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结缘网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六十

发布时间:2019-06-26 15:23:51作者:地藏经结缘网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六十之一 起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

  初来意者先辨分来夫行因证立证藉行深前分托法行成故此依人入证亦为远答解脱海故会品于意不异分来无别会品故(初来意等者分来品来二意先约四分以明来意亦远答下就前总别以明来意九会共答十海问故会品来下此中亦合有三来意然离世间虽亦一会分一品而其所对分会品差有三来意此中前无分会别对故但为一)二释名有三初分名者谓依佛菩萨诸胜善友深证法界故名依人入证证法在己谓之成德。

  二会名约处名逝多林园重阁会林名战胜以表依人园名给孤用表悲厚重阁之义以显二智互严悲智并为能证亦为重义若兼取城名闻物亦表依人约法如品名释。

  三品名者入通能所谓悟解证得之名法界是所入之法谓理事等别然法含持轨界有多义梁论十五云欲显法身含法界五义故转名法界一性义以无二我为性一切众生不过此性故二因义一切圣人四念处等法缘此生故三藏义一切虚??法所隐覆故非凡夫二乘所能缘故四真实义过世间法以世间法或自然坏或对治坏离此二坏故五甚深义若与此相应自性成净善故若外不相应自性成壳故上之五义皆理法界复有持义族义及分齐义然持曲有三一持自体相二持诸法差别三持自种类不相杂乱与法义同族者种族即十八界上二并通事理分齐者缘起事法不相杂故于中性通依主持业因唯依主后六唯持业心境合目名入法界始则相违终则持业入即法界故(梁论十五者彼本论云复次诸佛法界恒时应具五业释论云此中明法身业而言诸佛法界者欲显法身含法界五义等余同下结云由法身含法界五义诸菩萨应见法身恒与五业相应无时暂离其五业谓除有情灾患业等上文引竟然正是此下论文若世亲论无此五义但说五业耳五义可知复有持义下第二双约事理以释法界于中有二先标三义后然持下别释持义及以法持自体义余二可知于中下三释名然直语一法则无六释故会六释唯释界字于前五中除前二兼依主后六义皆唯持业心境合目下即通品名会六释耳)三明宗趣者分会品同既入法界为目即以为宗于中三门分别一约义二约类三约位初中有三先明所入总唯一真无碍法界语其性相不出事理随义别显略有五门一有为法界二无为法界三俱是四俱非五无障碍然五各二门初有为二者一本识能持诸法种子名为法界如论云无始时来界等此约因义而其界体不约法身二三世之法差别边际名为法界不思议品云一切诸佛知过去一切法界悉无有余等此即分齐之义二无为法界二者一性净门在凡位中性恒净故真空一味无差别故二离垢门谓由对治方显净故随行浅深分十种故三亦有为亦无为法界有二者一随相门谓受想行蕴及五种色并八无为此十六法唯意所知十八界中名为法界二无碍门谓一心法界具含二门一心真如门二心生灭门虽此二门皆各总摄一切诸法然其二位恒不相杂其犹摄水之波非静摄波之水非动故第四回向云于有为界示无为法而不灭坏有为之相于无为界示有为法而不分别无为之性此明事理无碍四非有为非无为法界二门者一形夺门谓缘无不理之缘故非有为理无不缘之理故非无为法体平等形夺双泯大品三十九中须菩提白佛言是法平等为是有为为是无为佛言非有为法非无为法何以故离有为法无为法不可得离无为法有为法不可得须菩提是有为性无为性是二法不合不散此之谓也二无寄门谓此法界离相离性故非此二又非二谛故又非二名言所能至故是故俱非解深蜜第一云一切法者略有二种所谓有为无为是中有为非有为非无为无为非无为非有为等五无障碍法界二门者一普摄门谓于上四门随一即摄余一切故是故善财或睹山海或见堂宇皆名入法界二圆融门谓以理融事故令事无分齐微尘非小能容十刹刹海非大潜入一尘也以事显理故令理非无分谓一多无碍或云一法界或云诸法界然由一非一故即诸诸非诸故即一乃至重重无尽是以善财暂时执手遂经多劫才入楼阁普见无边皆此类也上来五门十义总明所入法界皆应以六相融之二明能入亦有五门一净信二正解三修行四证得五圆满此五于前所入法界有其二门一随一能入通五所入随一所入遍五能入二此五能入如其次第各入一门此上心境二义十门六相圆融总为一聚无障碍法界(无始时来界已见问明及五种色并八无为者五种色即杂集第一云法界处所摄色者略有五种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定自在所生色极略色者谓极微色极迥色者谓离余碍触色受所引色者谓无表色遍计所起色者谓影像色定自在所生色者谓解脱静虑所行境色前释迥色云谓离余碍触方所可得又释空一显色云谓上所见青等显色就此二色析至极少名极迥色余之色义已见上文言八无为者已见十藏谓六中开真如为三性故其无碍门亦见问明不合不散即不一不异义也二无寄门者然形夺者要二相假无寄则当法自离故不同也相及俗谛皆有为性及真谛皆无为又非二名言所能至者言语道断故表义名言不能至也心行处灭故显境名言所不能至解深密下引证俱非一普摄门者谓不坏前四门之相而为一致故故引善财随事差别皆入法界二圆融门才举一门即融诸门然以理融事令事如理以事显理令理如事故云理非无分谓理即事事既有分理亦有分不尔真理不即事故理既如事随举一法即一法界若举多法即多法界然由一非一故下复融上一异一若定一不能即诸以一即理故即非一以非一故能即诸也以非一故与诸不异下句翻此准事显理既互相即则涉入重重方成无障碍义引善财证暂时执手明时圆融才入楼阁明处圆融上来五门下总结圆融总即法界别有五种同即十门皆同法界异则有为与无为等相望有差成则五义共成法界坏则有为自住有为余四亦尔如其次第各是一门者一有为法界本有种子差别之法但在明信二无为之理性净妙绝皆须明解三亦有为亦无为法界事理有异必须双行四非有为非无为法界双遣玄寂唯证方契五无障碍非满不穷显义多门为此别配取义圆备互遍方周若无信心安能见理况无障碍无信安穷)第二法界类别亦有五门谓一所入二能入三无二四俱泯五存亡无碍初所入中亦有五重一法法界二人法界三俱融四俱泯五无障碍初中有十一事法界谓十重居宅等二理法界谓一味湛然等三境法界谓所知分齐等四行法界谓悲智广深等五体法界谓寂灭无生等六用法界谓胜通自在等七顺法界谓六度正行等八逆法界谓五热无厌等九教法界谓所闻言说等十义法界谓所诠旨趣等此十法界同一缘起无碍镕融一具一切二人法界亦有十门谓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诸神菩萨及佛此并缘起相分参而不杂善财见已便入法界故名人法界三人法俱融法界者谓前十人十法同一缘起随义相分融摄无二四人法俱泯法界者谓平等果海离于言数缘起性相俱不可说五无障碍法界者谓合前四句于彼人法一异无障存亡不碍自在圆融如理思之二明能入亦有五重一身二智三俱四泯五圆谓入楼观而还合身证也鉴无边之理事智证也同普贤而普遍俱证也身智相即而两亡俱泯也一异存亡而无碍自在圆融也余可准知三能所浑融无二际限不分就义开殊理仍不杂此五能所如次及通可以意得四能所圆融形夺俱泯五一异存亡无碍具足如理思之上来约类辨竟(第二法界类别者上来虽有五界通该诸法今于总法开从别类然类开五门五门各五初二文显后三文隐五无碍法界亦有五义一前四融为一味二四相历然故云一异无障碍三一异双存四一异互夺双泯绝故云存亡不碍五自在圆融谓欲一则一欲异则异欲存即存欲泯便泯异不碍一泯不碍存方为自在常一常异常存常泯名为圆融此五能等者通则随一能入遍入五所入随一所入皆用五能斯为正意言如次者一身入法法界二智入人法界三身智俱存入无二法界四身智俱泯入人法俱泯法界五人法圆融入无障碍法界此为第三能所浑融无二中之五句也四能所圆融形夺俱泯者此亦有五一以所夺能唯法界二以能夺所唯能入三能所俱存四能所俱泯五此四圆融无有前后五一异存亡无碍具足者亦有五句一能所一味二能所历然三一异双存四一异双泯五上之四句无碍具足故令如理思之)第三约位明入法界者准下文中所入法界大位有二即因与果于前人法无不皆是佛果所收即如来师子颦申三昧所现法界自在是也又于前人法无不皆属因位所摄即文殊普贤所现法界法门是也因中曲有信等五位法界不同二明能入准文亦二对前果位明诸菩萨顿入法界对前因位寄显善财渐入法界三因果既其无碍渐顿亦乃圆融但以布教成诠寄斯位别耳(第三约位明入法界者标也于中有三初约所入有因有果次明能入唯渐与顿)次正释文一品大分为二初明本会二尔时文殊师利从善住楼阁出下明末会亦前明果法界后明因法界又前顿入法界后明渐入法界又前总后别总别圆融本末无碍又前即亡修顿证是正宗之极后是寄人修入以辨流通通正圆融中后无碍就本会中长科十分一序分二请分三三昧现相分四远集新众分五举失显得分六偈颂赞德分七普贤开发分八毫光示益分九文殊述德分十无涯大用分今初虽义贯末会以从处别独判在初文分为三初智正觉世间圆满二在室罗下器世间圆满三与菩萨下众生世间圆满(次正释文然科二会总有四义从总别圆融下融上四义一总别圆融融第四总别本末无碍融第一本末二会略无第二因果相即第三渐顿该罗至下末会之初重会释之又前即亡修下通正圆融兼前五对而前四唯对本会故一时并举后一通对诸会正宗故别明之)。

  尔时世尊。

  今初言世尊者梵云薄伽梵包含六义如佛地论一自在义永不系属诸烦恼故二炽盛义猛焰智光所烧炼故三端严义三十二相所庄严故四名称义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五吉祥义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六尊贵义具一切功德常起方便利益世间安乐一切无懈废故今举后该初亦是标人取法具无尽德故曰世尊。

  在室罗筏国逝多林给孤独园大庄严重阁。

  二器世间圆满中有三一国城此云闻者西域记云昔有古老仙人住于此处后有少仙名为闻者于彼禀学老仙没后少仙于此建立城郭故取其名亦云闻物以此城多出聪敏博达名闻人物故即中印度境二逝多下明林园逝多者梵音华言战胜即太子之名给孤独者梵云须达多正言赈济无依义云给孤独也即长者之称长者仁而聪敏积而能散拯乏济贫哀孤恤老时美其德故立斯称长者侧金买地太子施树同成功业二人式崇共立伽蓝之号三明重阁即说法之所表所证法界体无不周曰大德无不备曰严依体起用为重阁(昔有古老仙人等者即第六卷然室罗筏即舍卫国梵音楚夏耳多出聪敏博达人物者总相言耳然其此城有四德一者尘德五尘之境多美丽故二财物德七宝珍奇无不有故三圣法德三藏圣法无不备故四解脱德人人皆有解脱分善得解脱者实繁广故具此四德远闻诸国故人物言为道相耳亦表此经具此四德一五种法界皆佛境故二七圣财宝无不备故三因果能证皆圣法故四契入法界真解脱故广说如来解脱海故言逝多梵音华言战胜者即波斯匿王所生太子太子初生王战得胜故以为名表依善友胜出魔军及凡小故故上文云以表依人给孤独者梵云须达多者经出太子梵语?出长者西音举长者德表具法财能令一切证法界故长者侧金下出双举二人之由西域记智度论庄严论等皆说只桓记中其事更广)。

