,但是要知道,父母生下他,恩德是不能否定的。没有父母,何来儿女的身体呢?这身体就是父母给你的,所以是一体的。因此,就父母来讲,他的子女好,当然他心里是欢喜了。若子女不好、不孝,甚至坏到极处,这父母还是怜念他。子女离开的时候,父母还是挂在心里,还是放不下。为什么呢?因为一体的啊!十方如来跟众生,就像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一样。凡夫父母子女的关系,在生理上、情感上是一体的;而十方如来跟众生是法身一体的。
有这个理,所以举这个比喻说:如母忆子。这比喻佛有法身,凡夫众生也有法身,法身是完全的。佛的法身非常清净庄严,而我们凡夫众生现在的法身,既不清净,又不庄严,被污染得连一点光明都透不出来。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污染呢?世间一切众生皆因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时时刻刻都在那儿起惑,对于任何事情,看不到真理,得不到真相,于是把假的身体当作我,一切都是以假当真,而且为这个假我来造业,造了种种的恶业,一切都是损人利己,造了恶业后必得要受苦报。于是生生世世就在那儿起惑、造业、受苦,轮转不停,在六道里生死不断。
以上是说如母忆子。十方如来就如同那个老母亲看这些凡夫众生。
经文接著说︰若子逃逝,我们凡夫众生为什么逃逝?就是被这个惑、业、苦所障碍。起惑的时候固然认不得自己的法身,造业的时候更认不得,受苦报的时候还是认不得!就像很多犯罪的人,他自己造了恶业受了苦,还在怨天尤人,一点都不知道反省。而且十方佛来关怀(念)他,他却认不得十方佛,也认不得自己的法身了。这样的情况,就是若子逃逝。
凡夫众生要逃逝,不认得十方佛的话,虽忆何为?何为,是说有什么用处啊?无能为力啊!我们念佛的人对这就要特别注意了!前面讲忆,什么叫忆呢?忆就是明记不忘。明明白白地记在心里,而不遗忘。念是什么呢?念是念兹在兹,你心就在那里。明记不忘也是心在那里,不过念的时候加上口念,不论你是口念还是心想,都要用心,才能跟佛感应。如果只是十方诸佛在那边挂念我们,我们却一点都不想念佛的话,佛虽然忆念我们,那有什么用处呢?这是虽忆何为。假使我们只是有口无心地在念佛,想想看,这样要到几时才能念到一心不乱?几时才能够跟阿弥陀佛相应啊?
所以我们念佛时,不只用心念,还要明这个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善知识教我们念佛时要放下万缘,一心老实念佛,就是要放下万缘,把心放在佛号上不要乱跑。心与佛号打成一片,才能够将心与佛结合在一起,这才是一念相应。
经文所说的逃逝,是指我们平常不念佛,心里乱想,想这个想那个,这固然是逃逝。还有那些没有学佛的人,不必说,当然也是逃逝。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违背自己的良知、良能。而良知、良能就是出于自己的本性啊!违背自己的本性就是逃逝,而且越逃越远。佛就像是老母亲在那儿呼唤著:孩子!回来啊!虽然母亲叫他回来,可是他却跑得远远的。怎么个远法呢?不但在别人家那儿,而且还堕入三途里去。就像我们念佛时,念著念著,念头跑了,这就是所谓的:口里念佛心散乱,心一散乱,心也逃逝了。所以佛虽然在那里念我们,但却像老母亲在那里找不到他的儿女一样,虽忆为何?这里讲的就是那么重要啊!我们念佛的人,必得要了解这个道理。
这一段就是照应前面那一段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非逢,或见非见。下面一段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就跟前面第二段二人相忆,二忆念深照应起来了!
子若忆母这句话,是说逃逝的这个儿子觉悟了。怎么觉呢?他想到︰哦!我现在离开家,离开母亲。他想到他的妈妈,就开始觉悟了!这是忆母。以前怎么不能够觉悟呢?如果你跑到街上去问人说:你觉悟了没有啊?而对方连觉悟这两个字都不知道,怎么觉悟啊?这非得闻法、研究佛法不可!不闻法怎么觉悟?
觉这个字有本觉、有始觉。本觉指的就是我们的法身。法身本是大觉,无所不知的。我们虽然有本觉,但是我们都不知道,都迷了!比如在正法道场里,你听佛法也好,自己私下研究佛法也好,这就是闻法。闻了法,你知道了,了解自己有法身了,然后如法修行,就是开始觉悟。这就等于知道、认识自己有母亲,也知道想念母亲了。
禅家教人参究,参什么?参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就是问你知不知道你的法身。禅宗是不许讲的,他只教你参。我们研究教理的人,凭佛讲的教法,了解这个理了,这是始觉。始觉之后就开始要忆了,要时时刻刻想著:唉呀!我为什么还是凡夫,还是在六道里生死不断?、我应该归家了。回什么家?回到自己本性上去啊!把自己一些跟人争名夺利的一切都放下,世间再好的东西、宝物都要放下,你才可以找到回家的路。从一开始觉悟到最后整个学到究竟处时,就把本觉全部开发出来,这就成功了!
