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结缘网

观察心念的几条原则,超越心念、自在之路

发布时间:2023-07-19 10:18:56作者:地藏网
观察心念的几条原则,超越心念、自在之路

对心念保持敏锐,保持觉知。了知心念的特征,当心念生起时知道生起,当心念消失时知道消失,这就是观察心念。

观察心念,

首要的,是“敏锐”,即禅修者要具有“捕捉心念”的能力。

其次,要能与心念“保持距离”,不会“掉入心念”之中。

在实际观察中,只对“心念”这一“现象”保持机警的“觉察”,不谴责、不贪爱,只是看着觉知的对象,这是较难做到的。从个体的欲念出发“评价”外在的身心事物,是人类根深蒂固的习惯;

在禅修中,这种不良的习惯往往大量地损耗定力,让禅修者的心无法专注下来。

只是对“当下”进行觉察,这是优秀的禅修者的品质,他能够超越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不以过去的知识来评价当下的身心现象。

心始终处在“当下”,不分别,不造做,敏锐而清静,这是非常好的禅修心理条件。清晰地感知当下一念,保持平等心,只是敏锐地觉察,在这一点上反复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你的心已经保持清新、机警和柔软,那么,如下的几个原则也许可以帮助你有效地理清禅修道路上的一些问题。

一、心念不同于物质——名色分别

1、细心地觉察,心念只从你这里生起;它从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与外界的接触当中生起;

2、对于心念,看不到也听不到,但心可以感知到——细心体会这一点。

3、心念的内容虽然千差万别,但归纳起来,本质上它只是一种现象——与物质现象完全不同的一种现象。平常人们只注重心念之内容,往往忽略对心念本身的认知——心念是一种无形的意感。

■以上三个部分都是独立的小主题,没有先后次序之别,你可以进行单项练习。

练习的目的是“发现心念”,进而进行“觉察”,然后“体会”它的“非物质性”。你可以把上述主题“应用”于触目所及的“任何事物”;

例如,当你看到门前的树木时,你要留心,当眼睛与树木相接触的刹那,心念就已经生起了。

二、只是倾听——增长平等心

1、当心念生起时,你完全只是倾听——学会倾听;

2、不论这一心念的内容特别难以令人置信,或令你很感动,你只需要留心倾听;

3、倾听不是赞同,也非否定,它只是倾听——看着它们。

■这一小节是训练心理素质,属于戒、定、慧之中的“定”的范畴。

“定”非常重要,没有它,你无法实施实际观察。修行者必须训练心,让其具有倾听的良好习惯;但真正的倾听(不为所动)需要以定力为基础。对看到听到的发表意见早已是欲界众生根深蒂固的习惯,现在,需要练习,不再对看到听到的事物发表意见,只是倾听。

接受与理解这一点并不困难,但要完全做到“只是倾听”却是一项重大挑战。评价事物是人与生俱来的习性,与人之本性有关,这正是摆脱它的难度之所在。

无论如何,掌握一项技术是需要练习的。“只是倾听”是一项技术,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三、允许任何心念生起——不拣择

1、不要驱除心念,让它们生起;即使是所谓杂念,也不要驱除。给每个心念的生起留一个宽松的环境;

2、对心念不要思维,不要追寻,不要找原因,只是感知;

3、某些心念会带来喜悦,而另一些心念会带来痛苦,如此等等,不要执着心念以及它所带来的喜悦,也勿排斥随之而来的痛苦;如此可保证对心念进行纯然的觉察。

■修行者如果不执着,不控制,有一颗超然之心,他会在轻松中做到觉察。

执着与控制的心会带来紧张,让你的心理空间很小,在跼促的心理中,真正的觉察是无法展开的。修行者要调整心态,不要对心念进行控制。但心念很细微,你对它的期待与控制很难为你所觉察,这是禅修的难度之一。