  与菩萨摩诃萨五百人俱。

  第三众生世间即辅翼圆满于中三一菩萨二声闻三世主初中亦三一举数二列名三叹德今初此会菩萨标名乃少列名乃多者有所表故数中欲显五位同证入故位各十度一一相融成五百故第六妙觉是所入故又表解行者多证者稀故。

  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

  二普贤下列名分三初标上首二列别名三总结数今初以二大圣是助化主故又有所表故至下当明。

  其名曰光??幢菩萨须弥幢菩萨宝幢菩萨无碍幢菩萨华幢菩萨离垢幢菩萨日幢菩萨妙幢菩萨离尘幢菩萨普光幢菩萨。

  二其名曰下别列中有十四位位各有十其间亦有增减成百四十一人名各一义皆有深旨今且寄表大分为二前四十一人通表住等四位后天冠下十位百人别表十地十度今初十幢表向行德高出故。

  地威力菩萨宝威力菩萨大威力菩萨金刚智威力菩萨离尘垢威力菩萨正法日威力菩萨功德山威力菩萨智光影威力菩萨普吉祥威力菩萨。

  二有九威力者表行能进修故。

  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莲华藏菩萨宝藏菩萨日藏菩萨净德藏菩萨法印藏菩萨光明藏菩萨?藏菩萨莲华德藏菩萨。

  三十藏表地义如前释。

  善眼菩萨净眼菩萨离垢眼菩萨无碍眼菩萨普见眼菩萨善观眼菩萨青莲华眼菩萨金刚眼菩萨宝眼菩萨虚空眼菩萨喜眼菩萨普眼菩萨。

  四有十二眼者表解能照法故所以不次者欲表圆融之位无前后故。

  天冠菩萨普照法界智慧冠菩萨道场冠菩萨普照十方冠菩萨一切佛藏冠菩萨超出一切世间冠菩萨普照冠菩萨不可坏冠菩萨持一切如来师子座冠菩萨普照法界虚空冠菩萨。

  后十位中如次别表行布十地十度一十冠者初地冠于诸地之首檀冠众行之先故又一一位中各具十者一地之中具足一切诸地功德故一度之中具足十度为庄严故。

  梵王髻菩萨龙王髻菩萨一切化佛光明髻菩萨道场髻菩萨一切愿海音宝王髻菩萨一切佛光明摩尼髻菩萨示现一切虚空平等相摩尼王庄严髻菩萨示现一切如来神变摩尼王幢网垂覆髻菩萨出一切佛转法轮音髻菩萨说三世一切名字音髻菩萨。

  二十髻者持戒无垢检束尊高故。

  大光菩萨离垢光菩萨宝光菩萨离尘光菩萨焰光菩萨法光菩萨寂静光菩萨日光菩萨自在光菩萨天光菩萨。

  三十光者发闻持光照法忍故。

  福德幢菩萨智慧幢菩萨法幢菩萨神通幢菩萨光幢菩萨华幢菩萨摩尼幢菩萨菩提幢菩萨梵幢菩萨普光幢菩萨。

  四十又名幢者焰慧精进超世高出故又道品伏惑精进伏慢故。

  梵音菩萨海音菩萨大地音菩萨世主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遍一切法界音菩萨震一切法海雷音菩萨降魔音菩萨大悲方便云雷音菩萨息一切世间苦安慰音菩萨。

  五十音者禅定发生难胜悦机故。

  法上菩萨胜上菩萨智上菩萨福德须弥上菩萨功德珊瑚上菩萨名称上菩萨普光上菩萨大慈上菩萨智海上菩萨佛种上菩萨。

  六十上者般若现前最尊上故。

  光胜菩萨德胜菩萨上胜菩萨普明胜菩萨法胜菩萨月胜菩萨虚空胜菩萨宝胜菩萨幢胜菩萨智胜菩萨。

  七十胜者远行方便有中殊胜行故。

  娑罗自在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象自在王菩萨梵自在王菩萨山自在王菩萨众自在王菩萨速疾自在王菩萨寂静自在王菩萨不动自在王菩萨势力自在王菩萨最胜自在王菩萨。

  八有十一自在王者相用不动大愿无碍故。

  寂静音菩萨无碍音菩萨地震音菩萨海震音菩萨云音菩萨法光音菩萨虚空音菩萨说一切众生善根音菩萨示一切大愿音菩萨道场音菩萨。

  九十又名音者善慧演法自力生故。

  须弥光觉菩萨虚空觉菩萨离染觉菩萨无碍觉菩萨善觉菩萨普照三世觉菩萨广大觉菩萨普明觉菩萨法界光明觉菩萨。

  十有九人同名觉者法云受职堕佛数故智觉诸法无所遗故然其幢等亦有通义类释可知。

  如是等菩萨摩诃萨五百人俱。

  三如是下结数。

  此诸菩萨皆悉成就普贤行愿境界无碍普遍一切诸佛刹故现身无量亲近一切诸如来故净眼无障见一切佛神变事故至处无限一切如来成正觉所恒普诣故光明无际以智慧光普照一切实法海故说法无尽清净辩才无边际劫无穷尽故等虚空界智慧所行悉清净故无所依止随众生心现色身故除灭痴翳了众生界无众生故等虚空智以大光网照法界故。

  第三此诸下叹德有十一句初句为总上名以随宜别显各以一德立名今德以据实内通故言皆悉成就普贤行愿余十句别于中前六明智用普周后四明智用离障通为五对一境遍身多对穷依近正故二见用诣实对十眼离障不往而见一念契实身心普周三内照外演对四智净色随对五悲深智广对以即智之悲故于生无翳无外之智故照同虚空前对虚空自取净义今取广义。

  及与五百声闻众俱悉觉真谛皆证实际深入法性永出有海依佛功德离结使缚住无碍处其心寂静犹如虚空于诸佛所永断疑惑于佛智海深信趣入。

  第二及与下辨声闻众文二初标数类后悉觉下叹德文有十句然此声闻皆是菩萨欲显深法托为声闻故所叹德言含本迹。

  今释为二门一就迹约小十句皆声闻德一得现观于四真谛善觉了故二入正性离生无方便慧已作证故三所学已穷故云深入法华云我等同入法性即三兽渡河理无二故古人亦将上三如次配见修无学四生分已尽由缺大悲故自永出五有为无为之德依佛成故即逮得己利六已尽有结谓九结十使现行离故七无烦恼碍种子亡故八心善解脱故寂如虚空九慧善解脱故于佛无惑十明非定性皆可回心故信入佛智(一得现观者大乘唯识有六现观一思二信三戒四智谛五为智边谛六究竟现观十地已辩小乘俱舍有三现观一见现观二缘现观三事现观今此正当见现观也义兼后二二入正性离生者已见四地无方便慧已见七地若有方便不证实际三所学已穷者谓于自乘所学之法名为深入非谓深入甚深法性故引法华即三乘同入之法性耳三兽渡河已见八地古人亦将上等者?意云见修是前三果今是罗汉正当无学后必具前理则可通故不言非四生分已尽等者上即我生已尽若具大悲留惑润生处有化物今由阙悲但自速出如獐透围五即远得己利者己利即证涅盘有余依者名为有为无余依者即无为耳六已尽有结者经云离结使缚故以九结释经结字亦已见上今略示名一爱结二恚三慢四无明五疑六见七取八嫉九悭由此九种数数现起损恼自他招当苦增偏名为结十使谓六根本开见成五此等以为生死因故名为有结言现行离者故法华论此句即诸漏已尽论为现行要得烦恼是种子故八心善解脱等者二种解脱亦见上文今略解云离定障故名心解脱离性障故名慧解脱又离无明贪爱等体名慧解脱彼相应心得离缚故名心解脱由证此二获得第五有为无为二种功德十明非定性者定性二乘非此宗故信入佛智者法华第二汝舍利弗信佛语故随顺此经非己智分此经即佛慧故)二约本门就菩萨叹故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复有无量百千亿菩萨现声闻形亦来会坐其名曰舍利弗大目揵连等广如彼说明皆是权故下身子令海觉等观文殊德十中一觉第一义二方便已具善能入于无际际故三二空真理穷其源故四具足大悲能入不染方永出故五依十力等离小见故六不断不俱方能离故七已净所知无二碍故八处乱恒寂了本空故九佛不共德虽未证得亦无疑故十一切种智证信入故(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者此是第一列众之中经云时有他方诸佛为欲庄严毗卢遮那道场众故示菩萨形来入会坐复有无量百千亿菩萨下与?全同引此明实彰前定迹善入无际际者深入无际故然皆反上声闻之德类例可知九佛不共德等者??心品菩萨于佛十力中虽未证得亦无疑故十一切种智证信入者证信即初地已上拣异声闻未得此信十地皆依佛智海故)。

  及与无量诸世主俱悉曾供养无量诸佛常能利益一切众生为不请友恒勤守护誓愿不舍入于世间殊胜智门从佛教生护佛正法起于大愿不断佛种生如来家求一切智。

  第三及与无量下诸世主众亦先标数类后悉曾下叹德十中初一叹福次四叹悲于中初句总余三句别一无缘普应二护念初心三誓不舍恶次二句叹智德一智入权门二行护理教正法兼理护兼行故上七皆行八即是愿愿行具故第九入位上九自分十即胜进。

  上序分竟。

  时诸菩萨大德声闻世间诸王并其眷属咸作是念。

  大文第二时诸菩萨下请分众集本为闻经故文分为二初标众念请二如来境下显所请法今初声闻下如聋等此能念者释有二义一约本迹就本能念就迹不知二唯就迹说意法师云理处不隔故得同疑未积大心故不厕其次此亦有理犹叶公好龙真龙难视同居法会同仰法门所现超伦故如聋瞽(其犹叶公好龙者事出庄子叶公姓沉名诸梁故春秋注云叶公子高沈诸梁食来于叶僭以称公亦有云与楚同姓楚姓芉(音弭)即子张见卫君君不全待子张云公之好士犹叶公之好龙叶公好龙并厕之间皆画其像真龙知其好乃现其庭叶公绝倒不敢视叶公之好好于似龙非好真龙今君好士但好似士非好真士也今声闻之请法若彼好龙不睹希奇若不识真物也)。

  如来境界如来智行如来加持如来力如来无畏如来三昧如来所住如来自在如来身如来智。

  二所念中有六十句初后三十句是所请法中三十句但是请仪其请法多同初会四十句法以初会为总此说将终会同本故就文分二前三十句念德难思后唯愿下三十句请随机演以初十句明自体圆着寄显果海绝言最后十句明化用普周令寄言显果由斯文有影略理实兼皆请示如初会辨(以初十句明自体圆着下出所问法为两假所由以前三十句内唯十句是所请法谓佛境等是佛自体圆满着明故同果海最后十句化用普周者然后三十句请随机演有二十句是所请法以前十是请说往因故偏举后十化用正合开故)今初念德中初十句正明所念果法次十明玄妙难思后十明缘会可了今初十中前八摄初会最初十句即内行成满德以如来自在摄彼神通及无能摄取故一境界者即所缘分齐故如出现等品辨二智行者悲智无碍无功用行亦如出现品辨三加持者谓胜力任持令有所作如不思议法品辨四谓十力等五即四种十种无畏等六即师子奋迅等七所住者即初会佛地佛所住地故若别释者即常住大悲等如不思议品八谓十自在等及摄二句如向所辨广引诸文释义并如初会后二句即摄初会次十句体相显着德前有六根三业今身合六根及于二业智即意业心意俱不可知但以智知故所以合者欲显身兼十身故合六根三业智导故但云智。