经文讲的子若忆母,就是告诉我们要开始觉悟,一开始觉悟你就要知道忆,时时刻刻就要想到佛。并不是早晚做功课的时候才会念佛,不做功课时,就将佛号放一边,还是照样起惑,那怎么行啊?那就是我们雪公老恩师在世时讲的:一边扫地,一边撒灰 你用右手拿扫把在扫地,左手又再抓一把灰在那儿撒,你几时才能把地扫干净啊?所以一开始觉悟时,心就要时时刻刻地想到佛,心就在佛号上。
子若忆母── 我们凡夫众生想到要忆佛时,要怎么忆法呢?就要如母忆时,要倒过来讲。母亲想念他儿子,是无时无地不在想啊!你这个做儿子的,只要用母亲想儿子的那种想法来想母亲,就一定成功。能够这么做的话,就是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母子历生是照应前文的从生至死,无论那一生都不相违远!违是分开来,不相违远是不但不分开来,而且离得并不远,生生世世都是在一起的。这点必须要讲清楚,不然各位后来会起疑惑的。怎么说呢?我们念佛法门是当生成就,那里还要生生世世不相违远呢?生生世世都在人世间吗?
这点前文已讲过,因为大势至菩萨念的佛是十方如来,是本性佛。而那时候阿弥陀佛还没有成就极乐世界,所以从恒河沙数劫以前一直到后来,生生世世地学,他就这样学成功的。而我们现在学的不是念十方如来,是念阿弥陀佛,而且要发愿到极乐世界去。我们比大势至菩萨学的容易得多,而且幸运多了,因为我们一生就能成就。如果各位在外面遇到别人,要讲的话,这点必得要讲清楚。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以上是本经的第四段经文,这是讲比喻。上回经文说到十方世界的佛都是悯念众生的。怎么个悯念法呢?就如同母亲想她的儿子那么样的深长。假使母亲那么样地念著儿子,而儿子不念她,逃家逃远了的话,母亲虽然一直在想,又有什么用处呢?另外,就她儿子这方面来讲,经文说︰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假如这个儿子想念他的母亲,就如同他的母亲想念他一样,两者互相想念的话,就是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母子生生世世都是在一起的,这就归到这段经文的本意上来了。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这是把上回讲的那个比喻说到事实上面来。假若众生的心一直在忆佛念佛的话,现前现在就能够见到佛;或者是当来现在以后的时候,必定能够见佛。这样,去佛距离佛就不远了。
在这段经文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众生心、忆佛、念佛这几个地方。什么是众生心呢?我们都是凡夫众生,我们的心理又是怎么样的呢?念佛的人就知道,正在念佛的时候,往往口还在念,心却散乱,到处攀缘。即使心不散乱,也会掉举。就像有一个东西悬在那里,上上下下的,心定不下来!所以我们众生的心,不是散乱,就是掉举。有了这两个心理,你想,要怎么入定?念佛都不能够入定,就是其他任何一个法门要入定也都很难的。
再说,我们众生不起念头则已,一起念头就脱离不了贪、嗔、痴这些烦恼,这些烦恼就是迷惑颠倒的惑。我们凡夫众生没有一时一刻不起惑的啊!起了惑就贪图这个、贪图那个,无论是贪名或贪利,都是惑。有惑就造业,抢著跟人家争名夺利,而造了业就要受报。我们凡夫的心都被惑、业、苦所缠绕,而得不到自由。
那么,不造恶业,做些善事,如何?要知道,虽是做善事,但大多数人都想要得福报,得了福报以后就可以享福。不过,在享福的时候又是在造业了。所以不只是我们凡夫,就是到了欲界的第六层天(魔王波旬之他化自在天)也是一样。既然如此,要解脱轮回,乃至于成佛,要用什么办法呢?就是要把这个众生心变化过来。怎么变化法呢?在这章经文里面讲的方法,就是忆佛、念佛。
忆佛是什么呢?忆佛就是起了想佛的念头。想佛为什么叫忆呢?这个忆字,就表示并非一直在想,而是有时候停止不想了,过一些时候又想起来了,也就是回忆起来了,这叫做忆佛。
什么是念佛呢?念,就是明记不忘,念兹在兹。正在念的时候,即是制心一处,将散乱心定在佛号上。如此念念相续,而不间断,即得念佛三昧,即是得正定。亦如儒经所说的克念作圣。忆佛与念佛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忆佛是用我们的第六识在那里想念佛。而这个第六识,本是生灭无常,忽然想到这里,忽然想到那里,它的杂念很多。平常我们往往一做事情就把佛号给忘记了,不忆了!过些时候才又想起来。
念佛,当然也是第六识在念,但是如果你制心于一处,即将第六识散乱心定在佛号上,相续不断,散心即转为定心。第六识转变,带动第七识转变,此即后文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所以要得念佛三昧的话,必得要下功夫念佛。
