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教的修证次第
法无定法,对机者善!藏教就是阐述了现实的人生,现实的人生具有很多局限,现实的生命具有明显的不稳定因素,这种不稳定因素就是藏教所讲的“苦谛”,也就是佛教最有特色的主张“六道轮回”,生活的苦乐,人生的曲折,智慧的多少,福报的大小,富贵穷通,悲欢离合,都具有不稳定的因素,所以现实的生命就是三藏教所要讨论的具体内容。藏教理论体系是以现实人生的“真谛”为核心,而这个真谛之理具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生是痛苦的——苦谛、痛苦是有原因的——集谛、痛苦和苦因是可以消灭的——灭谛、消灭痛苦是有方法的——道谛,只要证得了这四种真谛之理,就是藏教修行最高的成就。下面就按照“修行方法”和“证位次第”来逐步说明。
1、基础行
一切佛教修行都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就像改房子需要坚固的地基一样,如果没有基础便要强行自己修行,就像在沙滩上改房子一样,盖得越高就越是危险。佛法的修行基础是戒律,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以无漏慧,断除烦恼。在藏教的修行领域里,概括起来说就是三个方面的修行基础:一、持戒清净。无论是出家师父还是在家居士,要想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就要守护好自己所受的戒律,轻重等持、尽力而为,也就是养成一颗认真负责的责任心,培植福德,锻炼身心,增强毅力。二、奉持三皈。凡是修学行人,都要做到以三宝为生命的依靠和归宿,在心中生起三宝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宁静、最光明、最慈悲的至尊至贵之真宝。三、发出离心。藏教行人必须发起强烈的出离心,也就是全心全意的希望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情景,生命中许多负面的行为,如贪嗔痴,以及不稳定的轮回特质,生老病死的痛苦烦恼等等,同时也在事相上生起怜悯众生的慈悲心。做好这三方面的基础训练,也就具备了一个佛教修行人的最起码最基本的素质,接下去才可以论如何开始修行证道。
2、资粮位
入道先要具足资粮,即修道的路资与粮食,如果业障较重,先须调节好身心障碍,所谓“集资净障”就是资粮位和加行位用功的主要目的。主要修习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
(一)、五停心
三藏教声闻乘修习的助道资粮,贪、嗔、痴、障、乱这五种就是修观所对的“境”,不净、慈悲、因缘、念佛、数息等五种就是对治障碍的观法,正如《四教义》卷二说:“心既调停,乃可习观,犹如密室之灯。入道根本,无过此五法也。”以上五种障碍的烦恼心被调停了之后,不受严重的习气毛病所干扰,就可以进行正式的修习观法。此时的身心安定,光明坦淡,譬如处于密室之中的灯烛,不会随风飘散,不会随境动摇。一切修行的最初上路,莫过于从这里入手,首先调停自己的粗重障碍了。所以,这五停心观就是从光明智慧的角度来命名的,而五门禅则是从宁静禅定的角度来称呼的,实际上包含了定和慧两者的适当调和,恰到好处,让修道人的心变得温柔、听话,就象接受了“心灵的按摩”一样,宁静致远,光明愉悦!这就叫做五停心。
A、多贪众生不净观
a、九想观
即对人的死状作九种不净观,以灭除对男女色身肉体,相互之间所生起来的贪欲。将此九项冠以“想”的名称,这是因为此法能够转心、转想、生不净颠倒想的缘故。依据《法界次第》卷中、《次第禅门》卷九、《法华玄义》卷四(上)所述,略作解释如次:
(1)胀想:即观想人之死尸,臭气甚浓,腹部胀满,宛若皮囊盛风盈满。
(2)坏想:观想死尸经风吹日晒,转而变大,随后裂坏在地。
(3)血涂漫想:观想死尸脓血流溢,污秽涂漫,不堪入目。
(4)脓烂想:观想死尸流出脓虫,皮肉坏烂,滂沱在地。
(5)青瘀想:观想死尸皮肉变黄赤之瘀,复化黑青之黤。
(6)啖想:观想死尸虫蛆唼食,鸟挑其眼,狐狗咀嚼,虎狼撕裂。
(7)散想:观想死尸为禽兽分裂肢体,身形破散,筋断骨离,头手交横。
(8)骨想:乃观死尸皮肉已尽,但余白骨或连或散。
(9)烧想:观想死尸为火所烧,爆烈烟臭,薪尽形灭,与灰土同;未烧尽者,亦归磨灭,化为尘土。色身就这样,宛若一缕青烟,尘归尘、土归土,消逝在茫茫的宇宙间!
