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结缘网

大明三藏法数卷第二十八

发布时间:2019-06-26 15:58:05作者:地藏经结缘网

大明三藏法数卷第二十八    碣十

上天竺前住持沙门一如等奉 来集注

十种佛(出华严经)

佛梵语具云佛陁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一成正觉佛】谓佛于菩提树下降伏诸魔朗然大悟证无上果是名成正觉佛(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之菩提树者以佛于此树下成道而得名也)。

【二愿佛】谓佛从兜率下生人间说法度生酬宿因愿是名愿佛(梵语兜率华言知足)。

【三业报佛】谓佛修万行清净业因感相好庄严果报是名业报佛。

【四住持佛】谓佛真身及于舍利住持世间永久不坏是名住持佛(梵语舍利华言骨身)。

【五涅盘佛】梵语涅盘华言灭度谓佛应身化事既终示现灭度是名涅盘佛(灭度者谓大患永灭超度三界也)。

【六法界佛】谓佛证一真法界无漏之体有大智慧放大光明遍照一切是名法界佛(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七心佛】谓佛心体离念虚彻灵通本来真觉寂然独照是名心佛。

【八三昧佛】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佛常住大定如如不动了知一切是名三昧佛。

【九本性佛】谓佛具大智慧照了自性本来是佛具足恒沙性妙功德是名本性佛。

【十随乐佛】谓佛随机乐欲如意速疾即为现身说法令其行业成就是名随乐佛。

华严十类经(出华严经?)

谓毗卢遮那如来以本愿力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常转无上法轮令诸众生入华藏海无有穷尽故知此经难可限量然自狭至宽略明十类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是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略本经】谓此经一部三十九品八十卷文现传世间乃是下本十万偈中之四万五千偈未得具足故名略本经。

【二下本经】谓此经盖文殊与阿难结集已龙神[(冰-水+〡)*ㄆ]入龙宫后因龙树菩萨入龙宫见此大不思议经具有上中下三本下本十万偈四十八品龙树遂记出流传于世故名下本经(文殊梵语具云文殊师利华言妙德梵语阿难华言庆喜龙树者本传云其母树下生之又因龙接入宫以成其道遂以为号大智度论云大不思议经即华严经也)。

【三中本经】谓此经龙树于龙宫所见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故名中本经。

【四上本经】谓此经龙树于龙宫所见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故名上本经(四天下者即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之四洲也)。

【五普眼经】谓此经中普眼法门于一法之中能见无量之法即海云比丘所持以大海为墨湏弥聚笔书此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故名普眼经(海云比丘者即善财童子第三所参之善知识以此普眼法门开导善财者也)。

【六同说经】谓佛约百亿同类世界遍于虚空皆有主伴同说无尽法轮不思议品云如一佛身转如是无尽法轮如是尽虚空界一一毛端分量之处一一化身皆如是说音声文字句义一一充遍法界故名同说经。

【七异说经】谓佛约树形等异类世界其中众生报类亦别于彼现身说法化导群生施设不同故名异说经(树形者谓世界之形如树也)。

【八主伴经】谓毗卢遮那与十方佛互为主伴重重无尽而说此经如此方遮那为主说此法时十方诸佛为伴彼方为主此方为伴如此方说十住时十方来证皆言我等国土皆说此法则知十方国土一切诸佛互为主伴皆说此经故名主伴经(十住即经中十住品也)。

【九眷属经】谓佛随顺机宜之教是此经之眷属盖下劣之机不能闻圆顿一乘大法故佛随宜说三乘教作胜方便引入此门经云普眼修多罗以佛刹微尘数修多罗以为眷属故名眷属经(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

【十圆满经】谓此经名圆满因轮融上九经为一无尽修多罗海随一会一品一文一句皆摄无尽法海圆满具足经云显现自在力为说圆满经无量诸众生悉授菩提记故名圆满经(因轮即根本法轮也根本法轮若转一切法轮皆转也)。

十种教体(出华严经?)

教者谓如来所说一大藏教也体即体性教之本也然如来所说之教诠显权实义趣浅深不同故分十体[(冰-水+〡)*ㄆ]摄一切教法罄无不尽也(权者三乘权教谓声闻缘觉菩萨也实者一乘实教也)。

【一音声语言体】谓言音语业为教体也故佛唱号言辞评量论说是为教体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是也。

【二名句文身体】名者依事立名句者众语合成文者联合众义皆言身者身即聚集之义谓此三者长短高下次第行布而能诠显教法之体也。

【三通取四法体】谓通取声名句文四法而为能诠教体也净名经云通用四法为佛教体是也。

【四通摄所诠体】谓经文通摄所诠义理为教体也盖文是所依义是能依文是能诠义是所诠此明文义相成也经云文随于义义随文是也。

【五诸法显义体】谓世间一切诸法能显义理皆为教体也净名经云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香积世界餐香饭而三昧显极乐佛国水鸟树林皆宣妙法华严性海云台宝网同演法音毛孔光明皆作佛事是也(香积佛国土名也香饭者即维摩诘遣化人诣彼国所取之香饭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六摄境唯心体】谓以前五种一切诸法唯心所现故摄为教体也起信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是也。

