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九十四页,『孟子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它整个经文是这样的,是在《孟子·尽心篇上》,「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那么这一段孟子讲的意思,白话是这样,就是你想要求,就可以得得到,但是你如果放弃了,那个「舍」就是放弃,放弃了它就不见了,它就失去了。孟子讲说,这种求是对我们有帮助的,「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这主要要求的动力在哪里?在你自己,「我」就是你这一念心。
孟子都在讲圣贤教育,他不是教你怎么去赚钱,怎么去争名夺利,孟子不会教这些东西。孟子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求则得之」。孟子告诉你是求道德仁义。我们佛法讲,学佛的人来讲,叫求智慧。孟子的意思是说,你想要求做君子,你想要求做圣贤,你想要求得智慧,「求则得之」,这些你都可以得得到。如果用佛法的角度来讲的话,因为道德仁义、聪明智慧都是我们自性的性德本具的。就是六祖大师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它是本自具足的,佛有我们也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心经》里面讲说,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所以这个「求则得之」就是你只要去精进用功,你只要去积功累德,我们佛家讲,「修德有功,性德方显」,那么你一定可以得到。其实这个得到也不是说,去外面得一个道德仁义进来,或是去外面得一个智慧进来。如果你是去外面得一个道德仁义,跟得一个智慧,那叫心外求法,那是外道,那不叫做「求则得之」。聪明智慧,你只要法布施就可以得到聪明,就可以得到聪明智慧了。你只要财施就可以得富贵,你只要无畏布施就可以得健康长寿。得健康长寿、得聪明、得财富,这些都是身外之物。这个等一下我们会讲,怎么去做就可以得到这些东西。
孟子讲的这个「求则得之」,是指道德仁义。我刚才讲过,孟子不可能教你去求名闻利养,那他一定教你去求什么?求圣贤的智慧。那这怎么求呢?「求则得之」。你只要去,我们佛家讲你只要,禅宗里面讲,直下会取,你就直下承担,直下会取,你藉修德显性德,它就恢复了。如果按照佛家的次第,你先破见思惑,破我执,证阿罗汉,那你就出三界了,你就得到涅槃了,你就不受后有了。你破尘沙惑,破法执,那就证得菩萨了。你再破一品根本无明,那你就分证法身,那就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了。你自性本具的三德祕藏,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它就现前了,你就恢复了。
所以学佛,它不是说去外面得什么,它就从零度到三百六十度。刚开始是什么?是见山是山。我们学佛什么样?要怎么样?就是你刚开始迷了这个世间五欲六尘,你迷了这些财色名食睡。所以你那时候还没有觉悟的时候,你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等到你能够慢慢觉悟以后,你能够有空观的智慧的时候,你知道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你有空观的智慧的时候,那见山不再是山了,见水不是水了,你就能够看清楚真相了。那这个时候怎么样?你有假观的菩萨的智慧了,这叫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了。等到你「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时候,你入中观了,你已经从零度绕到三百六十度,你的心境完全不一样了。你见山是山的时候,是迷在山,见山不是山,是可以放下啦。但是见山还是山的时候,你就入中道第一义谛了,你就入不二法门了,这个时候你的性德就恢复了,就拨云见月了。所以其实按照佛家的角度,其实也没有得,你是恢复而已。
《心经》里面讲,「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不是说,哎呀,我得到一个智慧。所以在《六祖坛经》里面,法达禅师他读三千部的《法华经》,那他有一个傲慢心,所以他见到六祖大师不顶礼。那六祖大师说,你心中有一物,果然被六祖大师讲对了。法达禅师说,他读《法华经》三千遍了。六祖大师说,你不叫法达,你没有达法,你是被法转了,你没有达法。达法是什么?你通达《法华经》的妙义,叫达法。你刚好名字倒过来,你是法达,你没有达法。那法达禅师说,他没有办法,他读了三千部《法华经》,不知道什么意思。
那六祖大师不认识字,他说,那你读一遍给我听。诶,法达禅师就读到说,我以一大事因缘,开示悟入众生佛知佛见。六祖说,好,到这边停止,整部《法华经》在讲这句话,教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开示悟入佛知佛见,你把众生的知见转成佛知佛见。什么叫众生知见?你看到人家会嫉妒、你看到人家会生气,那这就是凡夫。可是你透过修行以后,你不再生起嫉妒心了,你能够修忍辱了,能够达到忍辱波罗蜜了,你的自性的功德就流露出来了,这个叫做「求则得之」。你只要藉修德显性德,它就恢复了。