b、八背舍
八背舍,这是八种由浅入深的禅观法门,即依八种禅定力以背弃舍离五欲境界的烦扰,且舍离其贪著之执心,故名八背舍。又叫做八解脱,这是指依此八种禅定力量可断三界烦恼,证得解脱,故名八解脱。如《大毗婆沙论》卷48说[1]。
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十所说的名字比较简洁,即为: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内无色相外观色。三、净背舍身作证。四、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不用处背舍。七、非有想非无想背舍。八、灭受想背舍。大概意思是:
(1)内有色相观外色:这是指离内心之色想,观外在诸色为青瘀脓烂等不净,从而不起贪欲之心,获得解脱。
(2)内无色相观外色:此谓内心已离色想,然为欲使心更加坚定不移,故于外在他人的色身上面,修习不净观,从而获得解脱。
(3)净背舍身作证:这是指为欲试练善根是否已经成功或者圆满,乃弃背前面二种解脱之不净观,而修观外在一切色境之色相,令烦恼不生。
(4)空处背舍:是说消灭了可以相对的色想,成就了空无边处的行相。
(5)识处背舍:这是指弃背空无边心,成就识无边之行相。
(6)不用处背舍:此是说弃背识无边之心,成就无所有之行相。
(7)非有想非无想想背舍:这是指弃背无所有心,无明胜之想,住非无想之相且成就之。
(8)灭受想背舍:这是厌背受想等,趋入灭一切心心所法的灭尽定,从而解脱生死。
c、八胜处
八胜处就是八种由浅入深的禅观行法门。亦即观欲界色处(色与相),制伏之以拂除贪著的八个阶段。因藉观想制伏所缘之境,摧破爱著,胜过所缘之境及烦恼,故称为胜处;或谓依此所得善根,称之为处,而彼处远胜此处,故称为胜处。异译有八除处、八除入、八制入。入是处的别称,如十二处译为十二入。《大毗婆沙论》卷85说[2]。
(1)内有色想,观外色少:内心未舍离色身清净之贪,为欲舍弃此贪,故缘外界少分色境,起胜知见,胜伏彼色,断坏超越欲贪。
(2)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这是指缘多分色境,胜伏彼色。
(3)内无色想,观外色少:内心已离色想无须除,更观少分色境,胜伏彼色。
(4)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这是指缘多分色境以胜伏之。
(5)内无色想,观外色青:这是指内心已离舍色想,观外界色法都是青色。
(6)内无色想,观外色黄:这是指内心已离舍色想,观外界色法都是黄色。
(7)内无色想,观外色赤:这是指内心已离舍色想,观外界色法都是赤色。
(8)内无色想,观外色白:这是指内心已离舍色想,观外界色法都是白色。
B、多嗔众生慈悲观
a、非理嗔:自己没有道理的嗔恨(突然生起嗔恨之心,也不问是对是错),这就需要修行众生缘慈来对治(观想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亲人眷属)。
b、顺理嗔:自己有道理的嗔恨(他人真的来恼害于我),这就需要修行法缘慈来对治(观见一切诸法,都是从因缘和合而生,从而给予包容和理解)。
c、诤论嗔:为了诤论问题而产生的嗔恨(执著自己所理解的为正确,认为他人所说所做的都是错误),这就需要修行无缘慈来对治(能诤论的我和所诤论的问题、主观的和客观的都是同一体性,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没有任何条件就生起了大慈悲心)。
C、多散众生数息观