【七会缘入实体】谓会前六门缘起差别教法同入真如一实之体也盖诸圣教皆从真如流出故因缘事相本空全是真如体性也。

【八理事无碍体】谓真如是理教法是事此二无碍为教体也盖一切教法虽全体即真如而不碍事相宛然虽真如全体为一切教法而不碍理性明现二互交彻无碍融通也。

【九事事无碍体】谓一切法文义圆融以无障碍法界为教体也盖所起教称性融通事事无碍遂令一言一音一文一义一因一果一毛一尘含摄法界圆融无碍递互交参重重无尽经云佛以一妙音周闻十方国众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是也。

【十海印炳现体】谓海印三昧为教体也然海印是喻三昧是定如来说华严经时入是三昧一切诸法炳然齐现大寂定中犹如香海澄渟湛然不动四天下中一切众生色身形像皆于其中历历顿现如印印文其差别无尽教法及所化机虽大小不同亦同缘起炳现定中经云或现童男童女形天龙及以阿修罗乃至摩睺罗伽等随其所乐悉令见众生形相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是也(四天下者即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之四洲也梵语阿修罗华言无端正梵语摩?罗伽华言大腹行地龙也)。

教起十因(出华严经?)

谓如来出现说华严经必有因缘故出现品云非以一缘非以一事如来出现以无量因缘而得成就令斯教兴故以因缘二字各开十义以显无尽先彰十因后显十缘故云教起因缘也。

【一法应尔】法应尔者理本当然也谓如来出现法应说此华严经故所以诸佛皆于无尽世界常转无尽法轮令诸众生返本还源佛佛道同法皆如此也。

【二酬宿因】酬宿因者谓如来说法为酬宿世愿因也盖如来于因中精修道行愿度众生今既成佛当酬宿愿是以悲智双运行愿齐周说广大法度诸众生也。

【三顺机感】谓如来说教必由机缘所感若无当机之众虽说无益所以说者必随顺机宜也。

【四为教本】谓如来先说此一乘圆顿之法为诸教之本然后渐施末教调停小机根器既熟使其悟入如来智慧也(末教者即声闻缘觉小教也)。

【五显果德】谓如来显扬妙果胜德令人信乐若不知佛果德安能渴仰恳求故佛举扬华藏世界微妙十身依正果德盖为此也(依正果德有二种一依果即华藏世界也二正果即如来十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六彰地位】谓此经彰显菩萨修行地位从因至果有阶差也然有二种一行布位即排布行列次第升进也二圆融位即一位摄一切位也如初地等一地之中具摄一切诸地功德是也(初地者即十地中初欢喜地也)。

【七说胜行】谓如来宣说殊胜妙行令人信向也盖欲登妙位非行不阶故说无量胜行使一切菩萨及诸众生依教立行造修证入也。

【八示真法】谓如来出世宣示真实大法令人开解也盖欲修诸胜行决湏解了法理不达法理行亦非真经云不了真实法诸佛故兴世是也。

【九开因性】谓如来开示一切众生本有性德也盖以如上真法胜行因果皆众生性中本有但相变体殊情生智隔不能觉了故谈斯经令其开悟也(相变体殊者谓生佛之相既变理性之体亦殊也)。

【十利今后】谓如来说法利益今世后世一切众生也经云我等诸佛护持此法令未来世一切菩萨皆悉得闻获大利益是也。

教起十缘(出华严经?)

【一依时】时即说经时分也谓如来心冥至道则混一古今一念与多劫圆融本无时分可限今以无时之时略显十时恒演此经经云诸佛得菩提实不计于日是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十时者一念时尽七日时遍三际时摄同类劫时[(冰-水+〡)*ㄆ]异类劫时以念摄劫时劫念重[(冰-水+〡)*ㄆ]时异类界时彼此相入时以本[(冰-水+〡)*ㄆ]末时也)。

【二依处】处即说经处所也谓诸佛菩萨于十方尽虚空遍法界微尘刹海乃至容一一毛端之处皆有七处九会顿演此经犹如帝网重重无尽故云依处也(七处者一菩提场二普光明殿三忉利天四夜摩天五兜率天六他化天七逝多林九会者六处各说一会惟普光明殿三会说也)。

【三依主】主即说经教主也谓毗卢遮那佛现法界无尽身云周遍十方微尘刹海常说华严经云如于此处见佛坐一切尘中亦复然故云依主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四依三昧】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佛说经必先入三昧定静鉴法理权实分明然后从定而起应机而说故云依三昧也(权实分明者谓说小乘法为权大乘法为实也)。

【五依现相】现相即说经之初现瑞相也谓或放光动地华雨香云皆为说法之瑞故于诸会将欲说法必先放光警动物机故云依现相也。

【六依说人】说人即说法之人也谓法无废兴弘之由人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故云依说人也。

【七依听人】听人即听法之人也谓佛说法若无听者终无有说故云依听人也。

【八依德本】德本谓谈经必以智慧行愿为本也若内无德本外岂能谈故佛告金刚幢菩萨言由汝智慧清净故告普贤菩萨言亦以汝修诸菩萨行愿故令汝入于三昧而演说法故云依德本也。

【九依请人】请人即咨请法要之人也谓说法之人慈悲深厚虽无人请问而或自谈若敬法重人要湏诚请而后为说故云依请人也。

【十依能加】能加谓如来以神力加被菩萨而说经也然加有二种一者显加即佛以三业神力显然加被二者冥加即佛密与智慧令他说法故云依能加也(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教被十机(出华严经?)