  一切世间诸天及人无能通达无能趣入无能信解无能了知无能忍受无能观察无能拣择无能开示无能宣明无有能令众生解了。

  二一切下十句明玄妙难思人天莫测于中初二句总明解行不及谓智慧不能通畅心行不能诣证次五句明三慧莫测故不能成自利谓初三句闻慧莫测一妙故不能印持于境二深故不能晓了于心三广故不能忍可包纳次句玄故修慧不能观察委照后句融故思慧不能拣其优劣故晋本拣择名思惟在观察上后三句四辩莫宣故不能成利他谓法义不能大开曲示词辩不能宣明乐说不能令他解了(故晋本拣择下释上修在思前晋经闻思修不失次也)。

  唯除诸佛加被之力佛神通力佛威德力佛本愿力及其宿世善根之力诸善知识摄受之力深净信力大明解力趣向菩提清净心力求一切智广大愿力。

  三唯除下十句缘会可了中前四佛力上加为缘后六自根堪受为因具此可知前中初三现缘后一宿愿后六中初一宿善余五现德于上十句分有分知全有全知又此十句通有二意一成上显深二起后请说(又此十句通有二意等者谓既唯诸佛加等方知明是显深佛加既知故请佛加而演说也非器难解有器可闻也)。

  唯愿世尊随顺我等及诸众生种种欲种种解种种智种种语种种自在种种住地种种根清净种种意方便种种心境界种种依止如来功德种种听受诸所说法。

  第二请随机演中二初十一句请随机宜后显示下二十句请所说法今初前云缘会可知今请以缘随器于中初三约内心器殊次一约外类音异上四通于凡圣后七多约菩萨一财等有殊二地位优劣三依根除障四作业差异五缘境不同六曾依何德而修七曾听何法为种又六宜依何德以化七宜何广略而说种种不同皆请随顺(一财等有殊者即十自在谓一财二命三心四业五生六解七愿八通九智十法广如八地离世间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钞会本第六十之一

  音释

  分齐

  (分扶问切齐在诣切分齐限量也)。

  赈

  (之忍切赒也)。

  恤

  (雪律切忧也)。

  翳

  (壹计切障也)。

  叶公

  (叶失涉切)。

  瞽

  (果五切目盲也)。

  奋迅

  (奋方问切迅思晋切)。

  颦

  (毗宾切)。

  ?

  (徂奚切与脐同)。

  大方广佛华严经?钞会本第六十之二 起六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显示如来往昔趣求一切智心往昔所起菩萨大愿往昔所净诸波罗蜜往昔所入菩萨诸地往昔圆满诸菩萨行往昔成就方便往昔修行诸道往昔所得出离法往昔所作神通事往昔所有本事因缘。

  第二请所说法中二先列所请后如是等下结请今初分二前十句请说往因后十一句请今果用今初此十句中七与初会名义全同诸道即彼助道海此中方便即前智海即名异义同彼有乘海无此本事则名义俱异以彼通请一切菩萨故显乘乘不同今约本师为问故加本事则乘通诸句为成十故略之或本事即是乘海昔所乘故余如初会(七与初会名义全同者则有二事名异义同有一事此彼互无故有三类第三类中乃有二意后意亦是名异义同)。

  及成等正觉转妙法轮净佛国土调伏众生开一切智法城示一切众生道入一切众生所住受一切众生所施为一切众生说布施功德为一切众生现诸佛影像。

  后及成下十句请果用中此十望初会第三十句义即多同而文多异欲显果用无边故影略其文一因圆果成即佛海二成必演法即演说海三法诠净国即世界海四皆为调生即名号海五双开菩提涅盘之果城即涅盘防非止恶故即解脱海六示生行业为至果之因即众生海七遍入机处随机立寿即寿量海八为众生田令得常命即波罗蜜海檀为最初故九说诸度为安立世界海之法式故十三轮变化犹水月镜像即变化海(一因圆果成即佛海下总明此下别释每一句内皆二意一当句解释如云因成即经云往昔趣求一切智心一切智即果趣求之心即因二云即佛海者会同初会十海下诸句皆然而当句释皆蹑前起如云成必演法成必二字蹑果成而起余可思准)。

  如是等法愿皆为说。

  二结请可知。

  大文第三尔时世尊下三昧现相分酬前念请示相答故于中二先明三昧为能现二入此三昧下明所现净土今初无方大用依体起故故先入定即以此义先明入定后集众海前来诸会为明从相入实前集后定与此不同佛自入者表证法界唯佛穷故不言答者表证离言故又令目击而自证故。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大悲为身大悲为门大悲为首以大悲法而为方便充遍虚空。

  文分为三初入定缘领前念故二大悲下明入定因三入师子下正明入定就入因中有四种悲以为入定益物之本各有二义一身二义者一是入定所依之身悲所熏故二身者体义依义欲入深定全依大悲而为体故二门二义者一佛有大智大定大悲等门今欲益生唯依悲门令物入故二者定为所入悲为能入故三首二义者一者初义凡所益物皆以大悲为先导故二者胜上义谓非不用智定之门此增胜故四方便二义者一悲智相导互为方便今以悲为入定益物之方便故二者以是即智定之悲不滞爱见故名方便方能令物普入法界又此四悲亦是从佛向机之渐次矣此上四悲皆遍虚空亦有二义一广周故二无缘故(就入因中等者四悲即因?又此四悲亦是从佛同机之渐次者依悲之体入悲之门以悲向前为化生之方便也)。

  入师子颦申三昧。

  第三正明入定者以定业用从喻为名言颦申者有人云梵音讹略具正应云毗实廪多此翻为自在无畏如师子王群兽之中自在无畏故然旧经翻为师子奋迅且颦毗二言小有相滥奋迅之语殊不似于毗实廪多涅盘二十五中既云颦申欠呿明知颦申奋迅俱是此言下婆须蜜女亦云见我颦申但敌对而翻为自在无畏从义而译以为颦申曾何讹略(言颦申者先叙昔也即刊定意然旧经下辩顺违于中三初明汉梵非类如云修多罗修妒路素怛囕虽则不同声势一类其奋迅毗实言势天隔故涅盘二十五下二引二文证明是此言但敌对下三纵成引梵为自在义)故依古德用此方言释之颦申奋迅俱是展舒四体通畅之状总相释者即用之体寂而造极则差别万殊无非法界即体之用不为而周故小大相参缘起无尽名曰颦申自在之义若别解者涅盘师子吼品明师子王自知身力牙齿锋铓乃至晨朝出穴而吼为十一事故广有喻合又离世间品显菩萨师子王白净法为身等合首足等与涅盘复异此文以大悲为身故知但取义似未必揩定(故依已下初略释中二句结前生后次颦申奋迅下就喻辩相后总相释下就法辩相若别解下初引涅盘前引三文欲释师子今涅盘师子吼品即南经二十五若准北经当二十七言广有喻合者今当具出此是师子吼菩萨请问如来如来对众称赞令敬菩萨即说其德名之由故云今于我前欲师子吼善男子如师子王自知身力牙齿锋铓四足据地安住岩穴振尾出声若有能具如是诸相当知是则能师子吼释曰此下即说为十一事经一时合今先别合师子经云善男子如来正觉智慧牙爪四如意足六波罗蜜满足之身十力雄猛大悲为尾安住四禅清净窟宅释曰此即具有喻合合师子也又离世下二引当经言为身等者等取下经下经云四谛为其足正念以为颈慈眼智慧首顶髻解脱缯胜义空谷中吼法怖群魔言未必楷定者生下喻合不全依于上二经文又如宝云经第三亦云善男子复有十法譬如师子何等为十谓无所畏不畏大众去终不还能师子吼具足辩才乐处林野在于山窟摧伏大众具勇猛力菩萨善能守护彼广释之故此师子与上二经又复不同明知不必楷定喻合但取义便耳)今会取诸文先以十义合彼师子后依涅盘为十一事今初谓以同体大悲为身以增上大悲为首以即智大慈为眼纯以智慧为牙爪大悲方便为振尾悲为方便居其末故方便振动义故总取四悲为足依此立故以法界三昧为窟所入证故以无缘大悲为窟门入出由此故以体用无碍为颦申舒展自在故以演法界法门为哮吼决定宣说一切众生本与如来同法界故如此师子随一一毛皆称法界(今会取诸文下第二开章正释先标二章今初谓下二别释但取此中义便故总取诸意会成一说结云如此师子随一一毛皆称法界者即金师子章意如金师子毛毛尽金法界师子何非法界)次言为十一事而颦申者一摧破魔军诈师子故二示众神力十力等力为十力故三净法界土佛住处故四为邪见凡夫知归处故五安抚生死怖群党故六觉悟无明眠众生故七为行恶法兽舍放逸故八令诸菩萨及邪见诸兽来归附故九调诸外道及二乘香象令如聋盲舍憍慢故十教诸菩萨子息令顿证故十一庄严正见四部眷属俱增威势不怖一切邪党一切邪党皆怖畏故又野干随逐师子百年不能作师子吼二乘安处法会如聋如盲五十七中十奋迅义亦应此说(次言为十一事下释第二章于中又二先合十一事而又此中法喻双辩仍取涅盘之意以就今经今先具引涅盘之文未见彼文难晓会故彼经喻云真师子王晨朝出穴颦申欠呿四向顾望??声振吼为十一事何等十一一为欲坏实非师子诈师子故二为欲试自身力故三为欲令住处净故四为诸师子知处所故五为群辈无怖心故六为眠者得觉悟故七为一切放逸诸兽不放逸故八为诸兽来依附故九为欲调大香象故十为教告诸子息故十一为欲庄严自眷属故一切禽兽闻师子吼水性之属潜没深渊陆行之类藏伏窟穴飞者堕落诸大香象怖走失粪诸善男子如彼野干虽逐师子至于百年终不能作师子吼若师子子始满三年则能哮吼如师子王释曰此下经合喻先合师子已如上引次合十一事云一为诸众生而师子吼摧破魔军二示众十力三开佛行处四为诸邪见作归依所五安抚生死怖畏之众六觉悟无明睡眠众生七行恶法者为作悔心八开示邪见一切众生令知六师非师子故九破富兰那等憍慢心故十为令二乘生悔心故为教五位诸菩萨等生大力故十一为今正见四部之众于彼邪见四部徒众不生怖畏等从圣行梵行天行窟宅颦申而出为欲令诸众生等破憍慢故欠呿为令诸众生等生善法故四向愿望为令众生得四无碍故四足据地为今众生具足安住尸波罗蜜故师子吼者名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善男子声闻缘觉虽复随逐如来世尊无量百千阿僧只劫而亦不能作师子吼十住菩萨若能修行是三行处当知是则能师子吼释曰上两节引经喻合一段义尽既知彼意今当正合以彼经文对观今?则主客自分如初摧破诈师子吼故即是喻文若云摧破魔军即是合文此全同彼故无别义二示众等者如云示身力故即是彼喻若云示众生十力即是彼合其神力及等力即是今经是彼之例非同彼文此中正明如来入法界定现神力故故加神力而言等力者十力但明种智力今等力者谓法界力若三昧力若功德力但有力义即是身力耳下出所因中即是力相三中彼经但以开佛行处合令住处净此经则以净法界土法合小异余七同异可以意得又野干下第二合随逐师子可知文略不合颦申欠呿等五十七中十奋迅等者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奋迅何等为十所谓牛王奋迅驶蔽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等诸大众故象王奋迅心善调柔荷负一切诸众生故龙王奋迅兴大法蜜云曜解脱电光震如实义雷降诸根力觉分禅定解脱三昧甘露雨故大金翅鸟王奋迅竭贪爱水破愚痴?搏撮烦恼诸恶毒龙令出生死大苦海故大师子王奋迅安住平等大智以为器杖催伏众魔及外道故此五有喻下但约法六勇健奋迅七大智八陀罗尼九辩才十如来奋迅一切智慧悉成满等广如彼说)。