根据《俱舍论颂疏论本》卷二十二说:“经言阿那阿波那念。阿那者,此云遣来,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阿波那者,此云遣去,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义。”[3]《杂阿含经》卷二十九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4]《坐禅三昧经》说:“若思觉偏多,当习阿那般那三昧法门。”一心念数入息出息,若长若短,数一至十,念与息同,制心一处,数随止观,转观清净。心系一处,断诸贪嗔烦恼等各种粗惑思觉。粗细思觉除却,心厌世间,得无漏道,方得清净。《大般若经》也说:“学禅波罗蜜本业,能过欲界,除断五盖,成就五支,于四神足,游戏神通,见佛闻法,速得菩提。佛告清净智菩萨,初修禅定,于一切出入息相,系心缘念。以不乱心,出息入息。随入息触心,彼息触心者,名之为觉。随出息触心,随出息触心者,名之为观。乃至喜乐,一心不乱,将出欲界,离于觉观,断除贪欲,及嗔恚盖,伏一切恶法,得初禅有觉有观。”这是由于利用数息观对治了散乱,因此能够进入四禅八定等等的修习阶段。
D、愚痴众生因缘观
一般来说,愚痴可以分为很多的类别,如二十二种愚痴、三种愚痴等,根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所说,行者修禅定时,会有三种愚痴发相,即:(一)计断常痴相,谓行者于修定时,忽发思惟,分别我及诸法为断灭或常住,如此痴觉念念不断,而障于正定出世之法。(二)计有无痴相,谓行者于修定时,忽发思惟,分别我及诸法为有或无,且见心即发,随见生执,而障于正定。(三)计世性痴相,谓行者于修定时,忽发思惟,分别四大五蕴、假名众生及诸世界,以智辩能问能说,是非诤竞,离于真实之道,如是执计世间之性,而障于正定。[5]
《四教义》卷二说:“十二因缘有三种不同:第一种、三世十二因缘(过去的无明、行二支就是因,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五支就是果;现在的爱、取、有三支就是因,未来的生、老死二支就是果)。第二种、二世十二因缘(现在的有‘无明’到‘有’这十支,未来的有‘生’和‘老死’这二支)。第三种、一念十二因缘(这是从现在当下一念来说的,随便哪一个心念的生起,就完全具备了十二因缘的性质)。说三世十二因缘是为了破除断见和常见,说二世十二因缘是为了破除执著实我的存在,说一念十二因缘是为了破除自性实有。”《辅行》卷七上说:“说三世能够破除断常二见,三世相续所以不是断灭,三世迭谢更替所以不是常住。再者,说过去就是破除常见,说未来就是破除断灭见,现在这里的三种十二因缘就是双破断常二见。说二世能够破除我见,现在和未来这二世,具备十二因缘,对于父亲生喜爱之心,对于母亲生嗔恨之心,这就叫做无明。父亲遗出体内精子的时候,就认为是自己所有,这就叫做行。从识支以后一直到老死支这十支,与三世十二因缘的含义相同。”[6]《辅行》卷八上说:“所谓一念,并不是指极为短促的一刹那间的一个念头,而是指能够构成善业或者恶业的一念,叫做一念。差别于三世十二因缘、二世十二因缘,连缚十二因缘等行相[7],所以叫做一念。念念生灭都是无常,所以就不是自性实有。”
E、多障众生念佛观
《禅门》卷第四,说明了修道过程中的三种障碍,应该念佛陀的三身来对治(那是相通于大乘的修行法门,现在这里只是想说明小乘助道的修行法门)。障,就是指恶的行为所感召的违逆力量,因为这三种能够障碍禅定,使之不能得到开发。三种障碍,第一、昏沉暗塞障,是欲修禅定时,其心沉昏闇睡,无所别知,成为开发禅定的障碍。应该念佛的应身三十二相的相好庄严来对治。第二、恶念思维障,是欲修禅定时,虽无前事,却生恶念之心,或欲做十恶、四重、五逆、毁禁、还俗等事,无片刻停止,成为开发禅定的障碍。应该念佛的报身功德庄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来对治。三、境界逼迫障,是欲修禅定时,虽无前事,却身感逼迫,身体忽然疼痛,或见诸外境,或见无头目手足之人,或陷入地,或火来烧,或被水溺,或于梦见诸恶相,如此诸事皆逼迫行人使其惊怖、苦恼,成为开发禅定的障碍。应该念佛的法身非相,空寂无为来对治。
(二)、别相念
别相念就是分别开来观察四念处的意思,也就是把身、受、心、法等四者作了各自差别的观察推究。
我们知道,四念处是佛教基本修行法的三十七道品中之一科。又称四念住、四意止、四止念,或单称四念。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亦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此四观来对治凡夫众生对身心世界的常、乐、我、净等四颠倒。“念”指与观慧相应之念心所;“处”即身、受、心、法四境。于此四境起不净、苦、无常、无我等观慧时,能令念止住于其境。因此称为念处或念住。