教者谓华严一乘圆顿之法也盖毗卢遮那如来演说此经化被群机通有十类故云教被十机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被无信机】谓邪见众生无有善根不能信受或时闻已反生诽谤堕诸恶道虽堕恶道由闻名故熏成其种是名被无信机。

【二被违真机】谓人违圆教真法而依傍此经以求名利不净说法集邪善因虽违真教佛作饶益曾无厌舍是名被违真机。

【三被乖实机】谓人执着文言即乖违实之理而圆妙义门不入其心虽乖实理由熏闻成种是名被乖实机。

【四被狭劣机】谓二乘之人根器狭小故虽在法会如聋如哑不闻此经根虽狭劣宿种蒙熏是名被狭劣机(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五被守权机】权即权巧方便机即所化之机谓权教之人执守三乘之法次第证修不信圆融具德之教虽执权小之教然蒙佛饶益终能醒悟是名被守权机(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六被正为机】谓佛正为一乘圆机说此具德之教使其闻而信解修行悟入即运不思议之妙乘游入莲华藏海是名被正为机(游入华藏海者以喻所证法界之理无不周遍而含摄也)。

【七被兼为机】谓人闻此经虽未悟入而能信受成坚固种经云如人食少金刚终竟不消此约未证悟者称之为兼是名被兼为机。

【八被引为机】谓前权教菩萨不信圆融具德之法故于十地之中以六相圆融之义借其三乘行布之名寄位增胜诱引演说今彼信受即入圆融是名被引为机(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六相者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也)。

【九被权为机】谓二乘聋??不闻者乃是诸大菩萨权示声闻之行在于法会假言不闻及至逝多林中却顿悟法界示小乘根亦可得入是名被权为机(梵语逝多华言胜林)。

【十被远为机】谓久远之机令其成熟也盖凡夫外道无性阐提及未来世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咸是所被今虽不信后必当入远熏成种是名被远为机(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十宗收教(出华严经?)

唐贤首法藏国师为宗计不同乃开十宗判五教收释一代圣教理无不尽故前六宗收小乘教第七宗收始教第八宗收顿教第九宗收终教第十宗[(冰-水+〡)*ㄆ]圆教故云十宗[(冰-水+〡)*ㄆ]教也。

【一我法俱有宗】谓此宗执着有我及计有无等法悉皆是有是为我法俱有宗。

【二法有我无宗】谓此宗计诸法是有不离色心而于我相了不可得是为法有我无宗。

【三法无去来宗】谓此宗计一切现在法是有计过去未来之法俱无是为法无去来宗。

【四现通假实宗】谓此宗计现在法通假通实也通实者计五蕴法以为实有通假者计十二处十八界以为虚假是为现通假实宗(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十二处者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五俗妄真实宗】谓此宗计世俗之法皆是虚妄出世之法皆是真实是为俗妄真实宗。

【六诸法但名宗】谓此宗计一切诸法唯有假名无实体性是为诸法但名宗。

【七三性空有宗】谓此宗但说遍计一种性是空依他圆成二种性是有是为三性空有宗(遍计性者谓众生迷惑不了诸法本空妄于我身及一切法周遍计度也依他性者谓所有诸法皆依众缘相应而起都无自性也圆成性者谓真如之性不迁不变圆满成就也)。

【八真空绝相宗】谓此宗说真空实相之中绝一切虚妄假名之相故般若心经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等是为真空绝相宗。

【九空有无碍宗】谓此宗说空是即有之空故不碍有谈有是即空之有故不碍空二互交彻圆融无碍是为空有无碍宗。

【十圆融具德宗】谓此宗说一切诸法称性圆融具足众德周遍含融事事无碍主伴无尽是为圆融具德宗(主即佛也伴即菩萨也)。

玄门无碍十因(出华严经?)

玄门者即十玄门也以此十法性德为因起大业用令彼玄门诸法混融无碍重重无尽故云玄门无碍十因也(玄者妙也)。

【一唯心所现】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唯是真心所现然法唯心现全法是心心既圆融法亦无碍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是也。

【二法无定性】谓一切诸法既唯心现从缘而起无定性也所谓小非定小于一微尘能含太虚大非定大轮围无数入毛端中经云金刚围山数无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是也(轮围者金刚轮围山也)。

【三缘起相由】谓缘起之法递相由藉然法界缘起义门无量略举十义缘起方成故云缘起相由也(十义者诸缘各异义互遍相资义俱存无碍义异体相入义异体相即义体用双融义同体相入义同体相即义俱融无碍义同异圆满义也)。

【四法性融通】谓法界之性圆融通达无碍然一切事法依性建立不异真性性既融通事亦如之故一一微尘各含法界经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是也。