  入此三昧已一切世间普皆严净。

  第二所现净土者总相即前十一事中净所住处别相而论具前多义然此现相云何酬前诸问令其目击可现证故云何目击此净土分具答三十句问且从相显此中答初果体十问所现境界答境界问四种大悲为众生现即答智行问令众证见即答加持问知是如来威力答佛力问三昧之用答无畏问正入三昧答三昧问净法界土答住处问令大小融摄答自在问见如来身遍于法界答佛身问则见如来大悲方便答智慧问余二十句集众中答众集亦是三昧力故是知能现所现种种境事无非教体又二圣开显中广明无尽之用亦显答相至文当知就文分三初结前标后二于时下严此园林三如于此下结通法界。

  于时此大庄严楼阁忽然广博无有边际。

  二中有二先正显严即器世间严后何以故下出严所因显智正觉世间严今初有三一严重阁二严园林三严虚空从略之广说有此三表三缘起谓严阁显自体缘起严林表有为缘起严空表无为缘起(谓严阁显自体缘起者法界体上缘起万德依此自体有为无为中故三缘起即光统意)。

  今初分二先明广处谓破情显法即事会真故自内而观广博无际然不坏事故自外而观阁外有园园外有空庄严各异斯即事理交彻十方三际无不圆融林空例然(谓破情显法者约心即事会真约境)。

  金刚为地宝王覆上无量宝华及诸摩尼普散其中处处盈满琉璃为柱众宝合成大光摩尼之所庄严阎浮檀金如意宝王周置其上以为严饰危楼迥带阁道傍出栋宇相承牕闼交映阶墀轩槛种种备足一切皆以妙宝庄严其宝悉作人天形像坚固妙好世中第一。

  摩尼宝网弥覆其上于诸门侧悉建幢幡咸放光明普周法界道场之外阶隥栏楯其数无量不可称说靡不咸以摩尼所成。

  二金刚为地下正显庄严表缘起万德无不备故其间表法以意消息。

  尔时复以佛神力故其逝多林忽然广博与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诸佛国土其量正等一切妙宝间错庄严不可说宝遍布其地阿僧只宝以为垣墙宝多罗树庄严道侧其间复有无量香河香水盈满湍激洄澓一切宝华随流右转自然演出佛法音声不思议宝芬陀利华菡萏芬敷弥布水上众宝华树列植其岸种种台榭不可思议皆于岸上次第行列摩尼宝网之所弥覆阿僧只宝放大光明阿僧只宝庄严其地烧众妙香香气氛氲复建无量种种宝幢所谓宝香幢宝衣幢宝幡幢宝缯幢宝华幢宝璎珞幢宝鬘幢宝铃幢摩尼宝盖幢大摩尼宝幢光明遍照摩尼宝幢出一切如来名号音声摩尼王幢师子摩尼王幢说一切如来本事海摩尼王幢现一切法界影像摩尼王幢周遍十方行列庄严。

  第二尔时复以下明园林严。

  时逝多林上虚空之中有不思议天宫殿云无数香树云不可说须弥山云不可说妓乐云出美妙音歌赞如来不可说宝莲华云不可说宝座云敷以天衣菩萨坐上叹佛功德不可说诸天王形像摩尼宝云不可说白真珠云不可说赤珠楼阁庄严具云不可说雨金刚坚固珠云皆住虚空周匝遍满以为严饰。

  第三尔时逝多林上虚空下明虚空严并显可知。

  何以故如来善根不思议故如来白法不思议故如来威力不思议故如来能以一身自在变化遍一切世界不思议故如来能以神力令一切佛及佛国庄严皆入其身不思议故如来能于一微尘内普现一切法界影像不思议故如来能于一毛孔中示现过去一切诸佛不思议故如来随放一一光明悉能遍照一切世界不思议故如来能于一毛孔中出一切佛刹微尘数变化云充满一切诸佛国土不思议故如来能于一毛孔中普现一切十方世界成住坏劫不思议故。

  第二出因中先徴后释释即智正觉严是前为众示其身力佛力上加文有十句一慈善根力二无漏智力以上二力而加众故三福威德力余皆自在神通力于中一展二卷三横包四竖摄五一切即一六一即一切七成坏相即余义准思。

  如于此逝多林给孤独园见佛国土清净庄严十方一切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亦如是见所谓见如来身住逝多林菩萨众会皆悉遍满见普雨一切庄严云见普雨一切宝光明照曜云见普雨一切摩尼宝云见普雨一切庄严盖弥覆佛刹云见普雨一切天身云见普雨一切华树云见普雨一切衣树云见普雨一切宝鬘璎珞相续不绝周遍一切大地云见普雨一切庄严具云见普雨一切如众生形种种香云见普雨一切微妙宝华网相续不断云见普雨一切诸天女持宝幢幡于虚空中周旋来去云见普雨一切众宝莲华于华叶间自然而出种种乐音云见普雨一切师子座宝网璎珞而为庄严云。

  第三结通法界中二先结前标后二所谓下正显严相言见如来身住逝多林者住彼彼十方界中之林此明一会遍一切处如光明觉品非是彼界遥见此佛住于园林下诸严事皆尔。

  现相分竟。

  尔时东方过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海外。

  大文第四尔时东方下明集新众分即远集同证亦三昧中令诸菩萨皆来归附文中三初别集十方二通赞德行三总结集因今初十方即为十段段各有十今初东方一来处远近然皆远集者表证入甚深故唯初会及此皆远集者初为所信此为证入证入于初一合相故中间随位深浅不同义似金刚矣。

  有世界名金灯云幢。

  二有世界下明世界名别可以义思。

  佛号毗卢遮那胜德王。

  三本事佛号胜德王者福德有于光明遍照所以为胜二严无碍自在称王。

  彼佛众中有菩萨名毗卢遮那愿光明。

  四主菩萨名愿光明者于遍照光中主此愿光故上皆带此佛号者显是此佛胜德愿力故。

  与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菩萨俱来向佛所。

  五眷属俱来者对上成主伴故。

  悉以神力兴种种云所谓天华云天香云天末香云天鬘云天宝云天庄严具云天宝盖云天微妙衣云天宝幢幡云天一切妙宝诸庄严云充满虚空。

  六广兴云供表因严果故皆云天者自然成故。

  至佛所已顶礼佛足。

  七诣佛作礼表因趣果故。

  即于东方化作宝庄严楼阁及普照十方宝莲华藏师子之座。

  八化座本方本方者表参而不杂故座表法空阁表空有重显。

  如意宝网罗覆其身。

  九冠网严身以显胜德严法身故有髻珠者表一乘圆旨居心顶故。

  与其眷属结跏趺坐。

  十眷属同坐表主伴同证故余方十段仿此可知其间刹佛菩萨之名本意难定但可说者随宜初二及六无珠冠者盖文略耳又此等供具非唯表法并是以人同法依正因果无碍法界自在之德耳。

  南方过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海外有世界名金刚藏佛号普光明无胜藏王彼佛众中有菩萨名不可坏精进王与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菩萨俱来向佛所持一切宝香网持一切宝璎珞持一切宝华带持一切宝鬘带持一切金刚璎珞持一切摩尼宝网持一切宝衣带持一切宝璎珞带持一切最胜光明摩尼带持一切师子摩尼宝璎珞悉以神力充遍一切诸世界海到佛所已顶礼佛足即于南方化作遍照世间摩尼宝庄严楼阁及普照十方宝莲华藏师子之座以一切宝华网罗覆其身与其眷属结跏趺坐。

  二南方中供具皆云持者表修持故。

  西方过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海外有世界名摩尼宝灯须弥山幢佛号法界智灯彼佛众中有菩萨名普胜无上威德王与世界海微尘数菩萨俱来向佛所悉以神力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种种涂香烧香须弥山云不可说佛刹微尘数种种色香水须弥山云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一切大地微尘等光明摩尼宝王须弥山云不可说佛刹微尘数种种光焰轮庄严幢须弥山云不可说佛刹微尘数种种色金刚藏摩尼王庄严须弥山云不可说佛刹微尘数普照一切世界阎浮檀摩尼宝幢须弥山云不可说佛刹微尘数现一切法界摩尼宝须弥山云不可说佛刹微尘数现一切诸佛相好摩尼宝王须弥山云不可说佛刹微尘数现一切如来本事因缘说诸菩萨所行之行摩尼宝王须弥山云不可说佛刹微尘数现一切佛坐菩提场摩尼宝王须弥山云充满法界至佛所已顶礼佛足即于西方化作一切香王楼阁真珠宝网弥覆其上及化作帝释影幢宝莲华藏师子之座以妙色摩尼网罗覆其身心王宝冠以严其首与其眷属结跏趺坐。

  三西方皆言须弥山云者四德妙高清凉利物故。

  北方过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海外有世界名宝衣光明幢佛号照虚空法界大光明彼佛众中有菩萨名无碍胜藏王与世界海微尘数菩萨俱来向佛所悉以神力兴一切宝衣云所谓黄色宝光明衣云种种香所熏衣云日幢摩尼王衣云金色炽然摩尼衣云一切宝光焰衣云一切星辰像上妙摩尼衣云白玉光摩尼衣云光明遍照殊胜赫弈摩尼衣云光明遍照威势炽盛摩尼衣云庄严海摩尼衣云充遍虚空至佛所已顶礼佛足即于北方化作摩尼宝海庄严楼阁及毗琉璃宝莲华藏师子之座以师子威德摩尼王网罗覆其身清净宝王为髻明珠与其眷属结跏趺坐。

  四北方皆言衣者寂忍惭愧严法身故。

  东北方过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海外有世界名一切欢喜清净光明网佛号无碍眼彼佛众中有菩萨名化现法界愿月王与世界海微尘数菩萨俱来向佛所悉以神力与宝楼阁云香楼阁云烧香楼阁云华楼阁云栴檀楼阁云金刚楼阁云摩尼楼阁云金楼阁云衣楼阁云莲华楼阁云弥覆十方一切世界至佛所已顶礼佛足即于东北方化作一切法界门大摩尼楼阁及无等香王莲华藏师子之座摩尼华网罗覆其身着妙宝藏摩尼王冠与其眷属结跏趺坐。

  五东北方云楼阁者悲智二利相因显故。

  东南方过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海外有世界名香云庄严幢佛号龙自在王彼佛众中有菩萨名法慧光焰王与世界海微尘数菩萨俱来向佛所悉以神力兴金色圆满光明云无量宝色圆满光明云如来毫相圆满光明云种种宝色圆满光明云莲华藏圆满光明云众宝树枝圆满光明云如来顶髻圆满光明云阎浮檀金色圆满光明云日色圆满光明云星月色圆满光明云悉遍虚空到佛所已顶礼佛足即于东南方化作毗卢遮那最上宝光明楼阁金刚摩尼莲华藏师子之座众宝光焰摩尼王网罗覆其身与其眷属结跏趺坐。