依《俱舍论》卷23所说,于五停心已修成满胜奢摩他之后,更为毗钵奢那以自相、共相观身、受、心、法四者。自相,即身、受、心、法四者之自性。“身”之自性为四大种所造之色。“受”之自性为受之心所。“心”即心王。“法”指以上三者之外的其余诸法。共相,谓一切有为法是无常,一切有漏法是苦,一切法皆是空与无我之本性。[8]
《四念处》卷一对于藏教声闻乘的别相念四念处作了详细的解说,指出了“别者,身、受、心、法也。”也就是把这四种分别开来观察,首先是身念处观,如说:云何观身?一切色法名之为身,内身、外身、内外身。己名内身,眷属及他名外身,若己若他名内外身。此三种色,皆从前世不净业生,前世不畏生死,不厌系缚,不欣解脱,不尚涅槃,于四圣谛,了无愿乐,种颠倒业,业缚于识,将入母胎,则有五种不净,谓生处、种子、相、性、究竟。生处者,女人之体是不净聚,虫脓秽恶合集成立,筋缠血涂皮裹其上,如彼土壁假以泥治虚庄粉墡,经十月日,二藏间夹,窄隘如狱。……种子不净者,揽于遗体赤白二渧于中而住,是识随母气息,是为受身最初种子不净也。相不净者,头等六分,从首至足,纯是秽物。譬如死狗,尽海水洗,洗死尸尽,唯余一尘,一尘亦臭,犹如粪秽,多少俱臭。从头至足,皆不净相也。性不净者,根本从秽业生,托于秽物长养其性,自是不可改变。身中有三十六物,内有十二名性不净,外有十二名相不净,中有十二通于相性。究竟不净者,业尽报终捐弃冢间,如朽败木,大小不净盈流于外,体生诸虫唼食其肉,狐狼鸱鹫啄裂其外,尚不可眼见耳闻,况鼻嗅耽湎。故毗昙偈云:是身不净相,真实性常其始终粗细过患若此,而言净者是大颠倒,如狂、如醉、如痴小儿捉粪唼噉是何可耻。[9]
受念处者,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内外受。缘内名内受,缘外名外受,缘内外名内外受。又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六根受名内外受。于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生乐受,于违生苦受,于不违不顺生不苦不乐受。于六根即有十八受,根尘能所,合三十六受,约三世有百八受,诸受皆苦。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乐不苦受是行苦,诸受粗细,无不是苦。如食有毒,食消则苦,乐受坏则苦;如搔疥,初美后苦。乐受坏苦亦复如是,余两苦可知。
心者心王,异乎木石心,例上有内心、外心、内外心。心王不住,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皆悉无常、无奢、无促,今日虽存,明亦难保。一比丘不保七月,乃至不保一日,佛诃皆懈怠。一比丘言:出息不保入息。佛言:善哉刹那,促时无常!老死至近,是一期无常;佛法欲灭,是转变无常。山水溜斲石光,若不及时,后悔无益。[10]
法念处者,法名轨则,有善法、恶法、无记法。人皆约法计我,我能行善、行恶、行无记。若于心王计我,已属心念处摄。若于心数计我,从九心数,一切善数、恶数、通大地数,并属行阴,法念处摄。此等法中求我,决不可得。龟毛兔角,但有名字,实不可得。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有我,善法应无我。又恶法是我,何容为恶自害?若无记是我者,无记不能起业,但名因等起,因此无记起善起恶,善恶业尚非我,因等起何得是我?当知皆无有我,但是行阴故。经云:起唯法起,灭唯法灭。但是阴法起灭,无人、无我、众生、寿命,虽有法起,亦是颠倒。颠倒者,即是身、边二见,名为污秽。五阴无记,亦是污秽。五阴无记缘报法起,故皆无我也。虽心王、心数同时俱起,用有强弱,若心强属心念处,若数强属法念处。……如是善恶等法,求我不可得故,名法念处也。[11]