【五如幻梦】幻者犹如幻师能以一物为种种物幻种种物而为一物梦者如一梦中所见广大事业自谓历时久远经云如人睡梦中造作种种事虽经亿千岁一夜未终尽是也。

【六如影像】谓一切法从心所现而能含明了性犹如明镜各各互现诸法影像也经云远物近物虽皆影现影不随物而有远近是也。

【七因无限】谓往昔因中称法界性修无量殊胜之因故今得果妙用无边经云往修胜行无有边今获神通亦无量是也。

【八佛证穷】佛证穷者谓佛证果穷极也故三觉圆明六通自在称法界性说圆满经经云佛住甚深真法性所流圆满修多罗是也(三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六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身如意通漏尽通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

【九深定用】深定用者谓入甚深大定而起妙用也盖以海印等诸三昧力令一切法炳然齐现无碍圆融经云入微尘数诸三昧一一出生尘等定是也(海印三昧者梵语三昧华言正定海印是喻三昧是定一切诸法炳然齐现大寂定中犹如香海湛然不动一切色相历历显现如印印文也)。

【十神通解脱】解脱即自在之义谓佛以神通不思议解脱之力令一切法于一法中建立显现圆融自在经云于一尘中建立三世一切佛法是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十玄门(出华严经随?演义钞)

玄者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花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者依华严大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狭自在无碍门】谓大而无外名广小而无内名狭然大非定大置毛端而不窄小非定小含太虚而有余所谓事得理融自在无碍经云能以小世界作大世界大世界作小世界等是也。

【三一多相容不同门】谓一佛土与十方一切佛土互相容纳而不坏一多之相名为不同经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是也。

【四诸法相即自在门】谓一切诸法互融互即不相妨碍如一法舍己同他则举体全是于彼若一法摄他同己则令彼一切即是己体经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是也。

【五秘密隐显俱成门】谓一切诸法互摄无碍如一法摄多法则一法显而多法隐如多法摄一法则多法显而一法隐显中有隐隐中有显名为俱成由此隐显体无前后不相妨碍名为秘密?云如初八夜月半隐半显隐显同时不同晦月唯隐无显望月唯显无隐然其半隐半显之月非但明与暗俱而明下有暗暗下有明也。

【六微细相容安立门】谓一能含多名曰相容一多不杂乃称安立然所含微细如琉璃瓶盛多芥子炳然齐现不相妨碍经云于一尘中一切国土旷然安住是也。

【七因陁罗网境界门】梵语因陁罗华言天珠天即帝释天也珠即珠网盖帝释殿珠网覆上于一明珠内万像俱现众珠尽然互相现影影复现影递互交光重重无尽今此法门亦复如是一一法中一一位中一一世界互相交参重重无尽经云诸佛知一切世界如因陁罗网世界是也。

【八托事显法生解门】谓寄托一事即显无尽法门令人深生信解?云自在即称为王润益即名法云金色世界即是本性弥勒楼阁即是法门胜热婆罗门火聚刀山即是般若是也(梵语弥勒华言慈氏胜热婆罗门者即善财五十三参中第九参之善知识也)。

【九十世隔法异成门】谓三世各三为别一念为总故名十世三世区分不相杂乱故云隔法三世互在递相成立乃称异成经云菩萨有十种说三世过去说过去过去说现在过去说未来现在说过去现在说平等现在说未来未来说过去未来说现在未来说无尽又云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是也(平等者谓现在中现在望前后过去未来得平等故也无尽者谓未来中未来于未来际无有尽故也)。

【十主伴圆明具德门】谓如来说圆教之法理无孤起必眷属随生故十方诸佛菩萨互为主伴重重交参同时顿唱圆教法门如净空明月列星围绕净器百川近远炳现名主伴圆明一一法会所说法门称性极谈具足众德名为具德经云法界修多罗以佛刹微尘数修多罗以为眷属是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

缘起十义(出华严经?)

缘起者谓诸法所起因缘递相摄持涉入无碍分为十种以释前十玄门之义也。

【一诸缘各异义】诸缘各异者谓诸法缘起各不同也盖诸法递互相望要湏体用各别不相杂乱方成缘起经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是也。

【二互遍相资义】互遍相资者谓诸法所起更互周遍相应资助方成缘起也如一缘遍应多缘此一则具多一若不多一则应不遍不成缘起当知此法界中一缘具多法法皆尔无不互遍相资经云知以一故众知以众故一是也。

【三俱存无碍义】俱存无碍者谓凡是一缘要具前之二义方成缘起无碍也然必由各异方得待缘必由遍应方自具德是故自一多一自在无碍经云诸法无所依但从和合起是也(自一多一者谓如十数中以一为自一以自一应余九为多一也)。

【四异体相入义】异体相入者谓诸法异体递相涉入也盖诸法力用递相依持方成缘起如一持多则多入一内如多持一则一入多内也。

【五异体相即义】异体相即者谓诸法异体更互相望全体形夺也然具有体无体方成缘起若一缘有体能起诸缘即是一缘若一缘无体所起之缘即是诸缘一缘有体无体既尔诸缘有体无体亦然经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是也(全体形夺者谓有无之体更互形比与夺也一缘者即一法之因缘也)。