孟子讲的第二句话是「舍则失之」,如果你懈怠,不修行了,你无明烦恼习气非常地重了,障闭性德了,这个「舍」就是你背觉合尘了。我们「三时系念」里面讲说,「背觉合尘」了。那你「背觉合尘」,你本有的性德就失去了。其实它也没有失去,它是隐而不显,它隐藏起来没有显发,这「舍则失之」。其实你也没有失去。
因为我们说,「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等到你那一天觉悟了,你彻底的放下我执、法执了,你明心见性了,那你又恢复了。我举一个比方给各位听,各位就听懂。比如说,《地藏经》里面,光目女的母亲堕在地狱,光目女就因为很孝顺她的母亲,就为她母亲发愿。结果后来光目女的母亲,就投生到她的这个光目女家做婢女之子。因为光目女的孝顺,她母亲才有那个福报。她母亲为什么堕地狱呢?因为她母亲喜欢吃鱼卵,杀生,还有造这些杀业,所以造这些杀业跟口业,所以堕到地狱去受报。她迷了嘛,迷了以后就造业,到地狱去受报。她出生三天就会讲话了,光目女就为她妈妈发愿,她妈妈活到十三岁以后,就往生了。因为她什么?因为「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就短命,十三岁。
因为有这个孝女光目女来帮她母亲许愿,尽孝道,修福德。所以光目女的母亲,后来做婢女之子死掉以后,她就第二世再来的时候,严格讲应该是第三世了,第一世是光目女的母亲,第二世就是婢女之子,第三世再来的时候,就出生为「梵志」,「梵志」就是在印度,这是一种修行人,修清净心的叫「梵志」,寿命就活到一百岁了。你看他有修行、有行善、有积德,又恢复了。到第四世的时候,她母亲就往生「无忧国土」。「无忧国土」是哪里?极乐世界,那就成佛了。你看她从堕地狱,然后再到贫贱之身,婢女之子,最后走上修行这条路,到最后往生极乐国土,「无忧国土」,就成佛了,所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是她母亲在造业的时候,那个自性本具的性德是「舍则失之」,它是隐而不显。
所以孟子说,求这个对我们是有利益的,「是求有益于得也」,求之在我,就在你这一念心。迷跟悟的差别,悟的话就得到,迷的话就失之了。那再下来这一段,「求之有道,得之有命」,这个是很简单的解释就是说,你求世间财,你要求官位、你要求财富。你用很多方法去求,比如说,你去玩股票,买房地产,同样买股票的,有人股票赚钱,但是九十九个都赔钱。大家都会算啊,「求之有道」,大家都会算啊,就是偏偏有一个人买股票赚钱,其他九十九个都赔钱,「得之有命」。结果这个人买股票,中这个人不是他会算,是他命里有这个福报。
所以我在万人念佛以前,有一个师姐打电话给我,我不认识她,她知道黄警官。她打电话直接进来就是说,她现在连吃饭钱都没有,她在上班。我说,那妳在上班应该有薪水,怎么连吃饭钱都没有呢?她说,她因为年纪轻轻地下去玩房地产,就是不动产买卖。结果买房地产买太多以后,然后再钱滚钱,钱不够再向银行贷款,最后缴不出利息以后,房子全部被查封。查封完了以后,就查封她所有银行里面的存款,到最后变成非常大的一个负债。所以她是从一个珠光宝气的贵妇,突然间贬成一文不值的一个,她说,她自己是非常贫贱的妇女。
然后开口跟我讲一句话,不是叫我跟她说佛法安慰,是跟我借钱。那我说,我平常没有在借钱给人家。我已经碰两次了,一次是他妈妈是我助念的,他也来跟我借钱。后来没办法,好啦,那这样我把我手头上有的五千元美金,我全部都送给你好了,我就叫我们莲友说,你汇给他了,我能做的就这样而已。他说,要借十万,我没有钱。那这个玩房地产,后来玩到负债累累地,我没有办法。她来讲堂,我出去忙了,我就跟我莲友讲说,你顺便跟她安慰开导,那我就送给她两千元台币。这就是什么?她「求之有道」,但是「得之有命」,她命中没有这么多的福报,所以来了以后又走了啦,这当过路财神,「得之有命」。那么这些身外之财,孟子说,「是求无益于得也」。
为什么说「无益于得也」呢?因为有福就会造业,我们佛门里面讲叫三世怨。你如果有钱了,你就会去造业。那这一世拼命的修福,下一世得福报。得福报造业以后,第三世堕入到恶道去,这三世怨。如果你有钱的话,你要能够像菩萨一样,有福德不受福德,去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去做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到最后三轮体空。那这个钱财,对你来讲非常有意义。你能够拿去帮助众生,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那这个钱财,你就是有福报,但是你没有享受福报。就像陶朱公一样,那个财神陶朱公,就是越王句践大臣范蠡,他离开越王句践以后去做生意,隐名埋姓,改名叫陶朱公。他的财富三进三散,帮助那些苦难的众生,三次都布施出去了,三次又进来,他命中有这个福报。那这样财富对于范蠡来讲是什么?帮助众生的工具,那这样就有益。但是大部分的人有了财富以后都怎么样?都迷惑造业,那对身体,身体也搞坏掉了。所以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都是去外面求财。那么这一段主要是孟子开示这个,「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我们先做这样的一个解释。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三三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版权所有:地藏经结缘网