这样观察之后,善恶无记等等一切法,都是没有主宰的意义,一切法都是“缘起而生,缘散而灭。”其中没有一丝一毫可以作主,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给予主宰,因此一切法都是无我。这样认知之后,就会把凡夫众生的我执之心,逐渐调教松动,直到最后破除我执,而出离三界轮回的苦海!这就是“四念处”的别相念观法,将身心世界,分开来逐渐观察认识,达到自己对人生环境的初步定解,这就给以后修习佛法打下比较好的基础了。
(三)、总相念
关于总相念的修习,是建立在别相念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因为只有对别相念的内容全部把握了之后,才有可能对总相念作一个全面的审视和观照,从而了解了吾人身心世界的另一层内涵。
所谓“总相念”,又叫做“总相念处观”,智者大师《四念处》卷一说:“总相念处者,缘一境总为四观。”这里的“缘一境”,就是“念处”的意思,缘就是念,境就是处,如说:“缘念处者,《大论》云:一切色法名身,一入及十入少分既是色,色属身也;六受为受;六识为心;想行两阴,及无为法名法。通一切境界,皆名缘念处观。”[12]这就是修习总相念的“所观境”,包括了五阴、六入、十二处,乃至十八界等等“通一切境界”,亦即上文所说的我人整个身心世界。
首先境别观总,这有四个层次的观法区别:一是观身不净、苦、无常、无我,二是观受不净、苦、无常、无我,三是观心不净、苦、无常、无我,四是观法不净、苦、无常、无我。
其次境总观别,这也有四个层次的不同观法:一是观身、受、心、法皆为不净,二是观身、受、心、法皆为苦,三是观身、受、心、法皆为无常,四是观身、受、心、法皆为无我。以上这两种观法是属于总相念的“前方便”,在这两种观法都很熟悉之后,才可以观照第三种真正的“总相念”了。
最后境总观总,由此身、受、心、法构成的身心世界,无论是局部的个体,还是全部的整体,只要有形有相的一切事物,五蕴色心等等诸法,都是属于不净、苦、无常、无我,在我们整个人生观和世界观当中,没有一点常、乐、我、净的东西。反复推敲,终于成为自己思维的基本模式,不可能再有别的看法和想法了。这样便成就了小乘三藏教的“总相念处观”,以此来破除凡夫众生对色身乃至一切缘起虚幻之法的执著,解决了凡夫在身心世界的外在表面上生起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
以上所介绍的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都是属于藏教的“外凡资粮位”,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资粮,才可以远行他乡,寻求无上珍宝,探索生命的真谛。
3、加行位
根据天台智者大师的说法,首先对这四个位次的大义作一个简要的说明:
暖,这是从譬喻来说的,因为在“总相念”的修习之后,对于总相念所修习的境界非常熟悉了,明白了凡夫众生的身心世界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并且对这个道理非常信受,没有丝毫怀疑,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观照生活,体察自己的生命景象,得到了极为确定的认知,于是对佛陀所说的四圣谛道理产生了相应,进而观修四谛的十六行观,从此感觉到自己的智慧也已经日趋增长,力量比原来更加大了,知道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地去实践,一定会彻底找到究竟的真理,信心实足,得到甜头,好象钻木取火一样,得到了暖气,就确定能够最终获得智慧的火花,所以叫做暖位。正如《法华玄义》卷四说:“使用别相念、总相念两种观法,心缘四谛之境,能够启发相似的理解,伏住了粗重的烦恼迷惑,得到根本佛法的气分。就象是钻木取火的燧石,首先见到冒烟一样,春天到了阳光的暖气也开始发出来。以观慧来钻研四谛境,启发了相似的理解,这个理解就是比喻为暖气(这是比喻为慧行)。又象是春夏之际,聚集了很多花草,自然就有暖气从中生出来。以观修四谛的智慧,修习众多的善法,善法就会受到熏习而积聚起来,智慧的解悟也就得以生起,所以叫做暖(这是比喻为行行)。” [13]