【六体用双融义】体用双融者谓会前异体相入相即二种皆融通也盖诸法体用交涉无碍方成缘起以体无不用故举体全是用以用无不体故举用全是体互不相碍交彻圆融也。

【七同体相入义】同体相入者谓一缘多缘无别体故名为同体若一缘有力则能持多一若多一无刀则依彼一缘是故一能摄多多便入一多能摄一一便入多也。

【八同体相即义】同体相即者谓本一多一同是一体故相即也盖本一有体能作多一多一无体由本一成多一即本一也故本一有体则多一无体多一有体则本一无体也(本一者谓多数中随其所用之一即为本也)。

【九俱融无碍义】俱融无碍者谓融前同体相入相即二种皆无碍也盖体无不用则有同体相入而无相即之义用无不体则有同体相即而无相入之义今既全体全用则亦入亦即也。

【十同异圆满义】同异圆满者谓前九义有同有异总合为一成大缘起令多义门同时具足皆悉圆满也。

十妙(出法华玄义)

不可思议名妙即实相之理也实相之理精微玄妙清净寂绝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是也总论因果自他故具明十妙妙体无殊也。

【一境妙】境即理境也谓十如是等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也(十如是者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未究竟等也)。

【二智妙】智即全境所发之智也以境妙故智亦随妙函盖相应不可思议经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是也(函盖相应者函喻境盖喻智应当也)。

【三行妙】行即所修之行也以智妙故智导于行行亦随妙不可思议经云行此诸道已道场得成果是也。

【四位妙】位即修行所历之位次也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诸位以行妙故所证之位亦妙不可思议经云乘是宝乘游于四方是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着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四方即东西南北表前四十位也)。

【五三法妙】三法即真性观照资成之三法也真性是理观照是慧资成是定此之三法是佛所证不可思议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是也(资成者谓定力能资助成就智慧也)。

【六感应妙】感即众生应即佛也谓众生能以圆机感佛佛即以妙应应之如水不上升月不下降而一月普现众水不可思议经云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是也。

【七神通妙】天心名神慧性名通天然慧性彻照无碍名为神通谓如来无谋之应善权方便称适机宜变现自在不可思议经云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是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八说法妙】谓说大小乘偏圆之法咸令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一音宣演不可思议经云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是也(偏圆者谓小乘之法所谈之理非中名偏大乘之法所谈之理具足圆满名圆也)。

【九眷属妙】谓佛出世十方诸大菩萨皆来赞辅或以神通而来生者或以宿愿而来生者或以应现而来生者皆名眷属俱不可思议经云但教化菩萨无声闻弟子是也。

【十利益妙】谓佛说法一切众生咸得开悟本性入佛知见犹如时雨普洽大地蒙益不可思议经云现在未来若闻一句一偈我皆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是也(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

十不二门(出法华玄义释签)

十门何为而设也盖荆溪大师因释法华玄义其中广明十妙之旨法相该博学者难入故于迹本二门之间对前十妙立此十门复于门门之下结归一念为今修学之人于一念心开妙鲜立妙行故云不可不了十妙大纲故撮十妙为观法大体然此十门皆以不二命名者盖法华以前四时三教所谈色心等十一一隔异名之为二至于法华开显四时三教所谈偏权之法皆即圆实实理既彰色心等法圆融自在互摄无外咸名不二十门既对十妙而立妙即不二不二即妙故此十门不二为目门即能通之义盖欲以十门之易而通十妙之难也(四时者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也三教者藏教通教别教也偏权圆实者谓藏通别三教为偏为权圆教为圆为实也)。

【一色心不二门】有形质碍之法而无知觉之用既异于心故称为色虽有知觉之用而无质碍可见以能缘虑名之为心诸文有云名色者心不可见但有其名名即心也故智度论云一切诸法中但有名与色更无有一法出于名色者然以情见言之色心二法有异以理而论一切诸法唯心本具即是妙色妙心心即是色色即是心心外无色色外无心互具互摄故名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

【二内外不二门】此就内外二境论内外二观也谓众生诸佛及以依报名为外境自己心法名为内境于此内外二境皆以三观观之即名内外二观也然若论修观次第必先观内心若论机入不同故湏内外并列复为显其妙义必湏内外互融随观一境皆能遍摄故名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依报者即身所依之国土也三观者空观假观中观也离性离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非空非假谓之中也)。

【三修性不二门】修谓修治造作即随缘变造之事也性谓本有不改即真如不变之理也性德不出色心修德莫非三观今示全性起修则诸行无作全修在性则一念圆成是则修外无性性外无修互泯互融故称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泯绝也亡也论性则修全在于性性外无修修泯亡也论修则性全在于修修外无性性泯亡也融即圆融性不碍修修不碍性性即是修修即是性也)。

【四因果不二门】因即从迷而言果乃就悟而说始从人天终至等觉菩萨皆名为因唯妙觉佛独称为果良以九界众生无明惑覆实相之理未显名因唯妙觉佛无明净尽实相之理究竟显发随机应现设化无方乃名果也十界迷悟虽殊实相始终理一故名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等觉者去后妙觉佛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觉也妙觉者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也九界者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兼佛即名十界也)。

【五染净不二门】无明之用为染法性之用为净无明法性体本不二用乃有殊迷则全法性而为无明全起无明之用以在缠心变造诸法念念住着名之为染悟则全无明而为法性全起法性之用以离障心应赴众缘念念舍离名之为净然在缠染心本具妙理与净不殊故名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在缠心者缠即缠缚谓众生心识为惑业之所缠缚也离障心者障即障碍谓佛心想惑业净尽离乎障碍也)。