让它们发生,而你只是旁观者;不论发生什么,就让它发生。你并没有期望,你只是看。真正的“看”是很真实的,要体会看的真实性。

四、不受心念的迷惑——提升定力

1、一念生起,这心念带给你的境界即刻现前,不要相信它;

2、如果你能不受心念的迷惑,不再相信它告诉你的内容,你的定力会得到提升;

3、带着定力,稳住心神,不随心念指使,也不延续它,任它生起消失。

■对于心念,要识破它,不能受其迷惑,完全掉入它的陷阱。

如果你决心不再相信心念,你就有能力摆脱它。心念是不实的,但人们却一直受它的驱使,成为它的奴隶。面对每一个心念,努力做到不即不离,不相信也不排斥,只是观察它,以期发现它无常无我的本质。

五、不要关心心念的内容——舍

1、修行者的“勇气”之一,是“不再关心心念的内容”,这勇气来自于真实的体验与智慧。他反复体会过那种在心念之中不断延续心念的方式,那是一种在无止尽的痛苦烦恼中轮回的方式;

2、如果你依然“重视心念的内容”,那么,这是方向性错误,你无法从心念中看到真理——确认这一点很重要。这是一个很好的提示,智慧的修习者,以“超越心念”为目标,而非在心念中打转;

3、探索心念的真相,是从心念中超越的最好方法。当你完全了解了心念的真相,你将不再执着它。这一切的超越行动,都要根植于面对心念的每一个经验之中。

■这一小节是这个禅修练习的最后三个重要提示:

1、不再关心心念的内容;

2、关注心念的内容会让你错失禅修的目标;

3、把心根植在面对心念的质朴经验中。

每当意识到心念,你需要想起这些提示,它能帮助你调整方向。一般的是,修行者不是看不到心念就是迷失在心念当中,更为严重的是,修行者对自己的这种情形却全然不知。这些提示会让你在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里保持基本正确的航向。

放下先入为主的观念,完全地开放心胸,不再根据过去的知识与经验来界定眼前的身心现象。在这条解脱烦恼的道路上,佛法正见是非常重要的。让心保持清晰敏锐,与心念保持距离,观察它而不迷失在其中。可能多数人都会有恬淡地面对心念的时刻,如果你曾细心地体会过,那种仅仅只是淡化心念的情形就会带给你巨大的轻松感。两厢对比,你会发现为心念所奴役是非常痛苦的事;这也从另一面证明,认知心念的本质,从它之中解脱出来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正确的禅修必须遵循佛陀教导的修习方法,这就是为什么修行必须要以经典为基础的缘故。如果要理解修行方法的源头,请拜读《大念住经》,正确的禅修原则基本上都源自于这部经典。

你必须亲自面对心念进行练习,才可能达成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提升定力的练习是必要的。没有定力的心是涣散无力的,它无法看到实相,这正是佛陀一直强调戒、定、慧(八正道)这三个层次为其修习步骤的缘故。

从本质上看,禅修练习是训练你的心进行正确的观察与思考。

上述这些准则,给出了观察心念的几个大原则,可供禅修者参考。禅修旨在化解你目前看待心念的错误态度,通过练习,你可以获取正见。只是阅读是无法获取正见的,佛法修行有三个阶段,即闻、思、修。

阅读是第一个阶段,之后的思维是领会基本要领与方法,最终,所有的步骤都要落在实际修习这个最重要的阶段上。

所有的禅修准则,都必须要付诸实施。为此,修行者必须在实修中尽力地一个一个地实施这些原则,这就是说,修行者自己必须拿修行当回事,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在这件事情上。走马观花式的修行是不能成功的。

运用佛法正见的禅修练习,与世俗练习的方式有所不同。禅修者要以“超越心念”为目标,而非如世俗一般,只“在心念之中”找寻归依。如果目标错了,后续的一切禅修行为都将出现错误,这就是你必须要把超越心念放在首位的原因。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