  六东南方云圆满光者权实二智无缺行故。

  西南方过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海外有世界名日光摩尼藏佛号普照诸法智月王彼佛众中有菩萨名摧破一切魔军智幢王与世界海微尘数菩萨俱来向佛所于一切毛孔中出等虚空界华焰云香焰云宝焰云金刚焰云烧香焰云电光焰云毗卢遮那摩尼宝焰云一切金光焰云胜藏摩尼王光焰云等三世如来海光焰云一一皆从毛孔中出遍虚空界到佛所已顶礼佛足即于西南方化作普现十方法界光明网大摩尼宝楼阁及香灯焰宝莲华藏师子之座以离垢藏摩尼网罗覆其身着出一切众生发趣音摩尼王严饰冠与其眷属结跏趺坐。

  十西南方云焰者以净智慧烧惑薪故亦表皆想所持不可取故上之七方兴供表法通答菩萨神通下之三段兼亦别答前来问中后二十句(下之三段兼亦别答前来问中后二十句者上来七方唯通答二十句中前十中一句此下三方通答二十句中三句而上下二方兼别答耳)。

  西北方过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海外有世界名毗卢遮那愿摩尼王藏佛号普光明最胜须弥王彼佛众中有菩萨名愿智光明幢与世界海微尘数菩萨俱来向佛所于念念中一切相好一切毛孔一切身分皆出三世一切如来形像云一切菩萨形像云一切如来众会形像云一切如来变化身形像云一切如来本生身形像云一切声闻辟支佛形像云一切如来菩提场形像云一切如来神变形像云一切世间主形像云一切清净国土形像云充满虚空至佛所已顶礼佛足即于西北方化作普照十方摩尼宝庄严楼阁及普照世间宝莲华藏师子之座以无能胜光明真珠网罗覆其身着普光明摩尼宝冠与其眷属结跏趺坐。

  八西北方十句皆答前最后为一切众生现诸佛影像若约表者为显缘有似非真故。

  下方过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海外有世界名一切如来圆满光普照佛号虚空无碍相智幢王彼佛众中有菩萨名破一切障勇猛智王与世界海微尘数菩萨俱来向佛所于一切毛孔中出说一切众生语言海音声云出说一切三世菩萨修行方便海音声云出说一切菩萨所起愿方便海音声云出说一切菩萨成满清净波罗蜜方便海音声云出说一切菩萨圆满行遍一切刹音声云出说一切菩萨成就自在用音声云出说一切如来往诣道场破魔军众成等正觉自在用音声云出说一切如来转法轮契经门名号海音声云出说一切随应教化调伏众生法方便海音声云出说一切随时随善根随愿力普令众生证得智慧方便海音声云到佛所已顶礼佛足即于下方化作现一切如来宫殿形像众宝庄严楼阁及一切宝莲华藏师子之座着普现道场影摩尼宝冠与其眷属结跏趺坐。

  九下方毛孔中十句答前九问十句皆言方便海则通答往昔成就方便(九下方毛孔中十句答前九问者以前十中神通一问前七方答竟据下释中既五句答因五问四句答果五问何名答九以神通问重别显故然则前已广答故但云九)初一句通显所随众生言音次五句答因中五问谓二答诸行此句应显趣求一切智心以第五明行圆满此为行初故三答所起菩萨大愿四答所净诸波罗蜜五正答圆满诸菩萨行六别答所作神通然问就如来因中此通一切菩萨通别之异耳其助道及出离问亦是通答以诸句中皆是助道并即出离故余四句答果用中五问谓七答第一正觉问八答转法轮九答调伏众生其国土一种现净土分通答十答开示一切智法城及示一切众生道以能证是道所证是智故而皆言音声者表无言之法假言显故(此句应显趣求者以文云出说一切三世菩萨行方便海音声云故标云答行以五正答行故此一句义显趣求一切智心以是行始言修行耳然问就如来因中等者通将此中对问辩异其助道下出不答余因句之相上通答方便加此助道出离则此下方通答三因别答五因兼上方便又通答二问一本事因缘二所入诸地故具答十因其上方中波罗密问义便故熏)。

  大方广佛华严经?钞会本第六十之二

  音释

  颦

  (音频)。

  隥

  (都邓切)。

  湍激

  (湍他端切激古历切)。

  洄澓

  (洄音回澓音伏洄澓水旋流也)。

  氛氲

  (氛符分切氲于云切氛氲香气也)。

  欠呿

  (呿斤据切欠呿张口运气也)。

  憍慢

  (憍居妖切傲也慢莫晏切倨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钞会本第六十之三 起七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上方过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海外有世界名说佛种性无有尽佛号普智轮光明音彼佛众中有菩萨名法界差别愿与世界海微尘数菩萨俱发彼道场来向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于一切相好一切毛孔一切身分一切支节一切庄严具一切衣服中现毗卢遮那等过去一切诸佛未来一切诸佛已得授记未授记者现在十方一切国土一切诸佛并其众会亦现过去行檀那波罗蜜及其一切受布施者诸本事海亦现过去行尸罗波罗蜜诸本事海亦现过去行羼提波罗蜜割截支体心无动乱诸本事海亦现过去行精进波罗蜜勇猛不退诸本事海亦现过去求一切如来禅波罗蜜海而得成就诸本事海亦现过去求一切佛所转法轮所成就法发勇猛心一切皆舍诸本事海亦现过去乐见一切佛乐行一切菩萨道乐化一切众生界诸本事海亦现过去所发一切菩萨大愿清净庄严诸本事海亦现过去菩萨所成力波罗蜜勇猛清净诸本事海亦现过去一切菩萨所修圆满智波罗蜜诸本事海如是一切本事海悉皆遍满广大法界至佛所已顶礼佛足即于上方化作一切金刚藏庄严楼阁及帝青金刚王莲华藏师子之座以一切宝光明摩尼王网罗覆其身以演说三世如来名摩尼宝王为髻明珠与其眷属结跏趺坐。

  十上方相好等中十句通答因问中第十本事因缘兼答波罗蜜及所入诸地以十度即是别地所行故别约初句答入一切众生所住处及受一切众生所施并为一切众生说布施功德如文思之(别约初句答入一切众生所住处等者上辨通答因中二句此下别答果中三句前下方有五句问答此有三句并第八问答第十影像及现相答国土故十问具矣)其答问中或不次者以十方齐来诸供齐现文不累书随方异说以问次往[(冰-水+〡)*ㄆ]无不次矣(其答问中或不次者下料拣次第)又皆言本事者表三世之法体常住故由得体用非一异智以用随体无不存故德相业用皆自在故(又皆言下通释本事之言此约法性宗释文中有三初正释以法性常住相即性故相亦常矣此即体非异不坏三世与体非一性相本尔即德相门随其今见即业用门故双结二皆得自在凡但理然不得德相成业用耳)蜜严第三云金刚藏菩萨现种种形说种种法乃至云净所依止于佛地如来蕴界常无变异故(二故密严下引证先证业用后乃至云净所依止者证德相门)若理事别修则不得尔故不同余处现法体用俱有过未体用皆无况于小乘三世有耶以彼过未有体无用故(三若理事别修下拣异他宗现法体用俱有等即大乘义况于小乘即有宗义以彼过未有体无用者出异所以有宗过去??伏有未来性有故有体也不同现法事有故无用也今以体性融故体用俱有斯即有即非有非有之有耳)。

  如是十方一切菩萨并其眷属皆从普贤菩萨行愿中生以净智眼见三世佛普闻一切诸佛如来所转法轮修多罗海已得至于一切菩萨自在彼岸于念念中现大神变亲近一切诸佛如来一身充满一切世界一切如来众会道场。

  第二如是十方下通赞德行中三初总后以净智下别就别赞中三十四句分三初五句明上近诸佛德二于一尘中下十四句下摄众生德三一切菩萨神通下十五句大用自在德亦名三种三业今初一净眼见佛即是意业二闻如来法即净修语业余三句并显身业自在(亦名三种三业者一名近佛三业二摄化三业三神通三业)。

  于一尘中普现一切世间境界教化成就一切众生未曾失时一毛孔中出一切如来说法音声。

  第二下摄众生德中三初微细化生。

  知一切众生悉皆如幻知一切佛悉皆如影知一切诸趣受生悉皆如梦知一切业报如镜中像知一切诸有生起如热时焰知一切世界皆如变化成就如来十力无畏。

  二知一切众生下七句明摄众生之智故末句结云十力无畏前六别明一缘集非真故二随机本质映光有胜劣故三诸趣思所起故四随照映质有妍媸故五想所持故六无而忽有暂有还无故。

  勇猛自在能师子吼深入无尽辩才大海得一切众生言辞海诸法智于虚空法界所行无碍知一切法无有障碍。

  三勇猛下五句明摄生语业于中初句总显决定下四句别明四辩(下之四句别明四辩者初句乐说无碍二得一切下词无碍三于虚空法界下义无碍四知一切法下法无碍)。

  一切菩萨神通境界悉已清净勇猛精进摧伏魔军。

  第三大用自在德中初句总明所得余别明通用于中三一三业摧邪勇进通三故。

  恒以智慧了达三世知一切法犹如虚空无有违诤亦无取着虽勤精进而知一切智终无所来虽观境界而知一切有悉不可得以方便智入一切法界以平等智入一切国土。

  二恒以智下六句明意业自在皆权实双行故一智了三世事慧达三世空二知法如空空无可诤而不坏有故不着空三进无进相故曰无来四即有而空五即空而有故云方便六智入性土。

  以自在力令一切世界展转相入于一切世界处处受生见一切世界种种形相于微细境现广大刹于广大境现微细刹于一佛所一念之顷得一切佛威神所加普见十方无所迷惑于刹那顷悉能往诣。

  三以自在力下七句身业自在可知。

  如是等一切菩萨满逝多林皆是如来威神之力。

  第三如是等下总结集因。

  于时上首诸大声闻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叶离婆多须菩提阿?楼?难陀劫宾那迦旃延富楼那等诸大声闻在逝多林。