【六依正不二门】依者依止之处即所依之土也正者正受其报即能依之身也如佛果后示现下三国土名为依报示现前三教主及九界身名为正报法华开显三土即是寂光九界无非圆佛寂光即所依之土圆佛乃能依之身以寂光圆佛理本无二故能依中现正正中现依果既依正不二因亦复然由理同故即知诸佛众生体用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下三国土者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以对常寂光土在土故名下也前三教主者即藏通别三教果佛也九界身者即菩萨等九界之身也寂光者即常寂光土也)。

【七自他不二门】自即自己他谓他机此就三法论也佛法众生法皆名为他唯己心法名之为自以由十界互具则心佛众生各有生佛若己生佛显则与他佛生佛同俱为能化唯他众生生佛而为所化故云他生他佛尚与心同况己心生佛宁乖一念既同一念自他岂殊故名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

【八三业不二门】三业者如来果后垂化清净身口意业也谓身轮现通口轮说法意轮鉴机当知身尚无身说亦非说身口平等等彼意轮心色一如故名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身口意轮者轮有摧碾之用喻佛鉴机现通说法皆能摧碾众生惑业故名轮也心色一如者心即意色即身口谓身口意三业皆同一性无有别也)。

【九权实不二门】权谓权谋即九界七方便之法也实谓真实即佛界圆乘之法也盖法华已前四时未会权实不融至法华开显九界七方便之权即是佛界圆乘之实实即是权权即是实实外无权权外无实皆称秘妙故云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七方便者方即方法便即便宜谓藏通两教二乘为四及藏通别三教菩萨共为七以其同修方便之道故也)。

【十受润不二门】受润者从喻而立名也受即领纳以三草二木喻七方便众生为能受也润即沾润谓如来说前四时三教之法如云注雨为能润也法华开前四时三教之法皆即圆法七方便众生咸蒙授记作佛譬如三草二木皆一地所生一雨所润无复差降故名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三草二木喻七方便者下草喻人天中草喻声闻缘觉上草喻藏教菩萨小树喻通教菩萨大树喻别教菩萨也此七方便因对下草故列人天而合藏通两教二乘但为二也上之七方便因对论权实之法故不及人天也)。

十乘(出摩诃止观)

十乘者十乘观法也此十通名乘者乘即运载之义如世车乘堪能运载也盖言修行之人依此十法修之则能运出生死之苦到于涅盘彼岸也数至十者由修观之人上中下根不等上根者唯观初不思议境即得破惑显理其次者于初种观法修之不入湏用第二发心乃至第八对治助开方能破惑显理又其次者于前七种观之不入湏用第八知位次乃至第十离法爱方能破惑显理故止观大意云上根唯一法中根二或七下根方具十又为知妙境为九乘之本称本修九方堪入于初住是故备论此十乘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初住者即十住中初发心住也)。

【一观不思议境】观即能观境即所观所观者何不出色心色从心造全体是心故经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即众生日用现前以根对尘所起一念之妄心也此心既全真成妄今达妄即真即此妄心具足诸法无有缺减即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非一非异不前不后玄妙寂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故指此心为不思议境也于此一心念念以即空即假即中三观观之若观一法即一切法假观也观一切法即一法空观也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中观也空观破见思惑证般若德假观破尘沙惑证解脱德中观破无明惑证法身德三观既即一而三三惑岂前后而破三德非次第而证说之次第理非次第由证三德即入初住所谓上根之人唯用一法即指此初观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以根对尘者谓以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也不前不后者一心不在前诸法不在后也空假中者离性离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非空非假谓之中也非一非一切者中观双遮空假也而一而一切者中观双照空假也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曰见惑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起诸贪染曰思惑尘沙惑者谓众生之惑种类数多如尘若沙也无明惑者谓于中道之理无所明了也三德者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也)。

【二发真正菩提心】梵语菩提华言道初起大志造趣所期名之为发不依偏权之教而依圆实中道妙境名曰真正菩提即所期之果妙境即所行之路心即能行能趣之心也盖由中根之人观上妙境不悟湏再加发心于静心中思惟彼我痛悯自他无量劫来沉沦生死纵发小志迷菩提心我今虽知行犹未备故依前妙境发四弘誓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数誓愿断此二誓下化众生也法门无尽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成此二誓上求佛道也发此誓愿如理思惟豁然悟理入凡圣位是为发真正菩提心也(偏权圆实者谓藏通别三教为偏为权圆教为圆为实也弘誓者弘广也誓制也谓发愿广制其心也凡圣位者凡即五品十信之位圣即十住等位也)。

【三善巧安心】善巧安心者善以法性自安其心也以法性为所安以寂照为能安寂即是止照即是观若信此心但是法性则起是法性起灭是法性灭了其实不起灭妄谓起灭如是体达功成法界俱寂是名为止若观察此心体是无明无明痴惑即是法性无明法性本来皆空空亦不可得法界洞朗名之为观若离法性无安心处若离止观无安心法由上发心不悟故用此方便善巧令心得安也。