那么还要忆佛干什么呢?因为我们任何一个人,不论在家、出家,只能在做早晚功课、打佛七,或者是在道场共修念佛的时候,才正式在念佛,除此以外,我们谁也不能够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念佛。因此,在不念佛的时候,我们就忆佛,以弥补这个空档。因此必须忆佛、念佛两者都使用,才能够净念相继。
以上这段经文是说:众生心就是轮回心。由于此心起贪嗔痴等惑,起惑则造业,造业则受苦。若能够以众生心来忆佛、念佛的话,那众生心就变为佛心了。众生心一变的时候,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就是眼前以及今生。当来就是将来,以及来生。眼前或将来,必定能够见到佛。
也许有人要问:我们念这么多年的佛,我们有没有看见佛呢?这要把教理说一说。此理是古时候祖师注解的。我们所见的佛都是法身佛。法身是无相的,只有一片光明,整个大光明藏。比如说阿弥陀佛,阿弥陀就是无量光。我们众生自己每一个人都有法身。再讲报身,报身就是赞佛偈里那句相好光明无等伦,即万德庄严的相好身。报身佛有形相,也有动作,也有言语。还有应身佛。应是由我们众生感应来的。既然是感应来的,就不一定了。或者他是跟我们人的身体一样;或者是其他的物体;或者是我们在道场看见的佛像。佛像有木头雕的,有金属铸的,有泥塑的、纸张画的,这都是应身。
佛有三种身,我们见佛是怎么见呢?入了定即能见佛。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得到念佛三昧的时候,就见到法身佛,也见到报身佛。念佛功夫深的人,念到寤寐一如,白天忆佛、念佛都非常精进,到了夜间作梦的时候,也可以见佛。梦中或者是见报身佛,或者见应身佛。除了定中、梦中以外,在平常的时候,也可以见到佛,但只见到应身佛,而且是信佛的人才能见到。例如见道场里的佛像,即起恭敬心,就是见到了应身佛。不学佛的人,虽见佛像犹如不见。比如说在敦煌石窟里,有很多的佛像、菩萨像,一般人也见到了,但是他们把它当艺术品来看,不把它当作佛,这就是见如不见。而我们佛教徒见到佛像的时候,一心恭敬即是见佛。
印光祖师告诉我们,念佛要存恭敬心、真诚心。我们念佛的人,有恭敬心、真诚心,看见佛像就是看见应身佛。所以经文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眼前就见佛。功夫好,真得一心不乱的话,就可以见到报身佛。至于法身佛不必说,法身佛就是光明,光明就是智慧,你一念佛,心就发现光明,就有智慧!世间任何问题、任何事情都能以智慧来解决。开了智慧了,法身佛的光明跟你本性的光明能够感应道交,就见到佛了。所以,工夫好都能见到。我们平常到寺庙、道场里面,见到佛像就是见到应身佛。但必须要像印光祖师所讲的,以至诚心── 至诚恭敬心来见佛像,比如见到释迦牟尼佛像,释迦牟尼佛就在这里;见到阿弥陀佛的佛像,就是阿弥陀佛在这里,那你就是见到佛,见到应身佛了。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所以去佛不远。去,作距离讲,距离佛就不远了。前面那段经文说: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果然这样的话,就是母子两人互相忆念,就一定能够见面而不会违远的。前一段就跟后面这一段去佛不远相照应。只要肯念佛,当下就离佛不远了。
下面经文说: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是指念佛法门,不需假借各种方便法。一般人都说念佛是正助双修,助是助工夫,正工夫就是念佛。如果照这个方法来念的话,不需要方便法,就能够证到念佛三昧。这怎么说呢?如蕅益祖师所著的阿弥陀经要解就讲,善根福德因缘,皆是念佛。都不能少,而且还要多呢!蕅益祖师的注解告诉我们,持名念佛就是多善根,也是多福德。只要你如法持名的话,就是正助双修。祖师这么注解是有依据的。他就是根据楞严此处不假方便而说。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果能这样持名念佛,就不需要一切方便的方法。方便的方法是什么?比如说三十七助道品、四加行等,那些都是念佛法门的助道。经文讲不要一切方便,是指一切方便都没有念佛直截了当。不假方便,念佛即能破迷,故云自得心开。不过,有一点必须了解,我们研究楞严经时这么讲是不错的,因为这就是大势至菩萨教的念佛的办法。我们虽然了解这个方法,但是用于正工夫的能力还不足,因此,还需要助工夫。果能这样忆佛、念佛,就自得心开。
前说众生心,众生心就是起惑、造业、受报,由种种障碍使真心无法显露。如果能这样念佛的话,众生心障碍一撤除了,便自得心开了。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