顶,这是在修习暖位之后,继续修习十六行观,相似地理解了真理的内涵,对于整个四圣谛的义理已经了然于胸,就象看到电视里面的全部景象,虽然还没有亲自到达真理的境界,但是对真理的整体情况已经大概的掌握了。对于彻底把握真理的方法,也已经非常清楚了,也就是说在知解上已经到达顶峰了,就象登到高高的山顶一样,能够眼看四面八方,道路曲折大小,都已经一目了然,没有比这个时候更加清楚了,所以叫做顶位。比如《法华玄义》卷四说:“相似的理解辗转加深,便能够证得四如意定,所修的十六谛观,转而更加分明了,此时的位次已经在暖位之上。就象登上山顶,眼睛观看四面八方,都能够清楚明了,所以叫做顶法。” [14]
忍,这个位次是四加行位的重心所在,包括了下忍、中忍、上忍。下忍位是继续修习顶位所修的十六行观,这是指对于顶位所了知的见解和看法,都能够认可,并且紧接着就加深对于十六行观的练习,一直到非常自如地能够把十六行观的境界,练习成为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是下忍位成就了。中忍位就是忍位修习最为复杂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忍位修习的中心位置,下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解说。上忍位则是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所修的观行过程,所以内容也就比较简单,但它是在中忍位成就之后的一刹那间的修习,所以并不复杂。关于忍位的情况,如《法华玄义》卷四说:“这也是相似的理解更加增长,积聚了信、进、念、定、慧五种善法,增进到成为五根,此时便能够于四谛之境中,堪能忍可各种乐欲了。” [15]所以这里的“忍”,也就是忍可的意思。
世第一,这就是经过了前面三个步骤的修习之后,所到达的真理的边缘,是凡夫和圣人的分界线,在世间来说已经到了最为殊胜第一的境界了,其实也只有一刹那的一个观念,把凡夫的最后一个观念变成了圣人的观念,那就是进入见道位了,在最后一个观念还没有改变之前,仍然还是属于凡夫,是第一等的凡夫,所以叫做世第一位。《释籖》卷四说:“此是有漏,故名世间。于中最胜,故云第一。” [16]
4、见道位
《四教义》卷六说:“通名圣者,圣以正为义。”[17]舍弃凡夫的错误习性而进入到圣人的正确习性,初果须陀洹见到真谛之理,破除了八十八使的见惑,名为见道位。证得这个初果位的时候,是从世第一位的后心,修习苦法忍而使真智明发成就苦法智(苦忍真明,或者说是苦忍明发,苦忍就是指在欲界苦谛之下的苦法忍。明发就是指苦法智,所谓真实的智慧转向明白而被开发出来),在三界八谛之下,开发了八忍八智,加起来总称为十六心。有门认为是十五心就是明了真谛的见道位,就是初果向的位次,十六心就是破除见惑的修道位,属于初果的位次。《析玄》空门的观点,却认为是十六心叫做见道位,就是初果的位次了。
5、修道位
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以上,加重禅定静虑的功夫而缘于真谛理性,名为修道位。修道,又称为有学道,就是修行三个阶段的见道、修道、无学道之第二阶段。关于修道的位次,这就可以依据修行者的能力及其修行程度可分成许多阶段。在四向四果中,相当于预流果之后的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等位次,也就是在预流果和阿罗汉果之间的所有经历,都属于有学道的范围。因为还要在事相上、感情上用心修学,在见道位时能够断除烦恼障,而在修道位还要断除解脱障,所以叫做有学道。修道位的最终结果,就是可以断尽三界八十一品之修惑,修惑也叫思惑。如《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说:“见道是猛利道,暂现在前,一时能断九品烦恼。修道是不猛利道,数数修习,久时方断九品烦恼。如利钝二刀同截一物,利者顿断,钝者渐断。暂见断者名见所断,数修断者名修所断。”[18] 这就是说,在修道位的时候,断除惑业就不象在见道之时所断见惑那样快捷,而是要在数数修习之后,才能逐渐把思惑一品一品的断除。亦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知道容易做到难”啊!