【四破法遍】破法遍者谓以三观能破之法遍破诸惑也藏通二教但用空观破见思惑不得言遍别教先以空观破见思惑次以假观破尘沙惑后以中观破无明惑无明未尽亦不得言遍今圆顿教三观秪在一心心空故一空一切空即诸法皆空空则三惑俱破也心假故一假一切假即诸法皆假假则三谛皆立也心中故一中一切中即诸法皆中中则无惑不破无理不显故名遍也若上善巧安心惑破理显不俟更破由未安故故湏此破法遍也(三谛皆立者谓真谛俗谛中谛之法皆建立也)。

【五识通塞】通即通达谓菩提涅盘六度等法其性虚通而能显发实相之理皆名为通塞即蔽塞谓生死烦恼六蔽等法其性昏暗以能蔽塞实相之理不能显发皆名为塞若一概言之如前破法遍中所破诸惑为塞能破之法为通若别途言之于能破观法复起爱着亦名为塞所谓于通起塞此塞湏破于塞得通此通湏护但破塞存通如除膜养珠破贼护将由上破法遍中修之未悟复恐于通起塞于塞无通所以立此通塞一门捡彼破法遍令于塞得通于通无塞故名识通塞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烦恼者谓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六蔽者一悭贪二破戒三嗔恚四懈怠五散乱六愚痴也除膜养珠者膜谓眼中所翳之膜珠即眼中之睛也)。

【六道品调适】道即能通之义品类不同故名道品谓三十七道品而能通至涅盘也调适者调谓调停亦调试也适当也宜也从别言之故有三十七品若从总而言此三十七品不出戒定慧即是以戒定慧而调适也若修四念处能生正勤正勤发如意足如意足生五根五根生五力五力生七觉七觉入八正道是为调停适当也若随人根性于诸道品何者相应可以入理是为调试适宜也当知道品即四谛之道谛也今依圆教无作四谛三十七品成于一心三观也于上破法遍及识通塞若不以道品调适何能疾与真法相应故大论云三十七品是行道法修道之人若欲破惑入理必湏此道品调适也(三十七道品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四念处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得生是四正勤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进如意足思惟如意足是四如意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为五根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是为五力念觉分择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是七觉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八正道以上诸法总为三十七品也)。

【七对治助开】对即对待治即攻治谓行人正修观时忽或邪倒心起障于正行不能前进随所着心湏以相应之法而对破之着心既息则正行可进实理可显如世医治病之术药必对病而用其患冷病者必以热药治之患热病者必以冷药治之患不冷不热者必以温和之药治之药力若效其病即愈病既愈已身即安康今论对治之法亦犹是也而言助开者盖由邪倒之心障蔽正行而使解脱之门不开今修此对治助道之法助于正观之行开彼解脱之门故名对治助开试就六蔽六度言之若人修上道品调适解脱不开而悭贪忽起激动观心于身命财守护保着当用舍施之法而对治之若破戒心起乖违净禁当确持戒律而对治之若瞋恚暴怒常生忿恨当用忍辱而对治之若放逸懈怠恣纵闲荡当用精进而对治之若浮掉驰骋散乱不定当用禅定而对治之若沉昏暗塞愚痴迷惑当用智慧而对治之前之六种观法皆名正行六度等法名为助道涅盘经云众生烦恼非一种佛说无量对治门是也。

【八知位次】位即行行所历之地位次即次第谓所历之位高下浅深不相混杂也若修行者不知位次下根障重非惟正助不明却生上慢谓己均佛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故小乘经中四禅比丘谓得四果大乘经中魔为菩萨授记若知位次则无如是之失故湏知位次也(正助者正即所修止观之行助即六度等道之行以助助于正也四禅者即色界第四禅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四果者即声闻所证湏陀洹果斯陁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也授记者圣言说与曰授果与心期曰记也)。

【九安忍】安即不动忍即忍耐谓修观之人初观不思议境至第八知位次或入五品障转慧开神智爽利本不听学能解经论欲释一义辩不可尽或说一两句法或说一两则禅初对一人传诵渐广则外招名利内动宿障宿障纵少名利弥至为众围绕废损自行非惟正行不进障道还兴惟当自勉于名利心安然不动复须忍耐内外荣辱?励其心故名安忍(五品者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也障转者谓惑业之障转成解脱也慧开者谓观理之智开明也一两则犹一两假也宿障者谓宿世过去之业也内外荣辱者谓内心外身之荣辱也)。

【十离法爱】离法爱者谓于中道之法远离爱着之心也盖言修行之人修前九种观法已过内外二障应入初住而不入者由住六根清净之位爱着中道相似之法所以不能进入也此相似位无内外障唯有法爱法爱若断即得发真中道入于初住故名离法爱也第八第九第十三种皆为下根之人修前七种观法不能入理故湏明之所谓下根方具十也(内外障者内即惑业外即名利等皆能障蔽正行故也六根清净者谓眼耳鼻舌身意已离惑业染污之法而获清净功德也相似法者谓于中道之理未能真证而发相似之解也)。

十境(出摩诃止观)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亦然互发者更互发起也如正观病境或发烦恼或发余境余境互发亦然)。