  大文第五于时上首下举失显得分亦名举劣显胜明不共故于中三初明不见之人二皆悉下明所不见境三何以下释不见所由今初舍利此云鹙鹭其母目睛明利似彼鸟故弗者子也从母立称故标子言(今初舍利弗然诸弟子古今译殊今多依罗什三藏言鹙鹭者大乘法师云是百舌鸟亦云春莺古德引经亦云其母辩才如彼鸟故此中是旧梵语新云奢利弗怛罗弗怛罗即子也又舍利亦翻为身母好身品故或舍利云珠母之聪利相在眼珠故并从母之称增一云我佛法中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者舍利弗第一智论四十一称为如来左面弟子父名优婆提舍)目揵连此云采菽氏上古仙人山居豆食尊者母是彼种从外氏立名有大神通拣余此姓故复云大(目连梵语即古译义即新译新梵语云摩诃没特伽罗然?约母氏得名若从父称此名俱利迦亦云俱俪多亦云俱律陀此云吉占智论云舍利弗以才明见贵日连豪彦最重智艺相比德行互同增一云我弟子中神通轻举飞到十方者大目连第一智论四十一称为右面弟子焚德胜之殿蹴耆域之车压调达五百之徒寻佛声过恒河沙界德难称也)摩诃迦叶此云大饮光本族仙人及尊者身并有光明饮蔽日月头陀第一拣余迦叶故云大也(此云饮光者真谛等同译为饮光上古译云龟氏其先学道灵龟负圆应之因以命族增一阿含云罗阅祗大富长者名迦毗罗妇名檀那子名毕钵罗妇名婆陀其家千倍胜瓶沙王十六大国无与为邻毕钵罗即迦叶名也其父祷此??而生故付法藏传云毗婆尸佛灭后其塔中像金色缺坏时有贫女得金珠请匠打为箔金师欢喜治莹佛毕立誓为夫妇九十一劫天上人中身恒金色恒受快乐最后为迦叶夫妇畏胜王得罪减一犁但用九百九十九双牛金犁又经云其家有?最下品者直百千两金以钉钉入地十尺?不穿如本不异六十库金粟一库管三百四十斛又经云以麦饭供养辟支佛恒趣忉利各千返受乐身三十二相但论金色耳剡浮那陀金在浊水底光彻水上在暗暗灭迦叶身光胜此金光照一由旬增一云佛法中行十二头陀难行苦行大迦叶第一拣余迦叶者即如十力迦叶优楼频螺等)离波多此云室星祀之而生故或云所供养或云假和合即智论二鬼食人之事(离波多此云室星其言即古今同释法华云离婆多新云颉丽伐多皆梵音轻重或云所供养者即音义释也假和合古今同也即智论二鬼食人之事者谓此人行涉空亭止宿见二鬼争尸皆言我先持来二鬼共言取其分判此人实见小鬼持来及被鬼问窃自思惟我随言一持来彼不得者必当见害我宁实语而死终不虚诳而终遂如实答小者持来被其大鬼拔其手足随而食之得尸之鬼便取其死尸手足随安彼鬼食竟拭口而去及明忧恼不恻谁身言假和合初常疑云若我本身眼见?去若是他身复随我行住疑惑犹预逢人即问汝见我身不众僧见之云此人易度而语之云汝身本是他人之遗体非己有也悟此假合因即得道以常问故亦云常作声也)须菩提此云善现生而室空现善相故(生而室空者相师占云是善相故亦云善吉亦云空生其义一耳解空第一得无诤三昧有供养者现与其福亦云善吉)阿?楼?此云无灭一食之施九十一反天上人间不没恶趣故(阿?楼?等者亦云阿泥?豆或阿那律亦云阿泥噜多并梵音楚夏皆云无灭亦云无贫言一食之施者贤愚经说弗沙佛末世时饥馑有辟支佛名利吒行乞空钵无获有一贫人见而悲怜白言胜士能受稗不即以所啖奉之食已作十八变后更采稗有兔跳抱其背变为死人无伴得脱待暗还家委之于地即成金人?指随生用却还出取之无尽恶人告王欲来夺之但见死尸而其所睹即是金宝现报若是九十一反即果报也又其生已复家业丰溢日夜增益父母欲试之盖空器皿往送拨看百味俱足而其门日日常有一万六千取债一万六千还直出家后随所至处人见欢喜欲有所须如己家无异即世尊之堂弟斛饭王之次子也)难陀此云欢喜性极聦敏音声绝伦故(难陀等者即放牛难陀)劫宾那此云黄头黄头仙人之族故(劫宾那者?释即音义中大乘法师及天台等旧译为房宿然有二义一以父母祷此宿星感此子生故二云与佛同房宿故谓初出家时未得见佛始向佛所夜值雨寄宿陶师房中以草为座晚又一比丘寄宿即推草座与之自在地坐中夜相问欲何所之答云觅佛后比丘即说法辞去豁然得道后比丘即佛也增一阿含云我佛法中善知星宿者劫宾那第一则亦从所知为名)迦旃延此云翦剃种(迦旃延者即大乘法师释谓上古多仙山中静处年岁既久鬓发稍长无人为剃婆罗门法要剃发故一仙有子兄弟二人俱来观父小者乃为诸仙剃之诸仙愿护后成仙道尔来此种皆称剪剃)富楼那此云满具云满慈子其母甚慈亦从母称(富楼那具云满慈子者梵语云弥多罗尼子满愿是名父于江边祷梵天求子正值江满又梦七宝器盛满中宝入母怀母遂怀子父愿获满从此立名弥多罗尼此云慈行亦云四圆陀中有此品名其母诵之以此为名尼者女也以母名子名为慈子增一云善能广说分别义理满愿子最第一)而言等者等取五百广辨古今译殊德行缘起如智论及音义中说(如智论及音义略说已如上引智论多说缘起即引四阿含等经然其列名或从德行胜劣或从出家先后如法华阿若憍陈如在初等故报恩经说初度五人次度耶舍门徒五十人次度优楼频螺门徒五百次度伽耶门徒三百次度那提门徒二百次度身子门徒一百次度目连门徒一百合举大数成一千二百五十人若十二道经兼出其年云佛成道第一年度五人第二年度三迦叶第五年度身子目连则尔后更多故法华初有万二千罗汉二千学无学等今此但举五百以从胜劣列之即法华第三周第一与记者体德大同故故成佛名号等亦皆同也望今本门即皆大菩萨故偏举之)。

  皆悉不见如来神力如来严好如来境界如来游戏如来神变如来尊胜如来妙行如来威德如来住持如来净刹。

  第二明所不见境中三初不见果有十句初总余别多同念请果中初之十句重阁同空等即是神变不坏本相即是游戏余可准思(多同念请果中初之十句者神力即前如来力严好即前如来身境界全同游戏即前自在神变亦是三昧三昧现故尊胜即如智如智最胜故妙行即前智行威德即前无畏住持即前加持故皆同也前来心念佛向示之皆不见耳重阁同空下略示向来神变及游戏相)。

  亦复不见不可思议菩萨境界菩萨大会菩萨普入菩萨普至菩萨普诣菩萨神变菩萨游戏菩萨眷属菩萨方所菩萨庄严师子座菩萨宫殿菩萨住处菩萨所入三昧自在菩萨观察菩萨颦申菩萨勇猛菩萨供养菩萨受记菩萨成熟菩萨勇健菩萨法身清净菩萨智身圆满菩萨愿身示现菩萨色身成就菩萨诸相具足清净菩萨常光众色庄严菩萨放大光网菩萨起变化云菩萨身遍十方菩萨诸行圆满。

  次亦复下明不见因即诸菩萨初总明即分齐境界次菩萨大会下别显会通新旧入谓身遍刹尘智入诸法等普至即新来普诣即此往皆言普者一横竖遍故二一即一切故余句准上诸来菩萨作用中辨及上离世间品十十所明。

  如是等事一切声闻诸大弟子皆悉不见。

  后如是等下总结不见。

  何以故以善根不同故。

  第三不见所由者然皆废本从迹以显一乘因果不共深玄笃诸后学令习因种文中二先徴后释徴意云身厕只园目对尊会而莫睹神变其故何耶后释意云彼境殊胜宿因现缘并皆缺故其犹日月丽天盲者不睹雷霆震地聋者不闻道契则邻不在身近故菩萨自远而至声闻在会不知文自广释分为三别初法次喻后徴以结成今初分二先明缺宿因故后复次下明缺现缘故今初分四初一总标大小善差二本不修下举劣异胜三如是皆是下举胜拣劣四以是因缘下结不见闻今初有小善根得厕嘉会大小善异不睹希奇。

  本不修习见佛自在善根故。

  二举劣中有十八句前十二句释不见佛果之因后六句释不见菩萨之因前中初句总余句别。

  本不赞说十方世界一切佛刹清净功德故本不称叹诸佛世尊种种神变故。

  由不赞等即是不集见佛自在善根于中二初二句不赞果故。

  本不于生死流转之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本不令他住菩提心故本不能令如来种性不断绝故本不摄受诸众生故本不劝他修习菩萨波罗蜜故。

  后九句不修因故于中亦二前五句缺自分行。

  本在生死流转之时不劝众生求于最胜大智眼故本不修习生一切智诸善根故本不成就如来出世诸善根故本不得严净佛刹神通智故。

  后四句缺胜进行亦是前明狭心后显劣心故不能见。

  本不得诸菩萨眼所知境故本不求超出世间不共菩提诸善根故本不发一切菩萨诸大愿故本不从如来加被之所生故本不知诸法如幻菩萨如梦故本不得诸大菩萨广大欢喜故。

  二本不得菩萨眼下释不见菩萨所因一不见十眼所见无碍法界二缺无障碍智之因若但修真常离念即共二乘菩提之善法华游戏神通即闻而不乐此中乐而不闻余可思之(法华游戏神通等者举法华拣异亦是通妨今云拣异者即法华信解品四大声闻自叙云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即闻而不乐也下偈兼出不乐所以云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思惟不生喜乐释曰既了无生故不喜乐是以结云勿滞寂故八地云诸法真常离心念二乘于此亦能得也言通妨者此何令其不闻彼何令其得闻此义至下释之)既本因中不修不见愿诸后学修见佛因勿滞冥寂(既本下结劝修实)。

  如是皆是普贤菩萨智眼境界不与一切二乘所共。

  第三举胜拣劣言如是等者指前佛神通等所不见法普贤智境即是举胜不共二乘名为拣劣。

  以是因缘诸大声闻不能见不能知不能闻不能入不能得不能念不能观察不能筹量不能思惟不能分别是故虽在逝多林中不见如来诸大神变。

  第四以是因缘下结不见闻以前缺因境胜因缘故不能见于中初后总明中十别显谓眼不见心不知耳不闻本有不证新成不获无方便不能念观无后得不能筹量浅深思惟旨趣分别事理。

  复次诸大声闻无如是善根故无如是智眼故无如是三昧故无如是解脱故无如是神通故无如是威德故无如是势力故无如是自在故无如是住处故无如是境界故是故于此不能知不能见不能入不能证不能住不能解不能观察不能忍受不能趣向不能游履又亦不能广为他人开阐解说称扬示现引导劝进令其趣向令其修习令其安住令其证入。

  第二明缺现缘故不见中三初明无胜德行故不见次何以故下明住自乘解脱故不见后是故虽在下结成不见今初分二先十句明无胜德行即是前所不见境亦即是前宿因不修胜进四句不修故无无故不见初总余别势力即是加持余皆同前后是故于此下十句显不能见入有二义前文约证今约了达余可知。

  何以故诸大弟子依声闻乘而出离故成就声闻道满足声闻行安住声闻果于无有谛得决定智常住实际究竟寂静远离大悲舍于众生住于自事于彼智慧不能积集不能修行不能安住不能愿求不能成就不能清净不能趣入不能通达不能知见不能证得。

  第二明住自乘故不见中先徴后释以此二段反覆相成故徴以释之谓何以无如是善根等由住自乘作证故亦应徴云何以作证由无上善根故所无在前故略不明耳此段亦同法华自释心不喜乐云何以故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盘证故(所无在前者即前无如是善根故无如是智眼故等此段亦同法华自释等者亦信解品言自释不喜乐者彼前文心不喜乐后便云何以故等如?意云世尊昔说声闻有究竟极果我今已证故菩萨法非我所学故不乐也既已得证即住自乘故虽上根身子乐十力等而复自嗟我无此物)释文亦二先明住自乘作证后于彼智慧下结成所无今初十句初总余别别中一道者以见修等道断惑集故不同菩萨无住道等二三行果可知四观谛智别谓我空法有不能我有法空名有无谛以证现观名决定智故无菩萨中道第一义三谛之理亦如涅盘声闻有谛而无真实五已证理故六舍事故下三句成上声闻行一内无悲二外舍物三但自调又上十句总为四失一初句出粗而不出细但出分段故次四句得权失实次三句滞寂失悲后二句舍生自度二结成所无即由住自乘故无前智等亦有十句但于前一智有十不能余三昧等例此可知(经成就声闻道言见修等者等取方便及无学也言断惑集者集即集谛通于业惑菩萨无住等者等取教道证道一道二道乃至无量道而教证等名二乘亦有特与异者即无住道若约其义教证亦殊故云等也)。