从四果的角度来看,修道位就是二果和三果的事情,但是更具体的分析一下,还是包括了二果三果的前前后后,应该有五个位次的修习情况,其断惑次第和证位情况可以从“一般”和“特殊”两个方面来看:一般而言,就是严格的按照前后次第来修习,逐步上升,一品一品的断除思惑;特殊而言,那就是不按照次第的特殊修习,超越而证,断惑快慢多少等情况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这中间,次第而断的又有快慢的区别,超越而证的也有多少的不同,所以在见道位之后的修道位情况就显得尤其复杂,但总的情况就是“见道之后,再进行断除思惑的全部过程”。
6、证道位
四果阿罗汉的见思二惑已经断尽,名叫无学位。通过了修道位在事相和感情上的训练之后,便能够获得事相和理性的一致解脱,在轮回苦难的生命景象当中,已经彻底摆脱了三界火宅之中的愚昧无知,自己身心的各种情况也已经得到了完全的掌握,见思烦恼已经没有市场,他的看法和想法不会对自己的身心产生负面的作用,这才算是真正的学习到家了,考试一定全部及格了,不用再为自己的现实生命担心受怕,可以安住在自己最为现实的生命境况当中,大事已了,愿望实现,好不畅快!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具有应供、杀贼、无生的三种意义,这就是无学道的情况。无学道,又称为无学地。与前面所讲的见道、修道合称为三道。这就是完全证得了真谛之理,解脱一切见思烦恼,学道圆满,不用再修学胜果之道,也就是指四果阿罗汉的果位。
阿罗汉,指断尽一切见思烦恼而得尽智[19]或无生智,值得受世人供养的圣者。断色无色界惑,最后入金刚喻定[20]而断尽有顶地第九品惑时,尽智生即成无学阿罗汉果。另外,阿罗汉的名称,并不是仅限于声闻的果位,独觉及佛亦可称为阿罗汉。如《成唯识论》卷三所说:“阿罗汉者,通摄三乘无学果位。”[21]
7、胜进位
在藏教的修证理论体系当中,阿罗汉之后的位置都算是胜进位,因为此教主要是针对声闻弟子而说的,声闻弟子既已证道,但是没有除尽余习,所以还需要更进一步侵除习气,故有胜进位之设立。即是缘觉、菩萨两个位次的修道情景。
A、缘觉
所谓缘觉,就是观察众生内在的十二因缘,禀持佛陀所教导的思想理论。所谓独觉,就是观察有情外在自然界的因缘聚散,没有老师就能够自行觉悟无常、苦、空、无我等的道理。《法华文句》卷四引《大智度论》说:“所谓独觉,出生于没有佛陀在世教化的时候;所谓缘觉,由于过去世中发愿而生于佛陀在世教化的时候。”
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又叫做十二重城、十二牵连、十二苦事、十二轮。利用能够灭尽无明等十二支所引起烦恼的能观之心,顺从这十二支的相生次序来推理观察这个所观的十二因缘境,所以这十二因缘就是所要消灭的境。观察十二因缘就是推求一切痛苦的根源,最终推求到无明才是所有痛苦的真正起因,所以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灭,推因至果,这就是还灭门的顺观十二因缘法。如果直接就从老死支开始观,老死灭则生灭,生灭则有灭,乃至行灭则无明灭,依果寻因,这就是逆观十二因缘法。
B、菩萨
所谓菩萨,我们都知道全称就是“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翻译成汉文为“大道心众生”,也有的将其翻译为“大道成众生”。唐朝玄奘法师译为“觉有情”,因为菩萨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有情众生当中的觉悟者,也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从其证果情况来看,是在九法界当中处于最高一个法界的众生,仅次于十法界当中的佛法界。
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菩萨,就是在藏教的教法之内来讨论的,即为藏教大乘的修行者。所以这里所说的菩萨是指不断除见思二惑,而需要经过三祇百劫的“伏惑行因”伏而不断,带惑于生死海中利益众生的菩萨。《四教义》卷七说:“三藏教法正面教化二乘根机的行者,侧面也教化菩萨道的行者。如果说菩萨是断除了见思惑而来三界受生的,二乘圣人就会怀疑:假如结惑已经断尽了,而还得受生死的话,那么许多声闻人得到阿罗汉果之后,岂不是还要再受生死吗?所以就不说菩萨是断除结惑而受生死。”[22]《法华玄义》卷五也说:“为了能够使藏教行者生起有相的善事,所以才说需要三祇修福、百劫种相、伏惑行因。因为想要求得佛陀的果报,就必须改恶从善而修习众多的善法。”[23]另外,《四教义》卷七说:“虽然也在修习性念处观,但是却不断除结惑烦恼,这就是为了能够生在三界之中来度化众生的缘故。”[24]由于三藏教法并不诠释中道实相作为应化利生的根本,而是留着结惑忍受三界生死而利益众生,因此三藏教菩萨在度众生的时候,就是不断见思尘沙之惑,而是伏惑润生、伏惑行因的伟大创举!