【一阴境】阴覆盖之义即色受想行识五阴也亦名五蕴蕴即积聚之义若言覆盖一切善法此就因得名若言积聚无量生死此就果得名十境以阴居初者有二义一现前二依经现前者谓人受一期果报之身即是五阴五阴重檐常自现前是故初观依经者大品般若云声闻依四念处行道五阴即四念处所观之境又经中凡列法门无不以五阴为首是故初观此且就五阴通总而言若专论所观之境必须于五阴中除却前四的取第五识阴为所观之境也(一期者谓人从生至死也重檐者生死重沓名重人所荷负名檐四念处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故云五阴即四念处所观之境除却前四者谓除色受想行也)。

【二烦恼境】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又贪瞋等法与心作烦令心得恼故云烦恼谓无始以来积集重惑今因用观观察阴境烦恼即发譬如流水寻常不觉其急若概之以木流即奔迸莫能止遏是时应舍阴境而观烦恼境也。

【三病患境】病起之因虽多不出四大增损致有患生又由观阴惑激动四大致有患生身若染病废修圣道若能观察弥益用心复湏识其病之原由宜以何法治之或内观力或术或医其病若愈圣道可修为是湏观病患境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谓人揽外四大而成内身四大皮肉筋骨等属地涕唾涎沫等属水暖气属火转动及出入息属风言增损者水增则火损火增则水损风增则地损地增则风损四大不调病即生也阴惑者阴即阴境惑即烦恼境也)。

【四业相境】业即身口所作之业谓修行之人无量劫来所作善恶诸业或已受报不复更发或未受报于静心中忽然俱发盖善业将受报故发恶业来责报故发于此善恶业相现时勿喜勿怖弥湏用观令业谢行成一心取道为是湏观业相境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五魔事境】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杀者谓能夺人智慧之命故也言魔事者大论云魔以破人善法为事又天魔正以顺生死贪五欲退菩提为事故名魔事此由观前诸境惑虽未破天魔犹恐出其境界而复化度于他失我民属空我宫殿又虑夫得大神通得大智慧必当调伏控制于我我今应预破之坏彼善根故有魔事发也治魔之法有三初观察诃弃如守门人遮恶不进二当从头至足一一谛观身心了不可得魔从何来欲恼何等如恶人入舍处处照捡不令得住三观之不去即当强心抵扞以死为期一心用观合道行成就为是湏观魔事境也(天魔者即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六禅定境】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魔事已过而且真明未显以修观故发过去习诸禅纷现当置魔事用观观之良以禅乐美妙喜生耽味虽免魔害更为定缚如避火堕水无益正行为是湏观禅定境也(过去习即宿习也诸禅者即色界中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禅也)。

【七诸见境】非一曰诸邪解曰见谓推理不当而偏见分明作决定解名为见也此之诸见或因禅发或因闻发因禅发者谓初因心静后观转明见解通彻有如妙悟因闻发者谓听本不多广能晓悟见解分明问答聦辩虽因禅因闻而发既推理不当皆属邪见实非辩悟此等见发即湏用观视之令达正道不为所障为是湏用观诸见境也。

【八慢境】自恃轻他之心名慢谓既伏诸见妄执之心则息无智者谓为涅盘滥叨高位起大轻慢慢心既发废于正行为是湏观慢境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九二乘境】谓声闻缘觉以四谛之法而修则能运出生死之苦名之为乘谓见慢之心既因修观而息则先世所习小志因静而生盖小志溺于空寂不能至于大乘究竟之地所谓宁起疥癞野干心勿学声闻缘觉行故二乘境界若发亦湏用观观察毋令生着为是湏观二乘境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野干似狐而小形色青黄如狗群行夜鸣如狼)。

【十菩萨境】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天台大师解云用诸佛道成就众生谓由上见慢之心既息或发先世所习若忆本愿则不堕二乘之境而发三教菩萨境界之心今修观者既依大乘圆顿妙教开解立行故藏等三教菩萨境界若发亦湏观察毋令生着为是湏观菩萨境也(三教者藏教通教别教也)。

十如是(出法华经玄义)

不异名如无非曰是谓十法界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具十如是因果之法天台大师依义读文凡有三转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如名不异即空之义也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报名字施设各各不同即假之义也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如于中道实相之是即中之义也(十法界者地狱界畜生界饿鬼界修罗界人界天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佛界也空假中者离性离相谓之空无法不具谓假非空非假谓之中也)。

【一如是相】相即相貌相以据外览而可别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各相貌不同是名如是相(相据外者谓相在外而可依据也)。

【二如是性】性即性分性以据内自分不改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其性各各不同是名如是性。

【三如是体】体即体质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俱以色身而为体质是名如是体。

【四如是力】力即力用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有力用功能是名如是力。

【五如是作】作即造作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能运为造作是名如是作。

【六如是因】因即习因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善恶业因皆由自种而生习续不断是名如是因。

【七如是缘】缘即缘助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有缘起之法助成习因是名如是缘。

【八如是果】果即习果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由习因习续于前习果克获于后是名如是果。

【九如是报】报即报果谓始自地狱终至佛界皆由习因习果而感其报是名如是报。

【十如是本末究竟等】谓初相为本后报为末此之本末皆同实相一理平等无二是名如是本末究竟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全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