  是故虽在逝多林中对于如来不见如是广大神变。

  三结成不见。

  第二佛子如恒河下喻显文有十喻自古诸德皆将配前所迷佛果十句唯第九二天一喻喻上第二如来严好余皆如次此亦有理今解有二一者随一一喻总喻不见因果等境以合文中亦言不见菩萨众故又不喻菩萨之德义不尽故又合文中多从总合但言不见如来神变明通诸句二者别喻诸德若全不别何俟多喻然虽别喻亦通因果而前九约胜境为喻谓恒河须弥等喻佛德故后一就劣法为喻入灭尽定喻二乘故于前九中配所迷菩萨之德其义则次配所迷如来之德义少不次所喻义别至文当知又第一五十单喻声闻不见第二三四七双喻菩萨声闻见不见别余三佛对声闻论见不见有此三类者文影略耳又唯约声闻说者十喻皆喻彼无德故就中初一兼喻有障故后一兼喻住自乘故且就前九约胜境为喻显九种胜德其后一种总明不共显十无尽前九德中一一皆具通别二意(令解有二下申今正义便弹古义以举今正拣昔成非故于中有二先通中二一总辩标通通有二义一通因果二通喻诸句后以合文下引证辩通文有三节一正引文证通于菩萨二又不喻下反以义证合通菩萨三又合文下正引文证通喻诸德二者别喻等者举正以拣昔非于中有八一总出别喻之由即反显也二然虽别下拣异昔非三而前九下通明十喻异相四于前九下总示别喻德相五又一五十下约迷悟之人拣其喻相六又唯约声闻下别示迷者异相七且就前下将欲释文重拣第三诸喻别相八前九下通收通别二意)。

  佛子如恒河岸有百千亿无量饿鬼裸形饥渴举体焦然乌鹫豺狼竞来搏撮为渴所逼欲求水饮虽住河边而不见河设有见者见其枯竭何以故深厚业障之所覆故。

  今初鬼对恒河喻其恒河清流通喻佛及菩萨润益甚深德别喻佛神力及菩萨境界德以此二句为初总故鬼喻二乘有所知障故不见亦喻不得诸法喜故。

  言饿鬼等者生分已尽为鬼未得无生忍衣为裸形不得法界行食为饥不得真解脱味为渴由此故称为饿此上并无真道即是业余行苦所迁为举体燋然即是苦余空见为乌鹫有见为豺狼于斯作决定解为搏撮内含大机有真脱分名为渴所逼欲求水饮身在法会名住河边不睹神变名不见河虽睹世尊但见丈六为见枯竭无明翳瞙名为业障即烦恼余(言饿鬼等下牒释经文十喻皆然言生分已尽为鬼者如鬼已舍生人故即是业余者三余之义已见上文然总相说以无漏有分别名为业余今未得无生未得法界未证真解脱皆有分别也行苦所迁者苦余即变易生死意生身此约已入无余者今约未入无余以苦依身即行苦也空见为乌鹫下皆是烦恼余然烦恼余通是无明住地即是所知障所知障有二一所知之障即以业障喻所知之障故云蔽其眼故二所知即障故经云智障甚盲冥谓真俗别执今于有无作决定解即真俗别执故是智障鸟归虚空故喻空见兽依于地故喻有见不同法华鸱枭雕鹫等喻界内烦恼虽睹世尊下此明二乘但见自分境界耳五俱邻等最初受道岂见世尊始成正觉身遍十方智入三际等)。

  彼大声闻亦复如是虽复住在逝多林中不见如来广大神力舍一切智无明翳瞙覆其眼故不曾种植萨婆若地诸善根故。

  后彼大下合中先合业障不曾已下合裸形等(不曾已下合裸形等者无生忍衣法界行食皆一切智诸善根也)。

  譬如有人于大会中昏睡安寝忽然梦见须弥山顶帝释所住善见大城宫殿园林种种严好天子天女百千万亿普散天华遍满其地种种衣树出妙衣服种种华树开敷妙华诸音乐树奏天音乐天诸婇女歌咏美音无量诸天于中戏乐其人自见着天衣服普于其处住止周旋其大会中一切诸人虽同一处不知不见何以故梦中所见非彼大众所能见故。

  第二觉梦相对喻梦游天宫通喻佛及菩萨高显广大德别喻如来游戏神变二句及菩萨大会已下十一句喻甚相似(及菩萨大会下十一句者谓一菩萨大会二菩萨普入三菩萨普至四普诣五神变六游戏七眷属八方所九庄严师子座十宫殿十一菩萨住处今文梦往须弥即普至普诣普入善见大成等宫殿即菩萨宫殿成池园林即是住处天子天女即眷属开华奏乐即是神变歌咏戏乐即是游戏住止周旋即是座矣)然此下八喻约二乘喻明其无德亦有通别通则于一一德不了皆由前缺因缘故别则各喻无德不同此一喻无如是神通故又不知菩萨如梦故然合文中明无如是智眼故者从通相合故下数假皆合无眼文中先喻后一切菩萨下合(然此下八喻六约二乘料拣以初一喻声闻但有不得法喜之一德耳故此下八具于通别)。

  一切菩萨世间诸王亦复如是以久积集善根力故发一切智广大愿故学习一切佛功德故修行菩萨庄严道故圆满一切智智法故满足普贤诸行愿故趣入一切菩萨智地故游戏一切菩萨所住诸三昧故已能观察一切菩萨智慧境界无障碍故是故悉见如来世尊不可思议自在神变一切声闻诸大弟子皆不能见皆不能知以无菩萨清净眼故。

  合中二先合梦者自见后一切声闻下合大会不见并可思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钞会本第六十之三

  音释

  羼提

  (梵语也此云忍辱羼初眼切也)。

  ?

  (奴侯切也)。

  裸

  (郎果切赤体也)。

  鹫

  (音就大雕也)。

  翳瞙

  (翳于计切目疾也瞙音莫目不明也)。

  赈

  (之刃切)。

  妍媸

  (妍倪坚切好也媸充之切丑也)。

  燋

  (兹消切伤火也)。

  鹙

  (此由切鸟名)。

  搏撮

  (搏伯各切击也撮仓括切取也)。

  素怛囕

  (梵语也此云契经囕力淡切)。

  厕

  (初吏切圊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钞会本第六十之四 起八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譬如雪山具众药草良医诣彼悉能分别其诸捕猎放牧之人恒住彼山不见其药此亦如是以诸菩萨入智境界具自在力能见如来广大神变诸大弟子唯求自利不欲利他唯求自安不欲安他虽在林中不知不见。

  第三愚对雪山喻雪山良药通喻幽邃难见德别喻亦喻佛境界所悲境故喻菩萨所住处悲救众生为所住故其捕猎等喻声闻无大悲救众生病亦是无如是境界故。

  譬如地中有诸宝藏种种珍异悉皆充满有一丈夫聦慧明达善能分别一切伏藏其人复有大福德力能随所欲自在而取奉养父母赈?亲属老病穷乏靡不均赡其无智慧无福德人虽亦至于宝藏之处不知不见不得其益此亦如是诸大菩萨有净智眼能入如来不可思议甚深境界能见佛神力能入诸法门能游三昧海能供养诸佛能以正法开悟众生能以四摄摄受众生诸大声闻不能得见如来神力亦不能见诸菩萨众。

  第四伏藏难知喻藏则通喻秘密难知德别喻如来尊胜可宝重故喻菩萨所入三昧及观察颦申勇猛供养如喻思之薄福喻声闻无如是威德故(喻菩萨下如喻思之者然合文自具若约喻者伏藏犹如三昧聪慧分别即是观察随欲而取即是颦申有大福力即当勇猛奉养父母即供养也)。

  譬如盲人至大宝洲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不能得见一切众宝以不见故不能采取不得受用此亦如是诸大弟子虽在林中亲近世尊不见如来自在神力亦不得见菩萨大会何以故无有菩萨无碍净眼不能次第悟入法界见于如来自在力故。

  第五盲不见宝喻宝洲通喻迥绝难测德别喻如来妙行积行圆妙故喻菩萨受记成熟勇猛可知盲喻二乘无如是善根故(喻菩萨受记等者不能采取即无勇猛不得受用即无受记成就义也)。

  譬如有人得清净眼名离垢光明一切闇色不能为障尔时彼人于夜闇中处在无量百千万亿人众之内或行或住或坐或卧彼诸人众形相威仪此明眼人莫不具见其明眼者威仪进退彼诸人众悉不能睹佛亦如是成就智眼清净无碍悉能明见一切世间其所示现神通变化大菩萨众所共围绕诸大弟子悉不能见。

  第六净眼无障喻通喻智照难量德别喻如来威德菩萨法身已下五句不睹威仪喻二乘无如是自在故(喻菩萨法身下五句者即菩萨法身清净菩萨智身圆满愿身示现色身成就菩萨诸相具足释曰五句不出菩萨形相威仪故)。

  譬如比丘在大众中入遍处定所谓地遍处定水遍处定火遍处定风遍处定青遍处定黄遍处定赤遍处定白遍处定天遍处定种种众生身遍处定一切语言音声遍处定一切所缘遍处定入此定者见其所缘其余大众悉不能见唯除有住此三昧者。

  第七遍处定境喻通喻周遍难思德别喻如来净刹菩萨常光众色庄严菩萨放大光明网不见定境喻声闻无如是三昧故喻中言遍处者于一切处周遍观察无有间隙故名遍处(言遍处等者?文有三初释名俱舍颂云遍处有十种八如净解脱后二净无色缘自地四蕴论云谓八自性皆是无贪为性若并助伴五蕴为性又云有余师说唯风遍处缘所触中风界为性言八者即青黄赤白地水火风如今经辨依第四静虑缘欲可见色如净解脱后二如次空识二处若无色为其自性各缘自地四蕴为性应知此中修行者从诸解脱入诸胜处入此遍处以后后智胜前前故为修解脱但于所缘总取净相未能分别青黄赤白后四胜处虽能分别青黄赤白而未能作无边行相前四遍处谓观青等一一无边余如?辨言胜处者胜处有八种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后四如第三谓前二解脱各分多少有四后四即青黄赤白能制伏心境缘处故名胜处)然喻伽智度俱舍等论皆说有十今有十二前八同彼彼中九名空遍处十名识遍处先观青等普遍次观青等为何所依知由地等次思所观由何广大知由于空次思能观知由依识前八依第四静虑观欲可见色后二依无色定瑜伽十二云何故遍处唯说色触二处建立由此二种共自他身遍有色界常相续故眼等根色唯属自身香味二尘不遍一切声尘有间是故不说无色界中空遍一切处识所行境亦遍一切故立此二(前八依第四下辨所依定已如上引四瑜伽十二下四明建立于中有二先问后由此二种下答问言色触者问意云何以十二处中唯依二处谓青黄赤白是色处地水火风是触处以坚湿暖动是所触故答中亦二先明立二之由此有三义次下当知后从眼等下明于十处不立遍处所以亦有三第次第对上一眼等根色唯属自身者对上通自他身二香味二尘不遍一切者对上遍有色界以二禅已上无鼻舌识故亦无香味二尘三声尘有间者对上常相续故声发即闻不发不闻故有间断言是故不说者通结上三节于十色处中不说八色处为遍处也)今以宗别合空识二为天遍处前论所拣皆容假想称性周遍加于三事十名种种众生身遍处者即前所拣眼等根色十一语言音声即前声尘十二一切所缘即六尘境则[(冰-水+〡)*ㄆ]前香味及法尘境例此天遍处言亦可通于诸天(例此下以论例经重释前天遍处谓上论所拣今皆取之例天遍亦可通所拣)。