藏教菩萨的整个修行内容,就是:从初发心,缘四谛境,发四弘愿,修事六度行。要经过三祇行六度、百劫修相好的刻苦修行,然后方能成就菩萨大业。
8、果觉位
前面所说的就是藏教菩萨的修行情况,就是三祗百劫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缘生灭四谛之理,发四宏誓愿,实践事相上的六度万行,一直到这些修习都圆满了,才真正的成就菩萨的勤苦修行之全部过程了。接下来就是八相成道示现成佛,证得了藏教佛的果位。我们于此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入补处生兜率、托胎、出胎、出家、降魔,安坐不动,为中忍位;次一剎那入上忍位;次一剎那入世第一位。发真无漏,三十四心顿断见思习气,坐木菩提树下,生草为座,成劣应丈六身佛,受梵王请,三转*轮度三根性,住世八十年,现老比丘相,薪尽火灭,入无余涅槃,即三藏佛果。
所谓补处,就是指的前一位佛陀将来入灭了,而这个菩萨就候补前一尊佛的位置,所以叫做补处菩萨。这里介绍了佛陀所具备的八相成道:1从兜率天下降到人间、2寄托在母亲的胎内、3从胎内出生到社会上、4从世俗的家中出来求道、5在菩提树下降伏天魔、6降服天魔之后而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大道、7到鹿野苑去转动佛法之轮、8化缘结束而进入涅槃的世界。
--------------------------------------------------------------------------------
[1] 见《大正藏》卷二十七,第434页中。
[2] 见《大正藏》卷二十七,第438页下。
[3] 见《大正藏》卷四十一,第942页上。
[4] 见《大正藏》卷二,第206页上。
[5] 参见《大正藏》卷四十六,第501页下——502页上。
[6] 见《大正藏》卷四十六,第372页中。
[7] 连缚等相:是指《俱舍论》、《婆沙》等所说的刹那、连缚、分位、远续等四种十二因缘。因果无间,相连而起,情与无情,都有生灭,念念相续,故名刹那连缚。
[8] 以此自相、共相所观之念住,其体为闻、思、修慧。即四念住之体皆各有三种,称为三念住:(1)自性念住,以闻、思、修三慧为体。(2)相杂念住,以与慧之所余俱有的心、心所及四相无表色为体。(3)所缘念住,以所缘之身、受、心、法等诸法为体。
[9] 见《大正藏》卷四十六,第558页下——559页上。
[10] 见《大正藏》卷四十六,第559页上——中。
[11] 见《大正藏》卷四十六,第559页中。
[12] 见《大正藏》卷四十六,第560页上。
[13] 参见《法华玄义》卷四(下),《大正藏》卷三十三,第728页上。
[14] 参见《大正藏》卷三十三,第728页上。
[15] 参见《大正藏》卷三十三,第728页上。
[16] 参见《释籖》卷七,《大正藏》卷三十三,第863页中。
[17] 见《四教义》卷六,《大正藏》卷四十六,第739页上。
[18] 见《大正藏》卷二十七,第267页上 ——中。
[19] 尽智:指烦恼之染污全部除尽而得之智慧。即由于完全证知四谛之理而得之智慧。亦即于无学位遍知我已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而与漏尽之证得俱生的无漏智。
[20] 金刚喻定:指能破除一切烦恼的禅定,此定如同金刚之能摧断一切物,故称金刚喻定。又,此定能发智,断除烦恼,故亦称金刚无间道、金刚三昧或金刚心。声闻、菩萨在修行究竟断灭最后烦恼时生起此定。于“定起惑了”之时,声闻得阿罗汉果,菩萨得佛果。《俱舍论》卷二十四〈贤圣品〉颂云:“上界修惑中,断初定一品,至有顶八品,皆阿罗汉向。第九无间道,名金刚喻定,尽得俱尽智,成无学应果。”《大正藏》卷二十九,第126页中。
[21] 见《大正藏》卷三十一,第13页上。
[22] 参见《大正藏》卷四十六,第746页中。
[23] 见《法华玄义》卷五(上),《大正藏》卷三十三,第737页下。
[24] 见《四教义》卷七,《大正藏》卷四十六,第744页中。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