  如来所现不可思议诸佛境界亦复如是菩萨具见声闻莫睹。

  次如来所现下合文可知。

  譬如有人以翳形药自涂其眼在于众会去来坐立无能见者而能悉睹众会中事应知如来亦复如是超过于世普见世间非诸声闻所能得见唯除趣向一切智境诸大菩萨。

  第八妙药翳形喻通喻隐显超世德别喻如来住持喻菩萨起变化云德不睹者喻声闻无如是解脱故。

  如人生已则有二天恒相随逐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见人人不见天应知如来亦复如是在诸菩萨大集会中现大神通诸大声闻悉不能见。

  第九二天随人喻通喻微妙难坏德别喻如来严好菩萨身遍十方诸行圆满德不睹二天喻二乘无如是势力故亦喻无悲舍众生故。

  譬如比丘得心自在入灭尽定六根作业皆悉不行一切语言不知不觉定力持故不般涅盘一切声闻亦复如是虽复住在逝多林中具足六根而不知不见不解不入如来自在菩萨众会诸所作事。

  第十灭定不行喻唯喻声闻安住自乘证实际故亦总喻无德(第十灭定不行喻者然灭定之义六地已略明今当更说萨婆多宗此定唯依有顶地起以下诸地皆名有想行相粗动难可止息此有顶地名为非想行相微细易可止息故唯有顶有灭??定俱舍颂云灭??定名体为净住有顶谓灭??定以二十二法为体谓修定前有二十一心所及心王故言二十一心所者谓大地十大善地十欣猒随一为灭定故有二十二法不相应行替处名为灭定随灭尔许心心所法为定体也若成实论第十六灭定品云问曰若此中意以泥洹为灭者是汝先言九次第定中灭定心心数灭是则相违答曰灭定有二一诸烦恼??二烦恼未??烦恼??者在解脱中烦恼未??在次第中一灭烦恼故名灭定二灭心心数法故名灭定灭烦恼是第八解脱亦名阿罗汉果若唯识第七云灭??定者谓有无学(即罗汉及独觉辟支)或有学(即三果身证阿那含)已伏惑障无所有贪(谓无所有已下诸贪灭)上贪不定(已上贪未灭也)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六识染污(染污第七)心心所灭(合上二识俱不行故)令身安和故亦名定(谓有心定令身令心平等安怗和悦为安和今无心定由定前心力能令身心平等和悦如有心定故亦名定)由偏猒想受亦名灭彼定也(即加行心)显扬第一云灭??定者谓已离无所有处欲或入非非想处定或复上进入无想定或复上进由起暂息想作意前方便故止息所缘不恒行诸心心法及恒行一分诸心心法灭也余文可知)又上十喻从后逆次配前缺因后之十句谓一喻无法喜二喻不知菩萨如梦三喻不从如来加被之所生等如理思之其前十句但通为不见之因(又上十喻从后逆次配前阙因后之十句者?但出三谓一鬼对恒河喻喻无法喜法喜为食故二梦游天宫喻喻不知菩萨如梦幻故此相甚显三愚对雪山喻喻不从如来加被之所生故其合经云以诸菩萨入智境界具自在力得见如来神变自在即如来加被之力其捕猎者即无加被也四伏藏难知喻喻本不发一切菩萨诸大愿力故谓无福力即阙大愿五盲不见宝喻喻不求超出世间不共菩提诸善根故无眼不见于宝即阙不共善根六净眼无障喻喻喻本不得诸菩萨眼所知境故此喻更显诸人不见喻于二乘不见净眼境故七遍处定境喻喻本不得严净佛刹神通智故青等遍净即净刹也八妙药翳形喻喻本不成就如来出世诸善根故翳形之药即出世善根九二天随人喻喻本不修习生一切智诸善根故二天见人即一切智人不见天故无此也十灭定不行喻喻本在生死流转之时不劝众生求于最胜大智眼故诸识不行岂当有眼故于六境都不见知是故十喻对前十因文相甚显令如理思其前十句但通为不见之因者即前本不修习见佛自在善根故本不赞说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刹清净功德等别相不显逆顺配之俱不全似故通为不见之因欲显具于通别义故)。

  何以故如来境界甚深广大难见难知难测难量超诸世间不可思议无能坏者非是一切二乘境界是故如来自在神力菩萨众会及逝多林普遍一切清净世界如是等事诸大声闻悉不知见非其器故。

  第三何以故下徴以结成文有十句结前十喻唯第七八为顺前合故有前却余皆如次(余皆如次者一如来境界甚深结鬼对恒河喻二广大结梦游天宫喻三难见结愚对雪山喻四难知结伏藏难知喻五难测结盲不见宝喻六难量结净眼无障喻七超诸世间结遍处定境喻八不可思议结妙药翳形喻九无能坏者结二天随人喻十非是一切二乘境界结灭定不行喻六根作业皆不行故其间文意极相顺故)上来法喻广显声闻不见闻等问般若经明声闻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若是其忍何以上文皆言无菩萨德耶又文殊巡行经中五百声闻闻而不信法华不轻亦令其闻何得此中不令闻耶答为显不共故故智论明般若有共不共指此不思议经不共二乘说故(问般若下二申难也引于三经而有二难一引大品难无现缘言若智若断者彼经具云须陁洹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斯陁含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阿那含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阿罗汉辟支佛皆别之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下结难可知又文殊巡行经下后引二经不令闻今此一经略以义引耳若具引者名文殊师利巡行经以说文殊遍巡五百比丘房皆见寂定因以为名最后难舍利弗以显甚深般若问舍利弗言我时见汝独处一房结跏趺坐折伏其身汝为当坐禅耶不耶答云坐难云为当欲令未断者断故坐禅耶等因此广显性空无得之理时五百比丘从座而起于世尊前高声唱言从今已去更不须见文殊身不须闻其名字如是方处速应舍离所有文殊一切住处亦莫趣向所以者何文殊烦恼解脱一相说故等舍利弗令文殊为决了文殊言实无文殊而可得故若实无文殊可得者彼亦不可见等广为说法四百比丘漏尽得果一百更谤?入地狱后还得道广如彼说故云五百比丘闻而不信意云何以此会不令其闻而不信耶法华不轻亦令其闻者于意同前即第六经常不轻品不轻遍礼四众云我不轻汝等汝等行菩萨道皆当作佛即宣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来知见平等之理为令闻也众人或以焚木瓦石而打掷之复于千劫入阿鼻地狱受大苦恼从地狱出还遇常不轻教化即跋陁婆罗等菩萨既二经之中皆令其闻一时之谤后皆成益今何不尔答为显不共下第三会释于中五一显不共般若不共般若已如前引若准天台意前以通教难于圆别今以圆别拣异于通)又大圣化仪其类不等或令闻不信以为远种如上所引或以威力令其出会如法华中五千拂席或令在会使其不闻即如今经然法华渐教之终将[(冰-水+〡)*ㄆ]败种故加令其去笃励在会使其信受此经顿教之始为显深胜留使不闻令诸后学修见闻种(又大圣化仪下第二化仪不同也于中有四一通上巡行法华之问或以威力下二拣外谤显彼经云众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然法华下四会释二经此依化仪渐?二教通释经意法华是渐者化仪渐故先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故云渐也非法门为渐将[(冰-水+〡)*ㄆ]败种者义如前引谓二乘结断如根败士无利五欲如燋谷子不能生芽即昔教意今至法华三根声闻皆得记别不在此会亦为宣陈则燋谷生芽盲聋视听死尸再起寒灰重热而言将收者尚未广说先且斥之使在会者自欣多幸故云笃励是以经云此众无枝叶唯有诸真实故彼?中云繁柯既亡则贞干存焉广说之后方复收之故不在会亦合为说此经顿教之始者初成顿说故未有滞权不须引斥直彰不共显法轻思在会不开由无因种若修因种子何不闻故云令修见闻种也)又复大乘该于小乘则其智断皆是菩萨法忍小智不知大智故此云于有无谛作决定解不见不闻(又复大乘该于小乘下第三通局有殊也小乘犹如百川不摄大海大乘犹如大海必摄百川言小智不知大智者即庄子意彼云小智不测大智小年不测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小乘萤光岂知日照)又若已开显即权为实渐故法华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若权实相对则如聋盲非其器故其犹黎庶以对于王贵贱悬隔以王[(冰-水+〡)*ㄆ]人则率土之内莫非王人是以若约普[(冰-水+〡)*ㄆ]即一切众生无不具有如来智慧况于二乘无漏因果若校优劣则权教久行菩萨尚不信闻况于二乘二乘上首尚如聋盲况凡夫外道(又若以开显下第四开显有殊法华对昔以权覆实故今开显万行同归华严直显一实深玄须对权令知故如聋哑)既非其器本不合列为显法胜大权菩萨示为聋盲是知聋盲于胜有力能显胜故胜劣相望力用交彻成大缘起方是深玄(既非其器下第五结成缘起即是华严圆教别来之意也)。

  尔时毗卢遮那愿光明菩萨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汝等应观察佛道不思议于此逝多林示现神通力。

  大文第六中时下偈颂赞德分既至咏德显所证故文中十方菩萨即为十段初二赞道场三昧等用余八通赞佛德今初东方总赞一会十颂分二初总余别。

  善逝威神力所现无央数一切诸世间迷惑不能了法王深妙法无量难思议所现诸神通举世莫能测以了法无相是故名为佛而具相庄严称扬不可尽今于此林内示现大神力甚深无有边言辞莫能辨。

  别中亦二前四叹佛于中初二叹内德一广二深次一叹内外无碍后一结成今用。

  汝观大威德无量菩萨众十方诸国土而来见世尊所愿皆具足所行无障碍一切诸世间无能测量者一切诸缘觉及彼大声闻皆悉不能知菩萨行境界菩萨大智慧诸地悉究竟高建勇猛幢难摧难可动诸大名称士无量三昧力所现诸神变法界悉充满。

  后五叹菩萨一总显云集二愿行深三超下位四智地高五定用广。

  尔时不可坏精进王菩萨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汝观诸佛子智慧功德藏究竟菩提行安隐诸世间其心本明达善入诸三昧智慧无边际境界不可量。

  第二南方唯叹菩萨然既结归佛力亦为叹佛十颂分五初二令观内德于中初偈二严究竟后偈定智广深。

  今此逝多林种种皆严饰菩萨众云集亲近如来住汝观无所着无量大众海十方来诣此坐宝莲华座。

  次二示其集处。

  无来亦无住无依无戏论离垢心无碍究竟于法界建立智慧幢坚固不动摇知无变化法而现变化事十方无量刹一切诸佛所同时悉往诣而亦不分身。

  次三明寂用无碍初一偈半即寂后一偈半起用。

  汝观释师子自在神通力能令菩萨众一切俱来集。

  次一结归佛力。

  一切诸佛法法界悉平等言说故不同此众咸通达诸佛常安住法界平等际演说差别法言辞无有尽。

  后二结其德广同诸佛故。

  尔时普胜无上威德王菩萨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汝观无上士广大智圆满善达时非时为众演说法摧伏众外道一切诸异论普随众生心为现神通力正觉非有量亦复非无量若量若无量牟尼悉超越。

  第三西方下唯叹佛德然虽通诸德随多显名今此叹智用应时德十颂分二初三法说一内德二外用三总结离言。

  如日在虚空照临一切处佛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全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